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像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千差万别。基于这样的认识,初中英语教学中如采用“一锅煮”的方法,难以达到有效、平等、预期的教学效果,可在教学时尝试分层教学,这样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 目标分层 分层施教 作业分层 评价分层
英语这门课对小学已接触过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已不神秘,但仍新鲜。刚开始,学生往往是带强烈的求知欲来学这门课,也有部分学生是觉得好玩才学的。他们有学习新鲜学科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初中生各人的性格、气质、知识积累和智力水平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势必会造成优等生“不够吃”、中等生“刚刚好”、差等生“掉了队”的局面,难以达到有效、平等、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尝试分层教学,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全面总结当前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同级别的相应的教学,以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都得到满足的目的。分层教学的理念已经被许多老师所接受,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尝试分层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动态观察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摸底分层,根据学生特点可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等学生主要是学习兴趣较浓,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乙等学生主要是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强,但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丙等学生主要是学习自觉性较差,思维反应慢,学习的“困难户”。当然,这种分层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来划分,还要综合考虑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而且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层次会有所提升,相反不努力的学生可能要降等。教师要动态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充满信心。
二、目标分层,定位准确
针对上述所划分三个层次的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要根据其特点,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配合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做到“量体裁衣”、“量身定做”,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甲等学生,要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除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增加课外阅读和课外练习,尽可能扩大知识面,此类学生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乙等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丙等学生则要把目标重点放在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上,通过反复的训练,及时发现并纠正常见的错误,此类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为主。比如教学there be句型,要求甲等生能利用周围的事物造句,看到墙上的画,马上能用there be句型脱口而出或者让甲等生结合there be句型来描写自己的家,写成一篇小短文。这样学生既掌握了there be句型的用法,也培养了学生迅速反应的能力。乙等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模仿造句,如教师在讲台桌上放几本书,再给出关键词there be, books, desk让他们写出句子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起来也轻松,又巩固了所学知识。丙等生只要背诵课文中有关there be的重点句型既可,这样既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增强他们的语感,也增进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分层施教,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是实施整个分层教学的关键,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精心准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要有适合甲等学生的教学活动,又要满足丙等学生的需要。在施教过程中,一般可先达到丙目标,再到乙目标,最后是甲目标,由低到高,层层推进。比如:针对甲等学生,可通过情境设计,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等,通过对课文中的问题加以讨论,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乙等学生可以模仿、复述、问题引导等训练为主,在教学进度控制上,应以此类学生为依据,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丙等学生要以重复性的跟读、替换练习为主,教师应努力给这些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能经常性答对问题,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起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在回答简单问题时,可尽量先让丙等学生回答,再让乙等学生补充全面,最后由甲等学生归纳总结。三层次的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比如,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复述课文的教学设计,就是利用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要求甲等生能根据黑板上的key words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内容,符合其有上进心,有能力的特点。乙等生在听到别人复述的内容之后,能基本表达出主要内容,使其有了胜利完成任务的感觉。最后丙等生与全班同学一起复述课文内容,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各自的努力达到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作业分层,确保质量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因此,布置作业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并兼顾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给所有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授课内容,精心准备课后作业,可将作业设计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种类型,必做题是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而选做题则是一些综合性的或者探究性的问题。对甲等学生要布置一些难度系数大的习题,重在强化基本技能,拓宽知识面,比如自编对话、阅读课外短文或者写短文,乙等学生可留一些紧扣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的题目,丙等学生则要选一些基础性、识记性的题目,侧重于书本知识,如抄背单词、对话等。
例如,在教学仁爱英语七年级(下)Unit 6 Topic3有关“Asking the way”时,针对“学会并记住一些交通标志”这一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Find and name some traffic signs on the street.第二层次:Where can we see these traffic signs?第三层次:What do these traffic signs mean?又如,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Topic 2 Section C 有关西方餐桌礼仪这一课时,针对学情,我对作业进行如下设计:丙等生作业:根据预习导纲,找出短文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子并进行重点记忆,乙等生作业:熟记重点短语及句子,并回答预习导纲中所提供的五个问题,理解并掌握短文;甲等生作业:掌握短文中的词组及句子,回答导纲中的五个问题并将其联系起来,复述短文,将短文进行缩写。另外还可利用互联网,上网搜集更多有关西方餐桌礼仪的信息,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分层评价,感受公平
考核评价是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组成学生成绩的要素很多,如课堂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应用、试卷分数等,我们要改变原来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观念,逐渐使评价标准多样化,由分数评价学生转为全面评价,由重视学习结果转为重视学习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分层评价,对于那些通过自身努力,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通过评价体系分层,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同时教师对他们的激励,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它关注全体,因材施教,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有利于挖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符合课改精神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忠燕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J].英语天地,2009,(10)
[2]杜员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杨君芳 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中外教育研究,2009,(11)
