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多情到老情更好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之命开启幸福之门
  18岁那年,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的俞平伯,奉父母之命娶了亲,新娘许宝驯大他4岁,是他舅父的女儿,一个裹小脚的旧式闺秀。
  五四运动后,那个年代,逃离旧式婚姻是潮流,更是时尚,像俞平伯这等风流倜傥的年轻学子,爱情不是轰轰烈烈,也该百转千回。但这桩不被看好的旧式婚姻,他们一走,就是一生一世。
  说来,俞平伯是幸运的,父母为他铺下的婚姻路,并没堵住他的幸福门。许宝驯清秀纤细,温柔贤淑,有细细的眼风,清脆而绵软的嗓音。她的脚虽是裹小了,但出身名门的她,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能填词度曲,尤擅唱昆曲。他与表姐,从小青梅竹马,“知音好在垂髫际”,而后柴米夫妻,君心我心,心心相印,他们是左手与右手,熟悉、亲切又默契。
  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琴瑟相偕,海棠花里,明月窗前,处处是醉人的光阴。新婚初别,俞平伯“乘早车入京读书,环(许宝驯)立楼前送我,想车行既远,尚倚立栏杆也。不敢回眸,唯催车速走”。一“尚”一“不敢”,道尽别情依依,两情缱绻。
  北大毕业后,俞平伯拒绝了外面的锦绣前程,回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居住在西湖边孤山俞楼,他的曾祖俞樾当年讲学的“诂经精舍”,与西湖山水相依,与妻子朝夕相伴。
  西湖秀丽多情,一池春水,演绎过无数漫天的风花雪月。结庐西子湖畔的日子,正像《红楼梦》里唱的,“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夫妻俩听雨观云,赏月眠花,诗词唱和,曲画互娱。
  俞平伯创作,许宝驯为他抄誊,他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她亲手誊写过两遍;他研究《红楼梦》,她是他的“脂砚斋”,红袖添香,也朱笔点评。
  闲暇时,夫妻俩深研曲学,许宝驯自幼延请名师学唱昆曲,嗓音婉转悠扬,拍曲字正腔圆。《游园》“袅晴丝”一曲,她唱将起来,行腔优美,缠绵婉转,柔曼悠远。对多才多艺的妻子,对这桩婚姻,他是欢喜的、满意的。受许宝驯雅好昆曲的熏染,俞平伯也迷恋上昆曲。他的嗓音并不美,发音也特别,甚至是有点五音不全,常常引得妻子哈哈大笑。但他依然妇唱夫和,乐此不彼,他们还专门延请笛师来家中拍曲,俞平伯填词,许宝驯制谱;她演唱,他打鼓,鹣鲽情深,俨然一对神仙眷侣。
  俞平伯幸福地感慨:因为我爱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因为爱自己的妻子而泽及天下裙钗,俞平伯算第一人吧。
  半月留英,只为与她相伴
  出国留学,几乎成了上世纪二三十代知识分子必由之路。俞平伯也赶了趟时髦,他申请到英国留学。可刚离开家门,他就开始想家,想念妻子。
  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海风吹着他单薄的衣衫,他一个人,走在想她的路上,寂寞又凄凉。一路上,他不停地作诗寄给妻子:“身逐晓风去,影从明镜留。形影总相依,其可慰君愁。颜色信可怜,余愁未易止。昨夜人双笑,今朝独对此。”思念像疯长的野草,他心底,遮天盖地的,是杂乱无章的野菘蒿草。船舷边,那咸腥的风,让他难以消受,他习惯了江南的杏花春雨,习惯了风里她淡淡的衣香和发丝里木槿的香馨。餐餐单调的汉堡,他难以下咽,她做的梅干菜焖肉、西湖莼菜羹像一首首清新的小令,花雕酒熏醉虾鲜美温热里透着甘甜……
  在英国呆了十三天,浓雾紧锁了十三天,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立即回国。他的“半月留英”传为笑谈,但他不悔。归心似箭的俞平伯,一路东归,一路作诗填词。他填的《玉楼春和清真韵寄环》一阕,遥寄夫人:“画画草草随人住,形影相依无定处。江南人打渡头桡,海上客归云际路。消愁细把愁重数,执手正当三月暮。今朝悄对杏花天,那日双看杨柳絮。”他掐着指头数着回到她身边的日子,夫妻多年,还这般难分难舍,任谁,都是看不懂的。回家后,品她亲手泡的龙井茶,着她浆洗的衣衫,与她乘舟清游西湖中,遂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一份安稳静好的踏实感。家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住他,让他无法离开须臾。后来,他曾一度壮行赴美,春天去夏季便匆匆归来,妻子亲手酿的青杏酒,等着他回来品赏。对他来说,天上人间,与她相伴,才是美事。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为照顾年迈双亲,已任该校教授的俞平伯留在北平沦陷区。