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心肌桥的影像学特征
他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
他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冠状动脉旋磨手术
他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斑块破裂……
他就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我国杰出的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1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记者第一时间发去短信祝贺,葛院士的回信只有六个字:“继续做好医生!”
“做好医生”是葛院士少年时就有的梦想。接触过葛院士的人都知道,他在少年时曾摔断过手臂,虽然去医院接骨了,但把固定的石膏拿下来之后,胳膊却不能动弹了,还是邻县一位老中医给他接好的。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决心“自己将来也学一手,做个医生,做个好医生”!30多年过去了,他经过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拼搏,果然成为了一名“好医生”,而且是“敢为天下先”的好医生!
35岁时发现“半月现象”
葛院士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学生们每每谈到自己的导师时,总免不了首先提起“半月现象”。
1987年,葛均波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心内科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经国家教委考试挑选,他被派往西德美因兹大学学习;赴德第一年,葛均波即在《德国心脏病杂志》上发表了《腔内超声准确性及可行性研究》;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德国Essen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5年担任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一年后,正值葛均波35岁,这一年,他有了一个新发现。“1997年,我无意中发现一例心肌桥患者血管内超声图像上有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半月形暗区,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找出了原来所有患者的血管内超声图像重新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图像都存在相似的‘半月现象’。我对此加以总结后撰写的论文,被《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Circulation》、《Eur Heart J》等国际著名杂志引用。”葛均波后来谈起这个发现时,依然很淡定,一如当初那个周末的上午。
那个闲适的周末的上午,他像平时一样来到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实验室分析资料。不经意间,他“看见”了一例心肌桥患者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半月形暗区。那个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是同往常一样,找出原来所有的资料重新进行分析。结果,他发现每一例心肌桥患者的图像都存在相似的“半月现象”。这一发现随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学术界称作“半月现象(half-moon phenomenon)”。此后,不仅葛均波的相关论文被一些国际著名行业学术杂志引用,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美国梅奥医院Rihal等,还在2005年6月撰写的一篇关于心肌桥的综述里,大段引用了葛均波的文章和图片——这篇综述文章总共配发的4张图片中,就有2张是葛均波的;欧洲著名心血管病专家Sanchez教授等还发表评论说:“葛均波等首次发现‘半月现象’,对心肌桥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葛均波等是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心肌桥的先驱……”
这个发现从此改变了一类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措施,现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半月现象”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心肌桥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国内首例冠状动脉“高频旋磨术”
“1987年我考取原上海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灏珠教授,从此跟中山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我国驻德大使馆了解了我的情况,让我回国考察一个月。在这期间,北京、南京等很多大医院都跟我取得了联系,可是当我踏进中山医院的大门后,我就知道我已经没有选择了。医院的三号楼历经风雨,还是那样典雅;医院的九号楼的身姿让我心潮澎湃。是中山医院培养了我,这里就是我的家!”99年4月,葛均波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受命担任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在他的主持下,中山医院心导管室2001年全年完成心导管诊疗手术1600例,10年后的2010年,全年完成心导管诊疗手术7627例。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3种方式。内科保守治疗就是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人的初选治疗方案;外科治疗就是心脏搭桥手术,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介入治疗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如果冠状动脉某处血管堵塞了,可以通过导管,在X线下,用一个球囊将堵塞处撑开,放入支架,堵塞的血管就畅通了。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一直是葛均波的强项。
对于一般性血管堵塞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打通血管,病人即可获健康。但这项技术对医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前,葛均波曾多次在国外公开做过此类手术演示。
但有些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而且斑块伴有钙化现象,像骨头一样硬,球囊无法扩张,此时就需要使用葛均波首次在国内采用的冠心病介入性治疗领域的新技术——“高频旋磨术”,“钻”出一条通道来。行内的人都知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用的导丝与头发丝一般粗,即直径0.36毫米,长1.9米;而高频旋磨术用的导丝相比前者,则更细、更长,直径仅0.1毫米,长2.5米,因此,更难控制。况且导丝上还有一个1.25至2.5毫米的金刚石橄榄形微小钻头,由涡轮推动,在冠脉内超声波的引导下,以每分钟15到19万转的高速度将血管堵塞处打通, 然后再行球囊扩张及安装支架。完成这项独步亚洲、位居国际先进行列的“高频旋磨术”,不但需要十足的胆量和充分的自信,更需要眼睛、大脑和双手的完美结合。
