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近年来,在特色教育创建的大背景下,南海实验小学结合自身校情,提出“宽教育,宽未来”的特色教育理念——在全球信息化时代,让学生在“宽教育”中快乐成长,让教师在“宽教育”中享受成功,让校长在“宽教育”中实现教育理想,让学校在“宽教育”中办出特色,从而成长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
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所全寄宿制的实验小学,南海实验小学从2000年建校至今,经过14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质量立校到如今的品牌强校,办学成绩斐然,屡获殊荣。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分享与借鉴?为此,本刊与您一道走进南海实验小学,探访其特色办学道路。
与时俱进,超前的“宽教育”理念引领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周汉云校长讲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个6岁的小朋友叫刘浩然,有一天哭着走进校长室,说想要回家。周校长问刘同学为什么要来找他?刘同学说,校长不是最大的吗?周校长说,班主任最大。刘同学说,校长不是管班主任吗?还是校长最大!周校长和李校助想分解刘同学的忧虑,就岔开话题,问刘同学住哪里。刘同学说,我住在黄岐。李校助接话,那你妈妈过来很远哦!刘同学说,不算远,妈妈开车过来很方便。李校助顺口问刘同学,你妈妈是开什么车来接你?刘同学就提高音量,对着周校长说:“我就不明白了,我不就是请假回家嘛,你们还要问我妈妈开什么车来?(什么牌子的车)”……言外之义,好像在“质问”你们怎么扯得那么远?周校长和李校助一时无语,不知如何回应。
周汉云校长感叹道:“这就是当今的教育,纷繁芜杂。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既透露出个人单纯天真的一面,也折射出社会复杂的一面。若还要继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教孩子,则是在阻碍他们的发展。”正是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南海实验小学决定围绕着“如何培养适应未来,适应现代化,适应地球村生活的现代人”这一核心问题,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宽教育”概念,确立了“把教育做宽,把人字写大”的特色教育理念,并将办学理念与育人理念分别明确为“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宽厚基础”“培养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盘活资源,构建“宽文化”铺就师生前进大道
有人认为,学校的发展,就是铺就一条宽阔大道,让师生走向幸福的未来。然而这个世上本无路,如何铺就一条宽阔大道,根据不同的校情,方式也各有所异。南海实验小学就如何落实“宽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那就是盘活资源,构建开放、民主的学校“宽文化”,进行开放办学,民主管理。
周汉云校长认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要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灵魂。他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也是无声的课堂。学校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形成独特的“宽”文化,让学校师生在“无声课堂”之中受到高品位的熏陶,通过自觉的言行折射出高雅的人格修养。
1.开设“宽”教育课程。教改轰轰烈烈地推进,课程的改革是此过程能否得以继续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难点和深水区。南海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第一原则,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一套具有“宽”教育特色且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科)+校本课程(书法课、阅读考级课、国际教育课程、综合活动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2.开展“宽”教育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外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南海实验小学自开办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校在2011年“六一”儿童节中,开展了“最炫民族风”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研究、展示民族风情。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就像阅读了一本厚厚的民族百科全书,感受到鲜活的民族风情。今年的“六一”活动,学校将结合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展足球活动,通过足球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
3.延伸“宽”教育平台。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善用家长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助力剂。南海实验小学借用家长资源,真正将教育做“宽”。例如,学校开展了“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近600名家长成为了义工队成员,积极投身到各项义工工作中来——有的进校为孩子们做讲座,传授法律知识、自护自救知识、剪纸文化等,有的为孩子们采购表演服饰、协助化妆、维持校运会秩序、到校门轮值站岗确保接送安全,有的手把手教孩子们插花、做笔筒,有的组织孩子们走出校园献爱心、去郊外植树、参观博物馆等。“家长义工进校园”不仅为孩子们拓宽了德育渠道,孩子们喜闻乐见,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还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南海实验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书香阅读”、音乐艺术特色教育等方面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了学校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这些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孩子们的广阔未来提供了多样化平台。
让孩子在“宽教育”中快乐成长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对每个学生发展负责,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是南海实验小学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学校致力于打造“书法、阅读、艺术、国际化教育”特色,“立足中华文化、放眼世界未来”,形成开放性教育氛围,让学生 “在快乐中学习,在艺术中成长”。
