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就业压力不断膨胀的当今社会,仅具备高等学历背景和资格已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这对于处在就业相对饱和状态下的外语专业而言,更是充满了竞争和挑战。而对于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来说,发展专业特色,培养具备高素质核心竞争力的职业人才是摆在当前的首要任务。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观,透析了高职院校应如何对学生因势利导以挖掘习得潜能,并提出了外语核心能力培养的新目标,即培养外语环境下的内在习得能力和信息掌控能力,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方法。
就业饱和二语习得核心能力新定位我国政治经济全球化的热度正在21世纪的今天快速散发,国内就业市场却出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相对饱和,即就业市场中的某些专业人才过剩,或者初级技术领域人才过剩而高标准、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因此,以职业教育为本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此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但同时也预示了新的生机。教育部在2010年《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致力于培养社会基层需要的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阐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使命。教育部在2006年起实施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一百所职业院校入选,为其他高职院校发展树立改革示范(俞克新,2007)。文工综合类和特殊行业类如交通、水利、农业、工程等专业为主学校占示范院校多数,而以外语为发展主体的文科类院校并不多。那么以外语类为主的职业院校在社会发展中应发挥哪些优势?又应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的经济气候?
一、高职外语类专业就业现状、远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职业院校外语类相关专业主要面向国内大中小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相关涉外机构培养文职、商务、外贸、服务、管理等岗位所需应用技能型人才。目前,全国就业专业排名显示,外(英)语专业已呈现相对饱和状态,但是涉外相关专业的需求依然呈上升趋势。教育部2007年11月份公布的信息,2004年起,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初次就业率水平。2011年6月9日,麦可思发布了对2010届本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
麦可思对2007~2010届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并正在逐渐缩小与本科院校的就业差距。专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基本达到了招聘单位要求,在职业技术领域显示出熟练的应用技能。尽管专科院校的就业率在相对稳健地上升,但仍不可忽视就业竞争的激烈。外语类高等职业院校在核心能力培养、专业设置以及择业取向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入学伊始外(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高职外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应用技能,因此高职毕业生的综合外语竞争力弱于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不能胜任有深度的工作等。另外,近年各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火热,但是社会对外语专业岗位的需求却在相对递减。据此,有人质疑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提出“外语教育浪费论”的观点。程晓堂等认为这是源自功利主义外语教育观,语言作为人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可以起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程晓堂、岳颖,2011)。鉴于网络发展和国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形势,用人单位非但没有降低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反而逐渐升级,从对外语证书、学习时间的要求,逐渐扩大到对外语交际和实际操作的要求,这显示了外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外语类高职院校则不仅要将外(英)语作为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更要作为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
二、二语习得理论对高职外语核心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二语学习与习得(acquisition)环境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是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这不同于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学习过程。Lightbown将“习得”一词与Krashen的相区别,认为习得是在没有进行元语言指导而无意识地发展的语言能力,而学习则是指接受的正式的显性语言知识传授而获得有关二语言的语言知识(Lightbown,2000)。当代高校的外语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言知识(knowledge)更要具备语言能力(competence),而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培养第一线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多位语言学家也曾表明懂得语言规则并不意味着能够应用于交际互动中,知识的获得并不等于应用能力的掌握。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使用体验,语言在交际使用的过程中习得(王初明,2011)。因此,对于外语类高职院校,应将语言学习环境与习得环境相结合,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创造更大的发挥和应用空间,使学生有意识的“学”,转换成自然的“习得”和内在的能力。
