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是冬季生产过程中可有效综合运用的技术,对节约能量生产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化科技合理调配能量,并使各车间保持相对适宜的生产温度,更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从热能转移技术运用原理和方法深入分析该种方法运用对优化生产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所起到的不可替代作用。
关键词 纺织;热能转移;分配
中图分类号 TS1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75-01
纺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热能,是一笔不可缺少的升温的载体。在不同的季节,尤其在冬季成产过程中,有效保持热能,一方面,能够增加车间的生产温度,为工人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合理转移运用,能够使得各个车间的温度上升,避免浪费多余的生产热能。这样的方法运用,可减少供热系统而达到工人热感觉要求,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1 热能转移技术的原理分析
纺织车间中的机械较多,尤其是其中的机器发热远远超过工人所能承受的适宜温度。这种车间之间的热量不平衡现象,不仅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还应该通过转移来帮助实现生产所需热量。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是实现热量温度平衡的有效途径。
据权威资料现实细纱车间(发热量较大)的用电量约占到生产用电的65%,而80%的电功率转化为热能散发到车间中。细纱机的主要产热部件是电机,电机表面温度甚至高达60℃,为缓解温度过高,往往采取排风散热的形式,通过出风口排到室外大气。这是这样热量温度差的存在,使得热能转移成为一种可能。
2 热能转移技术的运用原则
1)落差原则,即根据不同车间的热量温度差来选择相应的转移方式和方法,特别在转移过程中热量温度相差应超过15℃,以此来消除转移过程中的热量消耗。
2)相补原则,即在转移过程中,应该根据注重有温度较高的车间向温度较低车间转移,并通过想补给来实现车间之间的温度相一致,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
3)节约原则,即通过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在转移过程中能够克服需要外在电子机械设备增温的弊端。
3 热能转移技术的应用
3.1 借助排风通过空调室配送
该种工艺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排风出口,为热量较高的车间提供可输出的通道,再通过通道输向空调室,形成一定的温度聚集,进而由空调室实现热量配送。这样的模式运用能够使得热量的转移通过中介进行顺利实现。
在转移过程中,可注意如下方面:
1)工艺排风室的排风窗可调,可把工艺排风调小或关闭,以保证在冬季工艺排风可送至其他车间。
2)在主风道内隔出一条风道,连接细纱空调的工艺回风室和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空调室。在隔出风道的两端,装有调节窗以保证冬季工艺排风可以畅通,而夏季工艺排风不能通过。
3)设计一定的风道口,采用普通的砖墙或玻璃钢风道,以便能够有效实现转化。
当然,在转移过程中把细纱车间的工艺排风送至前纺车间和络筒车间,可充分考虑车间的前后连贯和设计运用的可能性,像我公司在不增加锅炉的前提下,将前纺并粗车间、后防络筒车间的温度提高了8℃,都达到20℃以上,不采用锅炉即可达到人体的热感觉要求。仅这项技术运用可降低生产成本达10万元。
3.2 借助空气传导直接传输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车间彼此热量相差较大特点,可直接运用空气流动的方法来促使彼此之间的热量温度平衡。在设计运用过程中,需要打通两个车间的隔墙,安装门或者窗。冬季时减少细纱车间的排风量,增加新风量,保证细纱车间相比隔壁车间为正压状态。隔壁车间关闭送风系统,打开回风系统。则打开两个车间之间的门和窗,就让细纱车间的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借助这样的物质进行流通,更能够起到节约成本
作用。
在车间设计过程中,应该采取热量相差较大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即将温度较高的细纱车间与热量较低的络筒车间连接在一起,将细纱车间和络筒车间通过门窗来调节冬季热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资费用,就使络筒车间的冬季车间温度提高至20℃,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车间的热舒适性,节能效果明显。该种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热量多余问题。
在借助空气直接传输热量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
1)彼此之间的车间应该体现热量差异设计性,即将热量相差较大的车间设计在一起。
2)注意传导物质的传热作用发挥,便于热量能够直接传输。
3)注意车间之间传输的安全性能,即能够在保证机械争产运转工作情况下,对彼此之间的安全设备予以加固。
总而言之,该种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运用纺织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热能,能够将部分车间生产较高热能转移到产热量较小的车间,使其相互之间转移分配,节约资源。同时,该种技术的运用对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绿色环保的生产的能源及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未来纺织生产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兰.热能转移技术在纺织车间的有效运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2.
