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给模式给启示”
没有学校的变革,就没有教育的变革。
地方教育行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唤醒学校,让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力量爆发出来。
南岗区多年来实践着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唤醒机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每所初中和小学,都流传着一句话:
“不给模式给启示。”
这是他们区教育局局长孙波的名言。
这句名言,直接影响、塑造了南岗区生动的教育实践。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当时,全哈尔滨都在积极探讨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是最后如何去实践仍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哈尔滨市教育局决定摸着石头过河,组织了一批素质教育联系点校。南岗区作为教育强区,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领头羊”的角色,他们一下子就号召了6所初中参加试点,并成立了一个初中整体改革协作体,把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以往,参加实验的学校按照上级、专家的指示一一去落实就行了。可是,这一次协作体没有得到具体的指示。怎么办?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当家人,学校要发展,素质教育要在学校扎根,这个当家人先得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孙波说。于是,他们把协作体的校长组织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在一起“唠一唠”。
这一唠就唠出了名堂。
“开始,因为没有要明确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谈什么。我们就让校长谈自己困惑的问题,可他们仍然觉得没有抓手,不好谈。后来,就让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主题,叫‘主题切入’。如果有几所学校关心的问题相同,就让他们在一起研究,叫‘校际联动’。”孙波局长回忆道。因为谈的都是自己关心的实际问题,校长们的热情逐渐高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指手画脚,而是适时提供学习资料和教育前沿信息,促使校长们的学习、交流走向深化。
一段时间后,校长们不再满足于坐而论道了。“活动的形式便由对话、讨论发展到听课、承办学校主题发言、与教师对话,等等。”协作体的活动模式逐渐清晰:每所学校确立一个研究主题,每个月在一所学校开一次现场会,每次现场会都针对一个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简称“三个一”)。几年坚持下来,南岗区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协作体的成员也滚雪球般增大:初中协作体由6所增加到15所(占公办初中的98%);2001年9月,小学协作体也宣告成立。
2002年,南岗区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是一次学校文化的重建,不是按照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南岗区有小学、初中100余所,教师近8000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能够顺利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实践吗?
近3年的协作体实践,让孙波深深地认识到:“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来实现。”
在孙波看来,没有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就没有新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完成课改的重任。他说:“就像计算机,如果没有Windows这个平台,其他各种应用软件再好也运转不了,学校管理就是课改的‘Windows’。”
这时候,他们特别意识到了中小学整体改革协作体的价值,尤其是它有如下两个突出特征。
第一,是“团队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改革协作体活动,本质上就是组织学习。”孙波说。通过每个月一次的现场会等活动,协作体内的校长之间、每个学校的教师之间自然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团队学习形式,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是“不给模式给启示”,这是协作体的本质特征。“过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时,总是把做一件事情的标准、模式直接告诉学校,学校按照既定的框框去做就完了,别主动去想。”孙波说,“比如一个学校遇到难题了,你就直接告诉他问题在这,就这么解决吧。他就想,你这么说,我就只能这么做,以为就这么一种办法了。”但协作体完全不同,“不是用一个什么样的路数、确定的模式把人和学校限制死。而是用更多的事例、先进的思想去启发他。我们在执行管理职能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发挥学校的主动性,让他去想问题,去主动解决问题。”1999年10月22日,协作体开的第一个现场会——17中学的成功教育交流活动,就是学校主动提出来的。后来的每次活动,虽然由区教育局中教科牵头,但行政从没“要求学校要干什么,要研究什么课题,都是学校自己去确定研究什么,自己采取什么方式展示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孙波突然发现,协作体不正是集团式推进新课程所需要的学校管理方式吗?受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他把协作体更名为“学习共同体”。
