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臆谈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尧舜之时,鲧禹治水,一败一成,鲧殛禹立。历来史家皆归咎于个人因素。其实,鲧系群臣四岳所荐,而禹仅系舜个人擢举(《史记·夏本纪》)。为何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人反而不如领导者主观内定的呢?
  《山海经》云,鲧治水采取的是堵(堙)的办法。据说鲧治水时偷了天帝的息壤,用来堵水的息壤可以随水而涨。众所周知,洪水是没有止境的,如果天帝不收回息壤的话,恐怕鲧的堤堰总有一天要高过天宫院墙了。
  说鲧不像其子禹那样知疏导之益处,显然不近情理。鲧被众人选中,既没有往自己身上射上两粒子弹,也不是把大伙招集起来按按表决器作个样子,那可是凭自己在治水方面的真本事、硬功夫。眼睛雪亮的群众所选出的鲧难道连童孺尽知的治水常识也不懂吗?
  笔者以为,鲧弃疏用堵,不是不知其害处,而是迫不得已,囿于体制的束缚,他根本无法采用最好的治水方法;也可以说,是当时“不适合的体制”甚至是“不好的体制”把一位极为称职的治水专家变得如此不智。
  从后人治水的实践中,我们知道,治水永远都要不得不牺牲一些局部的利益,以维护大局,就像《龙江颂》中的龙江村那样。看看后世的治水,几乎每一条河流的流向、湖川的泄水,均关系到不同地区百姓的性命财产。更不用说确定滞洪区、蓄洪区、行洪区等更大的利益取舍了。
  对水的规划,必须有一个权威的领导者。公元前651年,涉及黄河水规划的葵丘之盟,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召集诸侯所作,规定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战国时,最高领导被架空,各诸侯国在黄河两岸经常自顾自地筑堤,严重地威胁了他国的安全。有些国家更以水代兵,故意祸害他国。山东各国,各造堤防,天旱争夺水利,天涝放水淹没邻国。
  至于民间,因水而筑堤自保所造成的后果,正如清两江总督据张之洞所奏:“民不堪其患,则筑梗以邻为壑,械斗戕生,积年相寻,命案至不可枚举。”
  在中国传统社会,由洪水而引发的命案,如恒河沙数。据《东方杂志》所载,清末,因由宿迁入洪泽湖约40里水道淤塞,这条河道正好从桃源经过,“每值春秋水涨之际,桃源(宿邻邑)之北乡农民,必因决水,与宿之南乡农民互斗,惨无人理。……其互斗时,死伤有数人及数十人不等”。被对方抓获的乡民,则被吊在树上肢解,“哀号乞命之声,闻于数里,而官长从不究办”。
  在集权稍微涣散的社会开一条河都面临无尽的争执、甚至械斗,在原始民主制下与诸部落规划那些大江大河的走向、分洪、蓄洪等事务,简直是与虎谋皮。作为众部落推举的治水专家,鲧对谁也得罪不起,一个也不敢牺牲。不论经过多么精确的测量、理性的权衡,但把洪水引向任何一个地方,都会遭到所在部落的反对。可以想见,鲧所制定的每一个疏水泄洪方案,都要面对毫不让步、得到习惯和体制保护的强大棘手的“钉子户”。而最让鲧无能为力的是他既不能向这些钉子户施放毒蛇,也不能找几个道上的弟兄把他们整残整亡。顺理成章的是,万般无奈之下,鲧也只能用堵的办法来治水了。而这个办法的实质就是让大家一道沦为鱼鳖。
  治水无功,必须有人对此事负责。不论是当时的领导核心尧,还是当时的未来之星舜都不可能承担这份责任的。至于手中掌握选票的四岳群众,更不能有错。鲧成了当时最合适的承担罪责之人。可以说,鲧完全是原始民主制这一不当政体的替罪羊。
  禹治水,再也不惟“民意”是从了。他知道,那样做只会让自己左右为难,成为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到头来不但劳而无功,自己的脑袋保不住,整个族落也将被毁灭;他更知道,要保住自己的脑袋,必须先砍掉其他人颈上的一两颗脑袋。因此,他“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为纲为纪”。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首先确立了禹核心绝对的威权和领导地位,并要求四岳服从命令听指挥。