例如,学校坚持每天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项目多达40个,有适于文化科知识深造的“英奥”“数奥”等,有培养艺术才能的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等,有提高体育竞技能力的田径队、毽球队等,有培养课余兴趣爱好的剪纸、摄影小组等。孩子们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热情高涨。另外,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体艺节、科技节、“十大歌手比赛”等,给孩子们创设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大舞台,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南海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参加广东省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复赛、智能机器人竞赛时,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曾被评为“区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在南海区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小学组比赛中获多项奖励;在少儿壁画现场创作比赛中,全体参赛者均获得一等奖。“区南海发展杯”珍惜水资源征文比赛、市第二届小学生即堂作文竞赛上,也是多人次获得一等奖…… 让教师在“宽教育”中享受成功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资本,学校的办学思想、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无一不是通过教师得以具体实施完成。因此,南海实验小学通过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
通过立足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度身自学,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南海实验小学坚持每周一次的行政班子、教师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比工作热情、比品德、比贡献,以良好形象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学校狠抓师能培训,行政班子带头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科研交流会,多渠道培训使行政班子德育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学校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参加德育、心育的各种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师德、师能。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有效,如每周规定一天为行政听课日;聘请的教研顾问每月到校指导专题教研;开展“师徒结对”帮扶等。近几年来,全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科研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和合作协调等能力迅速提高,名师辈出,现有广东省特级教师、佛山市名班主任、南海区学科带头人、桂城街道骨干教师40多人,是南海区小学中拥有名师最多的学校。每年都有很多教师的论文与个案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如今,当我们走进南海实验小学,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错落生长于具有欧式风格的红白建筑之中。随着教学楼拾级而上,家长们出资赞助的木质钢琴房、书法室,安静的坐落于楼层一隅。还有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各种艺术品展览,墙上精心装裱的儿童诗等,都说明这里的学生有着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他们的“宽”未来正从这里走出!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编辑部主任)
将“精英教育”改革实验进行到底
基于南海实验小学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文 /周汉云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和探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刻内涵。但是,如果说仅凭九年义务教育就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显然是自欺欺人。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是跨界的,是多元的,是可选的,是国际的。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往下发展的话,显然无法达成上述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兜底”,是教育的“脱贫解困”。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致富”,要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没有精英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认为,精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大力培养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
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大力发展精英教育就是时代的选择。
精英教育
中小学是最好的“实验田”
有人说,精英教育适合在大学推行,不能在中学,甚至小学来搞。理由是,小学阶段以养成教育为主,讲究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把孩子“看”好就行了;中学阶段要解决国家课程和应试问题,体制规定着你无法搞精英教育。
其实,这个理由是可以证伪的。即便是现在的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抹杀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精英教育就意味着“残酷磨练”而没有快乐成长。
大家来看一看新加坡,这个国家推崇精英教育,在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各有一次分流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类,前15%学习深广课程,中间的70%学习普通课程,后面的15%学习基础课程。目前,虽然小四的分流取消了,但是小六的分流仍然存在,俨然是一次中国式高考。在新加坡小学,还有一种特殊的精英教育选拔,就是小学三年级的高才班选拔,进入高才班的学生大约是顶尖的1%。接着,让我们去看看澳大利亚,其政府有“英才计划”。除了兴办6%的精英中学,还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制定本校的英才计划,设置天赋班,一般不超过本年级学生人数的3%。再看看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秀越性教育综合对策”,针对40万名中小学生(相当于5%)实施“秀越性教育”,并针对其中前1%的学生实行英才教育。在一半的初、高中实施不同级别的移动授课,实行提前修大学课程的制度,并实行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英才教育方案。美国的精英式教育则全面分布在顶尖的私立学校,要培养一名精英学生,所需费用超过百万美元。欧洲推行精英治国,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不计财力、物力,形成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三分天下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很多国家都在中小学内推行精英教育,并且不断加强发展力度。而我国的精英教育还被广泛界定在大学范畴,停留在固有的“硕士、博士”之类的“精英模式”思维中,以至于中小学不适宜搞精英教育的思想泛滥,意识形态上的差距是明显的。
精英教育
南海实验小学的战略选择
南海实验小学自2000年开办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所全寄宿制的实验小学,我们到底要进行一场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实验”?
