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经过软土地质的区域。为了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改善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十分的重要。软土地基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过差,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施工,施工完成以后,道路的质量和耐用性不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研究。本文就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做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表层排水;堆载预压;粉喷桩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道路软土路基具有以下特点:
(一)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因为软土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在不同地址环境下呈现絮状结构。软土一般含水量35~80%,空隙比为1~2。
(二)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在剪应力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土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三)压缩性高,透水性差
软土的压缩模量Es<4MPa,其压缩性随着液限的增大而增大。软土渗透性小,一般竖向渗透系数在(10-6~10-8cm/s)之间,因此土层在自重或荷载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
(四)抗剪强度很低
我国软土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有效内摩擦角20~350。在荷载的作用下,如果软土路基能够排水固结,软土抗剪强度将产生显著变化。软土排水固结速度越快,则其强度改善效果越明显。
二、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特点
(一)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具有复杂性
市政道路下需要铺设各类管线,包括给排水管道,如污水管、雨水管、市政供水管等,另外还有电力、通讯管道、煤气管道等,这些管道的铺设对路基的沉降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以污水管、雨水管对路基的沉降要求最为严格,当管线软基压缩沉降和侧向位移时管体产生纵向弯曲,致使管道失稳,在最薄弱处产生破裂而漏水。
(二)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费用昂贵
道路修建好,由于管线下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线不能正常运作、断裂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此类情况,只能通过挖开路面进行维修。这不但给城市的交通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造成很大浪费。近年来,这个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由于目前尚无关于市政管线地基沉降要求的统一规定,因此基本上借用高速公路对软基处理的要求。高速路一般路段的工后沉降要求≯30cm,而目前市政主干线管道地基的工后沉降一般要求≯10cm.因此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比相同等级的一般公路要求更高,从而使得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费用变得昂贵。
三、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及处理效果
(一)路基浅层处理方法
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2、土工布及土工格栅加固法
在含有大量粘土、粉砂土的饱水细粒土或大孔隙有机质土、泥碳土、松砂土等软土地段适用此方法。土的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弱等如水网地带、降雨频繁的填河鱼塘等地段,特别是施工期限紧迫时,多采用土工布加筋土和砂垫层综合处理以及土工格栅加粉煤灰综合处理。
3、添加剂法
软土路基的表层为粘性土时,可以采用在表层粘性土内掺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使用较多的添加剂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为了加快路基施工进度,我们对路基土中添加生石灰,改善了土的特性,保证了工程质量。
4、清淤换填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全部或部分挖去软弱土,用良好土换掉软土、
淤泥的方法。取材方便时尽量换填渗水性土,目的为保证填土的稳定和减少沉降量。它适用于表层淤泥质、泥炭土、无硬壳、层厚不超过3米和易于排水施工等情况。开挖时深度在两米以内,用人工或机械直接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堆放或运至取土坑还田;深度超过2米时,要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并修筑临时便道,由汽车运载出坑。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5、砂井、袋装砂井预压加固法
通过埋设砂井,缩短排水距离,土中的水分可以通过砂井留入砂井顶部的砂垫层或排水沟流走,在外加预应力的作用下,软土中孔隙水压能较快的消散,从而加快地基沉降固结速度,提高土的固结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量。
(二)路基深层处理方法
1、堆载预压法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通过填土堆载预压,使地基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这种方法对各类软土地基均有效,使用材料、机具简单,施工操作方便。但堆载预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要依工期而定。堆载预压法施工中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由于预压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在采用堆载预压法时,常结合其他措施,如在地基表面设置砂垫层,地基中设置砂井等措施加固土层的固结,缩短堆载预压时间。
(2)在进行堆载填土时,适当加宽填土宽度,以加速地基固结下沉。
(3)超压路堤顶面应通过摊铺和压实所需的附加土层,保持在超压标高上。
(4)堆载预压施工中,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因此预压加荷的速率应保证地基值产生沉降而不至伤失稳定。
2、塑料排水板预压加固法
它是将塑料排水板用插板机具插入软土地基中,地表铺砂垫层组成垂直和水平排水体系,然后在地基表面堆载预压,从而加速软土地基的沉降过程,加快固结,提高路基强度。
塑料排水板由芯板和滤 膜组成,芯板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加工而成两面有间隙沟槽的板体,土层中的固结渗流水通过滤膜渗入到沟槽内,并通过沟槽从排水垫层中排出。滤膜一般由无机纺织物组成,应具有一定的隔离土颗粒和渗透功能。汉蔡高速塑料排水板采用B型,结构形式为粘和式,外型尺寸均匀,厚度为4.5~5.5毫米,宽度为10厘米,采用原生塑料。
3、粉喷桩法
粉体喷射搅拌桩简称粉喷桩。粉喷桩法是利用特制的深层喷射搅拌机械,使压缩空气携带粉体固化材料,经过高压软管和搅拌轴送到搅拌叶片背后的喷嘴喷出,喷入旋转叶片背后产生的空隙中,并与土粘附在一起,在不断的搅拌作用下,固化材料与地基土均匀混合,而将固化材料分离后的空气传递到搅拌轴的周围,上升到地面释放掉。一般适用于淤沼质土、粘性土、亚粘土等各类软土地基的加固,对含水量高的软土加固效果最好。
4、振冲碎石桩法
它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向孔内分批填入碎石,制成桩体。桩体与地基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使得地基承载力增大,变形减少,抗液化能力增强。它适用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MPA的粘性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
四、结语
综上,作为一种不良地基,软土具备透性很差而具高压缩性的特点特征,过大的沉降及不均匀的沉降会造成道路的沉降和塌陷,增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风险。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道路工程时,必须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浅谈几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山西建筑,2009.6.
