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圣经》等书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这是《瓦尔登湖》最初的译者徐迟先生所说的一番话。因为它的“安静”“深邃”“纯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编者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加上了星号(选教),《神的一滴》一文似乎真的隐匿在了师生的视野里了。因为机缘巧合,笔者有幸与肖培东老师同课异构了这篇西方经典选文《神的一滴》,课毕,仔细回想,肖老师这节课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为我们示范了执教西方经典名篇的路径:好的课堂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始。
一、从教学目标的取舍开始
“解读《神的一滴》这篇课文,可以从很多学术的角度:人际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等,那面对高中学生,我们究竟要讲什么,这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这决定课堂的成败,如果此环节解决不好,课堂将变成老师孤独的自言自语。”肖培东老师谈及他对执教本文的教学目标的思考时,如此说道。确实,《瓦尔登湖》这样的课是永远讲不尽,句子永远嚼不尽的,如果要上升到一个理性、哲学的高度,梭罗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你漫想到哲学、自然主义,以及我们现代社会种种反自然文明的生存面貌的思考,而一堂课教师若想深入瓦尔登湖、穷尽瓦尔登湖的所有思想,这更加是无法企及的事情。张爱玲在“梭罗的生平和著作”一文中这样评价:“就好像我们中国古时的文人画家一样,梭罗胸中自有山水,寥寥几笔,随手画来,便有一种扫清俗气的风度。”这样的大境界、大韵美,没有准确、有度的教学目标定位,本文的执教就会流于琐碎或者空泛。
而肖培东老师恰恰是抓取了文本中的一句话:“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来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一堂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上《瓦尔登湖》这本书,对文字中闪烁着“纯净”光芒的“瓦尔登湖”有向往,对自己浮躁失衡的内心有所反思,在这堂课里面让学生真正地懂、悟,乃至惭愧。
确实,对于西方经典文本,因为其写作背景、思想、表达习惯乃至译者的理解、翻译技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文本跟母语写作的文本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执教难度偏大。而众多难点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无法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常常拿到文本后,不自觉地就想要让学生也在一节课中变得深刻、变得渊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像自来水管一样——“哗”一下可以体悟很多西方经典语句的美妙、道出很多深刻的哲思。课堂面面俱到、无限拔高,让学生在一堂课中“人为”地成长,丢掉了对西方经典学习的乐趣。这也是西方经典文学在中学课堂不受“待见”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面对西方经典文本时,一定要有所“保留”,在卷帙浩繁的烟海中有所“抠”,删去无法达成的教学目标、删去同质化的重复目标、确定独特的经典文本的教学方向,最终形成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继而指导学生在文本中阅读、思考感悟,达到慢慢体悟、静静成长的效果,一如徐迟先生所描述的:“瓦尔登湖,让我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二、从指导学生的朗读开始
关于课堂中的读书,肖培东老师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学生只有把文字细细地嚼到内心深处,他才可能产生出那么多的“涟漪”。梭罗的文字宁静而随性,这篇文章妙在“融”,且“融得完美无痕”,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相融合,诗歌、引用、自己的感受相融合,他的文字证明了他想和自然相融。而在最美的融合当中,学生就一定要参与进来,成为像梭罗一样融合在瓦尔登湖当中的人,而融合的最佳方式便是朗读,在书声琅琅中行走,在轻声细语中漫步,在沉浸诵读里体悟。
上课开始,自然的导入之后,肖老师便进入了朗读的环节。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小节。
生读。(流畅,语速略快)
师:前两句读得真的挺不错,后两句读得有些急躁。同学们,翻译这本书的徐迟曾经说了一句话: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你在读之前,必须把你的心安静下来。来,我们先一起很安静地读读文章的第一段。看看你是否能安静地感受到他所要的那种感受。
