静脉移植的长度因素对内膜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le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静脉移植的长度因素对内膜修复的影响。

方法:

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移植自体耳静脉8mm、12mm、16mm、20mm,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移植段静脉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

1.随移植长度的增长,内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连接减小,细胞排列松散,不能完整覆盖内膜面;2.随移植长度增长内膜增厚明显,内皮细胞下出现大量肌内膜细胞。

结论:

自体静脉移植其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是十分活跃的,在一定长度内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但随移植长度的增加,其修复能力减弱,内膜增生明显,这对过长的自体静脉移植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鉴别臂丛神经损伤是根性节前损伤还是干、束部损伤,确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术后效果。方法:检查颈后项部皮肤感觉如痛、触觉有障碍者多说明为节前损伤。结果:本组阳性结果者占85.7%。伤后时间越短检查结果越可靠。结论: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此方法可作为臂丛损伤定位诊断的一项指标。其解剖学依据是该区皮肤感觉由颈神经后支供应,它起始于节前神经后根,为神经根的第一个分支。
目的:报告应用不同的供肌和不同的手术方法修复晚期面瘫48例的治疗效果。方法:从1987年至1993年,应用带神经血管的背阔肌肌束移植术、背阔肌肌瓣移植术和外展肌移植术等三种方法修复晚期面瘫48例,并对三组患者的面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三组患者中,以带神经血管的背阔肌肌束移植术的效果为最优。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肌肉移植术修复晚期面瘫,以健侧的面神经支配移植肌重建患侧表情肌的功能,这
期刊
目的:对20例脊髓空洞症患者(其中16例合并Chiari畸形Ⅰ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在颅后窝减压的基础上,应用项枕筋膜行局部硬膜扩大修补,部分病例同时施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随访2~6年(平均3年),其中显效6例,好转9例,稳定5例。结论:显微外科束带松解,必要时采用空洞分流术是保证脊髓空洞症治疗质量和提高疗效的好方法,而局部硬膜移植是防止空洞复发的重要措施。
目的:探讨雪旺氏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方法:从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坐骨神经中获得雪旺氏细胞,先经有血清培养4天,再进行无血清培养。结果:发现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少量混入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雪旺氏细胞生长良好,其突起延伸更长,中途经有血清培养数天可延长雪旺氏细胞在无血清培养环境中存活期,最长可达40天左右。但适应了无血清培养环境的雪旺氏细胞转有血清培养,随时间延长,脱落死亡增多。结论:本研究表明
期刊
目的:为了定量地了解国人FD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问卷(MMPI)对78例FD门诊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调查。结果:FD组MMPI异常率为57.7%与对照组9.1%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01);在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性偏移、精神衰弱量表上的得分,F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疑病、癔病量表分数提高尤为突出;FD组MMPI测图曲线较对照组明
期刊
目的: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研究大鼠肢体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变化,探讨普鲁卡因和复方丹参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分成6组。分别测定氧自由基、MDA、LDH、GOT和CPK的含量;光、电镜观察各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缺血组氧自由基高于对照组(P<0.05);(2)缺血再灌注组氧自由基、CPK、GOT值高于单纯缺血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