南海实验小学创办之初就是高起点、高标准,追求学校名牌战略的。学校位于南海桂城美丽的千灯湖畔,占地23345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均按广东省一级学校配备。全校有1500名学生,教职工近两百名,师生服务比例为1﹕10。
如此一流的办学条件,如果办出二流,甚至三流的学校来,或者定位普及教育,那么将是对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违背了政府规划创办本校“缓解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奇缺现状”的初衷。因此,“精英教育”成了本校必然的战略选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南海实验小学确立了“以科研促特色,以创新促发展”的发展路径,并一步步实施了“质量强校”“特色兴校”“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以生为本、开放办学”等办学规划。
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步骤稳妥,南海实验小学的迅速崛起也在情理之中。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成为“南海区教育改革示范窗口”“名牌小学”,我们的办学成果受到了多方肯定与赞扬! 国际课程
精英教育的法宝和突围之路
目前,我国中小学推行精英教育的主力还是民营办学机构,办学模式异彩纷呈,打“特色”牌是一贯做法。这是精英教育寻找“蓝海”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然而从“高烧不退”的出国留学潮中,我们反思:如果我国中小学要选择精英教育,那么第一片“蓝海”就应该是推行多元化的中外合作形式的“国际教育”。只有不断创新、探索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特色课程,这片“蓝海”才会有浪花翻腾。对于走精英教育路线的学校来说,国际班应该是学校品牌突围的法宝。
2011年3月,南海实验小学率先在本地小学阵营中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项目研究”,成立了国际教育部,开设了三个国际班,后来扩大到六个班。南海实验小学的国际教育实行双轨制课程,中西兼顾。一方面,要保证完成义务教育核心课程,让学生以优秀成绩顺利升入当地市、区各级初中。另一方面,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开设CIPP课程(剑桥国际考试小学课程,是全球公认的金牌课程体系,被专家称作“最适合中国学生的通用国际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艺术、英语活动、科学(通识)这五门课程。
国际班的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跨越语言,了解世界。因此,在核心课程体系支撑下,我们学校的国际教育部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国际课程教学活动,使国际课程学习更加高效,有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英语综合能力大赛小学组冠军。
经过一番努力,南海实验小学的国际教育实验班办学成效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今年初顺利地申办了“实小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是本区第一家。
三个面向
精英教育做宽做大的终极目标
精英教育不等于“贵族学校”,更不是励志训练营。
多年的实践和探求让我明白:走精英教育路线,还是要紧紧围绕“三个面向”,并以此为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三个面向”的通俗解读就是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前瞻性,要想达到彼岸,就要先把教育做“宽”,把人字写“大”。
就南海实验小学来说,奉行的是“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宽厚基础”的办学理念,奉行的是“培养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的育人理念。同时,我们按照“宽教育”思路,探寻符合学生和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路径——让学生在“宽”教育中快乐成长,让教师在“宽”教育中享受成功,让校长在“宽”教育中实现教育理想,让学校在“宽”教育中办出特色。
我以为,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性组织,相对封闭的传统组织边界已被打破,逐渐趋于开放。南海实验小学的“宽教育”是跨组织边界的开放性教育,是国际化的教育;“宽教育”是跨时空界限的网络化教育、全天候教育;“宽教育”是跨认知发展局限的多元智能教育。作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南海实验小学有决心、有信心逐步实施“宽教育”,并把它打造成有创新特色的精英教育的经典案例,打造成践行“教育三个面向”的经典案例。
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因时代需要,因民众需要,我们誓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英教育改革实验进行到底!
