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资源成为学生写作的乐园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巧借”教材资源,而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模糊不清、无处下手,久而久之,害怕写作等问题,阐述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资源成为学生的写作乐园。
  【关 键 词】 重视;教材资源;写作乐园
  《新课程标准》在低段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写话”练习,随着年级升高,要求也随之提升。我原本是任教中学语文,由于工作的变动,到小学教学,发现六年级的学生一提到作文还是无处下手、抓耳挠腮,心中一片迷茫。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深知教材具有丰富的写作资源,可我们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巧借”教材资源,而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总是模糊不清,从而无处下手,久而久之,害怕写作。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写作应该是轻车熟路,不应是这种状态。通过与学生交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及时调整教学,摸索出一套“巧借教材 三引写作”的作文教学操作模式,让教材成为学生写作的乐园,现结合自已的教学浅淡其操作,供与同行共阅。
  所谓“巧借”教材,就是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切实感受,避免空洞说教。何为“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快乐时,找准兴趣点、薄弱点、切入点,去挖掘,去引导,就是“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而教师的引至关重要,一旦让学生有了兴趣,他们便能很快地登上写作圣殿的阶梯。
  根据我班学生调查情况而知,很多学生的写作思路较单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教学时,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引导的训练,使学生写起作文来能思路宽广,得心应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上有跨越式的飞跃,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简称“三引法”。
  引法一:定格写作顺序的引导
  我在批改同学们(西师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时,发现学生的写作思维特别狭窄,“清一色”地采用空间方位顺序来写,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对景物的特点介绍也只是泛泛而谈。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写作思路的点拨,回顾本单元四篇写景文章的写法。如《七月上天山》一文,作者采用“进入天山——往里走——再往里走”地点转换顺序(移步换景)的方法;《北京的色彩》则采用了“进入市区——登香山——攀长城、漫游故宫”的空间方位顺序;《鸟的天堂》采用“傍晚——第二天”的时间顺序。对于写人、写事的文章常采用的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时间顺序也作了详细的引导,对于同一事物可采用不同的顺序进行区别、鉴赏。引导后再一次让学生们进行写作,同学们的风格发生了变化,真是“百花齐放”。“引—练”结合让学生明白写作顺序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写作时要选择适合描写事物的写作顺序,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
  引法二: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技法的引导
  根据同学们在作文中普遍存在对事物无处下手写,怎么写、怎样才能写生动等困惑,我采用了《我的百草园》第二段作为范本,对作者在描写事物时采用的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和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动静结合、多种修辞、详略结合、点面结合、有主有次等描写进行了细致的引导,使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着不同的特色,正如“人有千面好,花有百样红”。后又出示《校园一角》让“学生独立完成——4人小组自评——集4人智慧合成——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几环节操作,学生在组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集众人的智慧来完成一篇作文,其结果不言而喻。通过多次的练习,让每一位学生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眼,可以善我”,在写作中真正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都能掌握如何观察,如何描写,都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多种手段进行描写,学生空洞的记叙几乎不见,都能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自己的文章增色。
  引法三:写作布局构建的引导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章法,行文如流水,读完后就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根本不清楚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不知详略、不分主次、毫无章法,就如同“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感觉。因此,我就借助教材进行了写作布局的专题讲座。如《北京的色彩》一文,作者先用“壮丽而辉煌”写出总的感受,然后从北京的秋林和建筑两方面具体进行描写,最后用“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作结的“总——分——总”的布局方式。我还出示了“总——分”和“分——总”的写作事例进行引导。
  写作就像一位建筑师对一座楼房进行整体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初步掌握多角度、全方位描写事物的方法,选择恰当的写作顺序和合理的文章布局,使文章的层次清楚、结构完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快速定位写作对象,引导学生从多种思路中择取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容易写的事物来进行创新处理和恰如其分的表达,做到环环相扣、详略得当、有主有次、衔接自然。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多读作文书籍,却不对身边的资源进行有效引导;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却不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操练引导;一味地要求学生多仿作文范本,却不对学生进行如何构建、如何布局、如何选材等进行引导。我正是发现了这一不足,“巧借”教材资源,通过实实在在的引导,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操练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顺利进入了自己的写作圣殿,让教材成为他们写作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黄瑞夷. 作文教学的趣味与境界[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 赵军华.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学周刊,2016(2).
其他文献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他们的信仰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信仰缺失以及信仰非理性化的态势,对当代大学生信
通过对比汉英二语在称名方面的异同,说明二语在语言学中的地位:汉语在称名方面理据性多,英语的理据性少:理据性和任意性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统,任意性和理据性并非截然分开的。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复杂的多径衰落环境中接收信号质量不佳的问题,分析研究瑞利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性能,并在高信噪比下推导系统信噪比和误码率计算的理论公式,根据系统参数的
本文以“差点儿+没+VP”,为范例,对汉语中“不定副词否定格”的句法现象进行了辨析,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双向性和单向性的观点,并就其产生机制和分列情况作了系统
【摘 要】 本文以通识课程《美国社会的公共政策》为例,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通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应用实践的分析。指出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翻转课堂模式的适用范围,有助于翻转课堂模式在通识教育具体实施。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识教育;应用;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1. 翻轉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或翻转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
摘要: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怕教、怕改习作,很多学生怕写习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进入了习作课堂,让习作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主要从课堂、素材、阅读、老师和学生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微课给习作课带来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微课习作有效性  一直以来,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习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很多老师不
乡村文化是实现农村地区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民族精神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对民族精神在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了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应互相尊重,共存共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文化也有其共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完全可以互相兼容,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