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生物课的复习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8-0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或是单独150分试卷,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为此笔者认为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2.贴近生产、生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选择贴近书本知识更贴近生产、生活的问题,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
   3.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
   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4.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强化给材料题的复习,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备课时常提醒自己: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设置问题梯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更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见识广了,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也应该相应提高。但是,在语文科检测中,普遍存在阅读部分失分多、写作部分得分少的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多一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充分利用课堂,抓好朗读的四环训练:词语品读、感受文本精华;层次分读、解读文本结构;线索串读,领悟文本思想;虚拟演练,激活文本内容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词语品读层次分读线索串读虚拟演读  【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法回避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中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是:“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阅读指导方法,有必要重新构建我们的阅读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改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有相当部分的语文教师由于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仍只是过分强调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而忽视对略读课的处理,对略读课大多撒手不管,放任学生自流,极少过问学生对略读课的学习。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走出轻视略读课的误区,可充分利用略读课提供的材料,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语文略读课教学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3-02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记叙文。开头是在给文章造气氛、定调子,要给读者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作文开头如果能恰倒好处,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读者,也能增加文章的亮点。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记叙类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文是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表现,也往往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采取背诵模板、桥揉堆砌、拼词造句的方法,无疑是教师教学的无奈和失败之举。尤其是针对农村英语教学环境而言,农村初中学生个人智力、学习动力、情感意志、毅力、文化基础以及学习环境条件有较大的不同。本文结合作者自身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体验,利用改良的分层教育方法,提出和归纳出初中英语作文多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19-01  学困生则是指在学习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障碍而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不能顺利地完成自己学业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诸如智力因素、家庭因素、基础因素及学习障碍方面问题等。对于“学困生”这块难啃的“骨头”,作为教师的我们通常采用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来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但往往收效甚微。最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英语作为高中课程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在高考成绩中占据重要的分值,成为老师和学生最为重视的学科之一。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难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在英语学科的领域中取得成功,英语老师必须要制定一个英语阅读能力的三年培养计划,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高考英语中取得理想成绩,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8-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要。纵观近年各地高考,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难度在不断提升。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教师应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培养他们良好阅读习惯,掌
期刊
【摘要】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