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音乐能力与世界音乐教育探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4477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音乐这一学科的出现源自于西方的比较音乐学(Comparative musicology)以及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它们是以探讨非我民族民间音乐为特征的学术领域,重点研究对象是非西方地区的传统音乐和欧美的民间音乐.所以也有人认为它是民族音乐学的应用学科.在世界音乐的教学和研究中,“双重音乐能力”是十分重要不可忽缺的.“双重音乐能力”是20世界80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沉浸式”的研究理念,他强调世界音乐工作者应参加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只停留在理论表面,也要有实际演奏或演唱的能力.中国学者张欢在2007年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也提出了“双重乐感”的理念,并应用到了教学实践当中.本文从梳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开始入手,针对世界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要将双重音乐能力吸收并运用到专业音乐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世界音乐课堂中.
其他文献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负有盛名的“人民音乐家”,在其辉煌的音乐创作生涯中,诞生了无数音乐精品.尤其是在整个抗战时期,冼星海积极投身音乐救亡运动中,以音乐为武器,创造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精神和艺术价值的抗战声乐作品.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呈现鲜明的艺术创作特点和思想精神内涵,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深入探究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艺术内涵及重要影响,分析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古琴社团是古琴在高校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场所之一,对高校古琴社团的建设研究有助于古琴艺术在高校更好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以扬州大学古琴社团为研究对象,对社团的人员构成、管理机制、活动类型、新媒体矩阵建设等进行了调查、梳理及分析,根据社团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在建设高校古琴社团时应注重社员的基础和兴趣;实施内外结合的管理机制;开展“学、演、研”等类型活动;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建设高校古琴社团提供一定的帮助.
歌唱是一种用音乐手段抒发情感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艺术情感表达模式,探究如何把握钢琴演奏当中的歌唱性思维是确保演奏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歌唱性思维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演奏者的个人领悟与综合体验水平,进而传递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思考.所以不管是促进钢琴演奏活动的创新发展,还是体现出音乐作品的真情实感都必须以歌唱性思维为支持,加强对这种独特思维模式的领悟和应用能力,在实际训练当中得以增强.
新形势下国家全面提倡“有根教育”,重视地域民族音乐文化及其传承.采茶歌、桥头山歌、哭嫁歌等都是肇庆地区本土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研究新形势下肇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挖掘肇庆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对策,探寻肇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
对中国而言,合唱艺术是西方的舶来品,自明末清初传入我国便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而对于西方合唱艺术在地化、区域化的研究也显得更为迫切.明末清初,闽南地区开启了对外开放交流之先河,成为中国首批接受西洋音乐的地区,不仅率先引进了合唱,还培养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合唱女指挥周淑安女士.闽南方言有着丰富的语调,闽南语歌曲更多是对简单生活的描绘,是闽南人民真情实感的表达,用合唱的形式来演绎更加丰富了闽南语歌曲的传唱形式,在演唱中也能充分感受闽南语歌曲的精神内涵与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本文以闽南地区的合唱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
大连市普兰店鼓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兰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兰店鼓乐也影响着当地的文化.但是由于近年来对普兰店鼓乐的关注不足,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帮助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继续发展,笔者通过到普兰店当地的文化馆与传承人的家中进行田野调查,对鼓乐的现存和宣传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阐述了普兰店鼓乐如今发展中的一些限制因素,并根据普兰店鼓乐的自身特点,提出解决意见.本文主要探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中促进普兰店鼓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多元化教学理念是在教育领域盛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思想,可以为教育教学带来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供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确保教学效率全面增强,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创新思维带动之下获得成长与进步.多元化教学理念可以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深刻启发,促使教师以多元化思想指导教学活动和声乐实践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彻底变革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所倡导的观念保持一致.高校声乐教师应该在推进改革活动的过程中把多元化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根据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改革
应用声乐小组课教学过程复杂,学习活动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本文从应用声乐小组课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中“综合应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音乐的教学和评价能力;团队协作与创编能力;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指导能力”四个关键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应用声乐小组课的推广和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宁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在作品创作、演奏传承、教育教学、音乐活动等方面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兴盛活跃的崭新局面,其中宁夏民族乐团的建设与发展是本地区推广、传承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宁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支职业民族乐团、两支高校民族乐团、两支中学民族乐团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各民族乐团的演出活动简史、演奏人员构成、演奏业务水平、演出作品特点等方面的主要概况,观察宁夏民族乐团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0世纪伊始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端,其间国内涌现了一批具有高学养、高技巧的歌曲创作者,留下系列脍炙人口而又意蕴深厚的作品传唱至今.诗词作为该艺术体裁的歌词元素是其重要特点,创作者们通过对词、曲元素的构建,谋求词(即文学)与曲(即音乐)关系的高度契合,从而达到词义曲传的效果,形成音乐与文学水乳交融的境地.笔者试对几位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者的词曲结合手法进行分析,并溯其思想观念之源头,进行梳理,以阐释中国艺术歌曲词曲结合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