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初入校园的起步时期,教师应当重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其他方面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本文将对培养体育素养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足球教学为例,根据实际情况浅析如何通过小学体育加强培养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对学生提出要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与能力,并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課程应当与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高度配合”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被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足球教学已经在各省市小学体育教育中普及开来,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操作与动作技能、社会价值观与个人情感意识提出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成长之路上更顺利、更快速、更好地适应社会。想要切实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完善必须将其融入进日常具体学科的教学,一切理论应当有实践做支撑,意识存在于物质中。所以,是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年龄小、各方面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并缺少实践经验的实际情况,老师应该学会利用教学活动来使学生更好的领悟核心素养。由于小学体育课内容涵盖广泛,老师能够以更丰富的教学形式呈现,这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如何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来制定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的相应方式方法。以小学足球体育教学为例,应该重点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完善孩子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2.1.1 提升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足球运动具有合作性、对抗性、趣味性的特点,是一项团队竞技运动。其中,在小学体育中适合放大的应该是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其产生自主探究想法的基础是在教学中提升趣味性。体育老师如果能结合课程内容灵活制定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案,将有效带动学生主动投身于足球技术技巧的研究学习中。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老师讲解和学生训练两个部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趣味性的培养。作为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研发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原则上来说,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趣味练习,老师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讲解。例如,在给三年级小学生上足球课时,可以将整个足球场分散为多个小型足球场,设立标杆作为临时球门,展开“二过一”自由分组模式教学。让学生自行思考商量及确定进攻队两个队员彼此的间距,练习一传一切的配合。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间距安排、脚法等都根据自己对足球知识和技术的理解来控制,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旁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的进行讲解、指正、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于与成长。逐渐形成在体育学习中自主探究的习惯。
2.1.2 将教学融入游戏,开发创新思维
丰富足球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将其游戏化,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启发学生,开拓思维。以小学四年级足球教学为例,根据其心理与生理的特征,该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体能相对于低年级来说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么老师可以制定相对复杂的游戏来进行锻炼。如在“踩影子,踢足球”的游戏中,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无球方需要尽力踩中被另一方守护移动的球影,踩中以后角色互换,继续第二轮的游戏。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来踩影子,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那么足球教学应当长期与游戏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2.2 规范日常训练,保持健康生活
一个人身体、精神等各个方面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是评判健康与否的便准。每一个人重视都应该密切关注自己以及周遭人的身心健康。老师应该通过规范日常训练,教会学生通过怎样的健康生活方式使身心都处于健康状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坚持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2.2.1 保持身体健康
现如今,竞争从小就陪伴在每一位孩子身边,学业上的压力比想象中的更大。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才能有效支撑孩子面对这些不得不面对的压力。而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体育运动,通过全身的锻炼,由内而外的提升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与活动水平。足球运动锻炼了速度、耐力、力量等有日常生活中所需甚多的几种能力。同时,老师应该强调热身与拉伸在锻炼前后的重要性,在保护身体的同时提升训练效果,也能令学生更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15分钟左右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受伤。老师同样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老鼠偷油”、“瞎子摸鱼”、“传球触人”等,使学生在正式展开运动前有一个过渡阶段,唤醒身体机能,提升身体灵敏度和柔韧度。在正式足球运动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同样15分钟的拉伸,这15分钟非常重要,能使学生放松身体、恢复能量,并且有效防止因为过度运动带来的肌肉酸痛、拉伤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进行不同的、简单的足球游戏,来消除身体的紧张状态。只有感受到运动的酣畅淋漓的快乐,才能驱动学生自主锻炼,使学生逐渐明白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如果长期坚持,身体自然能够保持健康状态。
2.2.2 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的各方面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评判标准,比如精神活动、心理素质等。足球运动能够使身心都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有利于压力的释放与缓解,从竞技性出发进行教学与锻炼,能够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这部分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
在足球训练中必须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负重项目作为必练项目,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耐力与力量。而个人技能训练则旨在让孩子从集体中找到自我,突破自身运动水平的瓶颈,获得进步。也就是让少数竞争意识强烈的孩子在集体中脱颖而出,刺激其他学生敢于争先,互相形成良性竞争。这需要学生具有奋勇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而在团队合作方面,“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能力再突出,但也是有限的。而团队如果能很好的合作,那么所输出的将是所有成员的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基本上以集体活动为主。因此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每个人既是活动中的主体,与整个团队的成绩息息相关;也是团队中的一份子,有时需要牺牲自我配合其他人。肯定孩子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强化了合作观念。比如,在教给孩子们基本的动作与技术后,将他们分为相对均衡的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在赛前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互相配合、注意安全。通过团队合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明白自我意识与团队意识之间该怎样处理。在赛后老师应该根据情况分别进行点评,好与坏都应该说清楚,强调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情况,加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3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实实在在的帮助孩子学习到相应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带领学生早早打下社会基本素质基础。同时,老师应该明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白云小学)