师领读,生齐读第一段。
师:好,就这样慢慢地读下去。
师领读,生齐读第二段。
师:慢,还是要再慢一些。
师:越读越好。
……
师引导生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语速更慢,情感更深沉)
师:(提问个读的学生)你读下来,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觉整个人像沉到了湖底,內心感觉十分宁静,没有丝毫杂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师:所以同学们,有时候安静的文字,你通过有情感地朗读,你同样会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肖培东老师花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带着学生们一起朗读,指导、探讨、纠正、引导、鼓励、启发……阅读中,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另一个世界。课上第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前两句读得非常好,沉静平稳。她说自己读文字内心越来越沉静,我们确实注意到她的眼睛,非常真诚坦率。但是第二次读就不如第一次读气息平稳,而是渐渐激动,有了控制不住的颤音。这时候,肖培东老师就以徐迟老师读《瓦尔登湖》的感受再次提示学生:读《瓦尔登湖》不能心慌,不能尴尬,不能跌跌撞撞,徐迟先生不但漂亮地翻译了梭罗的作品,而且正确告诉了我们读书的应有姿态……
确实,在肖培东老师的这一节课堂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所有关于《瓦尔登湖》的“秘密”告诉学生,他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走进语言、走进陌生的文本、走进西方作家的精神世界,而且学生的收获体悟也十分丰富: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梭罗的用词之美:“葡萄藤顺着爬上去,能盘成凉亭”,“盘”字学生读出了灵活,葡萄藤能盘成凉亭,一方面说明葡萄藤很柔软,另外它能搭建成一个凉亭,说明葡萄藤的特点——茂盛,有生命力。还有学生读出了“爬”的美妙:“爬”字,就是孩子的动作,是个很小的生物的动作。从这个“爬”可以看出来,在他眼中,葡萄藤就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生灵。瓦尔登湖我们只能说很美很美,但文字里“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在学生的朗读中读出了更有趣的韵味、更丰富的情思、更多元的思索。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读书并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在肖培东老师的这节课里,无疑这句话得到了更好地证明。
三、从好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推进开始
用好的话题、有效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进入文本,这是很多老师追求的教学设计之法,肖培东老师显然是其中的大家。一篇文本在他的手里,常常可以“独树一帜”,荡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真可谓“曲径通幽处,自有花满径”。
师:同学们,这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就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也很想去那个幽静的地方。如果今天,让你给瓦尔登湖写一段宣传词,接下来,请你从文章中找出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些句子来写?可以用这样的开头:来吧,__________________。(板书)
生:来吧,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
师:你(语速)还是太快了,你这么快,我是不会来的。(生笑)一个真的爱瓦尔登湖的人,不会这么读的。你再来读一下。
生再读。
师:人都是可以教好的。(生笑)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择这句话?
……