(二)输入——输入强化——吸纳——习得过程
输入是指学习者所遇到的在交际环境下或背景中的语言片段,也称为原始语言资料 (Schwartz 1993)。但是,作为有效的输入需要满足两个特征,即输入必须包含某种可理解的信息;这个语言输入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但对于输入是否必须被有意识地感知,存在争议。以Schmidt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输入的语言特征只有在能够被学习者意识到时才是有价值的。某些学者如Tomli、Villa等认为,输入并不一定需要被有意识地感知。无论对输入认识如何,研究者一致认为输入对学习者进行二语习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习得的重要途径之一。输入强化是对输入的加强,是在语言教学中有意使用的教学技术,可以有意凸显第二语言输入的某些特征,从而引起学习者对这些特征的注意,达到促进二语习得的目的(Sharwood,1993)。王初明(2011)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体验,其习得自然与语言接触量的多寡有关,语言接触频率顺理成章被视为语言习得的一个机理。 输入和输入强化理论在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可以起到引领和巩固的作用。对于以工作为导向的高职外语教学,职业化的内容输入、交际任务的实现是语言学习的关键。专业课上或是课下,有意无意地获得某些有意义的语言符号,甚至是外语形态的专业术语符号,这就是一种输入。若有效吸纳输入并进行有意义输出,则需要进行特别强化。外语教学中反复大量地呈现此类有意义的输入或突显这类符号的特征就是强化输入。这是二语学习与二语习得相辅相成的协同过程,是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下语言获知结合的过程。
(三)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Ehrman和Oxford总结了9个学习者与二语学习相关的学习风格,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风格包括学习者的感官喜好、个性类型、概括方式和生物差异等4个方面(Oxford,2003)。对于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而言,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也可以使学生发现积极的学习策略,挖掘自身特长。例如,在学习方式上,既有综合型学习者,他们通常喜欢交际和互动,强调意义和概括性,乐于从语境中猜测内容含义;也有分析型学习者,他们更注重准确性,不相信猜测,愿从更深层次对意义进行分析理解。又如,在生物差异方面,学习者对生物节律、饮食和环境的喜好、习惯不同,进行学习也有不同的习惯和方式。因此,有晨读型学习者,也有夜读型学习者;有以食物促学型,也有因食物分神型学习者,等等。教师根据学习风格的差异可以鼓励学习者采用某些具体的行为或思维方式,即学习策略,来促进二语学习。学习者通常自己在学习中会采用一些学习策略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然而,Oxford认为,只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某些策略才是积极的,是促进学习的。因此,对于外语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了解并利用学生学习风格,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使其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高职外语核心能力培养新定位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因此,单纯的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外语类专业缺乏职业特色,就业面狭窄,因此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需要突出职业性与实用性。浙江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做了较为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以外语见长、并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人才;并结合绍兴市乃至全省的经贸、外向型企业较多和涉外人才需求量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涉外经济管理人才、贸易应用性人才,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丁晓洋、单胜江,2007)。他们提出的“SPT”(Successful Practical
就业饱和二语习得核心能力新定位我国政治经济全球化的热度正在21世纪的今天快速散发,国内就业市场却出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相对饱和,即就业市场中的某些专业人才过剩,或者初级技术领域人才过剩而高标准、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因此,以职业教育为本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此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但同时也预示了新的生机。教育部在2010年《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致力于培养社会基层需要的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阐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使命。教育部在2006年起实施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一百所职业院校入选,为其他高职院校发展树立改革示范(俞克新,2007)。文工综合类和特殊行业类如交通、水利、农业、工程等专业为主学校占示范院校多数,而以外语为发展主体的文科类院校并不多。那么以外语类为主的职业院校在社会发展中应发挥哪些优势?又应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的经济气候?
