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总喜欢玩电脑游戏,无论是传统的游戏还是现代的游戏,每一样都令他们沉迷,在他们眼里信息课就等同于游戏课。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有效备课、策划,设置有趣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游戏、走进课堂。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趣味性 提高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至关重要。要渲染信息技术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开发趣味性活动。我初步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有效备课是基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增加新花样,提高趣味性。
二、理论联系实物,实物帮助理解理论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有些学生水平还不错。这时学生往往很兴奋,是教师培养兴趣的大好时机。
在开头几节课,我会拆开一台电脑,将主机解剖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眼目睹计算机内部结构,亲手触摸各种部件。在他们的好奇声中顺势讲解计算机各个硬件及其工作原理就顯得尤其轻松有效。揭开了计算机内部的神密面纱,当然也增加了学生们对计算机奥秘探索的兴趣。
三、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游戏
在键盘练习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打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游戏,这样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悉键盘。之后,举行小组打字比赛,与组员比速度。还有,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选出5名代表,进行打字接力比赛。组员们为了赢得胜利,当然不甘落后,平时加强练习,认真挑选参赛组员。在比赛中个个斗志昂扬,情绪高涨,一副不甘落后的样子。在未参加比赛的学生中选出裁判,他们全程监督,认真记录比赛结果。绘画功底好的同学利用电脑制作奖品,这样的奖品不仅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还经济环保。学生们在诸多活动中熟练掌握,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四、成果展示,激励进步
有机会展示成果的活动学生们同样有足够的兴趣。在word学习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期电子板报,并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机房。平时,不少学生参与出过本班教室的黑板报,对于电子板报他们还有些陌生和好奇。板报一般图文并茂,在文字中插入图片,图片和文字完美结合。各组为了能设计出满意的板报,大家就会积极学习word文字处理中的各种技能和操作。比如,文字和图片怎样才能二合一,文字下面是图片,这时就会涉及到图片文字环绕方式的处理,还有图片的大小、方向、颜色等,这时再趁机讲解各种操作就会水到渠成。
五、设计简单的小游戏为切入点
顾名思义,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在ppt学习中,我巧妙利用ppt的链接功能,从简单的游戏开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先教学生设计简单的游戏。学生没想到游戏也可以自己编写,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于后面ppt的学习已经变成自己想学,而不是要他们学。以后几次课,学生们为了设计出好玩的游戏,必须学会更多的知识。不少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游戏供大家玩,同学们在玩的过程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大家也会热烈讨论并更正。
六、知识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为增加课堂趣味性,我时常穿插教学生们做一些flash小动画,并将做好的动画放入自己的QQ空间供大家点击,这样会让他们获得满足感。或介绍一些照片处理软件,比如可牛影像,用自己的照片为素材,这样能学以致用,学习也更有劲头。还可以做些QQ表情之类的小动作。QQ作为当下较为常用的网络聊天工具,我们经常会利用QQ中的表情图片表达自己的心情。利用可牛影像将自己制作表情储存于电脑中,当用QQ跟亲朋好友聊天时就可以发送,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情等。通过这些好玩而贴近生活的小插曲,有效地转移了他们玩游戏的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信息技术教学要想成为学生喜欢学的有趣的功课,我们就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地安排课堂游戏,注意形式新颖、多变,避免机械重复而导致的单调乏味,始终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修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让学生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就像走进了快乐的殿堂,荡漾出欢乐的笑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趣味性 提高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至关重要。要渲染信息技术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开发趣味性活动。我初步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有效备课是基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增加新花样,提高趣味性。
二、理论联系实物,实物帮助理解理论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有些学生水平还不错。这时学生往往很兴奋,是教师培养兴趣的大好时机。
在开头几节课,我会拆开一台电脑,将主机解剖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眼目睹计算机内部结构,亲手触摸各种部件。在他们的好奇声中顺势讲解计算机各个硬件及其工作原理就顯得尤其轻松有效。揭开了计算机内部的神密面纱,当然也增加了学生们对计算机奥秘探索的兴趣。
三、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游戏
在键盘练习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打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游戏,这样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悉键盘。之后,举行小组打字比赛,与组员比速度。还有,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选出5名代表,进行打字接力比赛。组员们为了赢得胜利,当然不甘落后,平时加强练习,认真挑选参赛组员。在比赛中个个斗志昂扬,情绪高涨,一副不甘落后的样子。在未参加比赛的学生中选出裁判,他们全程监督,认真记录比赛结果。绘画功底好的同学利用电脑制作奖品,这样的奖品不仅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还经济环保。学生们在诸多活动中熟练掌握,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四、成果展示,激励进步
有机会展示成果的活动学生们同样有足够的兴趣。在word学习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期电子板报,并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机房。平时,不少学生参与出过本班教室的黑板报,对于电子板报他们还有些陌生和好奇。板报一般图文并茂,在文字中插入图片,图片和文字完美结合。各组为了能设计出满意的板报,大家就会积极学习word文字处理中的各种技能和操作。比如,文字和图片怎样才能二合一,文字下面是图片,这时就会涉及到图片文字环绕方式的处理,还有图片的大小、方向、颜色等,这时再趁机讲解各种操作就会水到渠成。
五、设计简单的小游戏为切入点
顾名思义,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在ppt学习中,我巧妙利用ppt的链接功能,从简单的游戏开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先教学生设计简单的游戏。学生没想到游戏也可以自己编写,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于后面ppt的学习已经变成自己想学,而不是要他们学。以后几次课,学生们为了设计出好玩的游戏,必须学会更多的知识。不少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游戏供大家玩,同学们在玩的过程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大家也会热烈讨论并更正。
六、知识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为增加课堂趣味性,我时常穿插教学生们做一些flash小动画,并将做好的动画放入自己的QQ空间供大家点击,这样会让他们获得满足感。或介绍一些照片处理软件,比如可牛影像,用自己的照片为素材,这样能学以致用,学习也更有劲头。还可以做些QQ表情之类的小动作。QQ作为当下较为常用的网络聊天工具,我们经常会利用QQ中的表情图片表达自己的心情。利用可牛影像将自己制作表情储存于电脑中,当用QQ跟亲朋好友聊天时就可以发送,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情等。通过这些好玩而贴近生活的小插曲,有效地转移了他们玩游戏的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信息技术教学要想成为学生喜欢学的有趣的功课,我们就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地安排课堂游戏,注意形式新颖、多变,避免机械重复而导致的单调乏味,始终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修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让学生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就像走进了快乐的殿堂,荡漾出欢乐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