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为中介变量,探究游客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该研究依托陕西省翠华山景区的499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Bootstrap法进行了多重中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微生物组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能够决定人的健康状态。微生物组研究促进了人类对微生物群体与人体、生态环境关系的新认识。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解析相关核心菌群的互作关系和调控机制,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带来革命性的理论创新,由此产生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有望为微生物组研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研究目的:探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及粪便色氨酸代谢物的变化,探索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参与MAFLD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肠道菌群在MAFLD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招募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MAFLD患者90名,根据严格的纳排标准剔除64名,剩
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着“运量大,碳排低”的特点,将在未来交通运输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铁路行业运营期碳排放占全生命周期的80%以上,其中牵引供电占60%左右,非牵引供电占40%左右。以中国北方某铁路局集团为例,分析了35个站段碳排放特征,发现机务段与客运车站碳排放量高于其他站段,其中铁路车站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包括通风空调、照明系统、商业广告三大功能单元。通过敏感性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20年世界健康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世界癌症报告中HCC被列为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大多数HCC的发生与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感染相关,而且约80%-90%的HCC伴有肝硬化。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测量的生物标志物Mac-2结合蛋白的糖基化异构体在HCV、HBV、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原
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及模型的发展,许多学者专家用"体验"的理念深入探究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旅游体验"理念为出发点,以红色旅游体验作为研究目标,以南宁市昆仑关旅游风景区为研究地点,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红色旅游体验的内涵与维度及红色旅游体验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色旅游的缅怀体验、教育体验、观光体验及自我提升体验4个维度之间独立存在;同时,红色旅游体验与游客"满意度"之间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工科人才培养内涵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开展课程改革,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正当其时。为了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课和实习实践类课程正在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在专业基础课中如何突出工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实践亟待探索。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从科学与技术问题出发探索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凝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基于地理学科关于《中国的粮食问题》的内容,在信息技术学习平台的支撑下,引导学生从科学发展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我国农业发展,从国内与国际形势出发辩证思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渗透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