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县教师进修学校 安徽 萧县 235200)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语文材料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作文、课外阅读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熏陶感染,移人性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熏陶感染;提高
Sneak in a night with the breeze, the smooth thing be thin to have no voice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exaltation studen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Wang Xue-liang
【Abstract】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ave to strengthen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education.The language belong to the academics of humanities, language material to the person's spirit realm function,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on's spirit realm again is deep wide.Practice an activity through text, composition, reading outside the lesson and language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etc. variety outlet smoked pottery infection, move human nature feeling, exaltation the studen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real attain to pursue truth of unify of ideal state.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Smoked pottery infection;Exaltation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要开发人的价值潜能,就要重视人的特点,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社会,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可是,我国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重教书,轻育人,片面追求科技知识、技能,而忽视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生活中,有政治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如此等等社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基本技能,而是人生价值观扭曲,思想品格、道德水平低下所致。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素养,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语文则不同,语文材料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渠道熏陶感染,移人性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在课文中挖掘人文精神 于漪老师说过:“应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习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诵读一篇《离骚》可以让学生辨清浊、明是非;讲析一阕《满江红》,可以催发学生的报国之心;朗读一首《正气歌》,可以激发学习的浩然之气,使他们永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教授一首《沁园春·雪》更唤起了炎黄子孙对“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无产阶级当代英雄的仰慕。对这些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进行点拨,通过品味语言、剖析形象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形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 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人风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渗透人文精神。
2.1 让学生写真话。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喜欢假 大 空。言为心声,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就必须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2.2 在写作中塑造美好心灵,建造理想人格。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二十一世纪人格素质的要求,进行有系统的训练,以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爱心与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从爱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描写亲人的关爱、邻里的互助,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呵护,甚至于陌生人的帮助,让学生逐步地学会关心、同情弱小者,将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接着,培养学生具有求知、成才的伟大抱负。在通过爱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老师可以拟题《天生我才必有用》等,让学生作文,使他们自学树立成才的伟大志向。最后,还可以通过作文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品质。
2.3 在评语中充满人文性。大部分教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所写的作文评语往往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写了等于没写。基于这种情况,可以用第二人称的谈心式来写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充满人文关怀。记得有一次学生在名为《记忆》的作文中写到她失恋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读着你那清闲淡雅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10年前的我,那时我也很迷惘、自卑,但我终于想明白:上帝创造了你,你就会有快乐的理由。你是个优秀的女孩,终有一天会遇到欣赏你的他。笑一笑,世界因你而美丽”。 那次作文后,我发觉,那个原本极其内向的女生变得开朗了。这种评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从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3. 在阅读中积累人文精神 在课堂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读孟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范仲淹,可以领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读苏轼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生命,关注精神世界,对未来充满神往和热情,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4.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呈现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出强劲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人文知识讲座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最多,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体验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和爱国情感,在教学课本中的最后一篇鲁迅作品《药》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鲁迅作品进行一次集大成式的总结性专题研究。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布置或自行确定的研究性论题,进阅览室、图书馆检索和阅读相关作品及研究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科学钻研、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也接受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新世纪仍要发扬鲁迅精神,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民主、战斗精神,学习他切实关心祖国现实和命运,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课文,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文素养将影响与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于他们的下一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供各种途径,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真正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理想境界。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语文材料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作文、课外阅读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熏陶感染,移人性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熏陶感染;提高
Sneak in a night with the breeze, the smooth thing be thin to have no voice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exaltation studen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Wang Xue-liang
【Abstract】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ave to strengthen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education.The language belong to the academics of humanities, language material to the person's spirit realm function,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on's spirit realm again is deep wide.Practice an activity through text, composition, reading outside the lesson and language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etc. variety outlet smoked pottery infection, move human nature feeling, exaltation the studen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real attain to pursue truth of unify of ideal state.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Smoked pottery infection;Exaltation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要开发人的价值潜能,就要重视人的特点,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社会,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可是,我国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重教书,轻育人,片面追求科技知识、技能,而忽视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生活中,有政治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如此等等社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基本技能,而是人生价值观扭曲,思想品格、道德水平低下所致。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素养,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语文则不同,语文材料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渠道熏陶感染,移人性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在课文中挖掘人文精神 于漪老师说过:“应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习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诵读一篇《离骚》可以让学生辨清浊、明是非;讲析一阕《满江红》,可以催发学生的报国之心;朗读一首《正气歌》,可以激发学习的浩然之气,使他们永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教授一首《沁园春·雪》更唤起了炎黄子孙对“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无产阶级当代英雄的仰慕。对这些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进行点拨,通过品味语言、剖析形象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形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 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人风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渗透人文精神。
2.1 让学生写真话。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喜欢假 大 空。言为心声,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就必须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2.2 在写作中塑造美好心灵,建造理想人格。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二十一世纪人格素质的要求,进行有系统的训练,以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爱心与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从爱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描写亲人的关爱、邻里的互助,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呵护,甚至于陌生人的帮助,让学生逐步地学会关心、同情弱小者,将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接着,培养学生具有求知、成才的伟大抱负。在通过爱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老师可以拟题《天生我才必有用》等,让学生作文,使他们自学树立成才的伟大志向。最后,还可以通过作文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品质。
2.3 在评语中充满人文性。大部分教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所写的作文评语往往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写了等于没写。基于这种情况,可以用第二人称的谈心式来写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充满人文关怀。记得有一次学生在名为《记忆》的作文中写到她失恋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读着你那清闲淡雅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10年前的我,那时我也很迷惘、自卑,但我终于想明白:上帝创造了你,你就会有快乐的理由。你是个优秀的女孩,终有一天会遇到欣赏你的他。笑一笑,世界因你而美丽”。 那次作文后,我发觉,那个原本极其内向的女生变得开朗了。这种评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从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3. 在阅读中积累人文精神 在课堂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读孟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范仲淹,可以领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读苏轼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生命,关注精神世界,对未来充满神往和热情,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4.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呈现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出强劲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人文知识讲座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最多,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体验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和爱国情感,在教学课本中的最后一篇鲁迅作品《药》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鲁迅作品进行一次集大成式的总结性专题研究。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布置或自行确定的研究性论题,进阅览室、图书馆检索和阅读相关作品及研究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科学钻研、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也接受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新世纪仍要发扬鲁迅精神,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民主、战斗精神,学习他切实关心祖国现实和命运,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课文,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文素养将影响与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于他们的下一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供各种途径,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真正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