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5日上午,美国联邦政府国土安全部部长詹尼塔?纳波利塔诺对外宣布了一项总统行政令,停止执行部分符合指定条件的非法移民青少年的强制遣返。这一改变将允许16岁前来美、在美连续生活至少五年、在校高中生或拥有高中文凭、或在军中服过役、年龄在30岁以下的无犯罪记录、不被认为危害国家安全的青少年申请继续留在美国而不被遣返,并可以申请两年一次的工作许可。虽然该行政令并不会向标的人群提供美国公民的合法身份,也无法确定会否在下届政府延续,但其以行政手段、绕开共和党国会,实现立法受阻的“梦想法案”中的部分内容,预计将使约80万非法移民的“梦想照进现实”。
当天下午,奥巴马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旨在专门营销这一移民新政:“这一新举措将使我们国家的移民政策更为公平、高效而公正,特别是对那些年轻的‘追梦者’而言。”按照奥氏的逻辑,这些“追梦者”正为美国领导力的“保鲜”作出贡献,他们的“美国梦”也将是美利坚创新与探索精神的不竭动力。但在罗姆尼看来,这项主张却是“一个试图解决常在问题的短视政策,必将为最终永续的解决制造更大的障碍”。可能成为罗姆尼竞选搭档的俄亥俄州现任国会参议员罗伯?波特曼更是尖锐地抨击奥巴马此举只是选举年的“政治投机”而已。
政治决定的选战计算
虽说奥氏给新政策调整贴上了“维持美国领导力”的完美标签,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显然旨在着力拉拢持续激增的拉美裔选民。依估算,目前美国有超过1000万的非法移民,仅2011年一年就有39.7万人被遣返,今年可能超过40万,这些非法移民中的大多数来自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而新政策所针对的青少年很大部分恰是已入籍拉美裔带到美国的下一代亲属,因而无疑是为该族群的“团圆”送上的“政策大礼”,对奥氏连任竞选而言则是一项“政治决定”。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拉美裔美国人在过去十年内激增了43%,总规模已高达5000万,占全美人口的16.3%,超过了非洲裔,问鼎当今美国最大规模的少数族裔,进而也转为驴象两党针锋相对、攫取新票仓的焦点人群。在大选政治层次上,拉美裔在民主、共和两党的光谱上始终处于七三开上下的比例。过去十次的总统选举中,拉美裔中民主党的支持者维持在53%到76%之间,共和党支持者则为24%到44%。两党拉美裔支持率最为接近的一次是2004年,即小布什获得了44%的拉美裔支持进而连任,克里获得了53%拉美裔的支持,虽为历史最低,但仍旧高过小布什9个百分点。不过,该趋势足以引发民主党人极大警惕,在各个层次的选民动员中着力对拉美裔进行“窄播”。到2008年,67%的拉美裔支持了奥巴马,麦凯恩则拿下了31%,这一比例基本上又回到了历史一般水平。
对于如今面对连任挑战的奥巴马而言,巩固住基本盘极为关键,特别是在少数裔的就业形势更为堪忧的情形之下。根据皮尤机构去年12月份的一份报告,奥巴马在拉美裔选民中的支持率虽然已随行就市地跌至了49%,但仍有68%的拉美裔选民倾向于奥巴马而非罗姆尼。不过,另一个民调结果则不容乐观,专门从事拉美裔政治民调的研究机构“拉美裔抉择”发表报告指出,53%的拉美裔承认今年大选出来投票给奥巴马的热情低于2008年,仅有30%的受访者更有热情。事实上,拉美裔投票率始终不佳,2008年大选年时占投票选民的9%,而2010年中期选举时则只有7%。又根据“拉美裔抉择”机构的研究,假设拉美裔选民占全部投票选民比重维持在上个大选年的9%,拉美裔对共和党的支持率只要比2008年(31%)下降两个百分点,奥巴马就可以在有望拿下亚利桑那州的同时稳稳斩获摇摆州内华达;即便共和党候选人的支持率维持在2008年的比率,拉美裔选民在全部投票选民中的比重若比2008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话,奥巴马就有机会拿下亚利桑那州,若提高两个百分点的话,也可以稳稳拿下内华达州。这样看来,拉美裔选民对奥巴马支持率的微弱增长,就足以极大提升其连任的几率。奥巴马也正是看清了其中逻辑,才抛出了“政治决定”。
自正式开启连任之旅以来,奥巴马针对同性恋婚姻和非法移民的两次表态主观上实现了稳固基本盘的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激化了保守派的反弹,也存在得罪温和中间选民的可能,更给人以回避经济与就业等要务议题、旁顾言他之感。这种回归基本盘的竞选站位是否奏效,会否反而刺激共和党基本盘团结到罗姆尼麾下、甚至抑制中间选民的投票热情,都需要由大选结果加以验证。
此外,值得玩味的还有6月15日白宫记者会上的一个细节。当奥巴马情绪激昂地陈述移民改革计划势在必行之时,席间一位来自保守派网站《每日通话》的记者突然发问挑衅,指责奥巴马“偏爱外国人胜过美国人”。这段长达约九分钟的呛声足以表达奥巴马此举对保守派的刺激作用,但随后白宫网站上更新了这次记者会总统讲话全文,这段尴尬的对话也被基本原文保留。这一姿态,或可说明奥巴马作为执政者的自信与对不同意见表达权利的尊重。
族裔政治走向终结?