关键词: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 目标分层 分层施教 作业分层 评价分层
英语这门课对小学已接触过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已不神秘,但仍新鲜。刚开始,学生往往是带强烈的求知欲来学这门课,也有部分学生是觉得好玩才学的。他们有学习新鲜学科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初中生各人的性格、气质、知识积累和智力水平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势必会造成优等生“不够吃”、中等生“刚刚好”、差等生“掉了队”的局面,难以达到有效、平等、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尝试分层教学,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全面总结当前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同级别的相应的教学,以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都得到满足的目的。分层教学的理念已经被许多老师所接受,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尝试分层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动态观察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摸底分层,根据学生特点可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等学生主要是学习兴趣较浓,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乙等学生主要是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强,但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丙等学生主要是学习自觉性较差,思维反应慢,学习的“困难户”。当然,这种分层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来划分,还要综合考虑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而且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层次会有所提升,相反不努力的学生可能要降等。教师要动态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充满信心。
二、目标分层,定位准确
针对上述所划分三个层次的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要根据其特点,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配合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做到“量体裁衣”、“量身定做”,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甲等学生,要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除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增加课外阅读和课外练习,尽可能扩大知识面,此类学生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乙等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丙等学生则要把目标重点放在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上,通过反复的训练,及时发现并纠正常见的错误,此类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为主。比如教学there be句型,要求甲等生能利用周围的事物造句,看到墙上的画,马上能用there be句型脱口而出或者让甲等生结合there be句型来描写自己的家,写成一篇小短文。这样学生既掌握了there be句型的用法,也培养了学生迅速反应的能力。乙等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模仿造句,如教师在讲台桌上放几本书,再给出关键词there be, books, desk让他们写出句子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起来也轻松,又巩固了所学知识。丙等生只要背诵课文中有关there be的重点句型既可,这样既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增强他们的语感,也增进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分层施教,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是实施整个分层教学的关键,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精心准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要有适合甲等学生的教学活动,又要满足丙等学生的需要。在施教过程中,一般可先达到丙目标,再到乙目标,最后是甲目标,由低到高,层层推进。比如:针对甲等学生,可通过情境设计,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等,通过对课文中的问题加以讨论,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乙等学生可以模仿、复述、问题引导等训练为主,在教学进度控制上,应以此类学生为依据,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丙等学生要以重复性的跟读、替换练习为主,教师应努力给这些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能经常性答对问题,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起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在回答简单问题时,可尽量先让丙等学生回答,再让乙等学生补充全面,最后由甲等学生归纳总结。三层次的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比如,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复述课文的教学设计,就是利用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要求甲等生能根据黑板上的key words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内容,符合其有上进心,有能力的特点。乙等生在听到别人复述的内容之后,能基本表达出主要内容,使其有了胜利完成任务的感觉。最后丙等生与全班同学一起复述课文内容,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各自的努力达到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作业分层,确保质量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因此,布置作业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并兼顾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给所有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授课内容,精心准备课后作业,可将作业设计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种类型,必做题是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而选做题则是一些综合性的或者探究性的问题。对甲等学生要布置一些难度系数大的习题,重在强化基本技能,拓宽知识面,比如自编对话、阅读课外短文或者写短文,乙等学生可留一些紧扣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的题目,丙等学生则要选一些基础性、识记性的题目,侧重于书本知识,如抄背单词、对话等。
例如,在教学仁爱英语七年级(下)Unit 6 Topic3有关“Asking the way”时,针对“学会并记住一些交通标志”这一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Find and name some traffic signs on the street.第二层次:Where can we see these traffic signs?第三层次:What do these traffic signs mean?又如,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Topic 2 Section C 有关西方餐桌礼仪这一课时,针对学情,我对作业进行如下设计:丙等生作业:根据预习导纲,找出短文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子并进行重点记忆,乙等生作业:熟记重点短语及句子,并回答预习导纲中所提供的五个问题,理解并掌握短文;甲等生作业:掌握短文中的词组及句子,回答导纲中的五个问题并将其联系起来,复述短文,将短文进行缩写。另外还可利用互联网,上网搜集更多有关西方餐桌礼仪的信息,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分层评价,感受公平
考核评价是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组成学生成绩的要素很多,如课堂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应用、试卷分数等,我们要改变原来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观念,逐渐使评价标准多样化,由分数评价学生转为全面评价,由重视学习结果转为重视学习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分层评价,对于那些通过自身努力,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通过评价体系分层,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同时教师对他们的激励,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它关注全体,因材施教,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有利于挖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符合课改精神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忠燕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J].英语天地,2009,(10)
[2]杜员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杨君芳 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中外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