课改的瓶颈一下子被突破。于是,课改的思路明朗了:“主题切入、区域推进、整体联动、主动发展”;课改的策略成形了:“构建校长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实践型校长,横向沟通全区学校,纵向辐射到全体教师”;课改的工作载体找到了:以协作体的“三个一”活动为主线,带动学校的校本研修,保证课改健康深入发展。从1999年至今,南岗区已经坚持开了几十次的学校现场会。“每一次会议,都是给大家一个启示。大家都抱着能得到启示的心态来,而每次活动也都能促使大家回去后不断琢磨,并引发新的创意。所以大家都觉得不腻味,有意思。”
显然,这里最核心的是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而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关键在于校长。“校长的学习工作体验是会传递给教师的。要使教师成为学习实践型的教师,校长首先要成为学习实践型校长。”因此,孙波提出校长要进行“五项修炼”:让学习成为习惯,把反思当作追求,让互助成为团队文化,用引领成就自我超越,把“常规”变为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第五项修炼,使每个学校的研究意识空前高涨。“基于问题的校本行动研究始终贯穿我们区校长培训的全过程。”孙波说。从2004年开始,南岗区更是在所有中小学开展了“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这年年初,区教育局作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想参加2004年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评估的,必须自己提出申请,并以一年的时间集中研究、分析、解决一个阻碍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问题。
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给学校最充分的自主创造空间。
“整个都变了。”有的校长说。尽管有些不习惯,但还是有30所小学、27所中学申报参加这项活动。区教育局又组织了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参加的评审组,对申请学校逐一论证。“有的把课题定得高了,有的定得深了,评审组就提出建议,学校回去后再修改,直到合适为止。”
更重要的是实施环节。他们先将申报学校按照中小学及研究课题的类型分成若干协作组,每组4~5所学校,每个协作组1个月在1所学校举行1次研究活动,承办学校自己确定研究的方式、主题,其他学校的校长、主任必须参加;评审组每月集体到1所学校了解研究进展情况;评审组成员分片包校,每人4~5所学校,每月须到所负责的学校了解研究情况和收集研究材料;建立学校研究工作记录袋。
这个每所学校1年重点研究1个问题的尝试,最后成了南岗区的“常规”。
让学校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及其他各种人员之间,进行对话、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提升——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吗?
在实践中,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了许多方面,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唤醒了南岗区每所中小学的生命活力。
“民间组织”的唤醒能量
学习共同体的蓬勃生命力,在于它比较纯粹的“民间”身份。
它能在学校安营扎寨,是因为它催生了大量与自己具有同构性质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民间组织”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气。
要说哪所小学的“民间组织”多而且活跃,继红小学和复华小学大概要当仁不让。
“我们是一所大学校,5000名学生,79个班,180多名教职工。”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说。但真正的“大”是体现在这一组数据:3名特级教师,19名中学高级教师,73名区以上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比例达62%。
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在区里学习共同体的辐射下,很快就“冒出”了不同层面、关系或疏或密的“民间组织”。
“继红最大的特色,是讲团队精神。”有的老师说。
首先是学校存在一个核心学习共同体。尚庆莲常说:“你的管理在哪里,你学校的发展就会在哪里获得成功。”她特别重视把学校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每次外出,她都要给校级领导干部捎回几本最新的教育书籍。“读好书,交高人”逐渐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这个核心团队的文化品位对教师是最好的熏染。
而学校100多名教师之间,更是纵横交错出各种模式、各具特色的团队。
比如“骨干团队”。
有学年组内的骨干团队,有学科内的骨干团队,有跨学科的骨干团队,有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结合而成的骨干团队,但名头最大的还是校级层面的骨干团队——“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就要有一群学习的领跑人,骨干教师就是领跑人。”尚庆莲说,“于是我们提出‘打造名师团队’,进行名师风格论证,由校领导、科研室成员、16位省级骨干教师组成教学风格研究共同体。”
骨干与其他教师之间,每个教师之间,又自发或非自发地组成了不同的团队。
“五个年级是一个大共同体,一个年级是一个小共同体。在一个学年组内,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问题,可以向骨干教师请教,由此结成松散的共同体,可能是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也可能是一人对一人。这种共同体既有学校的引领,也有老师自发的配合。”
为什么继红的“民间组织”如此红火?