2008年奥巴马作为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的历史性当选,一度被视为是美国政治中族裔裂痕的弥合。正如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的感慨那样,“如果还有人对美国是否凡事都有可能存疑,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依然鲜活,还有人质疑我们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是的,我们能做到”。客观而言,能选举出一位其族裔仅占人口13.6%的少数裔总统,的确称得上是美国社会的进步。而少数裔总统的出现,也注定要开启一个族裔政治的新时代。
纵观少数裔在美国政坛上的发展历程,基本都存在着明显的政党倾向。以非洲裔美国人为例,自从1868年约翰?威利斯?麦纳德从路易斯安那州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之后,长达一个半世纪中的所有非洲裔国会议员皆为共和党。1935年随着两党政治重组的尘埃落定,阿瑟?米切尔成为首位以民主党身份当选的非洲裔国会议员,叩开了非洲裔民主党时代的大门。米切尔之后又有99位非洲裔当选国会众议员、四位当选国会参议员,皆表现出强烈的民主党倾向(其中共和党人分别仅为四人和一人)。同样强烈的民主党倾向也表现在拉美裔和亚太裔身上。少数裔与民主党的天然链接,源于民主党对社会公平价值的坚守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有利的政策趋向。换言之,这种“一边倒”的政党倾向背后所揭示出的事实是,美国少数裔仍旧在政治与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 少数裔与民主党人的链接在近年来戏剧性地呈现出松动的态势。例如,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中就出现了首位非洲裔国务卿(鲍威尔)、首位非洲裔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首位拉美裔司法部长(冈萨雷斯)、首位拉美裔商务部长(古提雷兹)以及首位亚太裔内阁部长(华裔赵小兰为劳工部长,日裔峰田为运输部长)。2006年,三位非洲裔政治人物分别赢得初选,代表共和党角逐俄亥俄、宾夕法尼亚以及马里兰三州州长职务(可惜均未当选,不然美国有史以来的非洲裔州长将会在目前三位的基础上翻倍,且在两党中均分)。2008年,奥巴马的当选客观上提升了少数裔在政治舞台上的戏份儿,激励更多少数裔民主党人跃跃欲试的同时,也促使共和党人不单将眼光锁定在白人身上。2008年年底,曾竞选州长的非洲裔人士迈克尔?斯蒂尔当选共和党全国会委员会主席,就此保守的“老大党”也迎来了首位少数裔当家人。2010年中期选举期间,共和党人更是注重选拔少数裔参选,不少少数裔共和党人当选。此外,从2007年和2010年,在州长一层的选举上,当选的少数族裔中也出现了更多共和党的身影,如印度裔共和党人鲍比?金达尔和妮姬?黑利相继当选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拉美裔共和党人苏珊娜?马丁内兹和布莱恩?桑多万分别当选新墨西哥和内华达两州的州长。2011年,非洲裔商人赫曼?凯恩高调投身共和党总统初选,竟然一度充当其保守派代言人和“茶党”领袖的角色而领先。罗姆尼稳获提名以来,挑选拉美裔国会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充当副总统人选的猜测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奥巴马就移民问题采取“政治决定”的当下尤为应景。若真如此,则又是拉美裔从政路上的历史性突破。
共和党与少数裔距离的缩小,长期看存在潜移默化地重塑选民族裔分野的可能性。虽然今天就此断言族裔政治行将就木仍为时尚早,但族裔政治逐渐两党化可能预示着少数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从“嵌入”到“融入”的本质转变:一个族裔只有在代表不同利益的各个阶层都得以弥散,其本身才真正获得了全然公平的机会与平等的地位。可以试想,仍以共和党白人为核心的保守派实力在拥护赫曼?凯恩之时,看重的是其政治主张而并不介意肤色,基于族裔的歧视与偏见正在淡出主流政治舞台。
