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道德的完美发展,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另外,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故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教学都既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带有双重性。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体育教学是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一个教育过程,它既有体育理论的室内课,又有体育技能操作的室外课,而绝大多数的课都在室外运动场上实践课,从事各项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独有的特点,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语云:“身正为范。”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示范,组织、亲身参与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所以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在仪表、言行、工作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楷模,生动直观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平时应做到仪表端正、穿戴洁净、利落整齐、举止大方,让学生从这里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教师用语必须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要保持精神饱满,做到威而有信,严而有格,对学生既严格又可亲,切忌对学生粗暴、挖苦、嘲笑和体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师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在学生面前要身先士卒,有特殊的教师形象和威望影响、感化、教育学生。所以,教师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印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把握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教材内容丰富,每一项目教材都有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每项教材的基本内容,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田径教学中,如短跑起跑教学,在对技术动作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讲明规则的要求,按规则行事,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取巧的行为,又如耐力跑是培养学生坚毅、顽强意志的品质时机,而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不给怕吃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在跳跃、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学生的素质和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没有问题,而学生就是不敢过箱;又如跳高教学中,学生在较低的横杆上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升高,学生动作变形,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帮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教师同时可以用“看谁勇敢、动作最优美”等词语激励学生,保持技术动作教学的顺利完成。
3.在球类项目教学中,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观点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在球场上要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对少数学生在球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要及时给予纠正,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相互鼓励,提高整体战斗力。另外,还要大力渲染女足精神,讲明我国女足取得的优异成绩既是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奋斗为国争光的结果,又显示出中国人的威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使学生对体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自觉上好体育课。
4.在投掷、队列和体操队形教学中,要使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如在投掷教学中,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不但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反而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5.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对真、善、美追求的渴望,使学生在初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组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工作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堂要求合理组织学生,并利用教学过程的各组织环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强调课堂常规的教学,如每堂课在开始部分安排一些队列练习,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在场地器材布置中,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让学生自己布置,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同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并加强安全教育,提倡互助精神。在分组教学中,特别是分组转换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自觉遵守纪律、互助互学的良好作风,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五、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正面教育
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任务。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不同人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对于不同气质的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应有区别。另外,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是限制学生的积极性,而是使师生双方配合默契,创造一个既有组织纪律又有生动活泼的教学秩序。对学生应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直气壮地反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在批评学生的缺点时应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和学生交换思想,做到感情上融洽,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批评的策略,把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肯定优点成绩,指出缺点和改进方法,必要时给学生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克服不足。要坚决反对教师不分场合、不注意策略地对学生横加指责、批评埋怨的恶劣做法。
总之,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中,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用体育教学鲜明的动态性和群体性,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教学都既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带有双重性。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体育教学是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一个教育过程,它既有体育理论的室内课,又有体育技能操作的室外课,而绝大多数的课都在室外运动场上实践课,从事各项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独有的特点,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语云:“身正为范。”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示范,组织、亲身参与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所以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在仪表、言行、工作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楷模,生动直观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平时应做到仪表端正、穿戴洁净、利落整齐、举止大方,让学生从这里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教师用语必须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要保持精神饱满,做到威而有信,严而有格,对学生既严格又可亲,切忌对学生粗暴、挖苦、嘲笑和体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师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在学生面前要身先士卒,有特殊的教师形象和威望影响、感化、教育学生。所以,教师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印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把握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教材内容丰富,每一项目教材都有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每项教材的基本内容,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田径教学中,如短跑起跑教学,在对技术动作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讲明规则的要求,按规则行事,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取巧的行为,又如耐力跑是培养学生坚毅、顽强意志的品质时机,而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不给怕吃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在跳跃、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学生的素质和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没有问题,而学生就是不敢过箱;又如跳高教学中,学生在较低的横杆上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升高,学生动作变形,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帮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教师同时可以用“看谁勇敢、动作最优美”等词语激励学生,保持技术动作教学的顺利完成。
3.在球类项目教学中,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观点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在球场上要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对少数学生在球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要及时给予纠正,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相互鼓励,提高整体战斗力。另外,还要大力渲染女足精神,讲明我国女足取得的优异成绩既是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奋斗为国争光的结果,又显示出中国人的威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使学生对体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自觉上好体育课。
4.在投掷、队列和体操队形教学中,要使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如在投掷教学中,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不但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反而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5.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对真、善、美追求的渴望,使学生在初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组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工作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堂要求合理组织学生,并利用教学过程的各组织环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强调课堂常规的教学,如每堂课在开始部分安排一些队列练习,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在场地器材布置中,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让学生自己布置,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同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并加强安全教育,提倡互助精神。在分组教学中,特别是分组转换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自觉遵守纪律、互助互学的良好作风,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五、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正面教育
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任务。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不同人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对于不同气质的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应有区别。另外,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是限制学生的积极性,而是使师生双方配合默契,创造一个既有组织纪律又有生动活泼的教学秩序。对学生应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直气壮地反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在批评学生的缺点时应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和学生交换思想,做到感情上融洽,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批评的策略,把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肯定优点成绩,指出缺点和改进方法,必要时给学生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克服不足。要坚决反对教师不分场合、不注意策略地对学生横加指责、批评埋怨的恶劣做法。
总之,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中,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用体育教学鲜明的动态性和群体性,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