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对一名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55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现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
一、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内容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学生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一就是“读材料”。要阅读文本材料,通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有的学生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笔者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二就是要“找原话”。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有效信息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将题目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审视,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如果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三、明确答题要求,回答切中要害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看清题目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地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三就是“看要求”。要求学生在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要求来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问题的题干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句,把握其基本意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或全文中的具体含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学会排除问题的题干中的生词障碍,正确理解题目大意。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原文中有明显的可以用来回答问题题干的准确答案的原话,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
三要在遇到問题的题干中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以方便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言之有理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寻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四就是学会“答问题”。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 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对于像有ABCD选项的选择题,就更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回答非常可惜。2. 不可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 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笔者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言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出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五、合理控制时间,答题先易后难
做阅读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尤其在考试时,试卷到了一定的时间是要交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时间做完,而有的人却有时间检查。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五就是“掐时间”。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以免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总之,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王俊霞,毕业于西北师大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现担任甘肃省皋兰县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甘肃省皋兰县第四中学 730200)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55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现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
一、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内容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学生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一就是“读材料”。要阅读文本材料,通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有的学生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笔者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二就是要“找原话”。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有效信息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将题目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审视,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如果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三、明确答题要求,回答切中要害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看清题目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地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三就是“看要求”。要求学生在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要求来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问题的题干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句,把握其基本意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或全文中的具体含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学会排除问题的题干中的生词障碍,正确理解题目大意。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原文中有明显的可以用来回答问题题干的准确答案的原话,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
三要在遇到問题的题干中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以方便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言之有理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寻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四就是学会“答问题”。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 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对于像有ABCD选项的选择题,就更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回答非常可惜。2. 不可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 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笔者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言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出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五、合理控制时间,答题先易后难
做阅读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尤其在考试时,试卷到了一定的时间是要交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时间做完,而有的人却有时间检查。因此,提高阅读的有效做法之五就是“掐时间”。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以免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总之,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王俊霞,毕业于西北师大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现担任甘肃省皋兰县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甘肃省皋兰县第四中学 7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