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联合角膜激光手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拟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进行ICL植入术的等效球镜(SE)≥-16.0 D的患者共7例13只眼。先行ICL手术矫正大部分屈光不正,≥3个月后,再行角膜激光手术矫正剩余屈光不正。比较ICL术前与角膜激光术后1 d,1周,1个月,≥8个月时,视力、晶体拱高、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
【机 构】
:
410000 长沙,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400000 重庆,重庆爱尔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联合角膜激光手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拟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进行ICL植入术的等效球镜(SE)≥-16.0 D的患者共7例13只眼。先行ICL手术矫正大部分屈光不正,≥3个月后,再行角膜激光手术矫正剩余屈光不正。比较ICL术前与角膜激光术后1 d,1周,1个月,≥8个月时,视力、晶体拱高、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
结果患者术眼联合手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4.63±0.29),联合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UCVA)为(4.75±0.19),其中联合手术后1个月UCVA达到术前BCVA的术眼占84.62%(11/13)。联合手术后1个月UCVA与联合手术前BCVA比较,提高1行的眼数为3只眼,提高3行及以上的眼数为4只眼,占全部眼数的53.85%(7/13)。联合手术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2.81%,103.24%。联合手术术后1个月UCVA≥4.7的为8只眼(61.54%,8/13)。联合手术后1个月残余屈光度≤±1.0 D为9只眼,≤±0.5 D为5只眼,占比为81.82%(9/11)。联合术后1个月校正眼压、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较联合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CL术后1周、1个月、3个月、≥8个月拱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较联合手术前降低,观察期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2 000个/mm2。术后随访期间,1例1只眼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2只眼有夜间眩光/光晕,1例1只眼有干眼症状,未发现感染、晶状体脱位、青光眼、白内障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激光手术矫正超高度近视,在短期观察中安全、有效及可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2006至2015年报告数据对广东省职业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为开展职业病风险评估和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6至2015年报告职业病的例数、病种构成比、发病年龄和发病工龄进行统计学描述,以诊断年为自变量,使用曲线拟合方法分别对病新发病例数、发病工龄中位数、发病年龄中位数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建立ARIMA模型对广东省2017-2020年职业病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目的观察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PDR患者眼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并由同一术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包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PDR患者25例(PDR组,B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糖尿病患者20例(对照组,A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不同时间OSDI、SIT、TBUT、CFS、角膜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泪
目的探讨前房内低浓度曲安奈德对后发性白内障(PCO)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门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0例(120只眼)。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术毕时对照组前房注入0.2 ml 0.9%氯化钠,实验组前房注入0.2 ml 4 mg/100 ml曲安奈德(
目的探讨补体C5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中的发病机制。方法HSK患者30例,30名正常对照参与研究,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C5浓度,并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中的IL-17浓度。结果和对照
目的通过分析外科误诊的先天性眼性斜颈病例,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与先天性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经外科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并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无效,转至眼科诊断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10例患者,对其分别实施相应眼科手术。结果10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右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4例,其中2例合并水平性斜视;左眼先天性上斜
目前,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微切口白内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和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主要包括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本文对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目的调查了解郫县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方法现况调查。于2009年4月下旬至4月底,对四川郫县农村地区313人(313只眼)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眼部主要并发症进行调查。结果全部患者裸眼视力在0.3以上的有210只眼,脱残率为67.09%;全部患者裸眼视力表现在0.05以上的有278只眼,脱盲率为88.82%。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有262只,脱残率为83.71%;矫正视力在0.05以上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立体视觉的恢复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解放军306医院眼科就诊并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8例,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查患者的立体视功能,观察其治疗结果。并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斜视度数对立体视觉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4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32例治愈,治愈率达66.7%,基本治愈12例,无效4例。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