葛均波使用这种手术方法在国内治愈的第一位患者,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因患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步行2米,就会胸痛、胸闷,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经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老人心肌最重要的血管——左前降支99%已堵塞,并伴有严重钙化。葛均波带领他的助手运用高频旋磨术在其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中硬是“钻”出一条1.25厘米的“隧道”,然后再扩张球囊,安置支架,并一次性解决了3支血管病变。1个小时后手术结束,患者症状立即得到了改善,继而转危为安。
推动药物洗脱支架国产化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冠脉介入治疗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只需在皮肤作一个小切口,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插入腿或手部的动脉,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心肌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为了预防治疗过的血管再次梗阻,医生会在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支架是微小的不锈钢网状合金管,被带有球囊的导管送入血管内起到保持血管通畅的作用。手术中病人处于清醒状态,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术后几天内即可出院回家。
1987年,国际上第一个支架用到了人体内。这种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使血流畅通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1999年,随着葛均波的回国,这种治疗手段也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但是所放置的支架要全部依靠进口。
“我们一个药物支架要近四万多块钱,加上球囊等其他辅助产品,要五六万;一名患者放两个支架就要十几万,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因病致贫’;另外,药物洗脱支架的一个致命缺点是支架表面载药涂层不能降解而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致命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生产我们中国自己的并且更好的支架?!”考虑到这一点,葛均波所在的上海中山医院申请到了国家863项目——“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研究与开发”,葛均波出任了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式开始研制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历经10多年的不懈努力,葛均波教授与课题组的成员们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全部扑在找材料、搞药物涂层的技术研发上,最终找到了性能良好的聚乳酸类材料,并开发了非对称性涂层技术,成就了现在临床普遍可见的“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
“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这项发明的核心技术,是找到一种可降解新型涂层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经人体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且,这种材料在体内降解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逐步稳定释放。“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另一独特技术是采用了非对称性涂层技术,仅在支架与血管壁接触侧均匀涂布药物载体,确保支架血管壁侧药物的集中释放。同时,消除了传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这对矛盾体,达到了临床效果最大化。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药物支架为保证药物涂层与支架间有良好的附着力,多采用在金属支架外表面包裹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但此类化合物不可降解,尽管提高了结合力,但无法避免金属支架以外材料的体内残留问题。 “国产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这项发明,系采用先进的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处理技术,确保金属支架与涂层材料的直接粘合。这种支架-药物载体间的“无媒介”粘结的涂层工艺,克服了传统粘合工艺操作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等缺陷,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支架以外的辅助材料也能够完全生物降解。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国产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不仅可以完全取代进口支架,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支架放置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不过,最令葛均波兴奋的是,这种支架的价格仅是进口支架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显著降低了支架价格,由此实现了价格平民化,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亿元人民币,能够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用上心脏支架。
“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我国冠脉支架研发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自2005年上市以来,“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5%,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平均每年让超过8万例的冠心病患者获益。目前,“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已出口到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国,近3年为国家创汇525万美元。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
“我自己承认我是个好医生,但是,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你即使长100只手,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人,所以我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对于葛均波院士来说,与临床、科研、教学同样重要的,还有团队建设。
打铁先求自身硬。刚回国的时候,葛均波也曾经感受到重重压力,有人认为像他这样的“海归”,做试验、发文章或许还可以,但临床技能怎么样就很难说了。有一次,在心内科监护室,一位危重病人心跳骤停,大家立即齐心协力实施抢救,有人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前来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可病人危在旦夕,虽然麻醉科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但光是从楼上奔下楼梯所花费的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也许就决定病人的生与死。千钧一发间,葛均波教授为了争取时间,立即拿过了穿刺包……数分钟之后,当麻醉科医生匆匆赶到,葛均波教授已经在他们惊诧的注视下,完成了一切操作。