简介
周汉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十佳”语文教师、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佛山市南海区优秀校长。
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所全寄宿制的实验小学,南海实验小学从2000年建校至今,经过14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质量立校到如今的品牌强校,办学成绩斐然,屡获殊荣。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分享与借鉴?为此,本刊与您一道走进南海实验小学,探访其特色办学道路。
与时俱进,超前的“宽教育”理念引领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周汉云校长讲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个6岁的小朋友叫刘浩然,有一天哭着走进校长室,说想要回家。周校长问刘同学为什么要来找他?刘同学说,校长不是最大的吗?周校长说,班主任最大。刘同学说,校长不是管班主任吗?还是校长最大!周校长和李校助想分解刘同学的忧虑,就岔开话题,问刘同学住哪里。刘同学说,我住在黄岐。李校助接话,那你妈妈过来很远哦!刘同学说,不算远,妈妈开车过来很方便。李校助顺口问刘同学,你妈妈是开什么车来接你?刘同学就提高音量,对着周校长说:“我就不明白了,我不就是请假回家嘛,你们还要问我妈妈开什么车来?(什么牌子的车)”……言外之义,好像在“质问”你们怎么扯得那么远?周校长和李校助一时无语,不知如何回应。
周汉云校长感叹道:“这就是当今的教育,纷繁芜杂。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既透露出个人单纯天真的一面,也折射出社会复杂的一面。若还要继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教孩子,则是在阻碍他们的发展。”正是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南海实验小学决定围绕着“如何培养适应未来,适应现代化,适应地球村生活的现代人”这一核心问题,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宽教育”概念,确立了“把教育做宽,把人字写大”的特色教育理念,并将办学理念与育人理念分别明确为“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宽厚基础”“培养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盘活资源,构建“宽文化”铺就师生前进大道
有人认为,学校的发展,就是铺就一条宽阔大道,让师生走向幸福的未来。然而这个世上本无路,如何铺就一条宽阔大道,根据不同的校情,方式也各有所异。南海实验小学就如何落实“宽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那就是盘活资源,构建开放、民主的学校“宽文化”,进行开放办学,民主管理。
周汉云校长认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要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灵魂。他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也是无声的课堂。学校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形成独特的“宽”文化,让学校师生在“无声课堂”之中受到高品位的熏陶,通过自觉的言行折射出高雅的人格修养。
1.开设“宽”教育课程。教改轰轰烈烈地推进,课程的改革是此过程能否得以继续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难点和深水区。南海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第一原则,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一套具有“宽”教育特色且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科)+校本课程(书法课、阅读考级课、国际教育课程、综合活动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2.开展“宽”教育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外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南海实验小学自开办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校在2011年“六一”儿童节中,开展了“最炫民族风”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研究、展示民族风情。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就像阅读了一本厚厚的民族百科全书,感受到鲜活的民族风情。今年的“六一”活动,学校将结合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展足球活动,通过足球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
3.延伸“宽”教育平台。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善用家长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助力剂。南海实验小学借用家长资源,真正将教育做“宽”。例如,学校开展了“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近600名家长成为了义工队成员,积极投身到各项义工工作中来——有的进校为孩子们做讲座,传授法律知识、自护自救知识、剪纸文化等,有的为孩子们采购表演服饰、协助化妆、维持校运会秩序、到校门轮值站岗确保接送安全,有的手把手教孩子们插花、做笔筒,有的组织孩子们走出校园献爱心、去郊外植树、参观博物馆等。“家长义工进校园”不仅为孩子们拓宽了德育渠道,孩子们喜闻乐见,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还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南海实验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书香阅读”、音乐艺术特色教育等方面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了学校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这些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孩子们的广阔未来提供了多样化平台。
让孩子在“宽教育”中快乐成长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对每个学生发展负责,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是南海实验小学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学校致力于打造“书法、阅读、艺术、国际化教育”特色,“立足中华文化、放眼世界未来”,形成开放性教育氛围,让学生 “在快乐中学习,在艺术中成长”。
