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今年秋季开学前夕,教育部发布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这份调研结果公告再次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先生这个富有哲理、博大精深的论断,虽距今岁月久远,但依旧光辉灿烂。
身体健康、体质良好是“少年强”的重要内容,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许多孩子,生在红旗下.长在幸福中,丰衣足食,无忧无虑。他们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过着如蜜似糖的幸福生活。但是,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学生体质状况喜忧参半
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调研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旨在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动态,为进行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宏观决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客观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全国性专项调研活动,从1985年实施以来已先后进行了6次。前5次的监测调研结果无不令人忧心忡忡,面对我国城乡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下滑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8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城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总体状况已有所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1、0.79、1.55、1.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0.80、2.02、1.15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71、0.59、1.26、0.94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84、0.55、1.34、0.64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27、2.07、0.34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63、0.29、0.97、0.43厘米。
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重要指标的肺活量水平,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89、84、94、81毫升;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毫升。学生的营养状况也继续得到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年龄组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87%、5.81%、2.69%、5~45%,比2005年分别降低0.02、0.21、0.27、0.27个百分点;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7.32%、25.94%、20.03%、27.08%,比2005年分别降低1.40、0.78、2.80、1.35个百分点。乡村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继续下降,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16.85%、20.50%,IZ2005年分别下降3.19、3.86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10.64%、13.82%,比2005年分别下降1.97、0.10个百分点。
尤其是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的粪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66%、3.14%,比2005年分别下降4.48、5.24个百分点;9岁年龄组分别为2.71%、2.42%,比2005年分别下降3.86、4.8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比2005年有所提高,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出现好转,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反映力量素质的握力成绩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出现了持续增高且呈低龄化倾向,龋齿患病率也出现反弹。
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大学)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44、1.45次,1000米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02、2.48次/分,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0.06、0.10、0.05秒。
在视力方面,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为40.89%(其中城市为48.81%,农村为32.98%),比2005年增加9.22个百分点;13~15岁初中生为67.33%(其中城市为75.94%,农村为58.74%),比2005年增加9.26个百分点;16~18岁高中生为79.20%(其中城市为83.84%,农村为74.59%),比2005年增加3.18个百分点;19~22岁大学生为84.72%(其中城市为84,14%,农村为85.30%),比2005年增加2.0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 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在体态方面,各年龄组的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比2005年分别增加1.56、1.20、2,59、3.42个百分点。另外,多数年龄组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也出现反弹。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5.84%、57.48%、62.10%、62.55%,比2005年分别上升8.04、8.78、3.70、3.95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9.80%、18.64%、18.64%、23.85%,比2005年分别上升8.90、3.94、6.64、8.05个百分点。
学生体质下降孰之过
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较重,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此外,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引发学生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体质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不可否认,学校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初三和高三毕业年级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中高考科目课程往往挤占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同时。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之间也存在问题,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学模式僵硬、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如很多学校强迫孩子参加跑圈等枯燥的体育活动,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参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体育失去兴趣;有些学校放弃了篮球、体操和武术等教学项目,体育课上只设置达标项目,走进了体育教学的误区,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同时,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意识。大部分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自觉性,没有每天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较多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热衷于把有限的一点空闲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或上网聊天,没有安排体育锻炼时间,像跳绳、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在消失。通过调查发现,某校高中男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占57.4%,高中女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只有5.7%,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占29.7%。
对于这一问题,家长的认识也很不到位。现在许多家长都给予孩子学习方面很大压力,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外,家长往往还给孩子报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导致孩子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调查发现,某重点高中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不支持和无所谓的态度。其中不支持的占39.5%,无所谓的占47.7%。另外,家长们盲目地为孩子补充过剩的营养。如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也使得“豆芽菜”和“小胖墩”型孩子增多。
另外,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锻炼需要,也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目向学生免费开放。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很少,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
学生体质下降贻害无穷
中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下降,为他们未来五六十年的身体状况不佳埋下隐患,甚至直接造成现阶段身体的超负荷。近年来,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就是一个例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正逐渐发育成熟,从身体到性情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候,如果不给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他们一生的健康将被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中学生从升学到工作。竞争压力逐步升级,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久立足,仅有知识和智慧是不够的,强健的体魄是基础。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未来的体力劳动相对减少,但精神压力却远远超出了父辈,他们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没有坚强的精神是很难实现的。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生理的“亚健康”会使人感到力不从心,进而诱发心理的“亚健康”,而心理的“亚健康”是现代很多生理疾病的病因。
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他们只专注于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身体本钱去应对竞争必然会被画上一个问号;而即便进入了核心竞争阶层,学生时代身体锻炼亏欠所带来的后遗症也会让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未来国际化和合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团结协作这一素质显得越发重要。这一代中国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从整体性格上更加自我,如果在学生时期、在性格仍然可塑的时期没有形成团结协作的观念,那么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很难在团队中与同事合作。