[2]王慧.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
[3]蔡来胜,费志伟,郑涛,李国伟.高速喷水室中变频喷淋水泵的节能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0,06.
[4]李晓英.纺织车间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10,03.
关键词 纺织;热能转移;分配
中图分类号 TS1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75-01
纺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热能,是一笔不可缺少的升温的载体。在不同的季节,尤其在冬季成产过程中,有效保持热能,一方面,能够增加车间的生产温度,为工人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合理转移运用,能够使得各个车间的温度上升,避免浪费多余的生产热能。这样的方法运用,可减少供热系统而达到工人热感觉要求,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1 热能转移技术的原理分析
纺织车间中的机械较多,尤其是其中的机器发热远远超过工人所能承受的适宜温度。这种车间之间的热量不平衡现象,不仅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还应该通过转移来帮助实现生产所需热量。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是实现热量温度平衡的有效途径。
据权威资料现实细纱车间(发热量较大)的用电量约占到生产用电的65%,而80%的电功率转化为热能散发到车间中。细纱机的主要产热部件是电机,电机表面温度甚至高达60℃,为缓解温度过高,往往采取排风散热的形式,通过出风口排到室外大气。这是这样热量温度差的存在,使得热能转移成为一种可能。
2 热能转移技术的运用原则
1)落差原则,即根据不同车间的热量温度差来选择相应的转移方式和方法,特别在转移过程中热量温度相差应超过15℃,以此来消除转移过程中的热量消耗。
2)相补原则,即在转移过程中,应该根据注重有温度较高的车间向温度较低车间转移,并通过想补给来实现车间之间的温度相一致,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
3)节约原则,即通过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在转移过程中能够克服需要外在电子机械设备增温的弊端。
3 热能转移技术的应用
3.1 借助排风通过空调室配送
该种工艺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排风出口,为热量较高的车间提供可输出的通道,再通过通道输向空调室,形成一定的温度聚集,进而由空调室实现热量配送。这样的模式运用能够使得热量的转移通过中介进行顺利实现。
在转移过程中,可注意如下方面:
1)工艺排风室的排风窗可调,可把工艺排风调小或关闭,以保证在冬季工艺排风可送至其他车间。
2)在主风道内隔出一条风道,连接细纱空调的工艺回风室和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空调室。在隔出风道的两端,装有调节窗以保证冬季工艺排风可以畅通,而夏季工艺排风不能通过。
3)设计一定的风道口,采用普通的砖墙或玻璃钢风道,以便能够有效实现转化。
当然,在转移过程中把细纱车间的工艺排风送至前纺车间和络筒车间,可充分考虑车间的前后连贯和设计运用的可能性,像我公司在不增加锅炉的前提下,将前纺并粗车间、后防络筒车间的温度提高了8℃,都达到20℃以上,不采用锅炉即可达到人体的热感觉要求。仅这项技术运用可降低生产成本达10万元。
3.2 借助空气传导直接传输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车间彼此热量相差较大特点,可直接运用空气流动的方法来促使彼此之间的热量温度平衡。在设计运用过程中,需要打通两个车间的隔墙,安装门或者窗。冬季时减少细纱车间的排风量,增加新风量,保证细纱车间相比隔壁车间为正压状态。隔壁车间关闭送风系统,打开回风系统。则打开两个车间之间的门和窗,就让细纱车间的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借助这样的物质进行流通,更能够起到节约成本
作用。
在车间设计过程中,应该采取热量相差较大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即将温度较高的细纱车间与热量较低的络筒车间连接在一起,将细纱车间和络筒车间通过门窗来调节冬季热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资费用,就使络筒车间的冬季车间温度提高至20℃,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车间的热舒适性,节能效果明显。该种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热量多余问题。
在借助空气直接传输热量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
1)彼此之间的车间应该体现热量差异设计性,即将热量相差较大的车间设计在一起。
2)注意传导物质的传热作用发挥,便于热量能够直接传输。
3)注意车间之间传输的安全性能,即能够在保证机械争产运转工作情况下,对彼此之间的安全设备予以加固。
总而言之,该种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运用纺织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热能,能够将部分车间生产较高热能转移到产热量较小的车间,使其相互之间转移分配,节约资源。同时,该种技术的运用对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绿色环保的生产的能源及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未来纺织生产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兰.热能转移技术在纺织车间的有效运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2.
[2]王慧.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
[3]蔡来胜,费志伟,郑涛,李国伟.高速喷水室中变频喷淋水泵的节能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0,06.
[4]李晓英.纺织车间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