《朱子语类》关于“知行观”有这样的描述:“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密切相关,换而言之,未知也是与行密切相关的。他们都是推动学生由知到行的过程,而好的推进的话题来源于什么?既是来源于学生的困惑、兴趣、认知与期待,当然也是来源于扎根文本所获得的独到的体验。二者孰轻孰重?学生的认知带着很大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从范围上来看甚至是很狭隘的,纯粹的以学生的“知”来推动学生的“行”,这样的教学有失偏颇,而扎根文本获得的“知”及其困惑,与学生的个体期待相结合,从而促动的“行”才可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文本中获得、思考、期待、启迪、困惑,以此为点推动课堂的进行,无疑价值很大。就《神的一滴》而言,我们只有潜进梭罗的文字,才能感受出瓦尔登湖的美,教与学要在文本语言当中扎根、开花,思考才是无限的。瓦尔登湖灵动、自由、宁静——我们一定要扣着文本的本质来讲。肖培东老师的选择点无疑是十分精巧的:在看似稀松平常的朗读之后,带着学生们初步感知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直接化身为它的知己,向世界上每一个喜欢这片土地的人们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努力地邀请着更多在灵魂上倾慕着她的人,而且这样的邀请并非宽泛的“说说”,是从瓦尔登湖的外表的美开始,逐渐地带着学生们走入其精神的世界;语言训练也是由描述走向概括,由宽度走向表达的精度。
曹永军老师说过:“一个好的问题推进,可以有争议,可以不正确,但是慢慢习惯了这种思考,你的学生也会跟着你一起去嚼碎这个文字,慢慢就能读出感悟。”读懂《瓦尔登湖》,只有走进梭罗的语言——时光是条小溪,我们在旁边垂钓,我们要钓他的文字,扎在语言里,才可以获得幸福的体验。
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大家都喊着要创新的时候,我回归常识;在常识性教学支配一切的时候,我努力创新”。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常识性教学和创新教学及时融成一体。你不管怎么讲课,都不能忘记我们所要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
四、从关注学生的成长开始
“我相信,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魏智渊老师这样深情地说着他的语文课堂的理想模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效果就是要看到学生在课堂里进步,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成长,无论他们的脚步是稚嫩的还是拙劣的。教学本质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步的,如果教师心失衡了,教学就功利了;心失态了,教学就分裂了。我们常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近乎精确的节奏把握、近乎无错的课堂呈现、近乎失真的课堂表演,课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舞台?在日渐功利的教育现实中,许多教师带着这样的困惑一点点地迷失了。“教育的本源是对人的教育”,叶圣陶先生的话犹悬于耳。
肖培东老师在《神的一滴》课堂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生:来吧,在那儿消磨时光,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
师:句子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刚说了是要找直接描写的句子。你再看看直接描写的句子集中在第几段。他们都说第一段,你从中找找看。
生: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我让你读得慢,不是让你读得破(生笑)一个一个句子要连起来,别急,孩子。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喜欢它的睫毛和眉毛呢?
生:不知道,没有理由,我就是喜欢。
……
生:因为“掠”这个字是带有攻击性的,会打扰了瓦尔登湖的平静。
师:请大家给他掌声。之前他受委屈了。“掠”太粗暴,“衔”就很温柔,写出了瓦尔登湖是十分和谐的。请大家标注。
师:瓦尔登湖是真漂亮。接下来,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刚刚好像已经有同学提到了。
生:来吧,来这里消磨一整天,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看看命运会把我们推送到哪一个岸边。
师:不得不说,你这个孩子很聪明,你所选的句子都是挑选重组的。这就是阅读的最好品质。
……
肖培东老师的一节课,可能会有几个高潮,但这一个无疑是最特别、最令人动容的。课堂,可以为一个孩子停留,为了一个孩子的生命的成长而等待,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的世界里,肖老师在课堂里展示着他的爱,他的智慧,他的纯粹的教育理想: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老师让那一位颤抖的孩子、那渴求而又胆怯甚至带着一丝愠怒的眼神,最后化成了全部的热情和期待的画面映在了全场师生的心里。那个老师细心呵护的孩子,多么像在课堂里被小心翼翼保护的一粒种子啊。
“教学,永远不是一个赶时间的推进,我们是为学生的学而来的。”这是肖培东老师的话,确实,“为学生的学”和“为教师的教”,两者天壤之别:一个为了成就学生,回答真正教育的命题;一个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失去了教育的真谛,沦为教育的蠹虫。但我们还有多少老师可以这样敏锐、细心地等待与守望、關注与拯救?