葛均波教授是科室主任,处理疑难杂症自然当仁不让。一位老者,因冠脉左前降支完全堵塞,辗转求医,均被拒绝。“如果这位老人是我们医生自己的家人,我们会轻易放弃吗?”技高心细的葛均波教授力排众议,旋即运用“高频旋磨术”,在这位老龄患者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中,硬是“钻”出了一条“隧道”,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次性解决了3支血管病变,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
可是,葛均波始终清醒地知道,无论自己再怎样努力,即使白天黑夜都扑在导管室,解救的病人也十分有限。因此,他在维持好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来。数年下来,在葛均波教授的悉心栽培下,一个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团结向上的学科梯队已逐渐形成,并受到国内同行的羡慕。此外,葛均波教授还在上海地区首次开设了24小时全天候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症PTCA绿色通道”,至今通过该“绿色通道”成功救治了近千例急症患者,成功率达到98%,年龄跨度从30岁至90岁。这个“绿色通道”的建立,不仅锻炼了学科梯队合作精神,还磨练了他们处理急症的能力。
心血管领域的学术进展日新月异,同样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临床医生工作繁忙,但葛均波讲授依然坚持:心内科全体医生每星期五中午均要开展学术讲座,并要求大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学习!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学术讲座刚开始的时候,葛均波教授搬了一张凳子,过了上课时间,他就把凳子放在教室门口,让大家看看都是哪些迟到者狼狈地跨过凳子;第二次缺席或跨凳子的人,他就要问个为什么;第三次缺席或再迟到,他就请那些人个别谈话。后来,心内科每周五中午的讲座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无论临床技能或实验室研究的最新进展,心内科的医生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葛均波认为,医学科学研究是临床诊疗的后盾,没有科研,临床工作就没有后劲儿。在医院的支持下,中心实验室引进专家,着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分子心脏病学(干细胞移植)以及心脏微循环三个大方向上做了很多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国际著名心血管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尽管如此,葛均波教授逐渐意识到,中山医院心内科虽然已经是国内医学界的知名品牌了,但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学术会议。于是,从2000年开始,葛均波以医院为后盾,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举办了首届“东方国际介入心脏病学会议”,吸引了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心脏介入科医生参会,进行论文报道和手术演示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因为首届“东方国际介入心脏病学会议”举办得非常成功,后来这个会议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影响范围不仅超出了华东地区、辐射全国,近两年已经辐射到美国、意大利、印度、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术会议。
葛均波院士除在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外,多年以来,他还以睿智的目光,把医学领域的学术视野拓展到了心脏外科领域;而且,上海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在国内国际上也历来享有盛誉。早在葛均波1999年回国后不久,他作为心研所副所长,就跟在心脏外科主持工作的王春生副主任促膝长谈:“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心脏外科,为什么不开展心脏移植呢?”于是,他给当时的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姚泰教授写了一封信,并抄送杨秉辉院长,认为“我们医院已经具备了心脏移植的临床条件,破釜沉舟,这个手术一定要做!失败了由我葛均波承担一切责任!”之后,葛均波提供了德国心脏移植方面大量的相关学术资料,并安排心内科的王齐冰医生选择合适病例。 2000年5月,中山医院的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那天晚上,心脏外科医生们都喝醉了,都流泪了,几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
但当时,葛均波却因为连日大量地进行手术,导致严重的椎间盘突出而躺在康复科的病床上……
行文至此,记者套用一句老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葛均波院士凭借他的大气、勇气、锐气和才气,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同仁瞩目的重大成果,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应该是众望所归。然而,今天让我们回顾他过去的几十年人生之路,你会发现,所有的荣誉对他而言,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医生,为天下先 ”的必然结果……
专家简介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复旦大学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APSIC)主席,国际心脏病大会顾问委员会中唯一的华人顾问。葛均波院士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的工作,为国际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对心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心肌桥血流特点的新发现改变了目前对有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手术方法被邀请转播到美国TCT,日本TOPIC,意大利的介入性心脏病学大会(JIM),亚太地区介入性心脏病学会议和国内多个介入会议。多年来,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率先完成了国内首例冠状动脉“高频旋磨术”,实施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等等。他主持建立了上海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开创了上海市24小时急症PTCA的先河,10多年来已经抢救了约2000例患者。
他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
他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冠状动脉旋磨手术
他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斑块破裂……
他就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我国杰出的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1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记者第一时间发去短信祝贺,葛院士的回信只有六个字:“继续做好医生!”