增强学生体质任重道远
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但目前中国要解决学生体质问题,还任重道远。要彻底提高学生体质,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首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进行6项测试,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跳跃试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跳跃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状况,还可帮助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方式,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其次,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育部20D5年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对全国学生的体质变化进行跟踪。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承办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也于2005年10月19日开通。该网站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包括个性体检数据、家族病史、个人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状况、个人疾病史及医师处方等与健康相关的信息。
再次,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2004年初,初一年级开始实行新课标。新课标突出健康概念。指导学生制订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与旧课标制订好上课具体内容不同的是,新课标只是注明某个阶段应该培养哪种体育能力,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教授学生有用的体育锻炼方式。
实际上,忽视中学生体育锻炼,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想法是,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学生的培养就是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的体育教学以应付体育比赛和培养少数尖子运动员为目标,而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有些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判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为核心,升学人数多少排位次,从而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既缺位又缺量。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走出思想认识误区,抓好中学生体育锻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体育课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像文化课那样,既有国家规定的课时保证,又有计划、有内容,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季节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完成共同科目的教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科目,使学生有新鲜感。为了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最后。用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运动意识。为了提高学生体质,一些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体育的强弱,决定着学生体质的高低。唯有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财力支持下,各级主管部门切实转变观念,把学生健康当成一件事关国家未来的大事来抓,人们才会看到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真正健康、全面地成长。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时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的是与学校体育密切相美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为了界定它的内涵,又避免与三维的健康概念混淆。故将“体质”作为“健康”的定语以示其内涵。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教育激励、反馈功能和引导、锻炼功能。
就教育激励来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反馈功能主要在于,它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并规定了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该系统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能够在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引导和锻炼功能: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增加了一些简便易行,锻炼效果较好的项目,并提高了部分锻炼项目指标的权重,对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还可以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用于自身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今年秋季开学前夕,教育部发布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这份调研结果公告再次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先生这个富有哲理、博大精深的论断,虽距今岁月久远,但依旧光辉灿烂。
身体健康、体质良好是“少年强”的重要内容,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许多孩子,生在红旗下.长在幸福中,丰衣足食,无忧无虑。他们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过着如蜜似糖的幸福生活。但是,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学生体质状况喜忧参半
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调研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旨在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动态,为进行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宏观决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客观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全国性专项调研活动,从1985年实施以来已先后进行了6次。前5次的监测调研结果无不令人忧心忡忡,面对我国城乡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下滑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8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城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总体状况已有所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1、0.79、1.55、1.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0.80、2.02、1.15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71、0.59、1.26、0.94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84、0.55、1.34、0.64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27、2.07、0.34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63、0.29、0.97、0.43厘米。
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重要指标的肺活量水平,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89、84、94、81毫升;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毫升。学生的营养状况也继续得到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年龄组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87%、5.81%、2.69%、5~45%,比2005年分别降低0.02、0.21、0.27、0.27个百分点;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7.32%、25.94%、20.03%、27.08%,比2005年分别降低1.40、0.78、2.80、1.35个百分点。乡村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继续下降,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16.85%、20.50%,IZ2005年分别下降3.19、3.86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10.64%、13.82%,比2005年分别下降1.97、0.10个百分点。
尤其是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的粪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66%、3.14%,比2005年分别下降4.48、5.24个百分点;9岁年龄组分别为2.71%、2.42%,比2005年分别下降3.86、4.8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比2005年有所提高,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1.12、1.03、0.76厘米,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出现好转,7~18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别平均增长0.49、0.04、0.53厘米,城市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48、0.46、0.34、0.91秒。反映力量素质的握力成绩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握力分别平均提高0.43、0.42、0.36、0.16千克。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出现了持续增高且呈低龄化倾向,龋齿患病率也出现反弹。
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大学)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44、1.45次,1000米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02、2.48次/分,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0.06、0.10、0.05秒。
在视力方面,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为40.89%(其中城市为48.81%,农村为32.98%),比2005年增加9.22个百分点;13~15岁初中生为67.33%(其中城市为75.94%,农村为58.74%),比2005年增加9.26个百分点;16~18岁高中生为79.20%(其中城市为83.84%,农村为74.59%),比2005年增加3.18个百分点;19~22岁大学生为84.72%(其中城市为84,14%,农村为85.30%),比2005年增加2.0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 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