  在洪水淹没中,面临生死存亡边缘的四岳群众,自然希望有一位一言九鼎的威权人物领导大家万众一心抵抗灾难,禹很快获得了众人的拥护,“执帛者万国”。这也是他可以顺利进行治水规划的关键。马克思认为,治水能够造成集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治水需要动员和指挥大量的人力。实际上,治水时对不同地区利益的平衡和取舍,同样是集权形成的关键。
  一将功成,万骨枯槁。一位威权人物的诞生,也绝不可能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软着陆。据孔子云,当年大禹曾在会稽山下召见各部落首领(“群神”),身高三丈的防风氏姗姗来迟,当场被禹“咔嚓”了脑袋(《国语·鲁语下》,《述异记》卷上)。即使过去的丈小一些,这防风氏也比姚明、奥尼尔要高出好几个头呀!防风氏如此高大,威猛、刚强是必然的了。这种人一般不会轻易臣服于人,好当出头椽子,具有较大的号召能力。禹诛了此人,实类杀虎儆猴。其他对禹尚有二心的部落首领只能唯禹马首是瞻了。
  可以说,禹之所以治水成功,除了“身劳五岳,形疲九州”,胼手胝足,劳身焦思十三载,三过家门不入而外,更为重要的是他悄然对政体进行了改革。也就是说,是好人加上合适的政体才使治水获得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什么政体,最低底线是保证族落的生存,否则,即使像原始民主制这样“好”的体制,也只能被无情地摒弃。
  由于黄河等河流的特殊性及其复杂性,决定了治水始终是一项需要整体规划的系统工程。需要统治者具有莫大的大局观,“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而作为局部的利益者而言,并不是每人每时都能理解最高决策者的意图的。但无论如何,对于最高旨意,局部利益者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否则,就是第二个防风氏。
  治水还造就了“下面的人”对“上面来的人”的无限敬畏。帝制时代,一些省份的总督、巡抚曾任用候补官员为河务委员到一些地区协调治水事务。这些本来仅为五品、六品衔的候补官员,在平时,不论其权力、还是自信,都无法与同级别的地方官们相提并论。但在治水这一非常时期,由于牵涉到府、州、县等多地区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当机立断的决策要求,这些省城的来人,其地位和权力很快远远地超过了同级别、甚至高级别的地方官员。至于那些“北京派来的人”,更被视为代表天子的意旨,有时甚至连总督、巡抚也未必放在眼里!
  可以想见,长此以往,必然造就出二律背反的双重人格的官民。一方面,官民需要一个强势人物,在重要问题上只要他一人思考、决策即可。在这里是不需要扔鞋封门、吵闹不休的民主体制的。这应该是大一统思想的渊源。另一方面,局部利益者如果不加选择地全部服从最高决策者的意愿,自己的利益必然经常被搁置、被损害、被牺牲。对他们来说,有大利之时,固然会全力以赴地执行;无利之时,执行的力度必然要打个折扣;有害之时,恐怕会经常消极怠工、阳奉阴违,甚至舍大局而顾小我了。明清两代,沿黄河两岸的居民为了自家农田的蝇头小利,经常私自掘开黄河大堤,仅修复大堤动辄即需百万两白银,更不用说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损失了。
  灾难来临之时,绝对没有“同患难”之说。很简单,对一条随时可能决堤的河流来说,决了此岸就保全了彼岸。因此,在治水社会,别人沦为鱼鳖可能意味着自己被拯救,祈祷别人倒霉常会成为保存自己的希望。当然,有时仅靠祈祷还显得忒幼稚。明清时代,洪水暴发时,运河、黄河、沂河等河流两岸的居民,经常乘夜直接动手掘开对岸的河堤。对于这种做法,某些做过领导的人应该是能够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大火烧起来后,有人会喊:“孩子们别动,让领导先走!”
