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来源 :社区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ROP患者26例50眼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无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26例52眼作为对照组。根据手术次数将ROP组分为单次手术治疗组(32眼)和多次手术治疗组(18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单次手术治疗组与多次手术治疗组的屈光状态及远视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远视的发生率(80.00%)低于对照组(86.54%),且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87.50%)低于对照组(95.56%),近视的发生率(14.00%)高于对照组(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散光的发生率(30.00%)高于对照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远视的发生率(81.25%)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77.78%),单次手术治疗组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75.00%)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6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的发生率(9.38%)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散光的发生率(18.75%)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P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及多次反复手术对患儿远视及近视的发生影响不大,对散光的发生影响较大,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以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喷雾法研究适合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的药剂和剂型。同一剂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散粒剂试验中,无人机喷洒50%噻虫嗪药后7 d的虫口减退
在详尽研究30多年来采自新疆的1490余份真藓属标本和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目前新疆分布有真藓属植物41种,占中国总种数的近80%,其中5种为新疆首次记录,分别是:瘤根真藓(
互联网时代下,出版业已经与前30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英国和美国的出版业应对互联网技术发展一直走在前列。约翰·汤普森继研究了英国和美国的学术出版之后,紧接着就对英美
目的探讨经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66例(995只眼)各种内眼手术的患者,均采用经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方法,观察麻醉效果并进行分级,统计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注药1
本文结合2009~2018年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围绕海口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情况,运用耕地区位指数、耕地相对变化指数、耕地变化速度与动态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相关分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金属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每年以2%的需求增长,随着锌矿的不断开采,矿石中锌的品位也越来越低。因此,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冶金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