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4.571,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多由于患者饮食不洁、直接进食腐败或者受污染的食物所致的肠道急性炎症,腹泻、腹痛、腹胀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正确很可能导致患者脱水,出现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的性命。因此,探讨安全高效的急性肠炎治疗方案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各项设备欠齐全,故本研究选择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疗的128例符合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1例,女性37例;年龄21~71岁,平均(47.54±15.87)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氧氟沙星对其进行治疗,口服左氧氟沙星0.3g/次,2次/日,1个疗程为3日;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生理盐水配制的阿奇霉素0.5g/次,1次/日,1个疗程为3日。治疗期间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则认为治疗显效;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则认为治疗有效;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则认为治疗无效。显效率加有效率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为期3天的治疗,对照组有52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1.25%,而观察组有6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及轻度腹痛等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经调整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肝肾功能明显变化,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对急性肠炎的处理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急性肠炎常见病原菌是病毒和细菌,其中细菌以沙门氏菌属为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之一,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而阿奇霉素是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病毒螺旋体等均有较强做作用的药物,该药通过阻碍病原菌蛋白质合成起作用,且对酸的稳定性、在组织中渗透能力均较强,再加上该药独特的吞噬细胞传递机制使得其在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患者体内局部组织维持有效浓度[2]。故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4.571,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3]。这提示:阿奇霉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臻.左氧氟沙星治疗大学生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11,25(10):728.
[2] 于辉.2009年阿奇霉素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22.
[3] 毕小野.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74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6):7713-7714.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多由于患者饮食不洁、直接进食腐败或者受污染的食物所致的肠道急性炎症,腹泻、腹痛、腹胀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正确很可能导致患者脱水,出现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的性命。因此,探讨安全高效的急性肠炎治疗方案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各项设备欠齐全,故本研究选择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疗的128例符合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1例,女性37例;年龄21~71岁,平均(47.54±15.87)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氧氟沙星对其进行治疗,口服左氧氟沙星0.3g/次,2次/日,1个疗程为3日;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生理盐水配制的阿奇霉素0.5g/次,1次/日,1个疗程为3日。治疗期间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则认为治疗显效;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则认为治疗有效;急性肠炎患者在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则认为治疗无效。显效率加有效率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为期3天的治疗,对照组有52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1.25%,而观察组有6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及轻度腹痛等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经调整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肝肾功能明显变化,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对急性肠炎的处理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急性肠炎常见病原菌是病毒和细菌,其中细菌以沙门氏菌属为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之一,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而阿奇霉素是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病毒螺旋体等均有较强做作用的药物,该药通过阻碍病原菌蛋白质合成起作用,且对酸的稳定性、在组织中渗透能力均较强,再加上该药独特的吞噬细胞传递机制使得其在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患者体内局部组织维持有效浓度[2]。故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4.571,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3]。这提示:阿奇霉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臻.左氧氟沙星治疗大学生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11,25(10):728.
[2] 于辉.2009年阿奇霉素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22.
[3] 毕小野.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74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6):7713-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