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电力工业,对电力工程成本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不仅关系到项目个体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健康发展。文中阐述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及变电工程设计理念,并就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变电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寿命 周期管理变电工程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全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都纳入统一的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世界领先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变电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国家与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也会逐渐意识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变电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将全面应用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最终使得各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收获更高的收益。
一、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及变电工程设计理念
全寿命周期总体概括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及报废回收阶段。目前全寿命周期成本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外學者对全寿命周期管理最简洁的定义是:从项目构建到运营然后到有效寿命的终结这整个过程中花费的资金的总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成本管理理论,它通过量化不同的构成元素,确保最优项目成本模型的获取,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使得企业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成本达到最低要求。
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一般来说都是在项目前期的策划阶段就确定的,从变电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相关设计,并从人性化、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等方面给予考虑,在设计方案上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设计理念。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实现,还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可以将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概括为可维护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可扩展性设计、节约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突发事件处理设计、成本最优化设计八个方面。
要实现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首先应该确立工程指导思想,明确使得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目标,由于变电工程还包含许多其他专业的内容,在各个专业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根据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制定出各个专业的执行目标,进而设计出符合各个专业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方案,以保证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更好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整个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往往是依靠多个专业项目相互协调完成的,只有各专业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完成整个变电工程设计理念。
二、变电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全寿命管理过程
变电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应该贯彻在变电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及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求各单位统一与协调。
1、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最优化,从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考虑五方面的因素。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可行研究阶段内容深度的规定,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建设规模。
(2)在确定站址时要综合是否接近负荷中心、地址地貌的优劣、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大件运输是否便利、节约土地、水源情况、运行管理是否方便等各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对个别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要特别注意接地方案的确定。
(4)根据地形情况合理确定站址竖向,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合理设置站内的电缆沟,根据地址情况选取合适的缆沟形式。
2、初步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为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1)根据变电站的远、近期规模及在电网中的位置确定变电站的性质,根据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确定电气主接线。在确定主接线时,一定要对各种运行方式进行逐一分析,对个别出现几率低的运行方式,要综合考虑其技术及经济性,得出最后的结论;主接线的型式及设备的配置应避免在扩建时大面积停电。
(2)结合地形地貌及出线情况确定电气总平面布置。在确定电气总平面布置时,一定要结合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各电压等级出线的方向及路径情况,尽量避免近、远期线路交叉跨越;合理选择配电装置型式,尽量减少用地;合理布置各种设备,满足安装需要。运行维护方便的基础上以使道路、缆沟数量最优;对于需留有扩建可能的变电站,要留有扩建端,并需考虑在扩建时尽量避免大面积停电。
(3)经过过电压计算,且根据污秽区的划分,合理确定绝缘配置。
(4)根据地质资料和水文气象资料,优化地基处理方案,合理确定站址场地的标高,优化竖向布置,制定合理的给排水方案,力争做到土方填挖平衡。
(5)经过计算合理选择构架、横梁。
(6)根据地下水、土壤对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合理选择接地体的材质,提高使用年限。
3、施工图阶段
(1)严格按照审核意见和设备招标的结果,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并在细节上不断优化。在满足工程投产时间要求的前提下,编制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和创优措施。
(2)在施工图设计中,设计单位除必须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外,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并与运行方密切配合,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3)设立专门的设计代表组,对工程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派出相应专业的设计代表常驻施工现场。
(4)保护及电气二次接线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发现,只有在调试过程中才能发现错误,稍有疏忽,就将为生产运行留下隐患,因此,在满足功能要求、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应尽量简化二次接线,减少中间环节,方便接线及查线,对重要的回路不进行转接;设置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对不同分区的设备进行横向和纵向隔离。
三、在变电工程设计中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
1、将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细化为各专业的目标
变电站设计工作涉及到系统一次、系统二次、系统通信、变电一次、变电二次、土建及技术经济等专业。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对其专业设计工作目标进行考虑,从而制定出各专业的可执行的目标。
2、按照各专业目标制定各专业工程设计要求
在制定出各专业的可执行目标后,设计单位制定各专业工程的设计要求,指导设计工作达到可执行的目标。
3、加强设计团队全寿命周期理念建设
依据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指导设计工作,构建全寿命周期理念设计团队。以设计团队进行设计工作,保证各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各专业的配合,保障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
4、业主和施工方参与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业主和有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的意见,以提高方案的可施工性。
5、施工阶段,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保持沟通施工过程实际上是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有效沟通,保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
结束语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后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目前尚在初步探索阶段,但由于其先进行、合理性及在其他行业中应用过的经验,在电力行业推广已是必然。推进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帅军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 上海电力. 2004(03)
