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创新思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使学生形成对数字的概念,掌握对数学思想灵活运用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而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优良习惯,在思考问题时,条理更加清晰。同时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对教师的创新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积极增强自身能力,提高教学水准,才可以服务于教学工作,使学生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54
  在小学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比较单一。而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当中,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思想,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发散思维,发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防止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僵化、机械和枯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导向,例如,通过设置问题等形式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填鸭式教育。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摒弃旧有的思考方式,思维更加灵活多变。
  一、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设置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恰当的比喻,将要掌握的问题放入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当中,可以使教学的过程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富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情境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教具,来对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对情境的体会更加强烈。只要情境设置得当,就可以使学生将生硬的知识转化成容易理解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于该问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探究疑问。疑问的开始,也就是对知识求索过程的开始。情境设置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一定要为吸引学生求知兴趣而服务。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设置悬念,将问题有机地融合到情境当中,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讲圆的面积这一知识时,可以先带学生回忆其他图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和三角形的拼合法。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圆的面积应当应用哪一种方法?而在学生激烈的发言与讨论之后,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推演,引导学生发现学过的计算方法均无法计算圆的面积。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验证切拼法能否计算出圆的面积。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利用创新思维,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运用好创新思维。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不仅仅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改变,也代表了一种实践活动。因此要想教好学生创新思维,就必须由教师先做出改变。学生的自主创新与传统应试教育的观点有着极大的冲突,受固有观念影响,教师往往不注重于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而随着教育理论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观念开始出现。我们在教学工作当中也要转变自身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意识,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教学理论体系,学生才能受到创新思维的鼓舞,培育出创新的品质,进行创新的探索实践,并从创新思维当中受益,通过创新思维促进学习成效的提高,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事,使学生掌握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能够提出疑问就代表着能够开始思考。疑问是思考的火种,是探索与创新的原点。有关研究表明,只有发出疑问,才能够深入地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问题。教师不仅要通过情境来设置疑问,也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主动提出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简单,动手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感知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动手操作入手,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探究的過程当中,从而充分利用儿童心理的特性开展教学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期间的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学生既可以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应当掌握的知识要点,又可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思路。所以广大教师应当研究创新教学的可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创新的方法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金江.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20,04:63.
  [2]郭翊.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67.
  [3]邵敏.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学周刊,2019,22:6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课程教育占比很重,所以如何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与应用能力尤为重要。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措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将数学课堂进行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法。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教学进程中的新主张,其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知识内容进行生活化转变,是将抽象化事物
期刊
摘要: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理念,而且核心素养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也促使眾多教育者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其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政治素养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提升整个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高三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老师在进行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渗透的教学,其中利用深度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更容易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的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科学的利用深度学习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且提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发展,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核心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课堂则成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道德与法治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重点研究,在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的角度上深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切实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95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基础科学研究逐渐出现了“天花板局限”,但得益于长期以来理化生领域的理论积累,应用科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加上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日渐形成,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职业教育”开始与“学术教育”并肩发展,尤其在中国这样庞大工业体系需求下,对于不同层次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在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全面提升初中生化学素养。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化学知识时,应促进初中生个性化发展。给学生合理融入趣味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为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将详细分析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具备的重要性,并根据初中化学课堂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化学教学方案,希望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趣味化;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整体教学过程的应试思想严重。学生只能够对物理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理解,并没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理解分析其内涵,导致物理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于表面。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从而能够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56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电学里非常重要的知识,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育多年,对这部分内容深入研究,发现一些规律,现将它总结如下:  这一章主要围绕发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来展开的。发拉弟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一动”和“一静”来引起磁通量的变化。哪什么是“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师和保育员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前者主要负责对幼儿的学习习慣、生活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培养,保育员主要负责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幼师开展教育工作。在实际幼儿园运作过程中,保育员的社会地位、专业素质水平始终不受重视,专业化成长体系受限,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入手,分析并探讨保育员队伍专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动手操作的部分非常重要。因为其能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形成感性认识。所以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实践;感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58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