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的样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圣经》等书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这是《瓦尔登湖》最初的译者徐迟先生所说的一番话。因为它的“安静”“深邃”“纯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编者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加上了星号(选教),《神的一滴》一文似乎真的隐匿在了师生的视野里了。因为机缘巧合,笔者有幸与肖培东老师同课异构了这篇西方经典选文《神的一滴》,课毕,仔细回想,肖老师这节课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为我们示范了执教西方经典名篇的路径:好的课堂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始。
  一、从教学目标的取舍开始
  “解读《神的一滴》这篇课文,可以从很多学术的角度:人际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等,那面对高中学生,我们究竟要讲什么,这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这决定课堂的成败,如果此环节解决不好,课堂将变成老师孤独的自言自语。”肖培东老师谈及他对执教本文的教学目标的思考时,如此说道。确实,《瓦尔登湖》这样的课是永远讲不尽,句子永远嚼不尽的,如果要上升到一个理性、哲学的高度,梭罗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你漫想到哲学、自然主义,以及我们现代社会种种反自然文明的生存面貌的思考,而一堂课教师若想深入瓦尔登湖、穷尽瓦尔登湖的所有思想,这更加是无法企及的事情。张爱玲在“梭罗的生平和著作”一文中这样评价:“就好像我们中国古时的文人画家一样,梭罗胸中自有山水,寥寥几笔,随手画来,便有一种扫清俗气的风度。”这样的大境界、大韵美,没有准确、有度的教学目标定位,本文的执教就会流于琐碎或者空泛。
  而肖培东老师恰恰是抓取了文本中的一句话:“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来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一堂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上《瓦尔登湖》这本书,对文字中闪烁着“纯净”光芒的“瓦尔登湖”有向往,对自己浮躁失衡的内心有所反思,在这堂课里面让学生真正地懂、悟,乃至惭愧。
  确实,对于西方经典文本,因为其写作背景、思想、表达习惯乃至译者的理解、翻译技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文本跟母语写作的文本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执教难度偏大。而众多难点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无法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常常拿到文本后,不自觉地就想要让学生也在一节课中变得深刻、变得渊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像自来水管一样——“哗”一下可以体悟很多西方经典语句的美妙、道出很多深刻的哲思。课堂面面俱到、无限拔高,让学生在一堂课中“人为”地成长,丢掉了对西方经典学习的乐趣。这也是西方经典文学在中学课堂不受“待见”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面对西方经典文本时,一定要有所“保留”,在卷帙浩繁的烟海中有所“抠”,删去无法达成的教学目标、删去同质化的重复目标、确定独特的经典文本的教学方向,最终形成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继而指导学生在文本中阅读、思考感悟,达到慢慢体悟、静静成长的效果,一如徐迟先生所描述的:“瓦尔登湖,让我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二、从指导学生的朗读开始
  关于课堂中的读书,肖培东老师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学生只有把文字细细地嚼到内心深处,他才可能产生出那么多的“涟漪”。梭罗的文字宁静而随性,这篇文章妙在“融”,且“融得完美无痕”,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相融合,诗歌、引用、自己的感受相融合,他的文字证明了他想和自然相融。而在最美的融合当中,学生就一定要参与进来,成为像梭罗一样融合在瓦尔登湖当中的人,而融合的最佳方式便是朗读,在书声琅琅中行走,在轻声细语中漫步,在沉浸诵读里体悟。
  上课开始,自然的导入之后,肖老师便进入了朗读的环节。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小节。
  生读。(流畅,语速略快)
  师:前两句读得真的挺不错,后两句读得有些急躁。同学们,翻译这本书的徐迟曾经说了一句话: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你在读之前,必须把你的心安静下来。来,我们先一起很安静地读读文章的第一段。看看你是否能安静地感受到他所要的那种感受。
  师领读,生齐读第一段。
  师:好,就这样慢慢地读下去。
  师领读,生齐读第二段。
  师:慢,还是要再慢一些。
  师:越读越好。
  ……
  师引导生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语速更慢,情感更深沉)
  师:(提问个读的学生)你读下来,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觉整个人像沉到了湖底,內心感觉十分宁静,没有丝毫杂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师:所以同学们,有时候安静的文字,你通过有情感地朗读,你同样会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肖培东老师花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带着学生们一起朗读,指导、探讨、纠正、引导、鼓励、启发……阅读中,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另一个世界。课上第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前两句读得非常好,沉静平稳。她说自己读文字内心越来越沉静,我们确实注意到她的眼睛,非常真诚坦率。但是第二次读就不如第一次读气息平稳,而是渐渐激动,有了控制不住的颤音。这时候,肖培东老师就以徐迟老师读《瓦尔登湖》的感受再次提示学生:读《瓦尔登湖》不能心慌,不能尴尬,不能跌跌撞撞,徐迟先生不但漂亮地翻译了梭罗的作品,而且正确告诉了我们读书的应有姿态……
  确实,在肖培东老师的这一节课堂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所有关于《瓦尔登湖》的“秘密”告诉学生,他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走进语言、走进陌生的文本、走进西方作家的精神世界,而且学生的收获体悟也十分丰富: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梭罗的用词之美:“葡萄藤顺着爬上去,能盘成凉亭”,“盘”字学生读出了灵活,葡萄藤能盘成凉亭,一方面说明葡萄藤很柔软,另外它能搭建成一个凉亭,说明葡萄藤的特点——茂盛,有生命力。还有学生读出了“爬”的美妙:“爬”字,就是孩子的动作,是个很小的生物的动作。从这个“爬”可以看出来,在他眼中,葡萄藤就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生灵。瓦尔登湖我们只能说很美很美,但文字里“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在学生的朗读中读出了更有趣的韵味、更丰富的情思、更多元的思索。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读书并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在肖培东老师的这节课里,无疑这句话得到了更好地证明。
  三、从好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推进开始
  用好的话题、有效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进入文本,这是很多老师追求的教学设计之法,肖培东老师显然是其中的大家。一篇文本在他的手里,常常可以“独树一帜”,荡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真可谓“曲径通幽处,自有花满径”。
  师:同学们,这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就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也很想去那个幽静的地方。如果今天,让你给瓦尔登湖写一段宣传词,接下来,请你从文章中找出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些句子来写?可以用这样的开头:来吧,__________________。(板书)
  生:来吧,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
  师:你(语速)还是太快了,你这么快,我是不会来的。(生笑)一个真的爱瓦尔登湖的人,不会这么读的。你再来读一下。
  生再读。
  师:人都是可以教好的。(生笑)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择这句话?
