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握教材
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把握教材为前提. 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内容、编者意图,把握知识生长点和教学重点.
1.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具体、全面. 具体,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等方面考虑,提出层次清晰、易于把握、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要求. 还应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等的培养,并注意将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从而得到落实.
2. 抓准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和课件画面的漂漂亮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难点,并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策略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创设情境,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
1. 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
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
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必须会自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还要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要求,包括阅读范围、重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和应完成的任务. 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作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去训练培养,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看书,不会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4. 重视小组讨论
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独立学习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深刻领会教材,牢固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 学生在自学环节,肯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先不要急于解答,让学生小组内自行讨论解决,确实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在全班展示过程中师生一起解答. 5. 学生参与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在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先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地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启发学生的思路. 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归纳点拨、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6. 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高效.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重概念教学
概念是指导计算、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比如:质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再比如,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等概念要加以区分,对比讲解,分类综合.
2. 注意知识的渗透
数学教学是一门循序渐进、前后连贯、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更是一个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安排,更体现了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提前渗透. 比如在讲整数加减法时,遇到能够简便计算时,可先渗透加法的运算定律;讲倍数和因数时可先渗透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等等. 即使学生当时不理解,可不让其掌握方法,先有印象,再学习的时候便会轻松许多.
3. 学生练习时老师要巡回指导
学生层次不一样,对本节课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而板演的学生有限,不能发现所有问题. 因此,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查看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当面讲解、指导,使每一名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当堂消化和掌握.
4. 课堂上不要批作业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做作业时,老师在课堂上批改其他作业. 看起来好像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时间,事实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容易养成抄作业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差学生会更差,问题会越积越多,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正所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合理、高效,教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使之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更好地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把握教材为前提. 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内容、编者意图,把握知识生长点和教学重点.
1.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具体、全面. 具体,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等方面考虑,提出层次清晰、易于把握、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要求. 还应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等的培养,并注意将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从而得到落实.
2. 抓准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和课件画面的漂漂亮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难点,并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策略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创设情境,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
1. 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
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
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必须会自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还要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要求,包括阅读范围、重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和应完成的任务. 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作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去训练培养,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看书,不会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4. 重视小组讨论
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独立学习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深刻领会教材,牢固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 学生在自学环节,肯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先不要急于解答,让学生小组内自行讨论解决,确实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在全班展示过程中师生一起解答. 5. 学生参与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在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先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地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启发学生的思路. 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归纳点拨、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6. 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高效.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重概念教学
概念是指导计算、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比如:质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再比如,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等概念要加以区分,对比讲解,分类综合.
2. 注意知识的渗透
数学教学是一门循序渐进、前后连贯、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更是一个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安排,更体现了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提前渗透. 比如在讲整数加减法时,遇到能够简便计算时,可先渗透加法的运算定律;讲倍数和因数时可先渗透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等等. 即使学生当时不理解,可不让其掌握方法,先有印象,再学习的时候便会轻松许多.
3. 学生练习时老师要巡回指导
学生层次不一样,对本节课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而板演的学生有限,不能发现所有问题. 因此,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查看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当面讲解、指导,使每一名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当堂消化和掌握.
4. 课堂上不要批作业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做作业时,老师在课堂上批改其他作业. 看起来好像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时间,事实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容易养成抄作业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差学生会更差,问题会越积越多,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正所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合理、高效,教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使之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更好地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