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丹尼尔·马丁》中,福尔斯采用人称混用、碎片叙事、互文、开放的结尾等技巧构建了自己的叙事。这些特殊的叙事技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参与故事重构。开放的文本,邀请读者构建一个中心,摆脱只能被动接受的命运。
关键词:人称混用 碎片叙事 互文性 开放的结尾
引言
出版于1977年的《丹尼尔·马丁》是福尔斯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其时间跨度30年,地点覆盖多个国家,篇幅长达700多页。它的场景设在现代社会,讲述了丹尼尔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追寻“恰当的感情”的心路历程。通过细读该作,不难发现,该作不仅在创作理念与技巧上传承了福尔斯以前作品的特点,而且又在章法和纹理方面对自由叙事模式有所突破。
一、人称混用
该作主要由第三人称叙事者完成,丹尼尔为了重塑三十年前的自我,重写了过去。作为剧作家,丹尼尔以“他”叙述了小说的大部分内容。同时,丹尼尔在小说中混用了“我”和“他”,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他”大部分用来指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丹尼尔,另外,还指现在的成年丹尼尔,即与整部小说有联系的丹尼尔。例如,在第1章是用“他”来叙述“收获”。第2章仍用“他”来叙述现在的丹尼尔·好莱坞的剧作者·与苏格兰女子珍妮的故事。此外,小说的最后三章也用了同一个“他”,来叙述时下正同简一同坠入爱河的丹尼尔。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则由丹尼尔和珍妮分担。丹尼尔叙述了故事的大部分内容,如第8、10、12-13、15-16、18、25、27-29、31章;珍妮叙述了第4、21章,以及28、34章的大部分内容。事实上,丹尼尔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写、重构了珍妮的文本。他声称重写珍妮的文本是公正的,但他在引用她的叙述时从未用过引号。该作中,也有混用第一、第三人称的情况,如在第7、9、11、14、19-20、22-24、26、30、33、35章中,都有这种情况。克莱曼特如此评价这一技巧:第一、第三人称转换体现了丹尼尔的多面性第7章到第35章中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切换,体现了他在生活中是安于现状还是探索自我的摇摆。其他的切换区分了事物的客观分析与对立的主观反应,以及第三人称的理性和第一人称的感性[1]。
二、碎片叙事
后现代小说由难以定义的碎片构建,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不连贯、碎片是他假装信任的。……他对蒙太奇、拼贴、意合、暗喻、分裂较青睐。因而,他对悖论、悖谬、迂回、开放的断裂也是如此”[2]。因而,后现代主义作者满足于多种碎片、无序、边缘、不连贯、孤立等。
《丹尼尔·马丁》未按照传统方式展示事件,它没有顺序,是一部完全由碎片组成的小说。这部小说颠覆了线性事件的发展。正如福尔斯所言,这部小说“多以碎片叙事,时间上跳跃很大”[3],小说的无序和叙事中心的缺失成为丹尼尔试图重写、重组分裂过去的困难。它包括48章,每章都有一个标题,例如:“收获”、“游戏”、“伞”、“女人的影子”等。从题目看,我们知道,每章没有联系,也没有因果关系。当丹尼尔以一系列情景或场景展示自己的生活,将小说前三分之二的章节制成小故事,过分地展现在读者前时,一个荧屏剧般的提纲弥漫于这部小说。例如,“插曲”一章,详细讲述了米丽亚姆和玛乔里的故事,正如“斐莉妲”讲述了南希·里德的故事。
因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这部小说便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读者,他无需作者或叙述者指引,便能够重获失去的次序。尽管使用多个叙述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变得谨慎、小心,前者则客观地给出了事件的真相。多个叙述者生成了视角的切换,多元的视角生成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可以说福尔斯故意将小说写的不确定、无序,以挑战天真的读者,后者不得不寻找传统叙述中的单元、线性、和谐以及顺序,将一团以另一种方式组合的意象和事件整合。正是福尔斯放弃自己的权威,鼓励读者通过摆脱作者、叙述者的控制,才使得读者构建了自己在小说中的地位,将碎片按顺序重组,并获得意义。
三、互文性
作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重要术语的互文性,首先产生于欧洲,倡导者大多是法国人和美国人,如克娃、巴特、艾略特等,而巴赫金是将这一概念引入西方文论的第一人[4]。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为西方哲学思想中心,一些法国学者脱颖而出,克娃就是其中之一。基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她于60年代中期,首次表述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强调了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的联系,任何文本的形式都需要对另一文本进行吸收和变形。任何文本都没有边界,一个文本独立存在于其它文本也没有可能。我们能够在任何文本中发现其它文本的影子,这些文本相互作用,甚至在某一文本内相互作用。每个文本的意义来自其它文本的相互作用。当我们在阅读一个文本时,我们事实上也在阅读其它文本。“文学作品不只是意义的载体,而且是许多潜文本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5]。