一、高职外语类专业就业现状、远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职业院校外语类相关专业主要面向国内大中小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相关涉外机构培养文职、商务、外贸、服务、管理等岗位所需应用技能型人才。目前,全国就业专业排名显示,外(英)语专业已呈现相对饱和状态,但是涉外相关专业的需求依然呈上升趋势。教育部2007年11月份公布的信息,2004年起,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初次就业率水平。2011年6月9日,麦可思发布了对2010届本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
麦可思对2007~2010届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并正在逐渐缩小与本科院校的就业差距。专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基本达到了招聘单位要求,在职业技术领域显示出熟练的应用技能。尽管专科院校的就业率在相对稳健地上升,但仍不可忽视就业竞争的激烈。外语类高等职业院校在核心能力培养、专业设置以及择业取向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入学伊始外(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高职外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应用技能,因此高职毕业生的综合外语竞争力弱于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不能胜任有深度的工作等。另外,近年各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火热,但是社会对外语专业岗位的需求却在相对递减。据此,有人质疑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提出“外语教育浪费论”的观点。程晓堂等认为这是源自功利主义外语教育观,语言作为人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可以起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程晓堂、岳颖,2011)。鉴于网络发展和国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形势,用人单位非但没有降低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反而逐渐升级,从对外语证书、学习时间的要求,逐渐扩大到对外语交际和实际操作的要求,这显示了外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外语类高职院校则不仅要将外(英)语作为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更要作为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
二、二语习得理论对高职外语核心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二语学习与习得(acquisition)环境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是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这不同于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学习过程。Lightbown将“习得”一词与Krashen的相区别,认为习得是在没有进行元语言指导而无意识地发展的语言能力,而学习则是指接受的正式的显性语言知识传授而获得有关二语言的语言知识(Lightbown,2000)。当代高校的外语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言知识(knowledge)更要具备语言能力(competence),而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培养第一线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多位语言学家也曾表明懂得语言规则并不意味着能够应用于交际互动中,知识的获得并不等于应用能力的掌握。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使用体验,语言在交际使用的过程中习得(王初明,2011)。因此,对于外语类高职院校,应将语言学习环境与习得环境相结合,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创造更大的发挥和应用空间,使学生有意识的“学”,转换成自然的“习得”和内在的能力。
(二)输入——输入强化——吸纳——习得过程
输入是指学习者所遇到的在交际环境下或背景中的语言片段,也称为原始语言资料 (Schwartz 1993)。但是,作为有效的输入需要满足两个特征,即输入必须包含某种可理解的信息;这个语言输入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但对于输入是否必须被有意识地感知,存在争议。以Schmidt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输入的语言特征只有在能够被学习者意识到时才是有价值的。某些学者如Tomli、Villa等认为,输入并不一定需要被有意识地感知。无论对输入认识如何,研究者一致认为输入对学习者进行二语习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习得的重要途径之一。输入强化是对输入的加强,是在语言教学中有意使用的教学技术,可以有意凸显第二语言输入的某些特征,从而引起学习者对这些特征的注意,达到促进二语习得的目的(Sharwood,1993)。王初明(2011)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体验,其习得自然与语言接触量的多寡有关,语言接触频率顺理成章被视为语言习得的一个机理。 输入和输入强化理论在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可以起到引领和巩固的作用。对于以工作为导向的高职外语教学,职业化的内容输入、交际任务的实现是语言学习的关键。专业课上或是课下,有意无意地获得某些有意义的语言符号,甚至是外语形态的专业术语符号,这就是一种输入。若有效吸纳输入并进行有意义输出,则需要进行特别强化。外语教学中反复大量地呈现此类有意义的输入或突显这类符号的特征就是强化输入。这是二语学习与二语习得相辅相成的协同过程,是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下语言获知结合的过程。
(三)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Ehrman和Oxford总结了9个学习者与二语学习相关的学习风格,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风格包括学习者的感官喜好、个性类型、概括方式和生物差异等4个方面(Oxford,2003)。对于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而言,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也可以使学生发现积极的学习策略,挖掘自身特长。例如,在学习方式上,既有综合型学习者,他们通常喜欢交际和互动,强调意义和概括性,乐于从语境中猜测内容含义;也有分析型学习者,他们更注重准确性,不相信猜测,愿从更深层次对意义进行分析理解。又如,在生物差异方面,学习者对生物节律、饮食和环境的喜好、习惯不同,进行学习也有不同的习惯和方式。因此,有晨读型学习者,也有夜读型学习者;有以食物促学型,也有因食物分神型学习者,等等。教师根据学习风格的差异可以鼓励学习者采用某些具体的行为或思维方式,即学习策略,来促进二语学习。学习者通常自己在学习中会采用一些学习策略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然而,Oxford认为,只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某些策略才是积极的,是促进学习的。因此,对于外语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了解并利用学生学习风格,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使其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高职外语核心能力培养新定位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因此,单纯的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外语类专业缺乏职业特色,就业面狭窄,因此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需要突出职业性与实用性。浙江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做了较为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以外语见长、并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人才;并结合绍兴市乃至全省的经贸、外向型企业较多和涉外人才需求量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涉外经济管理人才、贸易应用性人才,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丁晓洋、单胜江,2007)。他们提出的“SPT”(Successful Prac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