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本章内容是全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历年考试中常见考点,常与其他章节结合出现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考生应予以特别关注。
重要考点1: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明确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特别是注意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严格加以区分,这一判断并不一定仅限于作为客观题,这也可能成为主观题的一个基础,因为,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采用追溯调整法,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采用未来适用法。
2.企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如果法规有相关规定,应按规定执行。例如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时,应按第38号准则的相关规定处理,考生明确长期股权投资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要求。
3.一般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的考核通常以追溯调整法,考生必须特别予以注意。在追溯调整法处理步骤中第一步计算累积影响数是最重要的内容,不仅明确计算税前的差异的方法,即根据旧政策对损益影响与新政策对损益影响,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应与所得税内容密切联系,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计算对所得税的影响,最终计算出各期税后的差异,加总确定累积影响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这部分内容非常容易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收入、所得税等内容结合出现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
重要考点2:前期差错更正
这一内容考生务必特别注意,在考试中非常容易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它可以与前面几乎所有章节及其下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内容结合。对于前期差错更正题目,考生不必急于处理,首先应考虑题目所给内容错误所在,如果仍难以确定,甚至于可以先考虑正确的处理方法,与题目所给的处理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即为差错,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追溯重述,即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考生可以按下列4个步骤进行处理:首先将该差错事项按照当期事项进行处理。然后将涉及损益类账户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替代,特别注意是否对所得税有影响,书上例题对所得税没有影响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处理,考试中并不一定如此;在此基础上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归集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并补提或冲销盈余公积。但考生要注意,在多项前期差错更正的情况下,一般难以保证每一项更正的正确性,因此,后面的结转及盈余公积的调整不应耽搁过多时间,一般难以得分。
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本章属于全书的重点和难点,考试易于出计算题和综合题,一般所占分数比较多。本章内容容易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收入、所得税等有关章节内容密切结合,对考生综合运用各章内容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因此,考生应引起充分注意,尤其是应特别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重要考点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内容及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即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预计负债,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结果与原预计不相吻合,应将其差额,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报告年度的营业外支出和其他应付款,并将预计负债转入其他应付款,考生应特别注意,此时是否转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尚未确认预计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报告年度的营业外支出,确认其他应付款。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主要内容考生要注意与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减值问题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税法是不认可的,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也应注意题目中是否对应收账款允许抵扣比例进行了特殊规定。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以资产负债表日后退货为代表,考生要注意区分退货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之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的所得税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考生要注意区分这一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发现的,还是非日后时期发现的,一般考试中容易涉及前者,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虽然与第十六章会计差错处理表面一样,但考生要注意两者调整会计报表不同。
重要考点2: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别哪些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因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如果事项重大应在附注中加以披露。
第十八章外币折算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出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小,但外币交易的日常处理与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的账务处理应引起考生注意。
重要考点1:外币交易日的账务处理,不论业务内容如何,关键问题均是按外币交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但考生要注意下列两个问题:第一,外币的买卖业务,除了按即期汇率将外币折算成记账本位币,还应理解买入外币时,支付记账本位币应按银行卖出价,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相反卖出外币时,收到记账本位币应按银行买入价。 第二,接受外币资本的投资,将接受的外币投资资产与实收资本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所使用的汇率均为交易日的即期汇率,借贷双方不产生差额,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同。
重要考点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外币折算。考生要注意将外币账户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把握。对于货币性项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外币现金等,在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初始入账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如外币计价的股票投资、存货等,不再区分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变化,还是汇率的变化,对于以外币计价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外币计价的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时,不需再区分各自变化的影响,统一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可。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
本章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做好出现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的充分准备。但本章各节内容也不是同样都重要。一般重要程度可按下列顺序排列:合并财务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关联方、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部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和利润表比较容易出现主观题,而后面的内容比较容易出现客观题。
重要考点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的调整与抵销。
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对各子公司进行分类,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考生尤其要注意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在对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时,应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2.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工作底稿中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这一步骤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要求,而且还应找出两者的差异进行调整。