在体态方面,各年龄组的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比2005年分别增加1.56、1.20、2,59、3.42个百分点。另外,多数年龄组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也出现反弹。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5.84%、57.48%、62.10%、62.55%,比2005年分别上升8.04、8.78、3.70、3.95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9.80%、18.64%、18.64%、23.85%,比2005年分别上升8.90、3.94、6.64、8.05个百分点。
学生体质下降孰之过
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较重,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此外,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引发学生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体质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不可否认,学校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初三和高三毕业年级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中高考科目课程往往挤占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同时。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之间也存在问题,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学模式僵硬、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如很多学校强迫孩子参加跑圈等枯燥的体育活动,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参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体育失去兴趣;有些学校放弃了篮球、体操和武术等教学项目,体育课上只设置达标项目,走进了体育教学的误区,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同时,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意识。大部分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自觉性,没有每天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较多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热衷于把有限的一点空闲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或上网聊天,没有安排体育锻炼时间,像跳绳、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在消失。通过调查发现,某校高中男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占57.4%,高中女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只有5.7%,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占29.7%。
对于这一问题,家长的认识也很不到位。现在许多家长都给予孩子学习方面很大压力,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外,家长往往还给孩子报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导致孩子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调查发现,某重点高中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不支持和无所谓的态度。其中不支持的占39.5%,无所谓的占47.7%。另外,家长们盲目地为孩子补充过剩的营养。如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也使得“豆芽菜”和“小胖墩”型孩子增多。
另外,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锻炼需要,也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目向学生免费开放。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很少,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
学生体质下降贻害无穷
中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下降,为他们未来五六十年的身体状况不佳埋下隐患,甚至直接造成现阶段身体的超负荷。近年来,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就是一个例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正逐渐发育成熟,从身体到性情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候,如果不给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他们一生的健康将被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中学生从升学到工作。竞争压力逐步升级,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久立足,仅有知识和智慧是不够的,强健的体魄是基础。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未来的体力劳动相对减少,但精神压力却远远超出了父辈,他们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没有坚强的精神是很难实现的。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生理的“亚健康”会使人感到力不从心,进而诱发心理的“亚健康”,而心理的“亚健康”是现代很多生理疾病的病因。
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他们只专注于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身体本钱去应对竞争必然会被画上一个问号;而即便进入了核心竞争阶层,学生时代身体锻炼亏欠所带来的后遗症也会让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未来国际化和合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团结协作这一素质显得越发重要。这一代中国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从整体性格上更加自我,如果在学生时期、在性格仍然可塑的时期没有形成团结协作的观念,那么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很难在团队中与同事合作。
增强学生体质任重道远
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但目前中国要解决学生体质问题,还任重道远。要彻底提高学生体质,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首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进行6项测试,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跳跃试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跳跃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状况,还可帮助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方式,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其次,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育部20D5年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对全国学生的体质变化进行跟踪。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承办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也于2005年10月19日开通。该网站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包括个性体检数据、家族病史、个人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状况、个人疾病史及医师处方等与健康相关的信息。
再次,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2004年初,初一年级开始实行新课标。新课标突出健康概念。指导学生制订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与旧课标制订好上课具体内容不同的是,新课标只是注明某个阶段应该培养哪种体育能力,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教授学生有用的体育锻炼方式。
实际上,忽视中学生体育锻炼,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想法是,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学生的培养就是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的体育教学以应付体育比赛和培养少数尖子运动员为目标,而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有些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判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为核心,升学人数多少排位次,从而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既缺位又缺量。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走出思想认识误区,抓好中学生体育锻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体育课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像文化课那样,既有国家规定的课时保证,又有计划、有内容,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季节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完成共同科目的教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科目,使学生有新鲜感。为了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最后。用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运动意识。为了提高学生体质,一些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体育的强弱,决定着学生体质的高低。唯有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财力支持下,各级主管部门切实转变观念,把学生健康当成一件事关国家未来的大事来抓,人们才会看到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真正健康、全面地成长。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时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的是与学校体育密切相美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为了界定它的内涵,又避免与三维的健康概念混淆。故将“体质”作为“健康”的定语以示其内涵。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教育激励、反馈功能和引导、锻炼功能。
就教育激励来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反馈功能主要在于,它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并规定了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该系统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能够在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引导和锻炼功能: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增加了一些简便易行,锻炼效果较好的项目,并提高了部分锻炼项目指标的权重,对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还可以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用于自身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