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上报的557份老年人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0.8%),消化系统(15.6%)及神经系统(14.7%)。共涉及179种药物,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用药。472例(占84.7%)ADR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结论:老年人ADR发生率高,需要加强监测。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分析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药品不良反应(ADR)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工作中,老年人ADR发生率高,产生的危害大,尤应加以重视。为了解老年人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保证用药安全,现将我院收到的557例老年人ADR报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以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到的557例老年ADR病例报告(全部1081例)为分析对象,对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57例ADR报告中,男性363例(占65.2%),女性194例(占34.8%)。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2.1±10.6)岁;既往有ADR者49例;原患疾病以循环系统疾病(146例)、神经系统疾病(121例)和感染性疾病(90例)为主。
  2.2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
  共涉及179种药品,其中中药26种。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和神经系统药物及中药(见表1)。抗菌药以头孢菌素类(65例)、青霉素类(36例)及喹诺酮类(22例)为主,中药多为注射剂,共65例。
  2.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中,约30.8%的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占15.6%)和神经系统(占14.7%)。
  2.4 ADR病例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共472例(占84.7%),口服较少,共73例(占13.1%),肌内注射6例(占1.1%)、皮下注射3例(占0.5%)、吸入3例(占0.5%)。
  2.5 ADR的程度分级、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557例ADR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其中肯定8例,很可能204例,可能334例,可能无关1例,待评价10例。一般ADR 342例,占61.4%,新的ADR 201例,占36.1%,严重的ADR 14例,占2.5%。对ADR病例采取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治愈69人,好转488人,治愈好转率100%。
  2.6 不良反应报告人职业
  231例ADR报告中,医生报告436例(占78.3%),护士报告80例(占14.4%),药师报告41例(占7.4%)。
  3 讨论
  3.1 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调查发现老年人ADR发生率高,共557例,占报告总数的51.5%,与文献报导一致[1]。老年人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药物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多次给药时血药坪值升高,易发生ADR。同时,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疾病,需多种药物联用,增加了发生ADR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群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3.2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常见,占30.8%。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各部位的各型皮疹、瘙痒、局部肿胀等,属于药物变态反应,多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除患者本身因素外,尚有药物因素,如药物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生成的高分子杂质或其他代谢产物可引起抗原-抗体反应;消化系统ADR多为恶心、呕吐等,常见且症状较轻;循环系统ADR如胸闷、心悸等,易与原患心血管疾病症状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药品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如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常需经过一系列生化检测,前后结果对比后才能发现且不易与疾病本身的进展相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漏报现象,需要加强监测。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对患者危害大,临床要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尽可能减轻对患者的损害。
  3.3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有关
  静脉给药引发ADR较普遍,其他给药途径明显低于静脉给药。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因素也易引发老年患者的ADR[2]。另外,ADR报告以住院患者为主,静脉给药方式普遍也是原因之一。临床应避免由药物配伍不当、药物浓度高及滴速过快等引起的ADR,同时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3.4 ADR涉及的药物
  药物使用频率与ADR发生数量密切相关[1],抗菌药、循环、神经系统用药及中药是老年患者常用药,使用频率高,ADR发生率也高。我院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较高,其安全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剂型发展现代化的代表,但同时也是众多剂型中安全性最小的一种[3]。其ADR多发的原因: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临床使用不规范,如加大剂量、不加辨证用药、中西药混用、滴速过快等[4]。建议医生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尤其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滕永和,吴婷婷. 231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53-55.
  [2]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 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1):27-30.
  [3] 闫占军,范燕.试论药物警戒在药品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警戒,2007,4(6):344-347.
  [4] 王巧玲,王安民,董力.2004-2007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2):1041-1042.
  
  作者简介:田艳萍(1961),女,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学
  
其他文献
餐饮具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患发生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防止因餐饮具不洁而引起食源性痰患的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
【摘要】耳鼻喉科门诊护理工作量大,任务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耳鼻喉科门诊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供人性化管理等方式,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员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耳鼻喉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当前,医院医院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一,医院达标上等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因而需要相应的设备;之二,医疗水平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诊疗设备的发展,之三,在医院经济收入中,医疗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之四,先进的诊疗设备缩短了年轻医生与资源医生之间的差距,之五,先进的设备亦缩短了各个医院之间的差距。
摘 要:乘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潮流当中,探索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主就业的新途径。网络创业由于具备门槛低、投入少、收效快、灵活性强等特点,颇受大学生的青睐。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网络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创业;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
【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结核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高峰向老年人推移,老年肺结核已成为倍受关注的课题。老年肺结核患者是指年龄超过65,岁的初治和复治的高龄肺结核患者;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各脏器功能减退,加之多具有基础病,反应迟钝,因而通常疴隋重、合并症及并发症多,使病人的康复有一定难度。我院在近2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