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应尊重生命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生命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学伦理智慧,增强课堂教学的伦理性。为此,本文试图从伦理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提升语文课堂的师生和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伦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52-02
引 言
教学伦理以现代道德哲学和现代教学论为视角,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现象,揭示深刻的伦理内涵和师生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语文教师因为自身文化属性,对伦理的感知及内化优于学生,如果能构建具有高伦理水平的语文课堂,将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伦理性缺失的具体表征
(一)教学内容的伦理性缺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有知”“有用”“有情”“有德”的统一,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难以实现上述目标,教学内容更倾向知识性而忽视教育性。一些教师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教学的伦理性[1]。
在知识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忽视了其他围绕语文要素、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在实用性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一点在习作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时,教师只是布置了“为你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却忽视了习作的第二点要求“根据倡议对象,把倡议书发布在相应的地方,如小区布告栏、校园公告栏、网上论坛”。这导致很多学生闭门造车,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写作选材范围小。据调查统计,班内写“垃圾分类倡议书”的学生占85%,写其他倡议书的学生仅占15%。写“垃圾分类倡议书”的学生内容重复率高,且倡议的垃圾分类的方法存在纸上谈兵、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这次写作教学没有建立在实际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在写作之前没有经过调查,难以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倡议的对象仅限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的“垃圾分类”,而写作后也没有尝试将倡议书发布在小区公告栏,没有发挥倡议书的作用,缺乏实践过程及小区居民的反馈,学生自然无法真正感受到倡议书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在情感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尚能做到设计一些充满趣味和符合学生内心情感的教学环节,但更多时候,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与学生的内心诉求相差甚远。
在道德渗透方面,很多语文教师能给学生一些思想启迪和引领,但这类教学内容是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直观判断,很少涉及能引发学生道德冲突的话题,或者由于害怕引导不当、驾驭不了课堂,直接对引发冲突的道德讨论避而不谈。
(二)教学方法的伦理性缺失
比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更多自主性。教师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及自身优势,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为教师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会导致伦理方面的失范。通过对相关教师的访谈及观察得知,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第一考虑的要素是方法的有效性,即对学生知识层面起到引领作用,忽视了方法的伦理性。教学方法的伦理性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
这一问题表现为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课。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从走进教室那一刻起,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演员和播音员,不停地讲解,不断强调知识重点;或者仅采用“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即教师提问,学生负责回答。这种传统教学方法长期存在,是教师教学伦理意识淡薄的体现。它的存在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极大的关联。一方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求低,这种方法在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中时常出现;另一方面,一些老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待提升,常年坚持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对其他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较低。殊不知,这种追求方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沉闷无趣,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其学习和发展。
2.课堂提问对象偏向学优生
调查发现,课堂上大部分问题往往由班级内的学优生回答,约有30%的学生较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特别是10%左右的学困生被提问的次数仅占1/4,不到班级平均次数的5%。这一数据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提問对象存在偏见、课堂提问机会不均等。教师更青睐学优生,忽视了对学困生的提问。近年来,这类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屡见不鲜。
(三)教学评语的伦理性缺失
本文提到的“教学评语”,指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课堂上教师在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容易带有个人偏见。对于学优生,教师给予的评语相对丰富,且多为赞美、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困生,教师的评语比较单一,甚至属于无效评价,如“好的”“是的”“还行”“不错”等,给予的关怀和体谅更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最直观反馈。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如果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有正确认识和评价,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伦理回归的对策和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伦理的回归,需要外部环境(如学校)和教师的自我觉醒共同发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因上解决问题。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究其根本,要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践行教学伦理原则。
(一)自觉反思,增强课堂教学伦理意识
正确的教学伦理意识是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有力保障。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伦理性,就必须增强自身伦理道德意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伦理性应包括全面、自主、民主、公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发展性,重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潜力的挖掘和助推作用;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由“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在教學中给予学生关怀和体谅。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书,夯实教学伦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名师论坛和名师工作室,多观摩精品语文课堂。只有在意识和理念层面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反思自己,教师才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教学伦理观,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审时度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业成绩,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当作正在成长的人。语文是一门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学科。学生在习得语言或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体验,从而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兼具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例如,某教师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主人公在雨中玩耍的快乐。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带着动作演了起来,全班哄堂大笑,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时,教师顺势播放了事先录好的雨声,请几位学生分别表演了在雨中嬉戏、奔跑、踩雨点、接雨滴的动作,最终化抽象为具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教师请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这样,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堂教学。
(三)转变角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尝试启发式教学方法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及创造性的互动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给予其发现错误并进行改进的机会,而不是急于求成,直接给出正确、唯一的“标准”答案。相信这样一堂注重启发、尊重学生探索规律的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分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不相同,但他们的情感都是丰富的,他们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关注。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而且提问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如浅显的问题可以请学习吃力的学生回答,一些拓展性、发散性的问题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四)摒弃偏见,采用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我,认识到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改正错误,并使其实现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通过这种来自教师的及时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反思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方法。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过往成绩和课堂表现而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摒弃偏见,秉持公正、客观及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发言,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与启示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具备教学伦理智慧,增强语文课堂的伦理性。语文教师只有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不断转变自身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蔡亚兰(1992.9—),女,瑶族,湖南永州人, 研究生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伦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52-02
