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拉曼光谱仪的主控系统设计

来源 :软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532 nm、633 nm、785 nm和1 064 nm 4种波长激光照射到物质上的拉曼光谱采集需求,设计了四通道拉曼光谱仪的主控系统。该系统采用Hamamatsu公司的S11511-1106型面阵CCD和G14237-512WA型线阵铟镓砷图像传感器作为光电转换器;将STM32F407作为控制芯片,实现四通道图像传感器、四通道激光器和四通道电机的控制;利用FPGA实现图像传感器的驱动、A/D模数转换以及光谱数据采集;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电脑端上位机显示。经实验测试,上位机端光谱信号显示准确,可以实现光谱的单次或连续采集;影响光谱成像的电压误差稳定在1.5%以内,纹波系数控制在2%以内。该系统实现了四通道光谱数据采集和传输,可以拓展到其他像元器件设计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为提高边坡开采中结构的稳定性,以某大型露天矿山工程为例,对矿山边坡安全开采技术的规范化实施展开设计研究。采用锚杆法对边坡进行加固,根据设计需求,设计矿山边坡中的仰斜式挡墙与直立式挡墙。采用逐层爆破技术,设计边坡开采装药。建立作业现场与安全管理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设计边坡开采安全预警。经实例检验,证明所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稳定系数,保证矿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开采作业中安全事
期刊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对矿山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采矿压力,就我国矿山开采现状来看,露天开采技术是较常见的采矿技术,以分台阶的方式开采作业,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露天矿山开采作业,基于安全的前提下生产,严格按技术和全管理要求开展采矿作业。本文针对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期刊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边坡失稳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准确界定丽江古城石灰石矿山边坡的稳定性,掌握其变形规律,本文对其边坡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对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及后期技术维护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建设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边坡变形的信息化反馈,同时对于推进矿山信息化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为矿山的安全预警和防震减灾提供依据。
期刊
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能将小学生培养为具备积极情感、乐观向上、远大理想、正确价值观念与交往能力的人才,能够赋予学生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应积极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平台,构建多样化的家校共育活动,实现理念的渗透等,将家长的力量与教师的力量整合起来,构建全方位的培育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期刊
为提升露天矿山工程开采质量,本文介绍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针对施工安全管理提出策略。分析矿山工程的开采情况,列举常用技术,列举矿山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期刊
古浪铁柜山石灰石矿在开采过程中形成了高差约92 m的高边坡,其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隐患亟待治理。因该区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传统运输设备运行困难,故利用顶部原始覆盖土,采用机械甩方,将顶部原始土覆盖在2 478 m以上台阶,形成顶端安全平台的同时,为台段覆土提供足够土源。而对于2 478 m以下最终边坡的形成,采用光面爆破,调整爆破参数,减少爆破振动对边坡的影响。该矿山高边坡的治理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因传统
期刊
为了研究某石灰石矿台阶爆破对周边公路和民房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计算获取公路和民房附近的振速和位移值,分析爆破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爆破影响下公路总位移值仅为0.7 cm左右;在开采初期,由于爆破振动影响,公路监测点的位移值稍有增大,总体约为2.7cm,房屋处最大振速接近2.1 cm/s;在开采后期,爆破振动对公路的影响加深,导致公路变形增大,最大变形约为4.0 cm,但房屋处的爆破振速比开
期刊
在石灰石矿露天开采的过程中,为提高作业效率,可对采剥机开采技术加以合理运用。本文从露天采剥机的类别性能及适用条件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露天采剥机开采技术在石灰石矿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采剥机开采石灰石露天矿时,要做好相关设备的选型工作,这是保证开采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要合理设计运输系统,保证物料的运输效率。
期刊
<正>近年来,山东省财贸金融工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有机融合、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合,取得良好成效。筑牢深度融合思想根基。抓牢政治引领。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党建开展研讨交流,切实学深悟透,始终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抓好思想引导。
期刊
目的:从海洋底泥样品中筛选能低温降解果胶的新颖菌株,发掘具有潜在产业化价值的果胶酶。方法: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利用透明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从大连渤海湾海泥中筛出一株高产果胶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 序列测定,BLAST同源基因比对后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一步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筛选高产果胶酶菌株命名为LY-1,通过16S rDNA 序列分析并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