他婉拒老师周作人邀往伪北大任教,搬出清华园,蛰居老君堂旧居。生活虽十分贫苦,但夫妻俩以唱曲自娱,卖物度日亦乐在其中。建国初期,两个“小人物”发表了批评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文章,灾难就这样开始了,大量的文章和社论对他进行抨击,谩骂、迫害,接踵而至。他和她相依为命,在逆境中顽强地生活着。就是在这一年,他创办了北京昆曲研习社。每逢周四上午,夫妇俩专门请笛师来家中伴唱,风雨无阻,即便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每年夏天,他们俩都要去颐和园,租一艘人工摇的乌篷船,邀请上笛师,带上清茶淡酒,放舟后湖中央,昆曲经典“端正好”“醉花荫”“点绛唇”“粉蝶儿”,一唱就是一个下午。
  文革时,七十岁高龄的俞平伯被下放河南干校,许宝驯原本可以不去的,但她得知消息后,毅然申请要与丈夫一起,“一肩行李出燕郊”。在干校,他的工作是种菜和搓麻绳。他们住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土房里,原是牲口圈,墙面斑驳,尘土飞扬。残墙漏屋,他们依然品诗论文、清唱昆曲、把盏绘画,不时还对弈一局,推敲一回难解的桥牌。弥漫着猪屎气和柴火味的狭小空间里,俞平伯萌发出了许多清新安逸的好诗句:“茅檐极低小,一载住农家。侧影西塘水,贪看日易斜。”漫长而严峻的寒冬,她以她的淡泊、温厚和清纯,将一切化为平易温暖,富有情趣。
  相守到老情更好
  1977年10月28日,是他们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西方称为“钻石婚”,中国叫做“重圆花烛”。当晚他们点亮花烛,布置洞房,犹如新婚。为纪念难得的花甲姻缘,俞平伯在一年里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写成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嬿婉同心六十年,悲欢离合幻尘缘,寂寥情味堪娱老,几见当窗秋月圆”,凡一百句,因事寓情,流转畅达,才情俊发,感人肺腑。
  六十余载相守,俞平伯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十分依赖妻子。年迈的许宝驯因病住院,与他分开不到一个月,俞平伯竟写了22封信给她,信中除了询问关心,更多的是悄悄话。他在信中嘱咐妻子:“只可写给你看看,原信笺请为保存。”上面的款识,似青年时所写,然已年过八旬。
  终有那么一天,她走了。那是他生命中最暗淡最无助的一天,她的去世令风烛残年的俞平伯“惊慌失措,欲哭无泪,形同木立”。六十多年朝夕相伴,一朝分离,失落,悲痛,难以想象,也难以抚平。在剩下的岁月里,他为妻子写下了二十多首悼亡诗,“待我余年尽,与君同寂灭”,“逝者固不复,而亦不可分”,“反顾欲语谁,方知人已去”,凄凉孤苦,让人不忍卒读。俞平伯变得寡言少语,不再唱昆曲,甚至不愿提及昆曲,他不再为人题诗题字,即使盛情难却题了,也不再加盖红印章。他把她的骨灰安放在卧室内,晨昏相对,朝夕相伴,以曾经的美好回忆,滋润她离去后干涸的日子。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不肯离开放着妻子骨灰的卧室。他亲笔拟好与她合葬的碑文:“德清俞平伯,杭州许宝驯合葬之墓。”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这是张允和写给师母许宝驯八十寿辰寿联。谁说爱情就要千回百转,谁说爱情就需千帆过尽。蓦然回眸,俞平伯和许宝驯,这对旧式婚姻中的才子佳人,在阵阵悠扬的昆曲声中,化为一抹旧时月色,平淡,却美好。
  编辑 吴忞忞
其他文献
你听说过妥瑞氏症这种病吗?  相信你的回答如我一样,一定是从来没有听过。  然而,患有这种病症的人群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据医疗权威机构统计,在中国约有400万成年人患有妥瑞氏症。在职场,在学校……妥瑞氏症患者无处不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扮鬼脸、抖动肩膀;他们会身不由己地眨眼睛、跺脚、摇头晃脑;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干咳、大声叫喊、发出各种各样的怪声。但他们不是要故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是他们患有“妥瑞
期刊
陌生处往往会让人不知道怕,所谓无知者无畏。一次,我们一行人来到一处山青水秀的地方,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景时,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座一尺多宽的石板小桥。  桥头下面是一片草地,鲜花正盛开着。桥的中段被弥漫的大雾萦绕托举着,虽说石板桥非常狭窄,因桥头的花草,我们如同在花园的小径散步,很快就走过了小桥。  当我们回来时,太阳正当头,浓雾已消散,我们当中许多人竟然说什么也不敢上桥了。因为桥中段下面是万仞悬崖