引 言
教学伦理以现代道德哲学和现代教学论为视角,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现象,揭示深刻的伦理内涵和师生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语文教师因为自身文化属性,对伦理的感知及内化优于学生,如果能构建具有高伦理水平的语文课堂,将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伦理性缺失的具体表征
(一)教学内容的伦理性缺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有知”“有用”“有情”“有德”的统一,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难以实现上述目标,教学内容更倾向知识性而忽视教育性。一些教师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教学的伦理性[1]。
在知识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忽视了其他围绕语文要素、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在实用性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一点在习作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时,教师只是布置了“为你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却忽视了习作的第二点要求“根据倡议对象,把倡议书发布在相应的地方,如小区布告栏、校园公告栏、网上论坛”。这导致很多学生闭门造车,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写作选材范围小。据调查统计,班内写“垃圾分类倡议书”的学生占85%,写其他倡议书的学生仅占15%。写“垃圾分类倡议书”的学生内容重复率高,且倡议的垃圾分类的方法存在纸上谈兵、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这次写作教学没有建立在实际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在写作之前没有经过调查,难以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倡议的对象仅限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的“垃圾分类”,而写作后也没有尝试将倡议书发布在小区公告栏,没有发挥倡议书的作用,缺乏实践过程及小区居民的反馈,学生自然无法真正感受到倡议书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在情感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尚能做到设计一些充满趣味和符合学生内心情感的教学环节,但更多时候,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与学生的内心诉求相差甚远。
在道德渗透方面,很多语文教师能给学生一些思想启迪和引领,但这类教学内容是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直观判断,很少涉及能引发学生道德冲突的话题,或者由于害怕引导不当、驾驭不了课堂,直接对引发冲突的道德讨论避而不谈。
(二)教学方法的伦理性缺失
比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更多自主性。教师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及自身优势,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为教师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会导致伦理方面的失范。通过对相关教师的访谈及观察得知,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第一考虑的要素是方法的有效性,即对学生知识层面起到引领作用,忽视了方法的伦理性。教学方法的伦理性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
这一问题表现为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课。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从走进教室那一刻起,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演员和播音员,不停地讲解,不断强调知识重点;或者仅采用“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即教师提问,学生负责回答。这种传统教学方法长期存在,是教师教学伦理意识淡薄的体现。它的存在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极大的关联。一方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求低,这种方法在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中时常出现;另一方面,一些老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待提升,常年坚持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对其他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较低。殊不知,这种追求方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沉闷无趣,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其学习和发展。
2.课堂提问对象偏向学优生
调查发现,课堂上大部分问题往往由班级内的学优生回答,约有30%的学生较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特别是10%左右的学困生被提问的次数仅占1/4,不到班级平均次数的5%。这一数据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提問对象存在偏见、课堂提问机会不均等。教师更青睐学优生,忽视了对学困生的提问。近年来,这类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屡见不鲜。
(三)教学评语的伦理性缺失
本文提到的“教学评语”,指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课堂上教师在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容易带有个人偏见。对于学优生,教师给予的评语相对丰富,且多为赞美、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困生,教师的评语比较单一,甚至属于无效评价,如“好的”“是的”“还行”“不错”等,给予的关怀和体谅更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最直观反馈。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如果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有正确认识和评价,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伦理回归的对策和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伦理的回归,需要外部环境(如学校)和教师的自我觉醒共同发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因上解决问题。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究其根本,要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践行教学伦理原则。
(一)自觉反思,增强课堂教学伦理意识
正确的教学伦理意识是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有力保障。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伦理性,就必须增强自身伦理道德意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伦理性应包括全面、自主、民主、公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发展性,重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潜力的挖掘和助推作用;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由“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在教學中给予学生关怀和体谅。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书,夯实教学伦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名师论坛和名师工作室,多观摩精品语文课堂。只有在意识和理念层面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反思自己,教师才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教学伦理观,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审时度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业成绩,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当作正在成长的人。语文是一门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学科。学生在习得语言或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体验,从而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兼具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例如,某教师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主人公在雨中玩耍的快乐。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带着动作演了起来,全班哄堂大笑,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时,教师顺势播放了事先录好的雨声,请几位学生分别表演了在雨中嬉戏、奔跑、踩雨点、接雨滴的动作,最终化抽象为具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教师请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这样,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堂教学。
(三)转变角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尝试启发式教学方法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及创造性的互动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给予其发现错误并进行改进的机会,而不是急于求成,直接给出正确、唯一的“标准”答案。相信这样一堂注重启发、尊重学生探索规律的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分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不相同,但他们的情感都是丰富的,他们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关注。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而且提问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如浅显的问题可以请学习吃力的学生回答,一些拓展性、发散性的问题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四)摒弃偏见,采用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我,认识到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改正错误,并使其实现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通过这种来自教师的及时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反思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方法。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过往成绩和课堂表现而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摒弃偏见,秉持公正、客观及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发言,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与启示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具备教学伦理智慧,增强语文课堂的伦理性。语文教师只有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不断转变自身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蔡亚兰(1992.9—),女,瑶族,湖南永州人, 研究生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