3.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最重要的就是编制合并抵销分录。考生不必按教材中不同财务报表项目思路学习抵销分录,可以按下列五个方面学习,其中既要考虑本期情况,而且还应考虑以前期对本期影响问题,做连续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投资,母公司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接受投资,形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这些都是内部交易产生的,母公司没有对集团公司以外进行投资,子公司没有接受集团公司以外的投资,所以,应做下列抵销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但是,这个借贷方经常不相等,是由于合并成本与占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可能不相等所导致的,那么就形成了商誉。
(2)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净利润的抵销 其实质即为借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少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即少数股东损益;贷记子公司的净利润,按我们熟悉的“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的公式,可以调整反映为“净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抵销分录可以反映为: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未分配利润——年末
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3)债权与债务的抵销
简单地说就是借记“债务”,贷记“债权”;只不过债务、债权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但是考生要注意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须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尤其是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由于是以前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本年抵销时应利用利润分配替代。
(4)收入、成本与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考生要注意区分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否受以前期的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只考虑本期抵销,就考虑下列3种情况即可:
如果有以前期未售出对本期的影响时,应按下列3个方面分析抵销:
①假设上期未售出的存货本期全部售出,抵销原未实现的毛利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②假设本期从集团公司内部购入存货全部对外销售了,抵销毛利部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③期末未售出部分的未实现毛利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5)收入、成本与固定资产的抵销。本部分内容虽然也比较重要,但考生没有必要一一学习,将上述(3)、(4)的原理加以运用即可。
重要考点2:掌握利润表的结构与填列方法。由于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考生要注意营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并将其与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会计差错更正、所得税等问题密切联系,以应对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另外考生还应熟练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会调整计算出稀释每股收益。
重要考点3:掌握现金流量表重要项目计算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实质上是收付实现制,考生应能理解如何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调节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尤其是能熟练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项目金额。理解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等项目都包括哪些内容,不包括哪些内容。理解如何将企业净利润调整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部分内容更易于出现客观题。
重要考点4: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及其披露。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考试的题型多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考生应以净资产为核心,将净资产中的基金问题与资产、负债问题联系在一起学习;将净资产中的结余问题与收入、支出问题联系在一起学习。另外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即可。
最后,预祝考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新会计准则内容,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责编:筱惠
本章内容是全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历年考试中常见考点,常与其他章节结合出现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考生应予以特别关注。
重要考点1: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明确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特别是注意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严格加以区分,这一判断并不一定仅限于作为客观题,这也可能成为主观题的一个基础,因为,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采用追溯调整法,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采用未来适用法。
2.企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如果法规有相关规定,应按规定执行。例如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时,应按第38号准则的相关规定处理,考生明确长期股权投资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要求。
3.一般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的考核通常以追溯调整法,考生必须特别予以注意。在追溯调整法处理步骤中第一步计算累积影响数是最重要的内容,不仅明确计算税前的差异的方法,即根据旧政策对损益影响与新政策对损益影响,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应与所得税内容密切联系,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计算对所得税的影响,最终计算出各期税后的差异,加总确定累积影响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这部分内容非常容易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收入、所得税等内容结合出现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
重要考点2:前期差错更正
这一内容考生务必特别注意,在考试中非常容易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它可以与前面几乎所有章节及其下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内容结合。对于前期差错更正题目,考生不必急于处理,首先应考虑题目所给内容错误所在,如果仍难以确定,甚至于可以先考虑正确的处理方法,与题目所给的处理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即为差错,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追溯重述,即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考生可以按下列4个步骤进行处理:首先将该差错事项按照当期事项进行处理。然后将涉及损益类账户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替代,特别注意是否对所得税有影响,书上例题对所得税没有影响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处理,考试中并不一定如此;在此基础上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归集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并补提或冲销盈余公积。但考生要注意,在多项前期差错更正的情况下,一般难以保证每一项更正的正确性,因此,后面的结转及盈余公积的调整不应耽搁过多时间,一般难以得分。
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本章属于全书的重点和难点,考试易于出计算题和综合题,一般所占分数比较多。本章内容容易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收入、所得税等有关章节内容密切结合,对考生综合运用各章内容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因此,考生应引起充分注意,尤其是应特别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重要考点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内容及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即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预计负债,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结果与原预计不相吻合,应将其差额,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报告年度的营业外支出和其他应付款,并将预计负债转入其他应付款,考生应特别注意,此时是否转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尚未确认预计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报告年度的营业外支出,确认其他应付款。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主要内容考生要注意与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减值问题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税法是不认可的,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也应注意题目中是否对应收账款允许抵扣比例进行了特殊规定。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以资产负债表日后退货为代表,考生要注意区分退货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之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的所得税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考生要注意区分这一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发现的,还是非日后时期发现的,一般考试中容易涉及前者,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虽然与第十六章会计差错处理表面一样,但考生要注意两者调整会计报表不同。