一节课,肖培东老师的教学就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潮水,从瓦尔登湖畔涌来,时而细微,时而波动,带着梭罗的智慧,带着最纯净的内心,听课的同行们仿佛也跟着沉入了深深的湖底,在微微荡漾的湖心心神摇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力量,源于语文的魅力,更是源于人文的力量。
“语文课上的每个字都是长在你心上,慢慢地流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这样上课就会达到一种自然、无痕的地步。我们的教学怎样跟学生贴近,跟课堂贴近,跟语文贴近,自己在文字上匍匐的东西,慢慢就会在语文课堂上回馈给你。”肖培东老师关于语文“好的课堂”的模样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也确实指引着我们年轻的语文人更加扎实、自信地往前走,往语文的深处走去。
一、从教学目标的取舍开始
“解读《神的一滴》这篇课文,可以从很多学术的角度:人际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等,那面对高中学生,我们究竟要讲什么,这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这决定课堂的成败,如果此环节解决不好,课堂将变成老师孤独的自言自语。”肖培东老师谈及他对执教本文的教学目标的思考时,如此说道。确实,《瓦尔登湖》这样的课是永远讲不尽,句子永远嚼不尽的,如果要上升到一个理性、哲学的高度,梭罗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你漫想到哲学、自然主义,以及我们现代社会种种反自然文明的生存面貌的思考,而一堂课教师若想深入瓦尔登湖、穷尽瓦尔登湖的所有思想,这更加是无法企及的事情。张爱玲在“梭罗的生平和著作”一文中这样评价:“就好像我们中国古时的文人画家一样,梭罗胸中自有山水,寥寥几笔,随手画来,便有一种扫清俗气的风度。”这样的大境界、大韵美,没有准确、有度的教学目标定位,本文的执教就会流于琐碎或者空泛。
而肖培东老师恰恰是抓取了文本中的一句话:“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来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一堂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上《瓦尔登湖》这本书,对文字中闪烁着“纯净”光芒的“瓦尔登湖”有向往,对自己浮躁失衡的内心有所反思,在这堂课里面让学生真正地懂、悟,乃至惭愧。
确实,对于西方经典文本,因为其写作背景、思想、表达习惯乃至译者的理解、翻译技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文本跟母语写作的文本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执教难度偏大。而众多难点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无法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常常拿到文本后,不自觉地就想要让学生也在一节课中变得深刻、变得渊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像自来水管一样——“哗”一下可以体悟很多西方经典语句的美妙、道出很多深刻的哲思。课堂面面俱到、无限拔高,让学生在一堂课中“人为”地成长,丢掉了对西方经典学习的乐趣。这也是西方经典文学在中学课堂不受“待见”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面对西方经典文本时,一定要有所“保留”,在卷帙浩繁的烟海中有所“抠”,删去无法达成的教学目标、删去同质化的重复目标、确定独特的经典文本的教学方向,最终形成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继而指导学生在文本中阅读、思考感悟,达到慢慢体悟、静静成长的效果,一如徐迟先生所描述的:“瓦尔登湖,让我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二、从指导学生的朗读开始
关于课堂中的读书,肖培东老师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学生只有把文字细细地嚼到内心深处,他才可能产生出那么多的“涟漪”。梭罗的文字宁静而随性,这篇文章妙在“融”,且“融得完美无痕”,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相融合,诗歌、引用、自己的感受相融合,他的文字证明了他想和自然相融。而在最美的融合当中,学生就一定要参与进来,成为像梭罗一样融合在瓦尔登湖当中的人,而融合的最佳方式便是朗读,在书声琅琅中行走,在轻声细语中漫步,在沉浸诵读里体悟。
上课开始,自然的导入之后,肖老师便进入了朗读的环节。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小节。
生读。(流畅,语速略快)
师:前两句读得真的挺不错,后两句读得有些急躁。同学们,翻译这本书的徐迟曾经说了一句话: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你在读之前,必须把你的心安静下来。来,我们先一起很安静地读读文章的第一段。看看你是否能安静地感受到他所要的那种感受。
师领读,生齐读第一段。
师:好,就这样慢慢地读下去。
师领读,生齐读第二段。
师:慢,还是要再慢一些。
师:越读越好。
……
师引导生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语速更慢,情感更深沉)