因为他们有个“红杉奖”。
这个奖每学期评选一次,评团队不评个人。
2006年,它授给了“新苗四年组”的三位年轻教师:他们从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同一学年组,职称最高的刘艳娟是区级骨干教师,年龄最小的张嫘老师进入这个年级组时刚毕业,尹荻老师则刚从科任教师岗位回到班主任的岗位。4年来,他们一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他们一直坚持一种特殊的研修模式:两个人先听另一个的课,由领导点评,找出优缺点后第二个人立刻再上,听完再评,第三个人又上。三人还轮流听其他骨干教师的课,听到什么好的经验就一起分享。”
“这就是根根相连、共同成长的继红‘红杉精神’。”
“红杉精神”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组织”,而“民间组织”的活跃,让继红生长出富有活力的教育文化。
“各种团队互相交叉,每个人都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大家都形成了一起研讨的习惯。每天早上,几个人就凑在一块,把昨天的问题、今天的想法说一说。”
“我是市级骨干,和同年级的一个省级骨干结队,我们之间交流很多,很有实效。”三年级的张虹说,“我们年级还让跨学科形成共同体。我是教语文的,和教数学的老师交流,弥补了学科之间的局限性。”
阻碍思想、智慧流通的墙通通被拆除。教师个体之间的墙消失了,学科之间的墙推倒了,学年组之间的墙也轰然倒塌。
“我们一二年级这个小团队,也很有特色。”一年级数学老师张惠丽说,“二年级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的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注重联系生活经验,人教版注重基础知识。在学校团队建设中,每个学年组每学期都要研究一个课题,基于各自教材的特点,一年级研究情境教学,二年级研究活动教学。开始是独立作战,后来发现这么做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就把一二年级的骨干团队合在一起,把课题转变为低段教学的研究,一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二年级;二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一年级,彼此互补。这样一来,教师成长得很快,学生也成长得非常好。”
就这样,每个人、每个小群体之间,都产生了互相开放、互相提升的内在需要。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渐成气候。
相对于继红,复华的“民间组织”不那么纷繁复杂,但对学校教育刻骨般的文化浸润是同样的。
在学习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下,复华为学校“民间组织”的诞生、发展作了精心准备。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校长刘金芝说,“在上世纪90年代,复华就是教师基本功训练的示范校。”
近年来,复华更为注重的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欲望,学校只是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给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比如每学期我们进行优质课认证: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上‘入门课’,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研究课’、‘创新课’、‘优质课’。但需要自己在开学初向教导处申报,至于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上,都由教师自己定。如果通过认证,学校还给发证书。”刘金芝说。
“这就使教师心中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总是愿意不断成长。”
但是,要充分唤醒教师内在力量并使教师长久保持上下求索的激情,学校的“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2003年,一群对语文、数学学科很喜欢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我们就觉得这些人在一起,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兴趣。”于是有人提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成立一个组织,让聚会制度化、经常化呢?
复华最重要的一个“民间组织”——教学专业委员会,就这么产生了。
“最开始是语文学科成立了,然后是数学,然后是其他学科。”
这不是学校策划的结果,但确实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精心创建的“自主管理、自我实现”的学习共同体文化。
“我们的宗旨,是引导教师互相学习,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大家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发起人之一的郭广成老师说。
“学会成员只分理事和会员。发起人一般都是各学科、各年段的教学骨干或教学带头人,自然过渡为学会理事。”同是发起人的王传贤老师说,“因为学术引领需要,理事还可由学会推荐产生。理事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但理事负有为所有会员服务的义务。”
全校设虚拟的“教学专业委员会总会”。根据学科及年段,总会下设若干分会,比如“复华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年段数学分会”。各分会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
专业委员会与学校的各学年组、学科组形成了互补的“双轨”制。“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攻克带有共性的难题;而各学年组、学科组则在分享专业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日常教学质量,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向带着“泥土气息”的教育问题开放。
“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是基于教师当下最苦恼的问题。如略读课文如何教,最先是一个教师提出来,贴在学校的BBS上,很多老师跟帖,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觉得应该让大家在一起认认真真研究一下。于是就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最后还真研究出了一些成果。”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把民主、平等、开放的学术讨论视为自己的生命。
“我们毕竟是一个学校的,所以最担心时间长了之后,就趋同了,导致同水平的重复,妨碍我们进一步发展。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讨论中设质疑员,实际上就是抬杠员,破一破大家的思想。”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重视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
成立比较晚的社科专业委员会,队伍庞大,有思想品德与生活的老师,也有科学的老师,等等。他们研究的主阵地是学校的BBS,“哪个老师遇到什么困惑,就发在网上,大家跟帖”。不久他们就发现一个现象,“如果科学老师遇到了困惑,给他帮助的往往还是科学老师,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这是个问题。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让老师在这个组织中真正受益?“我们就和学校领导一起研究,但领导只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给启示不给模式。”
最后他们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共性。“我们就把理事和会员聚在一起,开展了一个活动: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再分类、归纳、提炼,最后找到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就把个人的困惑变成大家都关心的主题,再把这个主题变成大家都能在自己课堂实践的课题。”从此,社科专业委员会真正成了一个整体。
因为有了专业委员会,老师们的专业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专业委员会的帮助。”年轻的教师说。
郝金凤讲了一个故事:
“2005年我接到要上一节市级引领课的任务。以往这时候我会很迷茫、很无助。但自从有了数学专业委员会,就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周围的人都在帮你。我把二年级这节课的教材和我设计的初案传到学校的BBS上。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很快在网上与我进行了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我把教案修改了一遍,然后试讲,许多老师都来听,课后热烈讨论。我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再传到网上,老师们再提意见。如是往复,每一次交流,大家都知无不言。后来这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数学专业委员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种共同成长。
“不仅仅是年轻老师受益了,我们也在成长、进步。能共同经历,是非常幸福的事。”年纪大一点的理事说。
分享这一幸福的已不仅仅是复华的教师。“听说我们开展专业委员会活动,其他兄弟学校都派人来。”
一个“民间组织”,哪里来这样大的影响、力量?