例如,学校坚持每天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项目多达40个,有适于文化科知识深造的“英奥”“数奥”等,有培养艺术才能的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等,有提高体育竞技能力的田径队、毽球队等,有培养课余兴趣爱好的剪纸、摄影小组等。孩子们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热情高涨。另外,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体艺节、科技节、“十大歌手比赛”等,给孩子们创设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大舞台,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南海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参加广东省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复赛、智能机器人竞赛时,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曾被评为“区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在南海区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小学组比赛中获多项奖励;在少儿壁画现场创作比赛中,全体参赛者均获得一等奖。“区南海发展杯”珍惜水资源征文比赛、市第二届小学生即堂作文竞赛上,也是多人次获得一等奖…… 让教师在“宽教育”中享受成功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资本,学校的办学思想、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无一不是通过教师得以具体实施完成。因此,南海实验小学通过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
通过立足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度身自学,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南海实验小学坚持每周一次的行政班子、教师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比工作热情、比品德、比贡献,以良好形象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学校狠抓师能培训,行政班子带头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科研交流会,多渠道培训使行政班子德育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学校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参加德育、心育的各种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师德、师能。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有效,如每周规定一天为行政听课日;聘请的教研顾问每月到校指导专题教研;开展“师徒结对”帮扶等。近几年来,全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科研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和合作协调等能力迅速提高,名师辈出,现有广东省特级教师、佛山市名班主任、南海区学科带头人、桂城街道骨干教师40多人,是南海区小学中拥有名师最多的学校。每年都有很多教师的论文与个案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如今,当我们走进南海实验小学,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错落生长于具有欧式风格的红白建筑之中。随着教学楼拾级而上,家长们出资赞助的木质钢琴房、书法室,安静的坐落于楼层一隅。还有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各种艺术品展览,墙上精心装裱的儿童诗等,都说明这里的学生有着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他们的“宽”未来正从这里走出!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编辑部主任)
将“精英教育”改革实验进行到底
基于南海实验小学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文 /周汉云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和探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刻内涵。但是,如果说仅凭九年义务教育就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显然是自欺欺人。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是跨界的,是多元的,是可选的,是国际的。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往下发展的话,显然无法达成上述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兜底”,是教育的“脱贫解困”。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致富”,要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没有精英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认为,精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大力培养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
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大力发展精英教育就是时代的选择。
精英教育
中小学是最好的“实验田”
有人说,精英教育适合在大学推行,不能在中学,甚至小学来搞。理由是,小学阶段以养成教育为主,讲究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把孩子“看”好就行了;中学阶段要解决国家课程和应试问题,体制规定着你无法搞精英教育。
其实,这个理由是可以证伪的。即便是现在的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抹杀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精英教育就意味着“残酷磨练”而没有快乐成长。
大家来看一看新加坡,这个国家推崇精英教育,在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各有一次分流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类,前15%学习深广课程,中间的70%学习普通课程,后面的15%学习基础课程。目前,虽然小四的分流取消了,但是小六的分流仍然存在,俨然是一次中国式高考。在新加坡小学,还有一种特殊的精英教育选拔,就是小学三年级的高才班选拔,进入高才班的学生大约是顶尖的1%。接着,让我们去看看澳大利亚,其政府有“英才计划”。除了兴办6%的精英中学,还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制定本校的英才计划,设置天赋班,一般不超过本年级学生人数的3%。再看看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秀越性教育综合对策”,针对40万名中小学生(相当于5%)实施“秀越性教育”,并针对其中前1%的学生实行英才教育。在一半的初、高中实施不同级别的移动授课,实行提前修大学课程的制度,并实行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英才教育方案。美国的精英式教育则全面分布在顶尖的私立学校,要培养一名精英学生,所需费用超过百万美元。欧洲推行精英治国,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不计财力、物力,形成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三分天下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很多国家都在中小学内推行精英教育,并且不断加强发展力度。而我国的精英教育还被广泛界定在大学范畴,停留在固有的“硕士、博士”之类的“精英模式”思维中,以至于中小学不适宜搞精英教育的思想泛滥,意识形态上的差距是明显的。
精英教育
南海实验小学的战略选择
南海实验小学自2000年开办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所全寄宿制的实验小学,我们到底要进行一场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实验”?
