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现行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中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英语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与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运用并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名人传记、环境保护、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社会习俗等,其中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例如,职中教材第一册Unit 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人口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根据课文,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歌曲“Heal the World”引入话题,学生便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节课的主题就是保护环境,这时我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2)As a student,what must we do to stop pollution?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最后我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二、精选课外阅读材料,强化美育和德育效果
职业高中的学生同样需要一定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中外优秀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水平,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做新世纪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即高尚的道德、美感和理智等,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在试卷的阅读理解题型及同步阅读训练中精选了许多内涵丰富的阅读材料,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培根的《论读书》、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特蕾莎修女的《美丽的微笑与爱心》,海伦·凯勒的《假如拥有三天光明》等。这些英文短篇大多文笔流畅,言简意赅,语言节奏感极强,且文章极富哲理,发人深省,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感悟真和善的美德。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林肯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蕾莎修女为了人类和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len Keller?Why could Mother Teresa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Why is Abraham Lincol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从很多名人身上,从他们的高尚人格、优良品德中,学生看到了一个个刻苦勤奋、自立自强的伟人形象。
三、重视西方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化知识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而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诠释同步进行能提高学生对一般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克服由于文化差异性给学习带来的诸多困难,并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的融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尤其是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美国,有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句子:“When you a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其字面意思并非难解,但是如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则对其含义不甚了了。这原是一句拳击语,拳击手在比赛中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了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另外,英语教材中有好几个单元的主题都是文化习俗、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通过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同步进行,学生能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并努力去理解外国文化。心胸要宽广,态度要开明,不能视别国文化为荒唐可笑;反过来,也不应该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来贬低自己的文化。我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知识的力量吸引学生,以丰富的内容激励学生,以智慧的威力征服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能以德育教育冲谈语言教学。德育渗透要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以“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失英语课特色,并能有机地将授知与育德结合起来,有机地将指导英语学习活动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其实,教材当中还有许多课文遵循着学科当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运用并渗透到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使英语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运用并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名人传记、环境保护、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社会习俗等,其中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例如,职中教材第一册Unit 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讲到人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如人口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根据课文,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歌曲“Heal the World”引入话题,学生便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节课的主题就是保护环境,这时我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2)As a student,what must we do to stop pollution?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最后我作了总结,呈现出地球的图片,并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二、精选课外阅读材料,强化美育和德育效果
职业高中的学生同样需要一定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中外优秀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水平,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做新世纪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即高尚的道德、美感和理智等,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在试卷的阅读理解题型及同步阅读训练中精选了许多内涵丰富的阅读材料,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培根的《论读书》、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特蕾莎修女的《美丽的微笑与爱心》,海伦·凯勒的《假如拥有三天光明》等。这些英文短篇大多文笔流畅,言简意赅,语言节奏感极强,且文章极富哲理,发人深省,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感悟真和善的美德。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林肯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蕾莎修女为了人类和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len Keller?Why could Mother Teresa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Why is Abraham Lincol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从很多名人身上,从他们的高尚人格、优良品德中,学生看到了一个个刻苦勤奋、自立自强的伟人形象。
三、重视西方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化知识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而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诠释同步进行能提高学生对一般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克服由于文化差异性给学习带来的诸多困难,并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的融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尤其是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美国,有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句子:“When you a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其字面意思并非难解,但是如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则对其含义不甚了了。这原是一句拳击语,拳击手在比赛中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了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另外,英语教材中有好几个单元的主题都是文化习俗、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通过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同步进行,学生能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并努力去理解外国文化。心胸要宽广,态度要开明,不能视别国文化为荒唐可笑;反过来,也不应该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来贬低自己的文化。我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知识的力量吸引学生,以丰富的内容激励学生,以智慧的威力征服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能以德育教育冲谈语言教学。德育渗透要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以“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失英语课特色,并能有机地将授知与育德结合起来,有机地将指导英语学习活动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其实,教材当中还有许多课文遵循着学科当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运用并渗透到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使英语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