还是老师们说得好:
“我们这个组织区别于行政组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是发自内心渴望学习。”
专业委员会作为草根组织,远没有行政那铁一般强大的有形力量。但它懂得以无形的学术和文化的柔软魅力去唤醒教师,催醒教师内心向上生长的渴望,这是比有形力量更强大的东西。
民间组织的强大活力就在于此。
学习共同体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此。
从王岗到逸夫,从闽江到花园到63中,从继红到复华,还有许多学校。比如37中、延兴小学、马家沟小学,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都有独到的做法,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发展模式。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都在感受唤醒的力量:唤醒校长,唤醒教师,唤醒学校,唤醒教育的活力。
南岗区的学习共同体建没,正借助这一股唤醒力量,书写着区域整体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和谐发展的灿烂篇章。
(田禾雨摘自《人民教育》2007年第2期)
□本栏责任编辑 雷杰能
E-mail:[email protected]
没有学校的变革,就没有教育的变革。
地方教育行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唤醒学校,让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力量爆发出来。
南岗区多年来实践着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唤醒机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每所初中和小学,都流传着一句话:
“不给模式给启示。”
这是他们区教育局局长孙波的名言。
这句名言,直接影响、塑造了南岗区生动的教育实践。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当时,全哈尔滨都在积极探讨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是最后如何去实践仍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哈尔滨市教育局决定摸着石头过河,组织了一批素质教育联系点校。南岗区作为教育强区,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领头羊”的角色,他们一下子就号召了6所初中参加试点,并成立了一个初中整体改革协作体,把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以往,参加实验的学校按照上级、专家的指示一一去落实就行了。可是,这一次协作体没有得到具体的指示。怎么办?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当家人,学校要发展,素质教育要在学校扎根,这个当家人先得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孙波说。于是,他们把协作体的校长组织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在一起“唠一唠”。
这一唠就唠出了名堂。
“开始,因为没有要明确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谈什么。我们就让校长谈自己困惑的问题,可他们仍然觉得没有抓手,不好谈。后来,就让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主题,叫‘主题切入’。如果有几所学校关心的问题相同,就让他们在一起研究,叫‘校际联动’。”孙波局长回忆道。因为谈的都是自己关心的实际问题,校长们的热情逐渐高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指手画脚,而是适时提供学习资料和教育前沿信息,促使校长们的学习、交流走向深化。
一段时间后,校长们不再满足于坐而论道了。“活动的形式便由对话、讨论发展到听课、承办学校主题发言、与教师对话,等等。”协作体的活动模式逐渐清晰:每所学校确立一个研究主题,每个月在一所学校开一次现场会,每次现场会都针对一个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简称“三个一”)。几年坚持下来,南岗区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协作体的成员也滚雪球般增大:初中协作体由6所增加到15所(占公办初中的98%);2001年9月,小学协作体也宣告成立。
2002年,南岗区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是一次学校文化的重建,不是按照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南岗区有小学、初中100余所,教师近8000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能够顺利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实践吗?