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对学生提出要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与能力,并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課程应当与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高度配合”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被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足球教学已经在各省市小学体育教育中普及开来,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操作与动作技能、社会价值观与个人情感意识提出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成长之路上更顺利、更快速、更好地适应社会。想要切实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完善必须将其融入进日常具体学科的教学,一切理论应当有实践做支撑,意识存在于物质中。所以,是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年龄小、各方面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并缺少实践经验的实际情况,老师应该学会利用教学活动来使学生更好的领悟核心素养。由于小学体育课内容涵盖广泛,老师能够以更丰富的教学形式呈现,这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如何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来制定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的相应方式方法。以小学足球体育教学为例,应该重点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完善孩子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2.1.1 提升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足球运动具有合作性、对抗性、趣味性的特点,是一项团队竞技运动。其中,在小学体育中适合放大的应该是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其产生自主探究想法的基础是在教学中提升趣味性。体育老师如果能结合课程内容灵活制定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案,将有效带动学生主动投身于足球技术技巧的研究学习中。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老师讲解和学生训练两个部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趣味性的培养。作为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研发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原则上来说,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趣味练习,老师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讲解。例如,在给三年级小学生上足球课时,可以将整个足球场分散为多个小型足球场,设立标杆作为临时球门,展开“二过一”自由分组模式教学。让学生自行思考商量及确定进攻队两个队员彼此的间距,练习一传一切的配合。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间距安排、脚法等都根据自己对足球知识和技术的理解来控制,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旁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的进行讲解、指正、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于与成长。逐渐形成在体育学习中自主探究的习惯。
2.1.2 将教学融入游戏,开发创新思维
丰富足球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将其游戏化,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启发学生,开拓思维。以小学四年级足球教学为例,根据其心理与生理的特征,该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体能相对于低年级来说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么老师可以制定相对复杂的游戏来进行锻炼。如在“踩影子,踢足球”的游戏中,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无球方需要尽力踩中被另一方守护移动的球影,踩中以后角色互换,继续第二轮的游戏。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来踩影子,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那么足球教学应当长期与游戏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2.2 规范日常训练,保持健康生活
一个人身体、精神等各个方面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是评判健康与否的便准。每一个人重视都应该密切关注自己以及周遭人的身心健康。老师应该通过规范日常训练,教会学生通过怎样的健康生活方式使身心都处于健康状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坚持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2.2.1 保持身体健康
现如今,竞争从小就陪伴在每一位孩子身边,学业上的压力比想象中的更大。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才能有效支撑孩子面对这些不得不面对的压力。而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体育运动,通过全身的锻炼,由内而外的提升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与活动水平。足球运动锻炼了速度、耐力、力量等有日常生活中所需甚多的几种能力。同时,老师应该强调热身与拉伸在锻炼前后的重要性,在保护身体的同时提升训练效果,也能令学生更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15分钟左右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受伤。老师同样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老鼠偷油”、“瞎子摸鱼”、“传球触人”等,使学生在正式展开运动前有一个过渡阶段,唤醒身体机能,提升身体灵敏度和柔韧度。在正式足球运动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同样15分钟的拉伸,这15分钟非常重要,能使学生放松身体、恢复能量,并且有效防止因为过度运动带来的肌肉酸痛、拉伤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进行不同的、简单的足球游戏,来消除身体的紧张状态。只有感受到运动的酣畅淋漓的快乐,才能驱动学生自主锻炼,使学生逐渐明白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如果长期坚持,身体自然能够保持健康状态。
2.2.2 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的各方面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评判标准,比如精神活动、心理素质等。足球运动能够使身心都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有利于压力的释放与缓解,从竞技性出发进行教学与锻炼,能够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这部分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
在足球训练中必须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负重项目作为必练项目,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耐力与力量。而个人技能训练则旨在让孩子从集体中找到自我,突破自身运动水平的瓶颈,获得进步。也就是让少数竞争意识强烈的孩子在集体中脱颖而出,刺激其他学生敢于争先,互相形成良性竞争。这需要学生具有奋勇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而在团队合作方面,“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能力再突出,但也是有限的。而团队如果能很好的合作,那么所输出的将是所有成员的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基本上以集体活动为主。因此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每个人既是活动中的主体,与整个团队的成绩息息相关;也是团队中的一份子,有时需要牺牲自我配合其他人。肯定孩子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强化了合作观念。比如,在教给孩子们基本的动作与技术后,将他们分为相对均衡的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在赛前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互相配合、注意安全。通过团队合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明白自我意识与团队意识之间该怎样处理。在赛后老师应该根据情况分别进行点评,好与坏都应该说清楚,强调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情况,加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3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实实在在的帮助孩子学习到相应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带领学生早早打下社会基本素质基础。同时,老师应该明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白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