女性之间的冲突是福尔斯青睐的策略之一。在《丹尼尔·马丁》中有许多女子,如简和奈尔,米丽亚姆和玛乔里,都对应存在,这和《收藏家》中的米兰达和妹妹,《巫术师》中的朱恩和朱丽,《法》中的萨拉和蒂娜,《乌木塔》中的怪物和老鼠,《尾数》中的戴尔菲医生和科林护士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关系。福尔斯每次提到这些女子,总是间接地暗示了她们的另一个姐妹:缪斯。福尔斯笔下的女性引导男主人公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与潜能,萨拉和简是查尔斯和丹尼尔的老师,她们引导他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丹尼尔在女人身上追求的是一种刺激的、神秘的、谜一般的东西。尽管简被塑造成丹尼尔的镜子,但简并不像他期待的那样透明,正是她的神秘和模糊激发了丹尼尔追求的欲望。
情景方面也存在很强的互文性,如在火车上遇到坏脾气的人。丹尼尔在回牛津的列车车厢内,当他打破沉默问是否需要关窗时,遭到拒绝。在《法》中,当大胡子撞入查尔斯所乘车厢时,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以上因素共同生成了该文本同其它文本的强烈的互文性。
四、开放的结尾 在《丹尼尔·马丁》中,福尔斯不再给小说一个不怎么幸福的结局,而是将这部小说放入幸福的封闭环境之内。这样做原因在于:一方面,男主人公同他首先认为应该结婚的女人重归于好,并钟爱一生,女主人公在这一历程中理解了他存在的意义,同他的艺术妥协。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将永远完不成,不能被书写,他发现最后一句话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艺术、生活方面的成就永远依赖于未来。或许他的幸福结局依赖于这样的意识:他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同样不可能。“整个视域”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重新被承担的任务,如一个无尽的追求。因此,小说无论对他还是读者,只不过是“一个已过时动物的足迹,现在消失在森林的某个地方”[6]。
通过阅读整部小说,读者可以发现它有一个环形结构,这体现在小说的第一句话:“整个视域;否则其他的已荒废”[6]。这句话更像是结尾,而不是开头,因为它仿佛太具总结性,太过权威。小说结局是开放、环形的,因为它回到了小说的第一句。当然,不可能的最后一句话,在小说结尾处最终也未给出,因为它在小说开始之处已被申明。这种开放,事实上是给丹尼尔·马丁和读者自由,也是一种消解叙事权威的因素。小说中静止不动的生活,映射了自由的结局、未完成的文本及意义的延迟。开放的结尾体现了叙事中的自由,它通常悬而未决,没有最终结局。开放的结尾折中了福尔斯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封闭结局的挑战,同丹尼尔一样,读者远离操纵,他能够控制自己在叙事过程中的位置。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福尔斯拒绝整体化、单一、确定的叙述,而倡导开放与多元的小说叙事模式。
结语
在该作中,福尔斯蓄意破坏了传统叙事规则,他采用非线性叙事、互文、开放的结局等技巧完善了自己的叙事。“他既没有跌入传统小说的框框套套,也没有钻入实验小说创作的死胡同”[7]。福尔斯特殊的叙事技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参与重构故事;开放的文本,邀请读者构建一个中心,摆脱只能被动接受的命运。福尔斯认为:小说呈现的意义不是作家的意图,而是读者的理解,后者的理解使得作品存在。他希望读者能够参与他的作品创作,这样他便能够和读者平等协商,共建文本。
参考文献
[1]Klemtner,Susan.“TheCounterpolesofJohnFowles’sDanielMartin.”[M].Critique,21,No.2,1979:64-65.
[2]Hassan,Ihab.ThePostmodernTurn:EssaysinPostmodernTheoryandCulture[M].Columbus,Ohio:The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87:168-9pp.
[3]Loveday,Simon.TheRomancesofJohnFowles[M].London:MacmillanPress,1985/1988:160.
[4]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7.
[5]Tarbox,Katherine.TheArtofJohnFowles[M].AthensandLondo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88:93.
[6]Fowles,John..DanielMartin[M].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7:292,7.
[7]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3.