族裔政治的终结倾向,不但为奥巴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拉美裔做出了极好的脚注,从长期效果看也是民主党主导的所谓“梦想法案”所能实现的“终极梦想”之一,虽然这个“梦想”或将反而重构民主党的族裔基本盘。
当天下午,奥巴马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旨在专门营销这一移民新政:“这一新举措将使我们国家的移民政策更为公平、高效而公正,特别是对那些年轻的‘追梦者’而言。”按照奥氏的逻辑,这些“追梦者”正为美国领导力的“保鲜”作出贡献,他们的“美国梦”也将是美利坚创新与探索精神的不竭动力。但在罗姆尼看来,这项主张却是“一个试图解决常在问题的短视政策,必将为最终永续的解决制造更大的障碍”。可能成为罗姆尼竞选搭档的俄亥俄州现任国会参议员罗伯?波特曼更是尖锐地抨击奥巴马此举只是选举年的“政治投机”而已。
政治决定的选战计算
虽说奥氏给新政策调整贴上了“维持美国领导力”的完美标签,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显然旨在着力拉拢持续激增的拉美裔选民。依估算,目前美国有超过1000万的非法移民,仅2011年一年就有39.7万人被遣返,今年可能超过40万,这些非法移民中的大多数来自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而新政策所针对的青少年很大部分恰是已入籍拉美裔带到美国的下一代亲属,因而无疑是为该族群的“团圆”送上的“政策大礼”,对奥氏连任竞选而言则是一项“政治决定”。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拉美裔美国人在过去十年内激增了43%,总规模已高达5000万,占全美人口的16.3%,超过了非洲裔,问鼎当今美国最大规模的少数族裔,进而也转为驴象两党针锋相对、攫取新票仓的焦点人群。在大选政治层次上,拉美裔在民主、共和两党的光谱上始终处于七三开上下的比例。过去十次的总统选举中,拉美裔中民主党的支持者维持在53%到76%之间,共和党支持者则为24%到44%。两党拉美裔支持率最为接近的一次是2004年,即小布什获得了44%的拉美裔支持进而连任,克里获得了53%拉美裔的支持,虽为历史最低,但仍旧高过小布什9个百分点。不过,该趋势足以引发民主党人极大警惕,在各个层次的选民动员中着力对拉美裔进行“窄播”。到2008年,67%的拉美裔支持了奥巴马,麦凯恩则拿下了31%,这一比例基本上又回到了历史一般水平。
对于如今面对连任挑战的奥巴马而言,巩固住基本盘极为关键,特别是在少数裔的就业形势更为堪忧的情形之下。根据皮尤机构去年12月份的一份报告,奥巴马在拉美裔选民中的支持率虽然已随行就市地跌至了49%,但仍有68%的拉美裔选民倾向于奥巴马而非罗姆尼。不过,另一个民调结果则不容乐观,专门从事拉美裔政治民调的研究机构“拉美裔抉择”发表报告指出,53%的拉美裔承认今年大选出来投票给奥巴马的热情低于2008年,仅有30%的受访者更有热情。事实上,拉美裔投票率始终不佳,2008年大选年时占投票选民的9%,而2010年中期选举时则只有7%。又根据“拉美裔抉择”机构的研究,假设拉美裔选民占全部投票选民比重维持在上个大选年的9%,拉美裔对共和党的支持率只要比2008年(31%)下降两个百分点,奥巴马就可以在有望拿下亚利桑那州的同时稳稳斩获摇摆州内华达;即便共和党候选人的支持率维持在2008年的比率,拉美裔选民在全部投票选民中的比重若比2008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话,奥巴马就有机会拿下亚利桑那州,若提高两个百分点的话,也可以稳稳拿下内华达州。这样看来,拉美裔选民对奥巴马支持率的微弱增长,就足以极大提升其连任的几率。奥巴马也正是看清了其中逻辑,才抛出了“政治决定”。
自正式开启连任之旅以来,奥巴马针对同性恋婚姻和非法移民的两次表态主观上实现了稳固基本盘的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激化了保守派的反弹,也存在得罪温和中间选民的可能,更给人以回避经济与就业等要务议题、旁顾言他之感。这种回归基本盘的竞选站位是否奏效,会否反而刺激共和党基本盘团结到罗姆尼麾下、甚至抑制中间选民的投票热情,都需要由大选结果加以验证。
此外,值得玩味的还有6月15日白宫记者会上的一个细节。当奥巴马情绪激昂地陈述移民改革计划势在必行之时,席间一位来自保守派网站《每日通话》的记者突然发问挑衅,指责奥巴马“偏爱外国人胜过美国人”。这段长达约九分钟的呛声足以表达奥巴马此举对保守派的刺激作用,但随后白宫网站上更新了这次记者会总统讲话全文,这段尴尬的对话也被基本原文保留。这一姿态,或可说明奥巴马作为执政者的自信与对不同意见表达权利的尊重。
族裔政治走向终结?