近3年的协作体实践,让孙波深深地认识到:“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来实现。”
在孙波看来,没有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就没有新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完成课改的重任。他说:“就像计算机,如果没有Windows这个平台,其他各种应用软件再好也运转不了,学校管理就是课改的‘Windows’。”
这时候,他们特别意识到了中小学整体改革协作体的价值,尤其是它有如下两个突出特征。
第一,是“团队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改革协作体活动,本质上就是组织学习。”孙波说。通过每个月一次的现场会等活动,协作体内的校长之间、每个学校的教师之间自然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团队学习形式,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是“不给模式给启示”,这是协作体的本质特征。“过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时,总是把做一件事情的标准、模式直接告诉学校,学校按照既定的框框去做就完了,别主动去想。”孙波说,“比如一个学校遇到难题了,你就直接告诉他问题在这,就这么解决吧。他就想,你这么说,我就只能这么做,以为就这么一种办法了。”但协作体完全不同,“不是用一个什么样的路数、确定的模式把人和学校限制死。而是用更多的事例、先进的思想去启发他。我们在执行管理职能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发挥学校的主动性,让他去想问题,去主动解决问题。”1999年10月22日,协作体开的第一个现场会——17中学的成功教育交流活动,就是学校主动提出来的。后来的每次活动,虽然由区教育局中教科牵头,但行政从没“要求学校要干什么,要研究什么课题,都是学校自己去确定研究什么,自己采取什么方式展示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孙波突然发现,协作体不正是集团式推进新课程所需要的学校管理方式吗?受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他把协作体更名为“学习共同体”。
课改的瓶颈一下子被突破。于是,课改的思路明朗了:“主题切入、区域推进、整体联动、主动发展”;课改的策略成形了:“构建校长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实践型校长,横向沟通全区学校,纵向辐射到全体教师”;课改的工作载体找到了:以协作体的“三个一”活动为主线,带动学校的校本研修,保证课改健康深入发展。从1999年至今,南岗区已经坚持开了几十次的学校现场会。“每一次会议,都是给大家一个启示。大家都抱着能得到启示的心态来,而每次活动也都能促使大家回去后不断琢磨,并引发新的创意。所以大家都觉得不腻味,有意思。”
显然,这里最核心的是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而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关键在于校长。“校长的学习工作体验是会传递给教师的。要使教师成为学习实践型的教师,校长首先要成为学习实践型校长。”因此,孙波提出校长要进行“五项修炼”:让学习成为习惯,把反思当作追求,让互助成为团队文化,用引领成就自我超越,把“常规”变为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第五项修炼,使每个学校的研究意识空前高涨。“基于问题的校本行动研究始终贯穿我们区校长培训的全过程。”孙波说。从2004年开始,南岗区更是在所有中小学开展了“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这年年初,区教育局作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想参加2004年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评估的,必须自己提出申请,并以一年的时间集中研究、分析、解决一个阻碍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问题。
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给学校最充分的自主创造空间。
“整个都变了。”有的校长说。尽管有些不习惯,但还是有30所小学、27所中学申报参加这项活动。区教育局又组织了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参加的评审组,对申请学校逐一论证。“有的把课题定得高了,有的定得深了,评审组就提出建议,学校回去后再修改,直到合适为止。”
更重要的是实施环节。他们先将申报学校按照中小学及研究课题的类型分成若干协作组,每组4~5所学校,每个协作组1个月在1所学校举行1次研究活动,承办学校自己确定研究的方式、主题,其他学校的校长、主任必须参加;评审组每月集体到1所学校了解研究进展情况;评审组成员分片包校,每人4~5所学校,每月须到所负责的学校了解研究情况和收集研究材料;建立学校研究工作记录袋。
这个每所学校1年重点研究1个问题的尝试,最后成了南岗区的“常规”。
让学校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及其他各种人员之间,进行对话、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提升——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吗?
