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知道还有“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这样一个节日。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个节日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设立的。教科文组织决定每年的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在于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增进人际的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的发展。
和其他节日相比,国际扫盲日几乎不怎么引人注意,原因或许是现在已经没有目不识丁的“纯”文盲的缘故吧。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做家长的,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可以俭省,唯独在子女的教育上绝不含糊,日子过得再拮据,家长的誓言都一定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去读书”。再加上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倡导和要求,城市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读到大学毕业,即便是农村的孩子,也差不多都能把初中、高中读完,读书看报绝不成问题,所以扫不识字之文盲的工作一般就不必做了。不过,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孩子的教育状况依然堪忧。以前曾经每个自然村都会有一所小学,不管教育质量如何,再穷的人家的孩子也有学可上。后来,适龄儿童日渐减少,而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就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相对不错的城镇去上学,加上贫困偏遠山区很难吸引到优秀师资,这就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师生人数很少的学校,有的甚至一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和几个学生,综合而言,在乡村教育实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农村的学校只能进行撤并,一些地方的孩子需要跋山涉水走好几里山路,去别的村子才能读到书。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无奈的家长,只能任由孩子们辍学,早早地外出打工。
在这些辍学的学童中,又尤以女孩儿为多。我们虽然已经提倡了多年的男女平权,不过,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较早辍学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在中国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人们认为女子谨遵“三从四德”才是守了妇道,只有那些殷实之家的女孩子,才有识文断字的机会,而其才情也并不在于提高她们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未来的婚姻中增加一些筹码,当然,在古代,即便是男子,读书识字率其实也是很低的。与古代相比,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已有了显著提高,这与女性可以与男子一样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脱盲”有密切联系。不过传统观念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当一个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满足不了所有子女的学习需求时,辍学以为家庭做出牺牲的往往只能是女孩子。所以,在“扫盲日”里,我们尤其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农村辍学的女生,能让她们多受一日的教育,未来的社会上就会多一位知书达礼、自尊自爱的独立女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承诺,理应向这些女孩子们倾斜。
“成年文盲有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国际扫盲日”的目标之一,这在我国不再是问题,或许把它切换成“让每一个成人都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更为合适。这是因为,在这个知识更新节奏加快、专业分类越来越精细的时代,纯粹的文盲没有了,却造就了许多其他的“盲”,比如“科盲”“法盲”“投资盲”“音乐盲”等等,这类“盲”的存在,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文盲,因为虽然“无知者无畏”,但对专业知识的无知更容易与刚愎自用结盟,二者的结合,造成的恶果更难以想象。所以,让成人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是扫各种“盲”的最佳途径。
“扫盲日”的设定,或许在于督促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识字的脱盲,而应追求“识字”之后的学习。脱盲是暂时的,学习的能力则是终身的,它可以使我们面对一个未知和全新的世界时,保有一种长盛不衰的求知欲望,拥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的心灵,在求知上永无止境,这或许是“国际扫盲日”的当下意义之所在。
和其他节日相比,国际扫盲日几乎不怎么引人注意,原因或许是现在已经没有目不识丁的“纯”文盲的缘故吧。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做家长的,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可以俭省,唯独在子女的教育上绝不含糊,日子过得再拮据,家长的誓言都一定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去读书”。再加上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倡导和要求,城市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读到大学毕业,即便是农村的孩子,也差不多都能把初中、高中读完,读书看报绝不成问题,所以扫不识字之文盲的工作一般就不必做了。不过,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孩子的教育状况依然堪忧。以前曾经每个自然村都会有一所小学,不管教育质量如何,再穷的人家的孩子也有学可上。后来,适龄儿童日渐减少,而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就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相对不错的城镇去上学,加上贫困偏遠山区很难吸引到优秀师资,这就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师生人数很少的学校,有的甚至一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和几个学生,综合而言,在乡村教育实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农村的学校只能进行撤并,一些地方的孩子需要跋山涉水走好几里山路,去别的村子才能读到书。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无奈的家长,只能任由孩子们辍学,早早地外出打工。
在这些辍学的学童中,又尤以女孩儿为多。我们虽然已经提倡了多年的男女平权,不过,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较早辍学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在中国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人们认为女子谨遵“三从四德”才是守了妇道,只有那些殷实之家的女孩子,才有识文断字的机会,而其才情也并不在于提高她们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未来的婚姻中增加一些筹码,当然,在古代,即便是男子,读书识字率其实也是很低的。与古代相比,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已有了显著提高,这与女性可以与男子一样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脱盲”有密切联系。不过传统观念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当一个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满足不了所有子女的学习需求时,辍学以为家庭做出牺牲的往往只能是女孩子。所以,在“扫盲日”里,我们尤其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农村辍学的女生,能让她们多受一日的教育,未来的社会上就会多一位知书达礼、自尊自爱的独立女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承诺,理应向这些女孩子们倾斜。
“成年文盲有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国际扫盲日”的目标之一,这在我国不再是问题,或许把它切换成“让每一个成人都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更为合适。这是因为,在这个知识更新节奏加快、专业分类越来越精细的时代,纯粹的文盲没有了,却造就了许多其他的“盲”,比如“科盲”“法盲”“投资盲”“音乐盲”等等,这类“盲”的存在,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文盲,因为虽然“无知者无畏”,但对专业知识的无知更容易与刚愎自用结盟,二者的结合,造成的恶果更难以想象。所以,让成人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是扫各种“盲”的最佳途径。
“扫盲日”的设定,或许在于督促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识字的脱盲,而应追求“识字”之后的学习。脱盲是暂时的,学习的能力则是终身的,它可以使我们面对一个未知和全新的世界时,保有一种长盛不衰的求知欲望,拥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的心灵,在求知上永无止境,这或许是“国际扫盲日”的当下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