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经济下行和出口萎缩,河北省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本文以河北省现阶段促进就业的主要财税政策为出发点,分析出影响河北省促进就业财税政策有效实施的各种原因。
[关键词]财税政策;实施成效;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5-0140-02
1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是传统行业是河北省的支柱行业,资源型、重化工业比重高;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粗放经营问题突出,高新技术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产业结构相似水平高,企业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普遍;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程度比较高,地区工业行业趋同严重。伴随着河北省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却并不高。据统计,2008年河北省制造业产值占GDP的54.2%,但只吸收了31.4%的就业人员。
同时,河北省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滞后。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一般、发展后劲不足。要想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员,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综上所述,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制约着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2 河北省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率低制约了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东部地区的河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河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走着农业支持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目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值结构中比重过低,而农业从业人员却占绝对比重。河北省农村财税政策改革必须标本兼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相关配套改革;同时在财税政策上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河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财政促进就业支出率低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GDP是我国目前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是以资本密集型投资为高度依赖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就业能力下降的痛苦。目前财税政策始终围绕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确定和展开,这就使财税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受到极大的局限,不利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此来说,河北省也不例外。同时,财税政策对就业支持力度不够,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世界发达国家财政促进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左右,而我国财政对就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就业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显著偏低。另外,我国财政对就业的资金投入重点主要放在城镇企业人员的低保和失业保障方面,就业专项资金还未建立,对低保和失业保障的投入只能在短期内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河北省2009年1~9月,GDP增长了9.6%,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份中排第20位。前10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9%,在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中,1~10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081.3亿元,同比增长72.5%。而1~7月,全省财政共投入430多亿元改善民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5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财税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投资依然有限。只有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才能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4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实施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政策的载体,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河北省现状来看,目前基本建立了乡镇、村、街道、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财税就业政策的实施发挥作用的有效性不够;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信息反馈有待提高;河北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还处于基础阶段,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调控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失业预警制度不够健全,对失业形势的分析与监测工作有待提高;同时,河北省建立的失业登记制度有效性不足,对失业情况的整体掌握不足,特别是对隐性失业情况没有详细地调查分析等。因此,河北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5 向提高劳动者技能的财税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多种调节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目标。目前,河北省劳动者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培训市场不够发达,为劳动者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是造成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结构性矛盾、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我国今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扣除比例。下一阶段,税务总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对劳动者实施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鼓励发展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
6 河北省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河北省为了支持再就业,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把落实再就业财税政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取得很大成绩。但从就业、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工作和实际执行情况看,河北省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的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审批环节多、手续烦琐、财税政策落实缓慢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力度依然不够,特别是非正规、特殊群体的宣传不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落实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各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提高,不仅要加强财税优惠政策知识的学习,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09BYJ062)。
[作者简介]周建霞,河北行政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
[关键词]财税政策;实施成效;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5-0140-02
1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是传统行业是河北省的支柱行业,资源型、重化工业比重高;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粗放经营问题突出,高新技术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产业结构相似水平高,企业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普遍;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程度比较高,地区工业行业趋同严重。伴随着河北省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却并不高。据统计,2008年河北省制造业产值占GDP的54.2%,但只吸收了31.4%的就业人员。
同时,河北省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滞后。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一般、发展后劲不足。要想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员,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综上所述,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制约着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2 河北省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率低制约了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东部地区的河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河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走着农业支持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目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值结构中比重过低,而农业从业人员却占绝对比重。河北省农村财税政策改革必须标本兼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相关配套改革;同时在财税政策上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河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财政促进就业支出率低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GDP是我国目前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是以资本密集型投资为高度依赖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就业能力下降的痛苦。目前财税政策始终围绕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确定和展开,这就使财税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受到极大的局限,不利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此来说,河北省也不例外。同时,财税政策对就业支持力度不够,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世界发达国家财政促进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左右,而我国财政对就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就业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显著偏低。另外,我国财政对就业的资金投入重点主要放在城镇企业人员的低保和失业保障方面,就业专项资金还未建立,对低保和失业保障的投入只能在短期内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河北省2009年1~9月,GDP增长了9.6%,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份中排第20位。前10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9%,在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中,1~10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081.3亿元,同比增长72.5%。而1~7月,全省财政共投入430多亿元改善民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5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财税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投资依然有限。只有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才能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4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实施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政策的载体,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河北省现状来看,目前基本建立了乡镇、村、街道、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财税就业政策的实施发挥作用的有效性不够;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信息反馈有待提高;河北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还处于基础阶段,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调控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失业预警制度不够健全,对失业形势的分析与监测工作有待提高;同时,河北省建立的失业登记制度有效性不足,对失业情况的整体掌握不足,特别是对隐性失业情况没有详细地调查分析等。因此,河北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5 向提高劳动者技能的财税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制约了河北省财税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多种调节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目标。目前,河北省劳动者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培训市场不够发达,为劳动者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是造成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结构性矛盾、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我国今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扣除比例。下一阶段,税务总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对劳动者实施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鼓励发展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
6 河北省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河北省为了支持再就业,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把落实再就业财税政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取得很大成绩。但从就业、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工作和实际执行情况看,河北省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的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审批环节多、手续烦琐、财税政策落实缓慢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力度依然不够,特别是非正规、特殊群体的宣传不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落实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各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提高,不仅要加强财税优惠政策知识的学习,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09BYJ062)。
[作者简介]周建霞,河北行政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