在实践中,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了许多方面,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唤醒了南岗区每所中小学的生命活力。
“民间组织”的唤醒能量
学习共同体的蓬勃生命力,在于它比较纯粹的“民间”身份。
它能在学校安营扎寨,是因为它催生了大量与自己具有同构性质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民间组织”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气。
要说哪所小学的“民间组织”多而且活跃,继红小学和复华小学大概要当仁不让。
“我们是一所大学校,5000名学生,79个班,180多名教职工。”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说。但真正的“大”是体现在这一组数据:3名特级教师,19名中学高级教师,73名区以上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比例达62%。
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在区里学习共同体的辐射下,很快就“冒出”了不同层面、关系或疏或密的“民间组织”。
“继红最大的特色,是讲团队精神。”有的老师说。
首先是学校存在一个核心学习共同体。尚庆莲常说:“你的管理在哪里,你学校的发展就会在哪里获得成功。”她特别重视把学校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每次外出,她都要给校级领导干部捎回几本最新的教育书籍。“读好书,交高人”逐渐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这个核心团队的文化品位对教师是最好的熏染。
而学校100多名教师之间,更是纵横交错出各种模式、各具特色的团队。
比如“骨干团队”。
有学年组内的骨干团队,有学科内的骨干团队,有跨学科的骨干团队,有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结合而成的骨干团队,但名头最大的还是校级层面的骨干团队——“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就要有一群学习的领跑人,骨干教师就是领跑人。”尚庆莲说,“于是我们提出‘打造名师团队’,进行名师风格论证,由校领导、科研室成员、16位省级骨干教师组成教学风格研究共同体。”
骨干与其他教师之间,每个教师之间,又自发或非自发地组成了不同的团队。
“五个年级是一个大共同体,一个年级是一个小共同体。在一个学年组内,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问题,可以向骨干教师请教,由此结成松散的共同体,可能是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也可能是一人对一人。这种共同体既有学校的引领,也有老师自发的配合。”
为什么继红的“民间组织”如此红火?
因为他们有个“红杉奖”。
这个奖每学期评选一次,评团队不评个人。
2006年,它授给了“新苗四年组”的三位年轻教师:他们从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同一学年组,职称最高的刘艳娟是区级骨干教师,年龄最小的张嫘老师进入这个年级组时刚毕业,尹荻老师则刚从科任教师岗位回到班主任的岗位。4年来,他们一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他们一直坚持一种特殊的研修模式:两个人先听另一个的课,由领导点评,找出优缺点后第二个人立刻再上,听完再评,第三个人又上。三人还轮流听其他骨干教师的课,听到什么好的经验就一起分享。”
“这就是根根相连、共同成长的继红‘红杉精神’。”
“红杉精神”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组织”,而“民间组织”的活跃,让继红生长出富有活力的教育文化。
“各种团队互相交叉,每个人都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大家都形成了一起研讨的习惯。每天早上,几个人就凑在一块,把昨天的问题、今天的想法说一说。”
“我是市级骨干,和同年级的一个省级骨干结队,我们之间交流很多,很有实效。”三年级的张虹说,“我们年级还让跨学科形成共同体。我是教语文的,和教数学的老师交流,弥补了学科之间的局限性。”
阻碍思想、智慧流通的墙通通被拆除。教师个体之间的墙消失了,学科之间的墙推倒了,学年组之间的墙也轰然倒塌。
“我们一二年级这个小团队,也很有特色。”一年级数学老师张惠丽说,“二年级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的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注重联系生活经验,人教版注重基础知识。在学校团队建设中,每个学年组每学期都要研究一个课题,基于各自教材的特点,一年级研究情境教学,二年级研究活动教学。开始是独立作战,后来发现这么做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就把一二年级的骨干团队合在一起,把课题转变为低段教学的研究,一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二年级;二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一年级,彼此互补。这样一来,教师成长得很快,学生也成长得非常好。”
就这样,每个人、每个小群体之间,都产生了互相开放、互相提升的内在需要。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渐成气候。
相对于继红,复华的“民间组织”不那么纷繁复杂,但对学校教育刻骨般的文化浸润是同样的。
在学习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下,复华为学校“民间组织”的诞生、发展作了精心准备。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校长刘金芝说,“在上世纪90年代,复华就是教师基本功训练的示范校。”
近年来,复华更为注重的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欲望,学校只是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给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比如每学期我们进行优质课认证: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上‘入门课’,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研究课’、‘创新课’、‘优质课’。但需要自己在开学初向教导处申报,至于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上,都由教师自己定。如果通过认证,学校还给发证书。”刘金芝说。
“这就使教师心中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总是愿意不断成长。”
但是,要充分唤醒教师内在力量并使教师长久保持上下求索的激情,学校的“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2003年,一群对语文、数学学科很喜欢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我们就觉得这些人在一起,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兴趣。”于是有人提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成立一个组织,让聚会制度化、经常化呢?
