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餐后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幼儿与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没有规则意识。本文就如何有效组织幼儿的餐后活动提出了有效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小班幼儿;餐后活动;方法;策略
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往往是幼儿一日活动中较为薄弱和被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小班。为了保证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午餐时一般都是下午班的老师先去就餐,教室里留上午班的老师和保育员一起,保育员有洗碗等工作要做,这个老师既要照顾正在用餐的幼儿,又要管理吃好饭已经在自由活动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潜在问题:老师在教室照顾正在用餐的孩子,外面自由活动的孩子很容易互相打闹,追追跑跑。老师如在教室外面管理自主游戏的孩子,教室吃得慢的孩子看老师不在,会看着盘子中的食物发呆,或者趁机跟边上的幼儿讲话,有些顽皮的孩子把饭菜偷偷吐在水池里……整个餐后活动显得有些混乱。如何有效的组织餐后活动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环节的交互时间
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因素等不同,在进餐速度、进餐习惯上总有差异。 有些孩子吃得很快,有些孩子吃得很慢。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尽可能缩短时间差异。比如对于吃饭喜欢讲话的幼儿,多提醒他们,多进行鼓励教育,也可激励他们以比赛的形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幼儿吃饭如果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鼓励肯定他,可以选择一些正强化物品,例如五角星贴纸等。
二、餐后活动环境的创设
对于成人来说,融入到一个好的环境往往让人身心愉悦,情绪稳定,幼儿也是如此,幼儿的餐后活动是以安静活动为主的。
(一)餐后活动场地与进餐场地隔离
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如果餐后活动场地与进餐场地相近,进餐慢的孩子容易被一旁已用完餐活动的孩子干扰。导致还没用完餐的幼儿注意力分散或停止进餐。所以尽量将两个活动场地安排开来,避免进餐幼儿与活动幼儿之间相互干扰。
(二)优美的游戏环境营造了轻松的游戏氛围
餐后幼儿的自主游戏通常选择门口的走廊,首先,门口的走廊空气流通,可让幼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其次,走廊里是班级的自然角,幼儿可以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如蚕豆发芽、菌菇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衍生等等都是自然角可以观察的对象。照顾自然角的小乌龟、小金鱼等,也是餐后活动的其中一种,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充分利用户外环境
相对于室内游戏,幼儿明显的更喜爱户外环境。《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季节、天气允许的条件下带幼儿到户外散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秋天的落叶、地上的小石子,饲养区的小兔子和鹅,都是幼儿观察的对象,在观察中,可以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或者认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教育,不仅增加了幼儿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丰富自主活动的内容
(一)区域游戏
可以在空余的桌面、柜面、或地墊上设置一些拼图、涂色、积木等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既能使幼儿安静游戏,又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发现有些幼儿会对这些游戏兴趣减弱。于是,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增加相应的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二)巧用建构区
区域游戏中,建构区基本上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每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孩子们搭建。收集的牛奶箱就是餐后活动最佳的建构材料。牛奶箱易搭建、易整理、不占地方等优点,作为幼儿餐后游戏的首选。幼儿可以小组合作搭建房子或者垒高, 既充分利用了现有场地,又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游戏机会。
(三)制作简单易操作的手工
简单易操作的手工也是一个能让幼儿安静的活动。可以在游戏区域放置一些手工操作材料,既让幼儿餐后有事可做,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班的自然角是以干花为主题的,在自然角的边上有一个操作台,用来制作干花书签。材料有黑色的卡片,干花,透明胶,以及幼儿的姓名动物贴纸。教师在边上稍做指导幼儿就可以完成。完成后将幼儿的姓名贴纸贴上,做完的书签也很精美,幼儿也很感兴趣。
四、强化自主游戏时的规则
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下都提倡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活动,但在幼儿自主活动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利用图标强化规则
幼儿虽然知道了很多游戏或区域的规则,但幼儿年龄小,很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图标的方式提示小朋友,可以用具体的图画来反映相应的规则。例如,看书时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我们可以画一个嘴唇,然后在嘴唇上画一个大的叉叉,提醒孩子们看书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
(二)充分利用绘本
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绘本,也可放置一些关于吃饭良好习惯的绘本,通过绘本故事,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改善饮食习惯。例如:《吃饭自己来》,绘本中的朵朵还要妈妈喂饭,于是朵朵尝试自己吃饭,里面还有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学习吃饭并不难,一吃吃掉一大碗。幼儿对儿歌都很感兴趣,教师在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时候,不妨多使用儿歌,幼儿对朗朗上口的儿歌都非常感兴趣。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就能减少幼儿因吃饭速度产生的时间误差。
(三)通过活动评价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结束后评价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对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如果孩子在自己玩的时候违反了规则,老师应该提醒他。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认可。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这个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影响其他孩子。
