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将我院8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测评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症状量表评分和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
【机 构】
:
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康复科,福建 龙岩 36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将我院8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测评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症状量表评分和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分析厦门市高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认知和态度.方法 选取厦门市高校74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吸烟行为、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对控烟持有的态度.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742名大学生中,吸烟者112名,吸烟率为15.09%,对比不同性别吸烟大学生比例可知,男大学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大学生(P<0.05);吸烟大学生对吸烟危害性成瘾、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容易导致肺癌认知度分别为78.57%、55.36%、58.04%、58.93%,分别低
目的 探讨深度脐带消毒方案与常规消毒方案对脐带血采集后的污染率和脐带血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5—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分娩的孕妇40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深度脐带消毒方案消毒后采集脐带血,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消毒方案消毒后采集脐带血,采集后的脐带血运送至广东省脐带血库进行细菌/霉菌污染率和脐带血质量的检测.结果 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消毒对照组的脐带血细菌/霉菌污染率为2.5%,深度脐带消毒试验组的脐带血细菌/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尿检验和生化检验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15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本组15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尿检验与生化检验.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标准,观察常规尿检验与生化检验对本组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于糖尿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本组15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经临床确诊108例(72.00%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为时间节点,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3例基于此,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定两组疼痛情况,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另测定两组腰椎部、股骨部的骨密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
目的 比较阿替普酶不同剂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0.6 mg/kg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患者应用新伤续断汤加减方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患者,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行新伤续断汤加减治疗.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肿胀程度、疼痛和肿胀症状的消失时间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研究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和肿胀程度分别为(5.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