【本论文是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成长小说视野下的福尔斯研究(编号:2014-QN-415)、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福尔斯后期小说研究(编号:SKL-2014-158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人称混用 碎片叙事 互文性 开放的结尾
引言
出版于1977年的《丹尼尔·马丁》是福尔斯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其时间跨度30年,地点覆盖多个国家,篇幅长达700多页。它的场景设在现代社会,讲述了丹尼尔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追寻“恰当的感情”的心路历程。通过细读该作,不难发现,该作不仅在创作理念与技巧上传承了福尔斯以前作品的特点,而且又在章法和纹理方面对自由叙事模式有所突破。
一、人称混用
该作主要由第三人称叙事者完成,丹尼尔为了重塑三十年前的自我,重写了过去。作为剧作家,丹尼尔以“他”叙述了小说的大部分内容。同时,丹尼尔在小说中混用了“我”和“他”,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他”大部分用来指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丹尼尔,另外,还指现在的成年丹尼尔,即与整部小说有联系的丹尼尔。例如,在第1章是用“他”来叙述“收获”。第2章仍用“他”来叙述现在的丹尼尔·好莱坞的剧作者·与苏格兰女子珍妮的故事。此外,小说的最后三章也用了同一个“他”,来叙述时下正同简一同坠入爱河的丹尼尔。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则由丹尼尔和珍妮分担。丹尼尔叙述了故事的大部分内容,如第8、10、12-13、15-16、18、25、27-29、31章;珍妮叙述了第4、21章,以及28、34章的大部分内容。事实上,丹尼尔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写、重构了珍妮的文本。他声称重写珍妮的文本是公正的,但他在引用她的叙述时从未用过引号。该作中,也有混用第一、第三人称的情况,如在第7、9、11、14、19-20、22-24、26、30、33、35章中,都有这种情况。克莱曼特如此评价这一技巧:第一、第三人称转换体现了丹尼尔的多面性第7章到第35章中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切换,体现了他在生活中是安于现状还是探索自我的摇摆。其他的切换区分了事物的客观分析与对立的主观反应,以及第三人称的理性和第一人称的感性[1]。
二、碎片叙事
后现代小说由难以定义的碎片构建,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不连贯、碎片是他假装信任的。……他对蒙太奇、拼贴、意合、暗喻、分裂较青睐。因而,他对悖论、悖谬、迂回、开放的断裂也是如此”[2]。因而,后现代主义作者满足于多种碎片、无序、边缘、不连贯、孤立等。
《丹尼尔·马丁》未按照传统方式展示事件,它没有顺序,是一部完全由碎片组成的小说。这部小说颠覆了线性事件的发展。正如福尔斯所言,这部小说“多以碎片叙事,时间上跳跃很大”[3],小说的无序和叙事中心的缺失成为丹尼尔试图重写、重组分裂过去的困难。它包括48章,每章都有一个标题,例如:“收获”、“游戏”、“伞”、“女人的影子”等。从题目看,我们知道,每章没有联系,也没有因果关系。当丹尼尔以一系列情景或场景展示自己的生活,将小说前三分之二的章节制成小故事,过分地展现在读者前时,一个荧屏剧般的提纲弥漫于这部小说。例如,“插曲”一章,详细讲述了米丽亚姆和玛乔里的故事,正如“斐莉妲”讲述了南希·里德的故事。
因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这部小说便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读者,他无需作者或叙述者指引,便能够重获失去的次序。尽管使用多个叙述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变得谨慎、小心,前者则客观地给出了事件的真相。多个叙述者生成了视角的切换,多元的视角生成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可以说福尔斯故意将小说写的不确定、无序,以挑战天真的读者,后者不得不寻找传统叙述中的单元、线性、和谐以及顺序,将一团以另一种方式组合的意象和事件整合。正是福尔斯放弃自己的权威,鼓励读者通过摆脱作者、叙述者的控制,才使得读者构建了自己在小说中的地位,将碎片按顺序重组,并获得意义。
三、互文性
作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重要术语的互文性,首先产生于欧洲,倡导者大多是法国人和美国人,如克娃、巴特、艾略特等,而巴赫金是将这一概念引入西方文论的第一人[4]。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为西方哲学思想中心,一些法国学者脱颖而出,克娃就是其中之一。基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她于60年代中期,首次表述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强调了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的联系,任何文本的形式都需要对另一文本进行吸收和变形。任何文本都没有边界,一个文本独立存在于其它文本也没有可能。我们能够在任何文本中发现其它文本的影子,这些文本相互作用,甚至在某一文本内相互作用。每个文本的意义来自其它文本的相互作用。当我们在阅读一个文本时,我们事实上也在阅读其它文本。“文学作品不只是意义的载体,而且是许多潜文本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5]。
