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双标”妈妈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竖都是我的错呗。这都能赖我头上,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唉,妈妈真“双标”。
  我是真不明白,妈妈就不能言行一致吗?怎么对我就这么“双标”……
   现实中,同款的“双标”妈妈们还真不少。和孩子论起对错,很多父母能瞬间化身诡辩奇才,手持歪理一路闪转腾挪,刚秀完一手“移花接木”,转眼又来一出“白马非马”,简直能把强盗逻辑玩出花儿来。说到底,就是父母抵死不想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会错呗。
   说起来这像场闹剧,但对于身在其中的你来说,可能就是场悲剧。因为这样的行为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在父母眼里你总犯错,你总做不好,你很糟糕——这当然不是事实。但是如果父母对此毫无反思,而你也毫无觉察地沉浸在父母营造的这种环境里,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会非理性地降低自我价值感。
   令人沮丧的是,指望父母有反省,不太容易。毕竟,他们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双标”,要么是因为深信教育孩子只能依靠家长的权威,让他们在你面前承认自己犯错,就像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深水区丢掉救生圈一样难;要么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双标”的后果,他们也曾作为孩子,蒙受“永远正确的父母”的“双标”对待,以至于如今抵触自己犯错,矫枉过正地把错误扔给你。
   所以,對你来说,不再执着于父母会幡然醒悟然后言行一致,可能才是终止痛苦的正确方法。如果确实是你做错了,你可选择改正自己的错误来避免父母的指摘。如果你知道自己没错,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一点“出戏”的功夫:假如你的父母觉得这件事横竖他们都没有错,那他们一定又沉浸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了,你可不能跟着入戏。有时可以选择不把父母的“双标”放在心上,看他们演就是了。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詹姆斯科克大学遗传学家大卫·米勒等在《现代生物学》上发表文章,报告说,1376个珊瑚基因中的11%与人类的基因相同。相反,珊瑚与果蝇和线虫共有的基因却只有1%。  米勒说,珊瑚的形态非常简单,人类的生理功能则异常复杂,但两者竟有如此众多的共有基因,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米勒认为,该发现表明,曾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独有的许多基因,其实根本不是脊椎动物所发明的。  在人体中,与珊瑚共有的许多基因参与
期刊
我最佩服的老师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齐冷艳    是物理老师。  当我在物理课上N次看到老师淌着汗,在黑板上一次又一次地用两把尺子做标准平移时,我好愧疚。自初中开始,我画平行线就没用过两把尺子,眼角一瞄,差不多了,便画上一道。  他用行动教会我“执著”二字的横平竖直。    这不可能  浙江省兰溪市蜀桂中学 徐浩龙    午休后的第一节自修课,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题目很难,同
期刊
我的爷爷生于1921年,从我记事起,他就是一位老人了。   这位老人在60岁那年,一路挑着扁担,翻山过河,把不到3岁的我挑回了杭州。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留守儿童,印象中,留守儿童总和农村联系在一起。而我的情况有点不同,我父亲是知青,18岁从城市到农村安家,再后来,就有了我。我从小体弱多病,爷爷放心不下,就把我带到身边照料。   从此,我成了一名城市留守儿童,跟爷爷共同生活。小时候,我特别盼望10
期刊
他问我:“老师,你觉得我傻吗?”  河南洪灾,他与同学都表示:想去现场当志愿者。说着说着,他们开始热血沸腾,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已经在灾区,准备舍己救人了。   有个“人间清醒”的女生站在他们旁边,听了一会儿,实在听不下去这些高中男生的自嗨,冷冷地对他们说:“你们去了,还得给你们准备救生衣和食物,不是给人家添乱吗?你们去了能干啥?懂怎么救人吗?人家断水断电,你们到哪里找水找电?”   他一听就怒
期刊
那时,我刚刚转来这所高中,还只是和同学们打了几个照面,张三李四都没分清楚,就碰上了第一次月考。  我原来所在的学校早已结束了选科,而这所学校却还坚持着九科并行。作为全理班学生的我,面对一张几乎完全陌生的历史试卷,只能咬着笔杆一筹莫展。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穿着校服和白衬衫的少年,其他考生都在争分夺秒地创造“新时代狂草”,只有他写得不紧不慢、端端正正。我忍不住探了探头,想看看准考证上他的名字,不料却对上
期刊
谁说老年人的生活平淡无奇?也许他们活得比你精彩多啦!看到那些老年人如此热爱生活的样子,你有没有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重阳节快到了,是时候去看望他们了,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机智的老年生活”。  北京·延庆  78岁老人梅景田带着外甥女刘红岩巡查古长城。梅景田是延庆石峡村的名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义务巡查周边古长城,清理垃圾、捡拾构件,数十年如一日。外甥女刘红岩也受他影响爱上了长城,并
期刊
我叫刘梓宸,就读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是一名速度轮滑运动员。只是因为在广场上多看了它一眼,我和轮滑的缘分就这样开启了。为了让父母同意我学轮滑,我从4岁一直“磨”到13岁,才拥有了第一双轮滑鞋。为了能跟着优秀的教练学习更专业的速度轮滑技术,15岁那年我孤身一人从河南郑州远赴嘉兴海宁上学。从第一场比赛的最后一名,到“滑启100”全国锦标赛上获得100米冠军,如今我已经在速度轮滑比赛上获得了不少成绩,如
期刊
姓名:张云龙  身份:音乐制作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喜欢音乐开始,我就有购买与收藏CD的习惯。在欣赏美妙的音乐之余,我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伴着唱机,阅读专辑中的歌词本。也正是通过歌词本,我注意到了词曲作者、乐器演奏家、编曲师、录音师、录音室及音乐制作人等信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音乐的歌词、旋律和演奏乐器的演奏家们。偶尔在录音师、录音棚处停留,往往也是出于对不同时空人或
期刊
我是今年6月份才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温哥华的,还没来得及跟我的新伙伴们打成一片,已经是暑假了,可是,我还是深深体会到了很多与我的习惯思维大不相同的东西,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其中之一便是团队精神和Share思想。  "团队精神"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不就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吗?可是,真正让我领略到它的精髓和快乐的,还是在这儿参加的一些活动。  我在这里加入了一个名为Boys' an
期刊
深深记得,第一次和爸爸吵架的时候,我故意弄坏了他的收音机。  那台黑色收音机是爸爸生活的一部分。他每天下地干活时,总会雷打不动地带上它。爸爸一边听戏,一边挥动锄头,就那么度过了一个个辛劳的日子。爸爸平时也爱唱戏,《天仙配》《女驸马》《陈氏下书》之类的曲目总是挂在嘴边。遇到戏班来演出的日子,爸爸就会背着我去村头的广场,兴致勃勃地等待那些花脸的人儿上台唱戏。我时常会趴在爸爸耳边问他为什么不去唱戏,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