期刊
大众眼中的冯唐是一位作家、诗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反而少为人知,他本名叫张海鹏,曾经是麦肯锡合伙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5年9月,他又被任命为中信资本PE部门高级董事总经理。如果说文艺是他的A面,商业就是他的B面。  生意人的另一面  大学期间,张海鹏看了近千本书,并陆陆续续写了几本小说,虽然没有拿出来发表,但后来的《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好姑娘》等都成为热卖的大作,并改编成电影。 
期刊
2015年9月1日开学那天,华中科技大学紫菘公寓1栋出现了一间与众不同的寝室:室墙上竹竿纹理的壁纸、浅棕色的木地板、床铺小梯架的软套和被刷成青蓝色的大门都显得风格独特。  “装修后的寝室是一个让大学生活不将就的缩影”,该寝室的主人说,最人性化的设计是寝室门口新添的置物架,上面的每个格子间的大小都可以调整,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收纳空间。寝室大门被涂成青蓝色,在他看来,这种颜色隐喻了歌德的名言“理论是灰
期刊
春节,对于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而言,已成为回家最重要的符号。  随着我国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地变身城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大城市。无数城市新移民努力奋斗,以期有朝一日衣锦还乡,也希冀着将来可以叶落归根。可是“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熟悉的街巷、村庄消失了,新洋房、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就算熟悉的风景还在,那习俗、那风土人情也早已跟过往全然不同。昔日的记忆已不在,人们
期刊
王卫军书法艺术欣赏
期刊
两个优秀青年的完美结合  二十多年前,中国驻纽约领事馆举行的一次国情招待会上,年轻的汪潮涌笑盈盈地走进领事馆的大门,一个长相精致的中国姑娘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中国业务顾问李亦非。”“这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评级师汪潮涌。”朋友的简单介绍,让两个陌生人在异国他乡相识了。  从那之后,汪潮涌的眼前总是徘徊着李亦非的倩影。于是,一场男追女的爱情故事在华尔街上演,他们深深地迷恋对方,和李亦
期刊
如东市民沈亚秋和丈夫张恒俊下班后,乘着暮色,驾车回“家”。女儿凝雨在马塘中学读高一,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天早出晚归。  到家时,女儿正埋头写着家庭作业,老人正在厨房准备晚饭,餐桌上已经放了满满一桌菜。  “爸爸,我来帮你!”沈亚秋直奔厨房。  “不用了,你们休息会,洗洗手,马上就开饭!”老人又将一盘鱼端上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开心地聊着白天
期刊
闺蜜Amy说她最近心情很不好,因为她的蓝颜知己马上就要结婚,并且现在对她爱理不理的。她接受不了这个打击,说,他怎么可以结婚呢?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本来以前她一有什么受伤、受气或者纠结的事,打个电话给他,痛哭一场,他则温言软语抚慰着她,第二天,她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又精神抖擞地去打拼了。他一直充当Amy的垃圾桶,默默承担了她所有的坏情绪。可是,他竟然要结婚了!更可气的是,他对她的来电也不接了。Amy心
期刊
很喜欢寿岳章子的京都,这个京都生京都长的女人,54年来一直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从小女孩长成大学教授,不离这座古城,不离家,永远只书写这个小天地的风土人情。深深的热爱,饱满的情绪。写日本职人或风俗的书近年来很多,我却独独喜欢她写的,因为她置身其中,实实在在是在生活,不是浮光掠影。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属于个人的空间其实很有限,有些人漂泊一生,都感觉无着无落,内心虚空,没有一个承载物。她写到一些关于他们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