“做好医生”是葛院士少年时就有的梦想。接触过葛院士的人都知道,他在少年时曾摔断过手臂,虽然去医院接骨了,但把固定的石膏拿下来之后,胳膊却不能动弹了,还是邻县一位老中医给他接好的。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决心“自己将来也学一手,做个医生,做个好医生”!30多年过去了,他经过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拼搏,果然成为了一名“好医生”,而且是“敢为天下先”的好医生!
35岁时发现“半月现象”
葛院士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学生们每每谈到自己的导师时,总免不了首先提起“半月现象”。
1987年,葛均波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心内科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经国家教委考试挑选,他被派往西德美因兹大学学习;赴德第一年,葛均波即在《德国心脏病杂志》上发表了《腔内超声准确性及可行性研究》;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德国Essen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5年担任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一年后,正值葛均波35岁,这一年,他有了一个新发现。“1997年,我无意中发现一例心肌桥患者血管内超声图像上有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半月形暗区,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找出了原来所有患者的血管内超声图像重新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图像都存在相似的‘半月现象’。我对此加以总结后撰写的论文,被《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Circulation》、《Eur Heart J》等国际著名杂志引用。”葛均波后来谈起这个发现时,依然很淡定,一如当初那个周末的上午。
那个闲适的周末的上午,他像平时一样来到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实验室分析资料。不经意间,他“看见”了一例心肌桥患者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半月形暗区。那个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是同往常一样,找出原来所有的资料重新进行分析。结果,他发现每一例心肌桥患者的图像都存在相似的“半月现象”。这一发现随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学术界称作“半月现象(half-moon phenomenon)”。此后,不仅葛均波的相关论文被一些国际著名行业学术杂志引用,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美国梅奥医院Rihal等,还在2005年6月撰写的一篇关于心肌桥的综述里,大段引用了葛均波的文章和图片——这篇综述文章总共配发的4张图片中,就有2张是葛均波的;欧洲著名心血管病专家Sanchez教授等还发表评论说:“葛均波等首次发现‘半月现象’,对心肌桥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葛均波等是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心肌桥的先驱……”
这个发现从此改变了一类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措施,现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半月现象”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心肌桥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国内首例冠状动脉“高频旋磨术”
“1987年我考取原上海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灏珠教授,从此跟中山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我国驻德大使馆了解了我的情况,让我回国考察一个月。在这期间,北京、南京等很多大医院都跟我取得了联系,可是当我踏进中山医院的大门后,我就知道我已经没有选择了。医院的三号楼历经风雨,还是那样典雅;医院的九号楼的身姿让我心潮澎湃。是中山医院培养了我,这里就是我的家!”99年4月,葛均波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受命担任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在他的主持下,中山医院心导管室2001年全年完成心导管诊疗手术1600例,10年后的2010年,全年完成心导管诊疗手术7627例。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3种方式。内科保守治疗就是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人的初选治疗方案;外科治疗就是心脏搭桥手术,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介入治疗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如果冠状动脉某处血管堵塞了,可以通过导管,在X线下,用一个球囊将堵塞处撑开,放入支架,堵塞的血管就畅通了。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一直是葛均波的强项。
对于一般性血管堵塞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打通血管,病人即可获健康。但这项技术对医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前,葛均波曾多次在国外公开做过此类手术演示。
但有些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而且斑块伴有钙化现象,像骨头一样硬,球囊无法扩张,此时就需要使用葛均波首次在国内采用的冠心病介入性治疗领域的新技术——“高频旋磨术”,“钻”出一条通道来。行内的人都知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用的导丝与头发丝一般粗,即直径0.36毫米,长1.9米;而高频旋磨术用的导丝相比前者,则更细、更长,直径仅0.1毫米,长2.5米,因此,更难控制。况且导丝上还有一个1.25至2.5毫米的金刚石橄榄形微小钻头,由涡轮推动,在冠脉内超声波的引导下,以每分钟15到19万转的高速度将血管堵塞处打通, 然后再行球囊扩张及安装支架。完成这项独步亚洲、位居国际先进行列的“高频旋磨术”,不但需要十足的胆量和充分的自信,更需要眼睛、大脑和双手的完美结合。
葛均波使用这种手术方法在国内治愈的第一位患者,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因患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步行2米,就会胸痛、胸闷,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经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老人心肌最重要的血管——左前降支99%已堵塞,并伴有严重钙化。葛均波带领他的助手运用高频旋磨术在其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中硬是“钻”出一条1.25厘米的“隧道”,然后再扩张球囊,安置支架,并一次性解决了3支血管病变。1个小时后手术结束,患者症状立即得到了改善,继而转危为安。
