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存在的问题,找出伊春市黑木耳产业未来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从而快速有效提升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实现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的跨越发展。
1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伊春林区引进段木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黑木耳栽培由过去的小范围零星生产状态到现在各县、区、局、林场、经营所均大量栽培,黑木耳栽培生产已初具规模,栽培黑木耳成为林区职工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几年在伊春地区产生了轰动效应,伊春市政府和科技部门审时度势、不失时机的提出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把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为黑木耳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掀起了一个栽培黑木耳的热潮。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为伊春市林业结构的调整深化、林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林业职工脱贫致富的一条快速之路,是林区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
2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黑木耳加工业不同于其它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只是刚刚处于原料的初加工阶段,以烘干等粗加工为主要方式,加工链条较短,经济效益较差。绝大多数黑木耳栽培者是林业战线转行从事黑木耳的生产,对黑木耳栽培生产缺乏相关的经验,实战经验甚少。由于缺乏相应的栽培知识与经验。但是,由于科技投入不足,黑木耳深加工严重滞后,缺少拳头产品和主打品牌,产品附加值不高,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2.2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的资金管理、良种繁育、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安全、信息传递等各类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黑木耳商品流通体系整体还不够健全,不少黑木耳主产县没有专业的食用菌市场,仅有的也缺乏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存在着市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监管不严格、商户自律性不够等问题。虽然黑木耳营销公司不少,但经营规模都不大,产品也较单一,知名品牌较少,严重影响了当地黑木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競争力。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缺少龙头企业
伊春市黑木耳菌种繁多,良莠不齐,多数黑木耳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防灾抗灾能力不强,高产优质潜力不大。此外,由于黑木耳的生产缺乏整体规划,制菌时间相对集中,燃料消耗较大,黑木耳相关的加工企业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制度和现代化质量管理制度的企业较少,品牌培育难度增大。尤其是以个体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影响了黑木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伊春市了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品牌意识淡薄
伊春市菌户生产黑木耳的原料都是利用木屑,其木耳形态好、口感好,入口滑、嫩、脆、鲜,深受人们好评,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没有将伊春市生产的这种黑色的“绿色食品”做强、做大,没有利用品牌效应来形成黑木耳产品的竞争力。
3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产品
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业化水平,强化产业意识,不断扩大规模,走产业化道路。努力招商引资,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分散的栽培户,推广“企业 菌户”模式,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应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监督木材加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原木的加工利用率,减少木屑的流失,从源头上保护好黑木耳的生产原材料。在原木贸易方面,尽量从外国进口木材,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应努力开发、积极推广替代料和废弃料技术,并尽力扩大黑木耳栽培原料的范围。
3.2发展工业化生产,逐渐改变接种方式
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与使用,液体菌种产生与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发菌时间,提高菌种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使用液体菌种对接菌环境严格,生产初期投入较大,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对于伊春市现阶段分散型经营状况与原始生产方式而已还比较困难,可由工厂带动栽培户的模式生产,即由工厂规模化生产栽培菌,由栽培户在家进行发菌、栽培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菌袋污染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菌户的劳动强度,制菌技术等问题。
3.3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随着黑木耳消费市场的扩大,广大消费者购买健康、高质量、高档次的黑木耳产品的愿望强烈,对黑木耳的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黑木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黑木耳汁、黑木耳粉、黑木耳压缩品、黑木耳即食品等系列产品。伊春市应该加快扶植黑木耳产业精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开发黑木耳产品深加工,采用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研发生产出以黑木耳为原料的各类即食产品,延长黑木耳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黑木耳市场销售渠道。
3.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很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很多具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并获国家专利,但在实践中时常遭受侵权的困扰。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同时专利人员也应加强对研发成果的自我保护,使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彤军,白广利.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12).
[2]华思敏,徐思琦,管舒杰.不同工艺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与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4).
1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伊春林区引进段木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黑木耳栽培由过去的小范围零星生产状态到现在各县、区、局、林场、经营所均大量栽培,黑木耳栽培生产已初具规模,栽培黑木耳成为林区职工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几年在伊春地区产生了轰动效应,伊春市政府和科技部门审时度势、不失时机的提出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把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为黑木耳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掀起了一个栽培黑木耳的热潮。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为伊春市林业结构的调整深化、林业职工收入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林业职工脱贫致富的一条快速之路,是林区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
2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黑木耳加工业不同于其它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只是刚刚处于原料的初加工阶段,以烘干等粗加工为主要方式,加工链条较短,经济效益较差。绝大多数黑木耳栽培者是林业战线转行从事黑木耳的生产,对黑木耳栽培生产缺乏相关的经验,实战经验甚少。由于缺乏相应的栽培知识与经验。但是,由于科技投入不足,黑木耳深加工严重滞后,缺少拳头产品和主打品牌,产品附加值不高,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2.2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的资金管理、良种繁育、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安全、信息传递等各类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黑木耳商品流通体系整体还不够健全,不少黑木耳主产县没有专业的食用菌市场,仅有的也缺乏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存在着市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监管不严格、商户自律性不够等问题。虽然黑木耳营销公司不少,但经营规模都不大,产品也较单一,知名品牌较少,严重影响了当地黑木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競争力。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缺少龙头企业
伊春市黑木耳菌种繁多,良莠不齐,多数黑木耳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防灾抗灾能力不强,高产优质潜力不大。此外,由于黑木耳的生产缺乏整体规划,制菌时间相对集中,燃料消耗较大,黑木耳相关的加工企业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制度和现代化质量管理制度的企业较少,品牌培育难度增大。尤其是以个体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影响了黑木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伊春市了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品牌意识淡薄
伊春市菌户生产黑木耳的原料都是利用木屑,其木耳形态好、口感好,入口滑、嫩、脆、鲜,深受人们好评,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没有将伊春市生产的这种黑色的“绿色食品”做强、做大,没有利用品牌效应来形成黑木耳产品的竞争力。
3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产品
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业化水平,强化产业意识,不断扩大规模,走产业化道路。努力招商引资,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分散的栽培户,推广“企业 菌户”模式,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应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监督木材加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原木的加工利用率,减少木屑的流失,从源头上保护好黑木耳的生产原材料。在原木贸易方面,尽量从外国进口木材,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应努力开发、积极推广替代料和废弃料技术,并尽力扩大黑木耳栽培原料的范围。
3.2发展工业化生产,逐渐改变接种方式
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与使用,液体菌种产生与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发菌时间,提高菌种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使用液体菌种对接菌环境严格,生产初期投入较大,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对于伊春市现阶段分散型经营状况与原始生产方式而已还比较困难,可由工厂带动栽培户的模式生产,即由工厂规模化生产栽培菌,由栽培户在家进行发菌、栽培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菌袋污染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菌户的劳动强度,制菌技术等问题。
3.3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随着黑木耳消费市场的扩大,广大消费者购买健康、高质量、高档次的黑木耳产品的愿望强烈,对黑木耳的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黑木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黑木耳汁、黑木耳粉、黑木耳压缩品、黑木耳即食品等系列产品。伊春市应该加快扶植黑木耳产业精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开发黑木耳产品深加工,采用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研发生产出以黑木耳为原料的各类即食产品,延长黑木耳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黑木耳市场销售渠道。
3.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很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很多具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并获国家专利,但在实践中时常遭受侵权的困扰。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同时专利人员也应加强对研发成果的自我保护,使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彤军,白广利.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12).
[2]华思敏,徐思琦,管舒杰.不同工艺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与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