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是人的生命的主要历程,它基于自然的生命,在现实的生命之中,追求生命的完善;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特殊孩子来说,虽然不像正常孩子那样追求高分、升学,但也容易被他人漠视而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这种环境的孩子,很难认识、敬畏生命,很难珍重和保护生命,很难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导致他们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和社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体系是比较复杂的,而让特殊儿童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则是我们特教老师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各地小学校园安全堪忧,各类恶习性伤亡人事故不断,一些地方校园内出现了学生因楼道拥堵而后被挤压被踩死踩伤,因玩耍打闹致伤,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重大安全事故。溺水、中毒、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是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教育学生选择和鉴别食品质量的优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不明性质的食品,我教育学生不要采集和购买;另外,学校附近的小摊点,不断增多,“三无”食品屡见不鲜,而学生对这样的东西格外喜欢,我严禁学生购买“三无”食品。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我严禁学生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经常利用班级宣传栏、集会加强学生交通、消防、雷电、避险等安全教育,让学生珍惜自己生命。在班内开设“悄悄话专栏”,设立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教师经常以谈心、故事暗示、微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以“心灵对话”为平台,进行有关心理问题的诊治与疏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心中烦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机率,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通过设立“心灵对话”平台,使教师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从而使教育融入学生心田,激发“自我实现”的强烈内驱力。
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现在的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坏习惯,遇到挫折便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痛不欲生。为此,我召开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班会,教师介绍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身残志坚的典型事例。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选择了与逆境抗争,最终迎得了命运的青睐,取得了成功。通过此次班会的召开,使学生清楚地認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借助《如何在家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座谈会。通过亲子关系沟通,帮助家长掌握残障孩子家庭康复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进一步加深家长对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使之逐步接受和采纳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增强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帮助孩子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了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方法的热情。创建了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家庭和社会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总之,生命的气息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作为特教老师有责任教会这些特殊学生每时每刻感受生命的气息。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是有个性的,能创造的,才会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特殊教育学校)
近年来,各地小学校园安全堪忧,各类恶习性伤亡人事故不断,一些地方校园内出现了学生因楼道拥堵而后被挤压被踩死踩伤,因玩耍打闹致伤,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重大安全事故。溺水、中毒、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是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教育学生选择和鉴别食品质量的优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不明性质的食品,我教育学生不要采集和购买;另外,学校附近的小摊点,不断增多,“三无”食品屡见不鲜,而学生对这样的东西格外喜欢,我严禁学生购买“三无”食品。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我严禁学生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经常利用班级宣传栏、集会加强学生交通、消防、雷电、避险等安全教育,让学生珍惜自己生命。在班内开设“悄悄话专栏”,设立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教师经常以谈心、故事暗示、微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以“心灵对话”为平台,进行有关心理问题的诊治与疏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心中烦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机率,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通过设立“心灵对话”平台,使教师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从而使教育融入学生心田,激发“自我实现”的强烈内驱力。
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现在的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坏习惯,遇到挫折便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痛不欲生。为此,我召开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班会,教师介绍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身残志坚的典型事例。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选择了与逆境抗争,最终迎得了命运的青睐,取得了成功。通过此次班会的召开,使学生清楚地認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借助《如何在家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座谈会。通过亲子关系沟通,帮助家长掌握残障孩子家庭康复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进一步加深家长对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使之逐步接受和采纳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增强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帮助孩子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了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方法的热情。创建了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家庭和社会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总之,生命的气息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作为特教老师有责任教会这些特殊学生每时每刻感受生命的气息。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是有个性的,能创造的,才会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