师:(提问个读的学生)你读下来,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觉整个人像沉到了湖底,內心感觉十分宁静,没有丝毫杂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师:所以同学们,有时候安静的文字,你通过有情感地朗读,你同样会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肖培东老师花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带着学生们一起朗读,指导、探讨、纠正、引导、鼓励、启发……阅读中,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另一个世界。课上第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前两句读得非常好,沉静平稳。她说自己读文字内心越来越沉静,我们确实注意到她的眼睛,非常真诚坦率。但是第二次读就不如第一次读气息平稳,而是渐渐激动,有了控制不住的颤音。这时候,肖培东老师就以徐迟老师读《瓦尔登湖》的感受再次提示学生:读《瓦尔登湖》不能心慌,不能尴尬,不能跌跌撞撞,徐迟先生不但漂亮地翻译了梭罗的作品,而且正确告诉了我们读书的应有姿态……
确实,在肖培东老师的这一节课堂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所有关于《瓦尔登湖》的“秘密”告诉学生,他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走进语言、走进陌生的文本、走进西方作家的精神世界,而且学生的收获体悟也十分丰富: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梭罗的用词之美:“葡萄藤顺着爬上去,能盘成凉亭”,“盘”字学生读出了灵活,葡萄藤能盘成凉亭,一方面说明葡萄藤很柔软,另外它能搭建成一个凉亭,说明葡萄藤的特点——茂盛,有生命力。还有学生读出了“爬”的美妙:“爬”字,就是孩子的动作,是个很小的生物的动作。从这个“爬”可以看出来,在他眼中,葡萄藤就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生灵。瓦尔登湖我们只能说很美很美,但文字里“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在学生的朗读中读出了更有趣的韵味、更丰富的情思、更多元的思索。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读书并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在肖培东老师的这节课里,无疑这句话得到了更好地证明。
三、从好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推进开始
用好的话题、有效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进入文本,这是很多老师追求的教学设计之法,肖培东老师显然是其中的大家。一篇文本在他的手里,常常可以“独树一帜”,荡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真可谓“曲径通幽处,自有花满径”。
师:同学们,这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就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也很想去那个幽静的地方。如果今天,让你给瓦尔登湖写一段宣传词,接下来,请你从文章中找出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些句子来写?可以用这样的开头:来吧,__________________。(板书)
生:来吧,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
师:你(语速)还是太快了,你这么快,我是不会来的。(生笑)一个真的爱瓦尔登湖的人,不会这么读的。你再来读一下。
生再读。
师:人都是可以教好的。(生笑)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择这句话?
……
《朱子语类》关于“知行观”有这样的描述:“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密切相关,换而言之,未知也是与行密切相关的。他们都是推动学生由知到行的过程,而好的推进的话题来源于什么?既是来源于学生的困惑、兴趣、认知与期待,当然也是来源于扎根文本所获得的独到的体验。二者孰轻孰重?学生的认知带着很大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从范围上来看甚至是很狭隘的,纯粹的以学生的“知”来推动学生的“行”,这样的教学有失偏颇,而扎根文本获得的“知”及其困惑,与学生的个体期待相结合,从而促动的“行”才可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文本中获得、思考、期待、启迪、困惑,以此为点推动课堂的进行,无疑价值很大。就《神的一滴》而言,我们只有潜进梭罗的文字,才能感受出瓦尔登湖的美,教与学要在文本语言当中扎根、开花,思考才是无限的。瓦尔登湖灵动、自由、宁静——我们一定要扣着文本的本质来讲。肖培东老师的选择点无疑是十分精巧的:在看似稀松平常的朗读之后,带着学生们初步感知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直接化身为它的知己,向世界上每一个喜欢这片土地的人们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努力地邀请着更多在灵魂上倾慕着她的人,而且这样的邀请并非宽泛的“说说”,是从瓦尔登湖的外表的美开始,逐渐地带着学生们走入其精神的世界;语言训练也是由描述走向概括,由宽度走向表达的精度。