餐后时光丰富多彩,孩子们玩着、劳动着、快乐着,虽静也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关键词:小班幼儿;餐后活动;方法;策略
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往往是幼儿一日活动中较为薄弱和被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小班。为了保证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午餐时一般都是下午班的老师先去就餐,教室里留上午班的老师和保育员一起,保育员有洗碗等工作要做,这个老师既要照顾正在用餐的幼儿,又要管理吃好饭已经在自由活动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潜在问题:老师在教室照顾正在用餐的孩子,外面自由活动的孩子很容易互相打闹,追追跑跑。老师如在教室外面管理自主游戏的孩子,教室吃得慢的孩子看老师不在,会看着盘子中的食物发呆,或者趁机跟边上的幼儿讲话,有些顽皮的孩子把饭菜偷偷吐在水池里……整个餐后活动显得有些混乱。如何有效的组织餐后活动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环节的交互时间
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因素等不同,在进餐速度、进餐习惯上总有差异。 有些孩子吃得很快,有些孩子吃得很慢。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尽可能缩短时间差异。比如对于吃饭喜欢讲话的幼儿,多提醒他们,多进行鼓励教育,也可激励他们以比赛的形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幼儿吃饭如果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鼓励肯定他,可以选择一些正强化物品,例如五角星贴纸等。
二、餐后活动环境的创设
对于成人来说,融入到一个好的环境往往让人身心愉悦,情绪稳定,幼儿也是如此,幼儿的餐后活动是以安静活动为主的。
(一)餐后活动场地与进餐场地隔离
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如果餐后活动场地与进餐场地相近,进餐慢的孩子容易被一旁已用完餐活动的孩子干扰。导致还没用完餐的幼儿注意力分散或停止进餐。所以尽量将两个活动场地安排开来,避免进餐幼儿与活动幼儿之间相互干扰。
(二)优美的游戏环境营造了轻松的游戏氛围
餐后幼儿的自主游戏通常选择门口的走廊,首先,门口的走廊空气流通,可让幼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其次,走廊里是班级的自然角,幼儿可以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如蚕豆发芽、菌菇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衍生等等都是自然角可以观察的对象。照顾自然角的小乌龟、小金鱼等,也是餐后活动的其中一种,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充分利用户外环境
相对于室内游戏,幼儿明显的更喜爱户外环境。《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季节、天气允许的条件下带幼儿到户外散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秋天的落叶、地上的小石子,饲养区的小兔子和鹅,都是幼儿观察的对象,在观察中,可以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或者认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教育,不仅增加了幼儿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丰富自主活动的内容
(一)区域游戏
可以在空余的桌面、柜面、或地墊上设置一些拼图、涂色、积木等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既能使幼儿安静游戏,又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发现有些幼儿会对这些游戏兴趣减弱。于是,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增加相应的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二)巧用建构区
区域游戏中,建构区基本上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每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孩子们搭建。收集的牛奶箱就是餐后活动最佳的建构材料。牛奶箱易搭建、易整理、不占地方等优点,作为幼儿餐后游戏的首选。幼儿可以小组合作搭建房子或者垒高, 既充分利用了现有场地,又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游戏机会。
(三)制作简单易操作的手工
简单易操作的手工也是一个能让幼儿安静的活动。可以在游戏区域放置一些手工操作材料,既让幼儿餐后有事可做,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班的自然角是以干花为主题的,在自然角的边上有一个操作台,用来制作干花书签。材料有黑色的卡片,干花,透明胶,以及幼儿的姓名动物贴纸。教师在边上稍做指导幼儿就可以完成。完成后将幼儿的姓名贴纸贴上,做完的书签也很精美,幼儿也很感兴趣。
四、强化自主游戏时的规则
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下都提倡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活动,但在幼儿自主活动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利用图标强化规则
幼儿虽然知道了很多游戏或区域的规则,但幼儿年龄小,很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图标的方式提示小朋友,可以用具体的图画来反映相应的规则。例如,看书时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我们可以画一个嘴唇,然后在嘴唇上画一个大的叉叉,提醒孩子们看书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
(二)充分利用绘本
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绘本,也可放置一些关于吃饭良好习惯的绘本,通过绘本故事,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改善饮食习惯。例如:《吃饭自己来》,绘本中的朵朵还要妈妈喂饭,于是朵朵尝试自己吃饭,里面还有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学习吃饭并不难,一吃吃掉一大碗。幼儿对儿歌都很感兴趣,教师在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时候,不妨多使用儿歌,幼儿对朗朗上口的儿歌都非常感兴趣。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就能减少幼儿因吃饭速度产生的时间误差。
(三)通过活动评价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结束后评价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对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如果孩子在自己玩的时候违反了规则,老师应该提醒他。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认可。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这个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影响其他孩子。
餐后时光丰富多彩,孩子们玩着、劳动着、快乐着,虽静也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