女性之间的冲突是福尔斯青睐的策略之一。在《丹尼尔·马丁》中有许多女子,如简和奈尔,米丽亚姆和玛乔里,都对应存在,这和《收藏家》中的米兰达和妹妹,《巫术师》中的朱恩和朱丽,《法》中的萨拉和蒂娜,《乌木塔》中的怪物和老鼠,《尾数》中的戴尔菲医生和科林护士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关系。福尔斯每次提到这些女子,总是间接地暗示了她们的另一个姐妹:缪斯。福尔斯笔下的女性引导男主人公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与潜能,萨拉和简是查尔斯和丹尼尔的老师,她们引导他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丹尼尔在女人身上追求的是一种刺激的、神秘的、谜一般的东西。尽管简被塑造成丹尼尔的镜子,但简并不像他期待的那样透明,正是她的神秘和模糊激发了丹尼尔追求的欲望。
情景方面也存在很强的互文性,如在火车上遇到坏脾气的人。丹尼尔在回牛津的列车车厢内,当他打破沉默问是否需要关窗时,遭到拒绝。在《法》中,当大胡子撞入查尔斯所乘车厢时,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以上因素共同生成了该文本同其它文本的强烈的互文性。
四、开放的结尾 在《丹尼尔·马丁》中,福尔斯不再给小说一个不怎么幸福的结局,而是将这部小说放入幸福的封闭环境之内。这样做原因在于:一方面,男主人公同他首先认为应该结婚的女人重归于好,并钟爱一生,女主人公在这一历程中理解了他存在的意义,同他的艺术妥协。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将永远完不成,不能被书写,他发现最后一句话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艺术、生活方面的成就永远依赖于未来。或许他的幸福结局依赖于这样的意识:他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同样不可能。“整个视域”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重新被承担的任务,如一个无尽的追求。因此,小说无论对他还是读者,只不过是“一个已过时动物的足迹,现在消失在森林的某个地方”[6]。
通过阅读整部小说,读者可以发现它有一个环形结构,这体现在小说的第一句话:“整个视域;否则其他的已荒废”[6]。这句话更像是结尾,而不是开头,因为它仿佛太具总结性,太过权威。小说结局是开放、环形的,因为它回到了小说的第一句。当然,不可能的最后一句话,在小说结尾处最终也未给出,因为它在小说开始之处已被申明。这种开放,事实上是给丹尼尔·马丁和读者自由,也是一种消解叙事权威的因素。小说中静止不动的生活,映射了自由的结局、未完成的文本及意义的延迟。开放的结尾体现了叙事中的自由,它通常悬而未决,没有最终结局。开放的结尾折中了福尔斯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封闭结局的挑战,同丹尼尔一样,读者远离操纵,他能够控制自己在叙事过程中的位置。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福尔斯拒绝整体化、单一、确定的叙述,而倡导开放与多元的小说叙事模式。
结语
在该作中,福尔斯蓄意破坏了传统叙事规则,他采用非线性叙事、互文、开放的结局等技巧完善了自己的叙事。“他既没有跌入传统小说的框框套套,也没有钻入实验小说创作的死胡同”[7]。福尔斯特殊的叙事技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参与重构故事;开放的文本,邀请读者构建一个中心,摆脱只能被动接受的命运。福尔斯认为:小说呈现的意义不是作家的意图,而是读者的理解,后者的理解使得作品存在。他希望读者能够参与他的作品创作,这样他便能够和读者平等协商,共建文本。
参考文献
[1]Klemtner,Susan.“TheCounterpolesofJohnFowles’sDanielMartin.”[M].Critique,21,No.2,1979:64-65.
[2]Hassan,Ihab.ThePostmodernTurn:EssaysinPostmodernTheoryandCulture[M].Columbus,Ohio:The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87:168-9pp.
[3]Loveday,Simon.TheRomancesofJohnFowles[M].London:MacmillanPress,1985/1988:160.
[4]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7.
[5]Tarbox,Katherine.TheArtofJohnFowles[M].AthensandLondo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88:93.
[6]Fowles,John..DanielMartin[M].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7:292,7.
[7]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3.
【本论文是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成长小说视野下的福尔斯研究(编号:2014-QN-415)、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福尔斯后期小说研究(编号:SKL-2014-158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