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一、营造氛围,培养合作意识
  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精神上受到鼓舞,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营造合作活动氛围,营建小组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1.分组
  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进行了分组。
  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优势学生。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成为主角,因为他们脑筋灵光,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意图或者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案,在其他学生还瞪大眼睛一脸茫然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就绪,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另一部分则是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设计实验操作的方案。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特别注意这两类学生,让这两类学生互相合作。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分工
  不少实验教学活动,学生只是形式上分在了一组,由于没有合理的分工,随意性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成了旁观者。我们的科学老师,应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验前,各组应选好小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实验时,各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分工进行有效的指导。
  为了使组内的集体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之间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互益的过程。在相互信任、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指导方法,掌握合作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不知道怎样合作,或不善于合作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1.各抒己见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交流探讨、深入探究的基础。教师在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时,全班同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每位同学享有同等的思考、探索时间是有必要的。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让教师在开展下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心里有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交流时学会倾听。
  各抒己见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有礼貌地向同学提出问题,当意见出现分歧时,要讲清自己的观点。
  2.善于取长补短
  教师可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指导学生分组展开讨论,通过组内合作探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达成共识。在教学《保护鸡蛋》时,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各小组展开讨论,并进行记录,可以用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设计保护鸡蛋的方案。有的组开始时意见不统一,组内成员通过反复思考、论证,最后确定一个统一的方案;有的组把各自的想法综合起来,设计了一个多重保护方案:把鸡蛋悬浮在灌满盐水的直筒形罐子里,鸡蛋下面有海绵,罐子上还装有简易降落伞……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培养创新能力和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合作的成果,不仅可以解决原来设计中的疑难,归纳概括出更合理更科学的策略,而且可以让组内同学了解别人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视野,拓展思维。
  3.各显神通
  小组合作的过程,也是小组竞争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时,要对学生的研究方案的修正进行指导。在教学《保护鸡蛋》时,教师设计了多个挑战闯关活动,从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到鸡蛋保护器大PK活动,每个环节,既是交流,又是竞争。在制作鸡蛋保护器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自助实验环节,把细铁丝、铁块、石头、木块、塑料、泡沫、纸杯、旧报纸、线绳、胶布、棉花、筷子、纸盒、橡皮筋、直筒形的罐子、塑料袋等十多种材料放在自选材料区,让各小组在自己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自选材料制作。
  在多层次的竞争中,各小组各显神通,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互助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达到了完善自我的目的。
  三、条件保障,促进合作学习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从中掌握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科学素养。在选取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这些材料能否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撑,体现实验材料的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
  1.材料充分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与主题或问题有关的科学探究仪器、学具、图片、录像等,让合作学习活动“有米可炊”。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排除探究活动中的障碍。个别小组在设计方案时操作错误或不规范,教师应及时点拨,加以指导,使小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2.主题明确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将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结构化。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他们自主选择,为合作做准备。
  3.时机恰当
  儿童的天性决定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提供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前,教师在每组的桌上摆放了十几种物品。上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导入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桌子上的材料,根本没有注意老师的教学。所以,在上实验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提供的时机合适,既不影响别的环节的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时间充裕
  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展示。在合作学习之中,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交流感情,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完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日益广泛,国际会计准则比较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由于各国财经制度、法制体系、风俗文化存在差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验动手能力是重中之重,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
清朝末年,随着绅权的扩大和自治事业的兴起,地方本位主义随之泛滥。广西谘议局制定的“制限外籍学生案”和“呈请查办蔡锷案”就是典型的案例。地方本位的形成,是督抚权力扩
远程教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资源在源源不断的下载和更新。我们如何去建设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资源,合理应用资源,二次开发资源,使教育资源更能优化课堂,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则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现浅谈我的一些心得,以和大家共享。  一、二次开发,使教育资源更能优化课堂  1.组合素材,促使资源符合教情学情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的媒体素材,网络课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等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动力。现在的课堂教学,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
县文化馆是农村唯一的文化事业单位,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县文化馆能否以新颖的、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
在我国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使用中超差问题比较严重,即使通过了型式试验、计量检定的产品也存在计量失准的问题,究其原因,国家标准、检定规程存在缺陷,致使型评试验、计量检
法治一方面要求侦查机关正确地行使侦查权,有效地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监督手段,对侦查权的行使进行监督和制约。由于世界各国的政体、司法体制,各国刑事侦查
汽车产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能源危机的显现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能源技术纯电动汽车的研究越发成为解决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