复华最重要的一个“民间组织”——教学专业委员会,就这么产生了。
“最开始是语文学科成立了,然后是数学,然后是其他学科。”
这不是学校策划的结果,但确实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精心创建的“自主管理、自我实现”的学习共同体文化。
“我们的宗旨,是引导教师互相学习,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大家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发起人之一的郭广成老师说。
“学会成员只分理事和会员。发起人一般都是各学科、各年段的教学骨干或教学带头人,自然过渡为学会理事。”同是发起人的王传贤老师说,“因为学术引领需要,理事还可由学会推荐产生。理事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但理事负有为所有会员服务的义务。”
全校设虚拟的“教学专业委员会总会”。根据学科及年段,总会下设若干分会,比如“复华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年段数学分会”。各分会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
专业委员会与学校的各学年组、学科组形成了互补的“双轨”制。“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攻克带有共性的难题;而各学年组、学科组则在分享专业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日常教学质量,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向带着“泥土气息”的教育问题开放。
“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是基于教师当下最苦恼的问题。如略读课文如何教,最先是一个教师提出来,贴在学校的BBS上,很多老师跟帖,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觉得应该让大家在一起认认真真研究一下。于是就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最后还真研究出了一些成果。”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把民主、平等、开放的学术讨论视为自己的生命。
“我们毕竟是一个学校的,所以最担心时间长了之后,就趋同了,导致同水平的重复,妨碍我们进一步发展。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讨论中设质疑员,实际上就是抬杠员,破一破大家的思想。”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重视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
成立比较晚的社科专业委员会,队伍庞大,有思想品德与生活的老师,也有科学的老师,等等。他们研究的主阵地是学校的BBS,“哪个老师遇到什么困惑,就发在网上,大家跟帖”。不久他们就发现一个现象,“如果科学老师遇到了困惑,给他帮助的往往还是科学老师,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这是个问题。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让老师在这个组织中真正受益?“我们就和学校领导一起研究,但领导只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给启示不给模式。”
最后他们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共性。“我们就把理事和会员聚在一起,开展了一个活动: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再分类、归纳、提炼,最后找到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就把个人的困惑变成大家都关心的主题,再把这个主题变成大家都能在自己课堂实践的课题。”从此,社科专业委员会真正成了一个整体。
因为有了专业委员会,老师们的专业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专业委员会的帮助。”年轻的教师说。
郝金凤讲了一个故事:
“2005年我接到要上一节市级引领课的任务。以往这时候我会很迷茫、很无助。但自从有了数学专业委员会,就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周围的人都在帮你。我把二年级这节课的教材和我设计的初案传到学校的BBS上。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很快在网上与我进行了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我把教案修改了一遍,然后试讲,许多老师都来听,课后热烈讨论。我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再传到网上,老师们再提意见。如是往复,每一次交流,大家都知无不言。后来这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数学专业委员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种共同成长。
“不仅仅是年轻老师受益了,我们也在成长、进步。能共同经历,是非常幸福的事。”年纪大一点的理事说。
分享这一幸福的已不仅仅是复华的教师。“听说我们开展专业委员会活动,其他兄弟学校都派人来。”
一个“民间组织”,哪里来这样大的影响、力量?
还是老师们说得好:
“我们这个组织区别于行政组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是发自内心渴望学习。”
专业委员会作为草根组织,远没有行政那铁一般强大的有形力量。但它懂得以无形的学术和文化的柔软魅力去唤醒教师,催醒教师内心向上生长的渴望,这是比有形力量更强大的东西。
民间组织的强大活力就在于此。
学习共同体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此。
从王岗到逸夫,从闽江到花园到63中,从继红到复华,还有许多学校。比如37中、延兴小学、马家沟小学,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都有独到的做法,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发展模式。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都在感受唤醒的力量:唤醒校长,唤醒教师,唤醒学校,唤醒教育的活力。
南岗区的学习共同体建没,正借助这一股唤醒力量,书写着区域整体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和谐发展的灿烂篇章。
(田禾雨摘自《人民教育》2007年第2期)
□本栏责任编辑 雷杰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