推动药物洗脱支架国产化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冠脉介入治疗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只需在皮肤作一个小切口,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插入腿或手部的动脉,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心肌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为了预防治疗过的血管再次梗阻,医生会在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支架是微小的不锈钢网状合金管,被带有球囊的导管送入血管内起到保持血管通畅的作用。手术中病人处于清醒状态,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术后几天内即可出院回家。
1987年,国际上第一个支架用到了人体内。这种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使血流畅通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1999年,随着葛均波的回国,这种治疗手段也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但是所放置的支架要全部依靠进口。
“我们一个药物支架要近四万多块钱,加上球囊等其他辅助产品,要五六万;一名患者放两个支架就要十几万,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因病致贫’;另外,药物洗脱支架的一个致命缺点是支架表面载药涂层不能降解而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致命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生产我们中国自己的并且更好的支架?!”考虑到这一点,葛均波所在的上海中山医院申请到了国家863项目——“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研究与开发”,葛均波出任了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式开始研制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历经10多年的不懈努力,葛均波教授与课题组的成员们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全部扑在找材料、搞药物涂层的技术研发上,最终找到了性能良好的聚乳酸类材料,并开发了非对称性涂层技术,成就了现在临床普遍可见的“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
“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这项发明的核心技术,是找到一种可降解新型涂层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经人体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且,这种材料在体内降解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逐步稳定释放。“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另一独特技术是采用了非对称性涂层技术,仅在支架与血管壁接触侧均匀涂布药物载体,确保支架血管壁侧药物的集中释放。同时,消除了传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这对矛盾体,达到了临床效果最大化。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药物支架为保证药物涂层与支架间有良好的附着力,多采用在金属支架外表面包裹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但此类化合物不可降解,尽管提高了结合力,但无法避免金属支架以外材料的体内残留问题。 “国产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这项发明,系采用先进的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处理技术,确保金属支架与涂层材料的直接粘合。这种支架-药物载体间的“无媒介”粘结的涂层工艺,克服了传统粘合工艺操作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等缺陷,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支架以外的辅助材料也能够完全生物降解。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国产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不仅可以完全取代进口支架,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支架放置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不过,最令葛均波兴奋的是,这种支架的价格仅是进口支架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显著降低了支架价格,由此实现了价格平民化,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亿元人民币,能够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用上心脏支架。
“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我国冠脉支架研发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自2005年上市以来,“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5%,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平均每年让超过8万例的冠心病患者获益。目前,“国产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已出口到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国,近3年为国家创汇525万美元。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
“我自己承认我是个好医生,但是,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你即使长100只手,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人,所以我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对于葛均波院士来说,与临床、科研、教学同样重要的,还有团队建设。
打铁先求自身硬。刚回国的时候,葛均波也曾经感受到重重压力,有人认为像他这样的“海归”,做试验、发文章或许还可以,但临床技能怎么样就很难说了。有一次,在心内科监护室,一位危重病人心跳骤停,大家立即齐心协力实施抢救,有人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前来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可病人危在旦夕,虽然麻醉科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但光是从楼上奔下楼梯所花费的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也许就决定病人的生与死。千钧一发间,葛均波教授为了争取时间,立即拿过了穿刺包……数分钟之后,当麻醉科医生匆匆赶到,葛均波教授已经在他们惊诧的注视下,完成了一切操作。