重要考点2: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别哪些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因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如果事项重大应在附注中加以披露。
第十八章外币折算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出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小,但外币交易的日常处理与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的账务处理应引起考生注意。
重要考点1:外币交易日的账务处理,不论业务内容如何,关键问题均是按外币交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但考生要注意下列两个问题:第一,外币的买卖业务,除了按即期汇率将外币折算成记账本位币,还应理解买入外币时,支付记账本位币应按银行卖出价,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相反卖出外币时,收到记账本位币应按银行买入价。 第二,接受外币资本的投资,将接受的外币投资资产与实收资本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所使用的汇率均为交易日的即期汇率,借贷双方不产生差额,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同。
重要考点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外币折算。考生要注意将外币账户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把握。对于货币性项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外币现金等,在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初始入账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如外币计价的股票投资、存货等,不再区分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变化,还是汇率的变化,对于以外币计价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外币计价的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时,不需再区分各自变化的影响,统一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可。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
本章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做好出现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的充分准备。但本章各节内容也不是同样都重要。一般重要程度可按下列顺序排列:合并财务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关联方、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部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和利润表比较容易出现主观题,而后面的内容比较容易出现客观题。
重要考点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的调整与抵销。
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对各子公司进行分类,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考生尤其要注意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在对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时,应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2.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工作底稿中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这一步骤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要求,而且还应找出两者的差异进行调整。
3.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最重要的就是编制合并抵销分录。考生不必按教材中不同财务报表项目思路学习抵销分录,可以按下列五个方面学习,其中既要考虑本期情况,而且还应考虑以前期对本期影响问题,做连续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投资,母公司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接受投资,形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这些都是内部交易产生的,母公司没有对集团公司以外进行投资,子公司没有接受集团公司以外的投资,所以,应做下列抵销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但是,这个借贷方经常不相等,是由于合并成本与占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可能不相等所导致的,那么就形成了商誉。
(2)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净利润的抵销 其实质即为借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少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即少数股东损益;贷记子公司的净利润,按我们熟悉的“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的公式,可以调整反映为“净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抵销分录可以反映为: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未分配利润——年末
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3)债权与债务的抵销
简单地说就是借记“债务”,贷记“债权”;只不过债务、债权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但是考生要注意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须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尤其是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由于是以前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本年抵销时应利用利润分配替代。
(4)收入、成本与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考生要注意区分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否受以前期的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只考虑本期抵销,就考虑下列3种情况即可:
如果有以前期未售出对本期的影响时,应按下列3个方面分析抵销:
①假设上期未售出的存货本期全部售出,抵销原未实现的毛利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②假设本期从集团公司内部购入存货全部对外销售了,抵销毛利部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③期末未售出部分的未实现毛利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5)收入、成本与固定资产的抵销。本部分内容虽然也比较重要,但考生没有必要一一学习,将上述(3)、(4)的原理加以运用即可。
重要考点2:掌握利润表的结构与填列方法。由于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考生要注意营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并将其与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会计差错更正、所得税等问题密切联系,以应对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另外考生还应熟练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会调整计算出稀释每股收益。
重要考点3:掌握现金流量表重要项目计算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实质上是收付实现制,考生应能理解如何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调节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尤其是能熟练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项目金额。理解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等项目都包括哪些内容,不包括哪些内容。理解如何将企业净利润调整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部分内容更易于出现客观题。
重要考点4: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及其披露。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考试的题型多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考生应以净资产为核心,将净资产中的基金问题与资产、负债问题联系在一起学习;将净资产中的结余问题与收入、支出问题联系在一起学习。另外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即可。
最后,预祝考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新会计准则内容,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责编: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