  因此,传统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存在和膜拜着一位领导众生、控制众生的半神半人式的救星、圣主或贤父。没有这样的救星,世人就成了行尸走肉、断线木偶、迷途羔羊。而有了这样的救星,即使自己受辱受屈,也能逆来顺受,所谓“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是也。
  另一方面,对与自己平行平等的同类,许多人存在着“东方式的忌妒”,在潜意识里希望别人遭灾遭难、永无出头之日,以相对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还会有人呼吁恢复收容制、建立人口准入机制的历史文化根源(尽管是劣质的)吧。
  传统体制造就的“实验室状态下”的人,或集体无意识、盲从盲动,或没有整体观、自私自利;或唯上是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或自命超凡、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实际上,这几类人都是传统政体下最适格的臣民。对于各自的最高领导而言,关羽与李逵自然并无二致;但心目中根本没有尊长的西门庆和花子虚本质上也不过是“袋中的马铃薯”,而绝不是近代文明社会中公民的标准形象。以此看来,那些在人类的大灾大难面前不捐一文钱、六亲不认而只顾自保,却标榜是现代人类文明准则的践行者,只能是牛头对马嘴、粪石当玑玉了。
其他文献
鲁迅自1912年2月进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5月随该部迁往北京,到1926年夏天自行脱离,前后在北洋教育部任职凡15年,其间可谈之事甚多,这里仅以三份文献为中心略述所见,请读者批评。    从《美术略论》到《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当初鲁迅之所以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从消极的方面说,是因为绍兴政局日非,“住不得”(《朝花夕拾·范爱农》)了;从积极的方面说则是希望在文化教育方面
期刊
关于历史学的功能,争论已久。这些年来听到很多的人的说法,认为历史学没什么用。百家讲坛时下所推出的节目,有些固然还可以,但也有不少只讲些宫廷阴谋,对此津津乐道,可能也会增加大家的那种印象:历史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教唆宫廷政变,没有什么用。  而我个人所定位的历史学应该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历史是维护或找回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特别针对法律来说的,因为法律在不能独立行使职权的时候,在受到种
期刊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的有色人种进入英国,改变了英国的民族构成。1948年的《国籍法》明确规定帝国内的臣民都具有英国国籍,于是大批西印度群岛移民蜂拥而至,到“祖国”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1948年第一艘移民船从牙买加带来492位移民,三个星期后,一名青年记者在追踪报道中写道:76人去了翻砂厂,15人在铁路上,15人作短工,15人成了农业工人,10人当了电工,其他人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工作
期刊
在江西鄱阳湖周围地区,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谣谚:“猪见糠,喜洋洋。”这句谣谚,源出元朝末年朱元璋消灭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猪”与“朱”同音,喻指朱元璋;“糠”与“康“同音,喻指鄱阳湖中的康郎山(今称康山)。原来,朱元璋是在康郎山宽阔的水域消灭陈友谅的主力,从而奠定胜利的基石。人们联想到猪喜欢吃糠的习性,编出了这句谣谚。  那么,这场鄱阳湖大战是如何爆发的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还得从朱元璋和陈
期刊
前言    1917年夏,胡适应蔡元培邀,放着博士学位还没真正到手,即风尘仆仆赶赴北大就职,尔后历任院长、校长等职,成了终身以北大为傲的“北大人”。而李璜呢?这位青年党的领袖、国家主义的大将,于1924年偕曾琦回国后,先在武昌大学任教,1925年亦应聘至北大,讲授西洋史,与胡适成了同事,同为“北大人”。胡适一生交游满天下,上至王公巨室,下到贩夫走卒,到处都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喊得满天震响,甚至成
期刊
柳亚子是南社著名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活动;五四以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刻章自称“列宁私淑弟子”,又倾心无产阶级革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毛泽东尚未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之前,他就独具慧眼,十分推许毛泽东,1929年,他在《存殁口号六首》诗中说:“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这“两列宁”原注即云指 “孙中山和毛润之”;1932年,红军取得
期刊
港台时期的师生情    1949年,严耕望随史语所迁台,寓居台北新竹杨梅镇,钱穆则南走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居港期间,钱穆为办学之事常去台北,严耕望也多次从杨梅专程赶来看望老师,问候起居,故师生之间常得相聚。  1955年,严耕望完成了《唐仆尚丞郎表》一书的写作,此下拟定了二项研究计划。其一是整理两《唐书》。他在写《唐仆尚丞郎表》时,对新、旧《唐书》各自的优劣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新书》体例完备,结
期刊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的千古绝唱《岳阳楼记》,不仅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宣言成为后世文人出处的精神旗帜,也使开篇就提到的“庆历四年”随着《岳阳楼记》的传播而深印在读者脑海中。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对当时的北宋王朝而言,是一个很微妙的年份。观察的视角不同,对庆历四年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它可能像鸟儿一样,在历史的天空一
期刊
风流才子的追悔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甲申之变数十载后,一个叫孔尚任的剧作家在他流传千古的名作《桃花扇》里,用这首柔美纤巧的诗描述了他所想象的明末秦淮河的春天。从孔尚任饱含激情地创作《桃花扇》之时往前上溯半个世纪,在距南京一千里以外的河南归德,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也正沉浸在对秦淮河诗酒生活的追忆中。这个人,就是孔尚任《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
期刊
编者按: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历史学家。他对中国十分友好,多次访问中国。他与他夫人合著的回忆录不久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回忆了他们丰富生动而又曲折的学术人生。伊格尔斯教授在下面的访谈中,畅谈了他的经历和他对历史学及为人等方面的看法。      问:作为一位有世界性影响的学者,您的犹太人身份似乎对您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您的家庭于1938年10月以难民的身份从德国逃亡到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