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目前,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存在职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对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重视不够等问题,针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三点建议:多措并举,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素质,实现职业指导队伍构成的多元化,实现职业指导队伍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 专业化
一、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近几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岗位相应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即失业的学生日益增多,灵活就业的学生日益增多,短时间跳槽的学生日益增多。新的就业形势对高校职业指导队伍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社会形势和就业政策,学习运用各种测评工具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等,通过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指导,大学生可以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缩短职业适应的时间,从而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人員数量不足
教育部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据统计,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在1︰1500以上,2015年达到1︰2000以上。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并且78.7%的高校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或者副校长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一般有2~4个人员,他们承担着较多的日常事务,主要精力集中在毕业生学籍整理、毕业生信息采集、职业指导课程编排、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等工作,职业指导咨询、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很少开展。有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职业指导人员的资质,无法从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兼职职业指导人员由辅导员、班主任组成,他们身兼数职,既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大量党团建设、评优评奖、学习考勤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在职业指导方面投入精力不够。他们一方面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职业指导实践经验,导致职业指导或者咨询工作专业性不强。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调查13所高校375名就业指导人员,发现多数从业者没有职业指导的资格证书,如表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技能证书获得情况统计表。
2.职业指导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美国国家劳工局1997年就制定了《职业能力声明》,对职业咨询人员的能力和资格做出规定,提出要成为一名职业咨询师,至少要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能力,即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团队咨询技艺、个人和团队的分析能力、在信息和咨询方面具有项目管理和运作、咨询与会诊能力、咨询人群多样化的分析能力、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知识、调查和研究评估技术。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学历层次以大学和研究生为主,专业背景多样,以非专业背景的职业指导人员为主,人员组成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更需要在求职与升学技巧培训、个人职业兴趣与能力测定、就业与升学信息与政策指导、组织招聘会、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帮助。而职业指导人员在语言表达能力、职业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能力、咨询技艺、评估技术掌握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目前职业指导人员在职称评定上还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工作量的认定上规定比较模糊,导致教师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授课以兼职教师为主,有的教师边学边教,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职业指导的效果不佳。
三、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策略
1.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制度改革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颁布的《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抓住《就业促进法》施行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要从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高等学校要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中心的名称,划定职业指导中心的职责,明确职业指导人员的归口管理部门,把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实施职业指导课程和开展就业相关研究作为中心的主要任务,让每位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主要职责所在,明确工作任务更好地完成工作。高等学校要更改组织编制确认职业指导人员的教师身份,将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列入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让职业指导人员能够享受教师相关待遇。高等学校要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人员上岗制度考核制度和晋级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和社会地位。建立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任用流动竞争和激励机制,拓宽其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路径。
2.实现职业指导队伍构成的多元化
大学生职业指导需求多样化要求职业指导队伍构成要多元化,既要有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又要有辅导员、优秀校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等人员构成,专职职业指导师的优势是理论知识丰富,职业咨询技能全面,辅导员的优势是了解学生需求,优秀校友的优势是现身说法,具备职业成功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优势在于他们“活跃于就业市场最前端,在信息获取、资源占有、政策解读、就业风险规避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整合不同优势的职业指导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指导,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职业指导需求。
我国职业指导工作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需要各级人事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职业指导人才地培养,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学生、用人单位要担当起各自的职责,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邓亚琴.江苏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现状及其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吴光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9,(01).
[3]林辉.高校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4]邓宏宝.国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 专业化
一、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近几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岗位相应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即失业的学生日益增多,灵活就业的学生日益增多,短时间跳槽的学生日益增多。新的就业形势对高校职业指导队伍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社会形势和就业政策,学习运用各种测评工具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等,通过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指导,大学生可以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缩短职业适应的时间,从而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人員数量不足
教育部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据统计,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在1︰1500以上,2015年达到1︰2000以上。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并且78.7%的高校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或者副校长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一般有2~4个人员,他们承担着较多的日常事务,主要精力集中在毕业生学籍整理、毕业生信息采集、职业指导课程编排、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等工作,职业指导咨询、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很少开展。有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职业指导人员的资质,无法从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兼职职业指导人员由辅导员、班主任组成,他们身兼数职,既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大量党团建设、评优评奖、学习考勤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在职业指导方面投入精力不够。他们一方面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职业指导实践经验,导致职业指导或者咨询工作专业性不强。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调查13所高校375名就业指导人员,发现多数从业者没有职业指导的资格证书,如表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技能证书获得情况统计表。
2.职业指导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美国国家劳工局1997年就制定了《职业能力声明》,对职业咨询人员的能力和资格做出规定,提出要成为一名职业咨询师,至少要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能力,即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团队咨询技艺、个人和团队的分析能力、在信息和咨询方面具有项目管理和运作、咨询与会诊能力、咨询人群多样化的分析能力、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知识、调查和研究评估技术。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学历层次以大学和研究生为主,专业背景多样,以非专业背景的职业指导人员为主,人员组成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更需要在求职与升学技巧培训、个人职业兴趣与能力测定、就业与升学信息与政策指导、组织招聘会、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帮助。而职业指导人员在语言表达能力、职业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能力、咨询技艺、评估技术掌握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目前职业指导人员在职称评定上还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工作量的认定上规定比较模糊,导致教师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授课以兼职教师为主,有的教师边学边教,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职业指导的效果不佳。
三、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策略
1.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制度改革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颁布的《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抓住《就业促进法》施行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要从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高等学校要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中心的名称,划定职业指导中心的职责,明确职业指导人员的归口管理部门,把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实施职业指导课程和开展就业相关研究作为中心的主要任务,让每位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主要职责所在,明确工作任务更好地完成工作。高等学校要更改组织编制确认职业指导人员的教师身份,将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列入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让职业指导人员能够享受教师相关待遇。高等学校要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人员上岗制度考核制度和晋级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和社会地位。建立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任用流动竞争和激励机制,拓宽其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路径。
2.实现职业指导队伍构成的多元化
大学生职业指导需求多样化要求职业指导队伍构成要多元化,既要有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又要有辅导员、优秀校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等人员构成,专职职业指导师的优势是理论知识丰富,职业咨询技能全面,辅导员的优势是了解学生需求,优秀校友的优势是现身说法,具备职业成功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优势在于他们“活跃于就业市场最前端,在信息获取、资源占有、政策解读、就业风险规避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整合不同优势的职业指导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指导,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职业指导需求。
我国职业指导工作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需要各级人事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职业指导人才地培养,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学生、用人单位要担当起各自的职责,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邓亚琴.江苏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现状及其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吴光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9,(01).
[3]林辉.高校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4]邓宏宝.国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