[2]王绍伟.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重点的探析[J].路桥工程施工技术,2010.10.
[3]唐胜刚.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0.38.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表层排水;堆载预压;粉喷桩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道路软土路基具有以下特点:
(一)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因为软土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在不同地址环境下呈现絮状结构。软土一般含水量35~80%,空隙比为1~2。
(二)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在剪应力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土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三)压缩性高,透水性差
软土的压缩模量Es<4MPa,其压缩性随着液限的增大而增大。软土渗透性小,一般竖向渗透系数在(10-6~10-8cm/s)之间,因此土层在自重或荷载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
(四)抗剪强度很低
我国软土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有效内摩擦角20~350。在荷载的作用下,如果软土路基能够排水固结,软土抗剪强度将产生显著变化。软土排水固结速度越快,则其强度改善效果越明显。
二、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特点
(一)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具有复杂性
市政道路下需要铺设各类管线,包括给排水管道,如污水管、雨水管、市政供水管等,另外还有电力、通讯管道、煤气管道等,这些管道的铺设对路基的沉降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以污水管、雨水管对路基的沉降要求最为严格,当管线软基压缩沉降和侧向位移时管体产生纵向弯曲,致使管道失稳,在最薄弱处产生破裂而漏水。
(二)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费用昂贵
道路修建好,由于管线下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线不能正常运作、断裂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此类情况,只能通过挖开路面进行维修。这不但给城市的交通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造成很大浪费。近年来,这个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由于目前尚无关于市政管线地基沉降要求的统一规定,因此基本上借用高速公路对软基处理的要求。高速路一般路段的工后沉降要求≯30cm,而目前市政主干线管道地基的工后沉降一般要求≯10cm.因此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比相同等级的一般公路要求更高,从而使得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费用变得昂贵。
三、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及处理效果
(一)路基浅层处理方法
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2、土工布及土工格栅加固法
在含有大量粘土、粉砂土的饱水细粒土或大孔隙有机质土、泥碳土、松砂土等软土地段适用此方法。土的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弱等如水网地带、降雨频繁的填河鱼塘等地段,特别是施工期限紧迫时,多采用土工布加筋土和砂垫层综合处理以及土工格栅加粉煤灰综合处理。
3、添加剂法
软土路基的表层为粘性土时,可以采用在表层粘性土内掺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使用较多的添加剂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为了加快路基施工进度,我们对路基土中添加生石灰,改善了土的特性,保证了工程质量。
4、清淤换填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全部或部分挖去软弱土,用良好土换掉软土、
淤泥的方法。取材方便时尽量换填渗水性土,目的为保证填土的稳定和减少沉降量。它适用于表层淤泥质、泥炭土、无硬壳、层厚不超过3米和易于排水施工等情况。开挖时深度在两米以内,用人工或机械直接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堆放或运至取土坑还田;深度超过2米时,要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并修筑临时便道,由汽车运载出坑。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5、砂井、袋装砂井预压加固法
通过埋设砂井,缩短排水距离,土中的水分可以通过砂井留入砂井顶部的砂垫层或排水沟流走,在外加预应力的作用下,软土中孔隙水压能较快的消散,从而加快地基沉降固结速度,提高土的固结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量。
(二)路基深层处理方法
1、堆载预压法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通过填土堆载预压,使地基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这种方法对各类软土地基均有效,使用材料、机具简单,施工操作方便。但堆载预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要依工期而定。堆载预压法施工中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由于预压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在采用堆载预压法时,常结合其他措施,如在地基表面设置砂垫层,地基中设置砂井等措施加固土层的固结,缩短堆载预压时间。
(2)在进行堆载填土时,适当加宽填土宽度,以加速地基固结下沉。
(3)超压路堤顶面应通过摊铺和压实所需的附加土层,保持在超压标高上。
(4)堆载预压施工中,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因此预压加荷的速率应保证地基值产生沉降而不至伤失稳定。
2、塑料排水板预压加固法
它是将塑料排水板用插板机具插入软土地基中,地表铺砂垫层组成垂直和水平排水体系,然后在地基表面堆载预压,从而加速软土地基的沉降过程,加快固结,提高路基强度。
塑料排水板由芯板和滤 膜组成,芯板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加工而成两面有间隙沟槽的板体,土层中的固结渗流水通过滤膜渗入到沟槽内,并通过沟槽从排水垫层中排出。滤膜一般由无机纺织物组成,应具有一定的隔离土颗粒和渗透功能。汉蔡高速塑料排水板采用B型,结构形式为粘和式,外型尺寸均匀,厚度为4.5~5.5毫米,宽度为10厘米,采用原生塑料。
3、粉喷桩法
粉体喷射搅拌桩简称粉喷桩。粉喷桩法是利用特制的深层喷射搅拌机械,使压缩空气携带粉体固化材料,经过高压软管和搅拌轴送到搅拌叶片背后的喷嘴喷出,喷入旋转叶片背后产生的空隙中,并与土粘附在一起,在不断的搅拌作用下,固化材料与地基土均匀混合,而将固化材料分离后的空气传递到搅拌轴的周围,上升到地面释放掉。一般适用于淤沼质土、粘性土、亚粘土等各类软土地基的加固,对含水量高的软土加固效果最好。
4、振冲碎石桩法
它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向孔内分批填入碎石,制成桩体。桩体与地基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使得地基承载力增大,变形减少,抗液化能力增强。它适用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MPA的粘性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
四、结语
综上,作为一种不良地基,软土具备透性很差而具高压缩性的特点特征,过大的沉降及不均匀的沉降会造成道路的沉降和塌陷,增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风险。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道路工程时,必须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浅谈几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山西建筑,2009.6.
[2]王绍伟.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重点的探析[J].路桥工程施工技术,2010.10.
[3]唐胜刚.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