曹永军老师说过:“一个好的问题推进,可以有争议,可以不正确,但是慢慢习惯了这种思考,你的学生也会跟着你一起去嚼碎这个文字,慢慢就能读出感悟。”读懂《瓦尔登湖》,只有走进梭罗的语言——时光是条小溪,我们在旁边垂钓,我们要钓他的文字,扎在语言里,才可以获得幸福的体验。
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大家都喊着要创新的时候,我回归常识;在常识性教学支配一切的时候,我努力创新”。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常识性教学和创新教学及时融成一体。你不管怎么讲课,都不能忘记我们所要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
四、从关注学生的成长开始
“我相信,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魏智渊老师这样深情地说着他的语文课堂的理想模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效果就是要看到学生在课堂里进步,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成长,无论他们的脚步是稚嫩的还是拙劣的。教学本质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步的,如果教师心失衡了,教学就功利了;心失态了,教学就分裂了。我们常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近乎精确的节奏把握、近乎无错的课堂呈现、近乎失真的课堂表演,课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舞台?在日渐功利的教育现实中,许多教师带着这样的困惑一点点地迷失了。“教育的本源是对人的教育”,叶圣陶先生的话犹悬于耳。
肖培东老师在《神的一滴》课堂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生:来吧,在那儿消磨时光,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
师:句子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刚说了是要找直接描写的句子。你再看看直接描写的句子集中在第几段。他们都说第一段,你从中找找看。
生: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我让你读得慢,不是让你读得破(生笑)一个一个句子要连起来,别急,孩子。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喜欢它的睫毛和眉毛呢?
生:不知道,没有理由,我就是喜欢。
……
生:因为“掠”这个字是带有攻击性的,会打扰了瓦尔登湖的平静。
师:请大家给他掌声。之前他受委屈了。“掠”太粗暴,“衔”就很温柔,写出了瓦尔登湖是十分和谐的。请大家标注。
师:瓦尔登湖是真漂亮。接下来,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刚刚好像已经有同学提到了。
生:来吧,来这里消磨一整天,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看看命运会把我们推送到哪一个岸边。
师:不得不说,你这个孩子很聪明,你所选的句子都是挑选重组的。这就是阅读的最好品质。
……
肖培东老师的一节课,可能会有几个高潮,但这一个无疑是最特别、最令人动容的。课堂,可以为一个孩子停留,为了一个孩子的生命的成长而等待,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的世界里,肖老师在课堂里展示着他的爱,他的智慧,他的纯粹的教育理想: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老师让那一位颤抖的孩子、那渴求而又胆怯甚至带着一丝愠怒的眼神,最后化成了全部的热情和期待的画面映在了全场师生的心里。那个老师细心呵护的孩子,多么像在课堂里被小心翼翼保护的一粒种子啊。
“教学,永远不是一个赶时间的推进,我们是为学生的学而来的。”这是肖培东老师的话,确实,“为学生的学”和“为教师的教”,两者天壤之别:一个为了成就学生,回答真正教育的命题;一个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失去了教育的真谛,沦为教育的蠹虫。但我们还有多少老师可以这样敏锐、细心地等待与守望、關注与拯救?
一节课,肖培东老师的教学就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潮水,从瓦尔登湖畔涌来,时而细微,时而波动,带着梭罗的智慧,带着最纯净的内心,听课的同行们仿佛也跟着沉入了深深的湖底,在微微荡漾的湖心心神摇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力量,源于语文的魅力,更是源于人文的力量。
“语文课上的每个字都是长在你心上,慢慢地流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这样上课就会达到一种自然、无痕的地步。我们的教学怎样跟学生贴近,跟课堂贴近,跟语文贴近,自己在文字上匍匐的东西,慢慢就会在语文课堂上回馈给你。”肖培东老师关于语文“好的课堂”的模样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也确实指引着我们年轻的语文人更加扎实、自信地往前走,往语文的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