葛均波教授是科室主任,处理疑难杂症自然当仁不让。一位老者,因冠脉左前降支完全堵塞,辗转求医,均被拒绝。“如果这位老人是我们医生自己的家人,我们会轻易放弃吗?”技高心细的葛均波教授力排众议,旋即运用“高频旋磨术”,在这位老龄患者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中,硬是“钻”出了一条“隧道”,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次性解决了3支血管病变,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
可是,葛均波始终清醒地知道,无论自己再怎样努力,即使白天黑夜都扑在导管室,解救的病人也十分有限。因此,他在维持好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来。数年下来,在葛均波教授的悉心栽培下,一个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团结向上的学科梯队已逐渐形成,并受到国内同行的羡慕。此外,葛均波教授还在上海地区首次开设了24小时全天候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症PTCA绿色通道”,至今通过该“绿色通道”成功救治了近千例急症患者,成功率达到98%,年龄跨度从30岁至90岁。这个“绿色通道”的建立,不仅锻炼了学科梯队合作精神,还磨练了他们处理急症的能力。
心血管领域的学术进展日新月异,同样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临床医生工作繁忙,但葛均波讲授依然坚持:心内科全体医生每星期五中午均要开展学术讲座,并要求大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学习!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学术讲座刚开始的时候,葛均波教授搬了一张凳子,过了上课时间,他就把凳子放在教室门口,让大家看看都是哪些迟到者狼狈地跨过凳子;第二次缺席或跨凳子的人,他就要问个为什么;第三次缺席或再迟到,他就请那些人个别谈话。后来,心内科每周五中午的讲座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无论临床技能或实验室研究的最新进展,心内科的医生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葛均波认为,医学科学研究是临床诊疗的后盾,没有科研,临床工作就没有后劲儿。在医院的支持下,中心实验室引进专家,着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分子心脏病学(干细胞移植)以及心脏微循环三个大方向上做了很多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国际著名心血管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尽管如此,葛均波教授逐渐意识到,中山医院心内科虽然已经是国内医学界的知名品牌了,但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学术会议。于是,从2000年开始,葛均波以医院为后盾,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举办了首届“东方国际介入心脏病学会议”,吸引了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心脏介入科医生参会,进行论文报道和手术演示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因为首届“东方国际介入心脏病学会议”举办得非常成功,后来这个会议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影响范围不仅超出了华东地区、辐射全国,近两年已经辐射到美国、意大利、印度、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术会议。
葛均波院士除在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外,多年以来,他还以睿智的目光,把医学领域的学术视野拓展到了心脏外科领域;而且,上海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在国内国际上也历来享有盛誉。早在葛均波1999年回国后不久,他作为心研所副所长,就跟在心脏外科主持工作的王春生副主任促膝长谈:“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心脏外科,为什么不开展心脏移植呢?”于是,他给当时的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姚泰教授写了一封信,并抄送杨秉辉院长,认为“我们医院已经具备了心脏移植的临床条件,破釜沉舟,这个手术一定要做!失败了由我葛均波承担一切责任!”之后,葛均波提供了德国心脏移植方面大量的相关学术资料,并安排心内科的王齐冰医生选择合适病例。 2000年5月,中山医院的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那天晚上,心脏外科医生们都喝醉了,都流泪了,几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
但当时,葛均波却因为连日大量地进行手术,导致严重的椎间盘突出而躺在康复科的病床上……
行文至此,记者套用一句老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葛均波院士凭借他的大气、勇气、锐气和才气,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同仁瞩目的重大成果,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应该是众望所归。然而,今天让我们回顾他过去的几十年人生之路,你会发现,所有的荣誉对他而言,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医生,为天下先 ”的必然结果……
专家简介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复旦大学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APSIC)主席,国际心脏病大会顾问委员会中唯一的华人顾问。葛均波院士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的工作,为国际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对心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心肌桥血流特点的新发现改变了目前对有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手术方法被邀请转播到美国TCT,日本TOPIC,意大利的介入性心脏病学大会(JIM),亚太地区介入性心脏病学会议和国内多个介入会议。多年来,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率先完成了国内首例冠状动脉“高频旋磨术”,实施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等等。他主持建立了上海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开创了上海市24小时急症PTCA的先河,10多年来已经抢救了约2000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