[2] 曾庆禹.变电站的寿命周期成本与新技术发展分析[J]. 中国电力. 2000(12)
[3] 王志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2
[4] 赵辰鹏,李云伟,张颖.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6)
关键词:全寿命 周期管理变电工程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全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都纳入统一的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世界领先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变电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国家与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也会逐渐意识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变电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将全面应用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最终使得各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收获更高的收益。
一、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及变电工程设计理念
全寿命周期总体概括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及报废回收阶段。目前全寿命周期成本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外學者对全寿命周期管理最简洁的定义是:从项目构建到运营然后到有效寿命的终结这整个过程中花费的资金的总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成本管理理论,它通过量化不同的构成元素,确保最优项目成本模型的获取,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使得企业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成本达到最低要求。
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一般来说都是在项目前期的策划阶段就确定的,从变电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相关设计,并从人性化、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等方面给予考虑,在设计方案上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设计理念。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实现,还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可以将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概括为可维护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可扩展性设计、节约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突发事件处理设计、成本最优化设计八个方面。
要实现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首先应该确立工程指导思想,明确使得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目标,由于变电工程还包含许多其他专业的内容,在各个专业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根据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制定出各个专业的执行目标,进而设计出符合各个专业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方案,以保证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更好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整个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往往是依靠多个专业项目相互协调完成的,只有各专业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完成整个变电工程设计理念。
二、变电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全寿命管理过程
变电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应该贯彻在变电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及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求各单位统一与协调。
1、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最优化,从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考虑五方面的因素。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可行研究阶段内容深度的规定,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建设规模。
(2)在确定站址时要综合是否接近负荷中心、地址地貌的优劣、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大件运输是否便利、节约土地、水源情况、运行管理是否方便等各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对个别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要特别注意接地方案的确定。
(4)根据地形情况合理确定站址竖向,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合理设置站内的电缆沟,根据地址情况选取合适的缆沟形式。
2、初步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为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1)根据变电站的远、近期规模及在电网中的位置确定变电站的性质,根据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确定电气主接线。在确定主接线时,一定要对各种运行方式进行逐一分析,对个别出现几率低的运行方式,要综合考虑其技术及经济性,得出最后的结论;主接线的型式及设备的配置应避免在扩建时大面积停电。
(2)结合地形地貌及出线情况确定电气总平面布置。在确定电气总平面布置时,一定要结合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各电压等级出线的方向及路径情况,尽量避免近、远期线路交叉跨越;合理选择配电装置型式,尽量减少用地;合理布置各种设备,满足安装需要。运行维护方便的基础上以使道路、缆沟数量最优;对于需留有扩建可能的变电站,要留有扩建端,并需考虑在扩建时尽量避免大面积停电。
(3)经过过电压计算,且根据污秽区的划分,合理确定绝缘配置。
(4)根据地质资料和水文气象资料,优化地基处理方案,合理确定站址场地的标高,优化竖向布置,制定合理的给排水方案,力争做到土方填挖平衡。
(5)经过计算合理选择构架、横梁。
(6)根据地下水、土壤对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合理选择接地体的材质,提高使用年限。
3、施工图阶段
(1)严格按照审核意见和设备招标的结果,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并在细节上不断优化。在满足工程投产时间要求的前提下,编制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和创优措施。
(2)在施工图设计中,设计单位除必须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外,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并与运行方密切配合,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3)设立专门的设计代表组,对工程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派出相应专业的设计代表常驻施工现场。
(4)保护及电气二次接线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发现,只有在调试过程中才能发现错误,稍有疏忽,就将为生产运行留下隐患,因此,在满足功能要求、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应尽量简化二次接线,减少中间环节,方便接线及查线,对重要的回路不进行转接;设置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对不同分区的设备进行横向和纵向隔离。
三、在变电工程设计中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
1、将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细化为各专业的目标
变电站设计工作涉及到系统一次、系统二次、系统通信、变电一次、变电二次、土建及技术经济等专业。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对其专业设计工作目标进行考虑,从而制定出各专业的可执行的目标。
2、按照各专业目标制定各专业工程设计要求
在制定出各专业的可执行目标后,设计单位制定各专业工程的设计要求,指导设计工作达到可执行的目标。
3、加强设计团队全寿命周期理念建设
依据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指导设计工作,构建全寿命周期理念设计团队。以设计团队进行设计工作,保证各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各专业的配合,保障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
4、业主和施工方参与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业主和有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的意见,以提高方案的可施工性。
5、施工阶段,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保持沟通施工过程实际上是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有效沟通,保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
结束语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后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目前尚在初步探索阶段,但由于其先进行、合理性及在其他行业中应用过的经验,在电力行业推广已是必然。推进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帅军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 上海电力. 2004(03)
[2] 曾庆禹.变电站的寿命周期成本与新技术发展分析[J]. 中国电力. 2000(12)
[3] 王志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2
[4] 赵辰鹏,李云伟,张颖.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