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如何将课程改革的思想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重点问题。尤其是高三历史教学,时间紧内容多,要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还要推行课程改革的政策,想做好很难。本文就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困惑与经验。
关键词:高三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革新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
高中是教育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受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履行素质教育的职责,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备考必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将备考与历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成为了老师们的难题。如何平衡学生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平衡考点教学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一、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历史观的培养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教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在课程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片面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坚决不可取的,一方面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等于为高考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没有基础知识打底,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笔者认为,基础知识教学是无论如何不能放下的,在此之上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老师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归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掌握和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可以采用默写的方式进行定期检查。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时可以补充一些非考点的历史背景,或者根据时间的脉络对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让学生形成一个具象的历史观,透过这些知识点来思考历史。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老师可以联系二战后日本一直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让学生们从历史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日本在二战中杀害了无数无辜的中国百姓,战后却妄图篡改历史,不低头不认罪。老师可以让学生依据二战期间的相关知识来审视日本对于战争的反思,中国人又是如何研究和对待这一段历史的,自己对于战争有着怎样的看法和反思。这些都是建立在抗日战争相关知识基础之上的,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很好的锻炼。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一下汉唐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日本从对中国盛唐的崇拜,不断派使者来学习,长期依附中国。被美国打开大门之后,日本很快将目光投向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教育,反过头来又侵略中国。两国关系的戏剧化变动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在历史的发展中被日本这样欺负,就是因为闭关锁国。历史给我们的永远不是知识点,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只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石,然后随着知识的脉络发散思维就能做到备考与课程改革的结合。
二、将情境带入历史课堂
自从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观之后,各地的高考也顺应潮流,考题中大量出现情境化的试题,据调查广东省2007年以来每年高考试题中情景化试题均超过70%。因此,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使用报纸、考古资料、数据等教材之外的情景资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这道题目虽然看着是满眼的数据,其实就是一道考试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问题,根据数据,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减少,且下降速度很快,而在19世纪下半页至20世纪初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很显然是工业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是考察学生对于题目给出的资料能不能分析出重点,对于学到的历史知识会不会用。老师如果想考察学生对于耕犁出现的年代有没有掌握,可以给出一张“胡人执犁佣的照片”,问他们该陶佣可能存在的最早年代。在该题中,我们需要考虑陶与耕犁产生的时间,再作选择。当然这样的方式不适合使用于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于每课一练中,将前一天或前几天复习的知识点用这样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即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也检查了他们知识点掌握的是否扎实牢固。老师在教学中则要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尤其是要联系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让历史知识变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如何用。
三、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考命题的特点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形成的,那就是专题形式的编撰特点,因此,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将考纲的微观性与课标的宏观性相结合。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往往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历史学习就是将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都记住。但是,所谓知识,不仅有知还有识,不仅要指导还要理解。学生对于史料的解读、运用、理解正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历史不是死板的知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时,老师首先要对中国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一个介绍,学生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而不是其他的经济形式。这就有了知识树的根基,小农经济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发展的呢?有哪些先进的耕种工具呢?区域经济中心在哪?为什么会发生南移?农耕时代为什么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学生了解了自然和社会背景自然理解了精耕细作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农业的发达,自然明白富足的劳动力就会开始发展手工业,这样由一个知识点就会带出多个知识点,不断由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知识树也就建立起来了。通过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其本身就赋予了一定的生命力,能够让学生去重视史料,用自己的思维解读史料。同时,这样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也将高考所要考察的知识囊括、归类,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考察。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教学虽然时间和课程上都比较紧,不适合开展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活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备考的同时推进课程改革。以知识点为基石,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入情景、生活进行教学和考察,培养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百鸣.高三历史教学要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J].教学月刊.2008(06)
[2]李莲蓉.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三历史教学应关注的四个问题[J].新课程.2011(07)
关键词:高三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革新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
高中是教育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受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履行素质教育的职责,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备考必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将备考与历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成为了老师们的难题。如何平衡学生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平衡考点教学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一、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历史观的培养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教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在课程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片面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坚决不可取的,一方面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等于为高考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没有基础知识打底,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笔者认为,基础知识教学是无论如何不能放下的,在此之上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老师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归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掌握和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可以采用默写的方式进行定期检查。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时可以补充一些非考点的历史背景,或者根据时间的脉络对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让学生形成一个具象的历史观,透过这些知识点来思考历史。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老师可以联系二战后日本一直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让学生们从历史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日本在二战中杀害了无数无辜的中国百姓,战后却妄图篡改历史,不低头不认罪。老师可以让学生依据二战期间的相关知识来审视日本对于战争的反思,中国人又是如何研究和对待这一段历史的,自己对于战争有着怎样的看法和反思。这些都是建立在抗日战争相关知识基础之上的,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很好的锻炼。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一下汉唐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日本从对中国盛唐的崇拜,不断派使者来学习,长期依附中国。被美国打开大门之后,日本很快将目光投向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教育,反过头来又侵略中国。两国关系的戏剧化变动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在历史的发展中被日本这样欺负,就是因为闭关锁国。历史给我们的永远不是知识点,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只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石,然后随着知识的脉络发散思维就能做到备考与课程改革的结合。
二、将情境带入历史课堂
自从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观之后,各地的高考也顺应潮流,考题中大量出现情境化的试题,据调查广东省2007年以来每年高考试题中情景化试题均超过70%。因此,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使用报纸、考古资料、数据等教材之外的情景资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这道题目虽然看着是满眼的数据,其实就是一道考试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问题,根据数据,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减少,且下降速度很快,而在19世纪下半页至20世纪初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很显然是工业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是考察学生对于题目给出的资料能不能分析出重点,对于学到的历史知识会不会用。老师如果想考察学生对于耕犁出现的年代有没有掌握,可以给出一张“胡人执犁佣的照片”,问他们该陶佣可能存在的最早年代。在该题中,我们需要考虑陶与耕犁产生的时间,再作选择。当然这样的方式不适合使用于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于每课一练中,将前一天或前几天复习的知识点用这样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即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也检查了他们知识点掌握的是否扎实牢固。老师在教学中则要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尤其是要联系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让历史知识变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如何用。
三、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考命题的特点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形成的,那就是专题形式的编撰特点,因此,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将考纲的微观性与课标的宏观性相结合。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往往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历史学习就是将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都记住。但是,所谓知识,不仅有知还有识,不仅要指导还要理解。学生对于史料的解读、运用、理解正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历史不是死板的知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时,老师首先要对中国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一个介绍,学生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而不是其他的经济形式。这就有了知识树的根基,小农经济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发展的呢?有哪些先进的耕种工具呢?区域经济中心在哪?为什么会发生南移?农耕时代为什么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学生了解了自然和社会背景自然理解了精耕细作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农业的发达,自然明白富足的劳动力就会开始发展手工业,这样由一个知识点就会带出多个知识点,不断由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知识树也就建立起来了。通过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其本身就赋予了一定的生命力,能够让学生去重视史料,用自己的思维解读史料。同时,这样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也将高考所要考察的知识囊括、归类,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考察。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教学虽然时间和课程上都比较紧,不适合开展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活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备考的同时推进课程改革。以知识点为基石,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入情景、生活进行教学和考察,培养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百鸣.高三历史教学要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J].教学月刊.2008(06)
[2]李莲蓉.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三历史教学应关注的四个问题[J].新课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