2008年奥巴马作为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的历史性当选,一度被视为是美国政治中族裔裂痕的弥合。正如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的感慨那样,“如果还有人对美国是否凡事都有可能存疑,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依然鲜活,还有人质疑我们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是的,我们能做到”。客观而言,能选举出一位其族裔仅占人口13.6%的少数裔总统,的确称得上是美国社会的进步。而少数裔总统的出现,也注定要开启一个族裔政治的新时代。
纵观少数裔在美国政坛上的发展历程,基本都存在着明显的政党倾向。以非洲裔美国人为例,自从1868年约翰?威利斯?麦纳德从路易斯安那州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之后,长达一个半世纪中的所有非洲裔国会议员皆为共和党。1935年随着两党政治重组的尘埃落定,阿瑟?米切尔成为首位以民主党身份当选的非洲裔国会议员,叩开了非洲裔民主党时代的大门。米切尔之后又有99位非洲裔当选国会众议员、四位当选国会参议员,皆表现出强烈的民主党倾向(其中共和党人分别仅为四人和一人)。同样强烈的民主党倾向也表现在拉美裔和亚太裔身上。少数裔与民主党的天然链接,源于民主党对社会公平价值的坚守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有利的政策趋向。换言之,这种“一边倒”的政党倾向背后所揭示出的事实是,美国少数裔仍旧在政治与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 少数裔与民主党人的链接在近年来戏剧性地呈现出松动的态势。例如,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中就出现了首位非洲裔国务卿(鲍威尔)、首位非洲裔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首位拉美裔司法部长(冈萨雷斯)、首位拉美裔商务部长(古提雷兹)以及首位亚太裔内阁部长(华裔赵小兰为劳工部长,日裔峰田为运输部长)。2006年,三位非洲裔政治人物分别赢得初选,代表共和党角逐俄亥俄、宾夕法尼亚以及马里兰三州州长职务(可惜均未当选,不然美国有史以来的非洲裔州长将会在目前三位的基础上翻倍,且在两党中均分)。2008年,奥巴马的当选客观上提升了少数裔在政治舞台上的戏份儿,激励更多少数裔民主党人跃跃欲试的同时,也促使共和党人不单将眼光锁定在白人身上。2008年年底,曾竞选州长的非洲裔人士迈克尔?斯蒂尔当选共和党全国会委员会主席,就此保守的“老大党”也迎来了首位少数裔当家人。2010年中期选举期间,共和党人更是注重选拔少数裔参选,不少少数裔共和党人当选。此外,从2007年和2010年,在州长一层的选举上,当选的少数族裔中也出现了更多共和党的身影,如印度裔共和党人鲍比?金达尔和妮姬?黑利相继当选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拉美裔共和党人苏珊娜?马丁内兹和布莱恩?桑多万分别当选新墨西哥和内华达两州的州长。2011年,非洲裔商人赫曼?凯恩高调投身共和党总统初选,竟然一度充当其保守派代言人和“茶党”领袖的角色而领先。罗姆尼稳获提名以来,挑选拉美裔国会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充当副总统人选的猜测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奥巴马就移民问题采取“政治决定”的当下尤为应景。若真如此,则又是拉美裔从政路上的历史性突破。
共和党与少数裔距离的缩小,长期看存在潜移默化地重塑选民族裔分野的可能性。虽然今天就此断言族裔政治行将就木仍为时尚早,但族裔政治逐渐两党化可能预示着少数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从“嵌入”到“融入”的本质转变:一个族裔只有在代表不同利益的各个阶层都得以弥散,其本身才真正获得了全然公平的机会与平等的地位。可以试想,仍以共和党白人为核心的保守派实力在拥护赫曼?凯恩之时,看重的是其政治主张而并不介意肤色,基于族裔的歧视与偏见正在淡出主流政治舞台。
族裔政治的终结倾向,不但为奥巴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拉美裔做出了极好的脚注,从长期效果看也是民主党主导的所谓“梦想法案”所能实现的“终极梦想”之一,虽然这个“梦想”或将反而重构民主党的族裔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