南海实验小学创办之初就是高起点、高标准,追求学校名牌战略的。学校位于南海桂城美丽的千灯湖畔,占地23345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均按广东省一级学校配备。全校有1500名学生,教职工近两百名,师生服务比例为1﹕10。
如此一流的办学条件,如果办出二流,甚至三流的学校来,或者定位普及教育,那么将是对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违背了政府规划创办本校“缓解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奇缺现状”的初衷。因此,“精英教育”成了本校必然的战略选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南海实验小学确立了“以科研促特色,以创新促发展”的发展路径,并一步步实施了“质量强校”“特色兴校”“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以生为本、开放办学”等办学规划。
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步骤稳妥,南海实验小学的迅速崛起也在情理之中。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成为“南海区教育改革示范窗口”“名牌小学”,我们的办学成果受到了多方肯定与赞扬! 国际课程
精英教育的法宝和突围之路
目前,我国中小学推行精英教育的主力还是民营办学机构,办学模式异彩纷呈,打“特色”牌是一贯做法。这是精英教育寻找“蓝海”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然而从“高烧不退”的出国留学潮中,我们反思:如果我国中小学要选择精英教育,那么第一片“蓝海”就应该是推行多元化的中外合作形式的“国际教育”。只有不断创新、探索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特色课程,这片“蓝海”才会有浪花翻腾。对于走精英教育路线的学校来说,国际班应该是学校品牌突围的法宝。
2011年3月,南海实验小学率先在本地小学阵营中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项目研究”,成立了国际教育部,开设了三个国际班,后来扩大到六个班。南海实验小学的国际教育实行双轨制课程,中西兼顾。一方面,要保证完成义务教育核心课程,让学生以优秀成绩顺利升入当地市、区各级初中。另一方面,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开设CIPP课程(剑桥国际考试小学课程,是全球公认的金牌课程体系,被专家称作“最适合中国学生的通用国际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艺术、英语活动、科学(通识)这五门课程。
国际班的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跨越语言,了解世界。因此,在核心课程体系支撑下,我们学校的国际教育部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国际课程教学活动,使国际课程学习更加高效,有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英语综合能力大赛小学组冠军。
经过一番努力,南海实验小学的国际教育实验班办学成效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今年初顺利地申办了“实小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是本区第一家。
三个面向
精英教育做宽做大的终极目标
精英教育不等于“贵族学校”,更不是励志训练营。
多年的实践和探求让我明白:走精英教育路线,还是要紧紧围绕“三个面向”,并以此为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三个面向”的通俗解读就是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前瞻性,要想达到彼岸,就要先把教育做“宽”,把人字写“大”。
就南海实验小学来说,奉行的是“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宽厚基础”的办学理念,奉行的是“培养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的育人理念。同时,我们按照“宽教育”思路,探寻符合学生和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路径——让学生在“宽”教育中快乐成长,让教师在“宽”教育中享受成功,让校长在“宽”教育中实现教育理想,让学校在“宽”教育中办出特色。
我以为,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性组织,相对封闭的传统组织边界已被打破,逐渐趋于开放。南海实验小学的“宽教育”是跨组织边界的开放性教育,是国际化的教育;“宽教育”是跨时空界限的网络化教育、全天候教育;“宽教育”是跨认知发展局限的多元智能教育。作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南海实验小学有决心、有信心逐步实施“宽教育”,并把它打造成有创新特色的精英教育的经典案例,打造成践行“教育三个面向”的经典案例。
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因时代需要,因民众需要,我们誓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英教育改革实验进行到底!
简介
周汉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十佳”语文教师、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佛山市南海区优秀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