  ……
  《朱子语类》关于“知行观”有这样的描述:“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密切相关,换而言之,未知也是与行密切相关的。他们都是推动学生由知到行的过程,而好的推进的话题来源于什么?既是来源于学生的困惑、兴趣、认知与期待,当然也是来源于扎根文本所获得的独到的体验。二者孰轻孰重?学生的认知带着很大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从范围上来看甚至是很狭隘的,纯粹的以学生的“知”来推动学生的“行”,这样的教学有失偏颇,而扎根文本获得的“知”及其困惑,与学生的个体期待相结合,从而促动的“行”才可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文本中获得、思考、期待、启迪、困惑,以此为点推动课堂的进行,无疑价值很大。就《神的一滴》而言,我们只有潜进梭罗的文字,才能感受出瓦尔登湖的美,教与学要在文本语言当中扎根、开花,思考才是无限的。瓦尔登湖灵动、自由、宁静——我们一定要扣着文本的本质来讲。肖培东老师的选择点无疑是十分精巧的:在看似稀松平常的朗读之后,带着学生们初步感知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直接化身为它的知己,向世界上每一个喜欢这片土地的人们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努力地邀请着更多在灵魂上倾慕着她的人,而且这样的邀请并非宽泛的“说说”,是从瓦尔登湖的外表的美开始,逐渐地带着学生们走入其精神的世界;语言训练也是由描述走向概括,由宽度走向表达的精度。
  曹永军老师说过:“一个好的问题推进,可以有争议,可以不正确,但是慢慢习惯了这种思考,你的学生也会跟着你一起去嚼碎这个文字,慢慢就能读出感悟。”读懂《瓦尔登湖》,只有走进梭罗的语言——时光是条小溪,我们在旁边垂钓,我们要钓他的文字,扎在语言里,才可以获得幸福的体验。
  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大家都喊着要创新的时候,我回归常识;在常识性教学支配一切的时候,我努力创新”。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常识性教学和创新教学及时融成一体。你不管怎么讲课,都不能忘记我们所要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
  四、从关注学生的成长开始
  “我相信,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魏智渊老师这样深情地说着他的语文课堂的理想模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效果就是要看到学生在课堂里进步,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成长,无论他们的脚步是稚嫩的还是拙劣的。教学本质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步的,如果教师心失衡了,教学就功利了;心失态了,教学就分裂了。我们常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近乎精确的节奏把握、近乎无错的课堂呈现、近乎失真的课堂表演,课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舞台?在日渐功利的教育现实中,许多教师带着这样的困惑一点点地迷失了。“教育的本源是对人的教育”,叶圣陶先生的话犹悬于耳。
  肖培东老师在《神的一滴》课堂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生:来吧,在那儿消磨时光,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
  师:句子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刚说了是要找直接描写的句子。你再看看直接描写的句子集中在第几段。他们都说第一段,你从中找找看。
  生: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我让你读得慢,不是让你读得破(生笑)一个一个句子要连起来,别急,孩子。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喜欢它的睫毛和眉毛呢?
