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通径分析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yang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福寿林场杉木林不同深度(15,30,45,60cm)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龄组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0-1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是15-30cm土层的2.0,2.2,2.2倍,30-45cm土层的4.0,3.6,3.2倍,45-60cm土层的6.1,3.9,3.6倍,同一龄组内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5%,幼龄林的变异程度最大。方差分析表明0-15cm土层与15cm以上的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土层(0-45cm)内,幼龄林发育到成熟林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呈现出了幼龄林较高,中龄林最低,成熟林最高的变化特征。同一土层不同龄组间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45-60cm的变异程度最大,为57.67%,0-15cm的变异程度最小,为25.42%,变异程度依次为:45-60cm>30-45cm>15-30cm>0-15cm,但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容重与其变化趋势正好相反,pH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幼龄林阶段较高,中龄林阶段降低,成熟林阶段又升高的变化特征。土壤容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pH呈现幼龄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开始下降,到成熟林阶段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氮、C/N和全磷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影响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影响机理不同。
其他文献
预应力技术具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抗裂能力强等优点,其在桥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桥梁的建设事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预应力后张法进行了介绍,然后根据实例详细
本文通过对湖北仙人渡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阐述了农村居民网购的特征和趋势,针对该市场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促进农村网购市场发展的对策。
目的探讨在慢性伤口治疗多学科合作模式中团队建设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传统伤口治疗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目前传统慢性伤口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模式的团队化建设。结
随着我国IT行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应用于金融业,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大数据技术影响着金融业务的开展,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可以实现对
小学阅读教学中迁移式练笔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策略。目前迁移式练笔存在着过多过度的问题,产生一些弊端。教学中要遵循三大原则:适度性原则、适宜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找准
<正> 患者男性,25岁,工人,1964年4月23日下午7时入院。患者入院前7小时误用未经解毒处理的工业用苦杏仁油约二两,炒饭食用,食后半小时开始头昏头痛、舌感麻木、胸闷及腹部剧
语文课离不开读,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从"课外资料引发兴趣、与生活
以野外实地调查为基础,在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接受性原则指导下,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八达岭林场各小班林分物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郁闭度、灌木层盖度、年
<正>景天科植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夏秋季开花,花小而繁茂,表皮有腊质粉,气孔下陷,可减少蒸腾,是典型的旱生植物,无性繁殖力强,采叶即能种植生根。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由于是
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工业用材和景观美化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泛.为了丰富我国寒温带用材树种资源和生态城市建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遵循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