  生:不知道,没有理由,我就是喜欢。
  ……
  生:因为“掠”这个字是带有攻击性的,会打扰了瓦尔登湖的平静。
  师:请大家给他掌声。之前他受委屈了。“掠”太粗暴,“衔”就很温柔,写出了瓦尔登湖是十分和谐的。请大家标注。
  师:瓦尔登湖是真漂亮。接下来,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做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刚刚好像已经有同学提到了。
  生:来吧,来这里消磨一整天,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看看命运会把我们推送到哪一个岸边。
  师:不得不说,你这个孩子很聪明,你所选的句子都是挑选重组的。这就是阅读的最好品质。
  ……
  肖培东老师的一节课,可能会有几个高潮,但这一个无疑是最特别、最令人动容的。课堂,可以为一个孩子停留,为了一个孩子的生命的成长而等待,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的世界里,肖老师在课堂里展示着他的爱,他的智慧,他的纯粹的教育理想:每一颗微笑的石头都会发芽,都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老师让那一位颤抖的孩子、那渴求而又胆怯甚至带着一丝愠怒的眼神,最后化成了全部的热情和期待的画面映在了全场师生的心里。那个老师细心呵护的孩子,多么像在课堂里被小心翼翼保护的一粒种子啊。
  “教学,永远不是一个赶时间的推进,我们是为学生的学而来的。”这是肖培东老师的话,确实,“为学生的学”和“为教师的教”,两者天壤之别:一个为了成就学生,回答真正教育的命题;一个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失去了教育的真谛,沦为教育的蠹虫。但我们还有多少老师可以这样敏锐、细心地等待与守望、關注与拯救?
  一节课,肖培东老师的教学就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潮水,从瓦尔登湖畔涌来,时而细微,时而波动,带着梭罗的智慧,带着最纯净的内心,听课的同行们仿佛也跟着沉入了深深的湖底,在微微荡漾的湖心心神摇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力量,源于语文的魅力,更是源于人文的力量。
  “语文课上的每个字都是长在你心上,慢慢地流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这样上课就会达到一种自然、无痕的地步。我们的教学怎样跟学生贴近,跟课堂贴近,跟语文贴近,自己在文字上匍匐的东西,慢慢就会在语文课堂上回馈给你。”肖培东老师关于语文“好的课堂”的模样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也确实指引着我们年轻的语文人更加扎实、自信地往前走,往语文的深处走去。
其他文献
文言文,一般来说就是用文言写的文章。作为有别于“白话文”的文本样态,历经多次的“文白之争”,目前依然是国内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可以教学的内容很多。特级教师童志斌老师在博士论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中提到“文言文的‘言’(文言维度)与‘文’(文章、文学与文化维度)是文言文价值天然包含的两大维度。”当下学界也基本默认“文字、文章、文化”之类的说法。文字,是文言教学的立足点。积累古汉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还是将这五个领域分开来讲授,彼此之间互不联系,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固化,没有创新。在五个领域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如何将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是关乎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重
研究文言文该怎样备课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一般来说,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文化经典,文中含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养料。从价值取向看,文言文教学可以归为重言派、重文派、重章派和重道派四大派。不过,无论哪种派别,都不能离开文言文教学的主旨。因此,在文言文备课时,就不能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而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每一篇文章,让每篇文言文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笔者就从三个视角来考量,
盛世繁华的唐朝,涌现出了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为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优美、富丽、典雅的气息。优美的唐诗,隽永的宋词,无一不散发着美的气息,无一不以其人格力量警醒着学生的心灵。可否在诗词鉴赏与作文教学中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以意象的组合为切入点  有诗云:“水從竹边
【课程亮点】  我执教的《春酒》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文本解读的亮点;二是目标达成方式的亮点。  文本解读的亮点:琦君的《春酒》作为当代台湾乡愁文学的经典之作,被收录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除了常规的寻找“家乡味”之民俗、童年、乡邻、母亲的味道外,我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深入的去读懂琦君的乡愁,读懂琦君的心灵。文末的最后一句,实在是重要之笔,我带领学生细细地、深深地咀嚼。本课设计我紧抓最后
纵观中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是排斥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有客观原因,比如我国文化讲究文以载道,每篇文章肯定是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思想的,而这个主题思想往往在各种教学参考书上已总结好了;也有主观原因,提倡批判性思维的课堂重视开放性教学,课堂方向难以把握,教师的预设难以达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个核心素养之一,要求教师从备课、授课、复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我想第一步不
曹君海东教授致力于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经年累月,成果丰厚,曾出版过专著《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且发表过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最近,曹君又推出了新著《朱熹经典解释学范畴论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次展现了他在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上的新成果。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早全面深入研究经典解释学的学者,其经典解释学理论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承载着有关经典解释之理性认识成果的范畴。曹君之《论要》选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直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
荀子最擅长比喻说理,《劝学》全文用了49个比喻,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把比喻拆解为喻体和本体,喻体把潜在意义指向本体,这叫做喻指。在荀子这里,把喻指叫做“譬称”,用“譬”指稱而使道理明白。“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非相》)对事物分门别类予以澄明,用譬称之法晓喻人们,在对事物条分缕析的基础之上,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点一一对应的“譬称”方式,传示于人。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教师工作室,不仅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空间,更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改革能力的基地。“白云语文工作室”正是试图以“三一课堂”的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一课堂”指的是将“传统课堂”、“阅读课堂”、“行走课堂”进行对接的课堂,是有效整合课内、课间和课外时空,将学生的“阅读”、“写作”、“演说”结合起来的课堂,是将教师“导学”、学生“研学”、师生共同“游学”有效融通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