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那么,学生阅读能力又该怎样进行呢?
一、朗读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应以激发兴趣为前提,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奠定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从何而来?从学生参与的活动,那些丰富多彩的、极其吸引人的活动中来。一句话,活动产生阅读的需要,需要激发阅读的兴趣。
“画春天”活动中,学生们挥舞画笔,画出了一幅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图。当学生手捧图画走上台来与他人一起欣赏时,再配以优美动听的描述,听得人如痴如醉,这描述恰恰是从书中旁征博引而来。小小导游胸有成竹地上场了,天南海北尽情介绍着游览胜地、名胜古迹,听得人津津有味,这广博的知识又是从书中获取。“童话节”到处充满浓厚的童话色彩,讲的是童话,看的是童话,演的是童话,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而这童话节魅力的产生还是源于喜闻乐见的童话书……众多的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调动起阅读的兴趣。
在激情调动的同时,朗读的指导也尤为必要。朗读中,大声齐读,不仅会使学生因为噪音干扰而思维受到影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生为了读的速度“同步”,以至于读的速度缓慢,造成“唱山歌”现象。所以,轻声朗读最值得提倡。
从读词,到读句,再到读课文,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应根据词句文的意思,注入情感的体验。通过品词析句、观察想象、音像视听,唤起学生与人物相通的感情。自由练读、引读、指导读、分角色读、轮流读、表演读、竞赛读、师范读生仿读……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向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等朗读要求迈进,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配上动作朗读,自由自在地比划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用头脑、眼睛、嘴巴、双手并用,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情感,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积累
如果说,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妙词佳句的积累则可作为阅读的延伸,为写作“搭桥铺路”。
选入语文书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佳作。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信服、感动,还要让学生注意吸收,化为自己的营养。所以,不妨在讲解课文时,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妙词佳句的积累。例如,看夕阳时,天边的云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闹花灯时,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真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那各种各样(各色各样)的花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每讲到一处,符合文意的词语,举一反三的词语都会出示于黑板的专用一角,成为学生“采蜜集”上的内容之一。老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灵活运用,做到应付自如,如鱼得水。在这过程中,还要极力引导学生去认识妙词佳句,寻找妙词佳句。
学生对这样的日积月累乐此不彼,不知不觉中,学生头脑中就有了诸多精彩的词语积累,为丰满的说与写作了丰实的积淀。
三、置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从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开始。“引而生疑”是阅读的升华。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犹如传神的眼睛。从题目中,有时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有时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有时可以知道文章的内容……在题目处引导设置疑问,为阅读文章串起一条主线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如教《世界第一个听诊器》一文时,题目一出,学生就纷纷发问:“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个听诊器什么样?”“第一个听诊器怎样发明的?”“发明了听诊器有什么用?”……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学生学习课文时无需句句分析,便能一目了然。
设疑在题目中,追疑在拓展时,理清脉络,诵读品味后,不应该是阅读的终结,相反,更应将思维过程向纵深拓展,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引导追疑。如《恐龙》一文结束时,老师就可以启发:“远古时代的恐龙世界的确是神秘极了,读完课文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顿时又高举小手,提出心中的疑惑。“话说恐龙”的活动一提出,解疑团的序幕就拉开了。学生带着疑问自觉积极地去阅读课外书籍,极力寻找相关知识,以求在活动中尽显自己的才智。
朗读、积累、置疑,构成了阅读的“三步曲”。“三步曲”因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而变得完整,更因学生坚持不懈的练习而变得完美。在奏响阅读旋律的同时,教师不妨把学生阅读的兴趣当成和声融合进旋律中,让旋律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简介: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学语文教师。
一、朗读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应以激发兴趣为前提,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奠定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从何而来?从学生参与的活动,那些丰富多彩的、极其吸引人的活动中来。一句话,活动产生阅读的需要,需要激发阅读的兴趣。
“画春天”活动中,学生们挥舞画笔,画出了一幅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图。当学生手捧图画走上台来与他人一起欣赏时,再配以优美动听的描述,听得人如痴如醉,这描述恰恰是从书中旁征博引而来。小小导游胸有成竹地上场了,天南海北尽情介绍着游览胜地、名胜古迹,听得人津津有味,这广博的知识又是从书中获取。“童话节”到处充满浓厚的童话色彩,讲的是童话,看的是童话,演的是童话,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而这童话节魅力的产生还是源于喜闻乐见的童话书……众多的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调动起阅读的兴趣。
在激情调动的同时,朗读的指导也尤为必要。朗读中,大声齐读,不仅会使学生因为噪音干扰而思维受到影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生为了读的速度“同步”,以至于读的速度缓慢,造成“唱山歌”现象。所以,轻声朗读最值得提倡。
从读词,到读句,再到读课文,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应根据词句文的意思,注入情感的体验。通过品词析句、观察想象、音像视听,唤起学生与人物相通的感情。自由练读、引读、指导读、分角色读、轮流读、表演读、竞赛读、师范读生仿读……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向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等朗读要求迈进,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配上动作朗读,自由自在地比划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用头脑、眼睛、嘴巴、双手并用,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情感,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积累
如果说,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妙词佳句的积累则可作为阅读的延伸,为写作“搭桥铺路”。
选入语文书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佳作。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信服、感动,还要让学生注意吸收,化为自己的营养。所以,不妨在讲解课文时,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妙词佳句的积累。例如,看夕阳时,天边的云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闹花灯时,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真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那各种各样(各色各样)的花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每讲到一处,符合文意的词语,举一反三的词语都会出示于黑板的专用一角,成为学生“采蜜集”上的内容之一。老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灵活运用,做到应付自如,如鱼得水。在这过程中,还要极力引导学生去认识妙词佳句,寻找妙词佳句。
学生对这样的日积月累乐此不彼,不知不觉中,学生头脑中就有了诸多精彩的词语积累,为丰满的说与写作了丰实的积淀。
三、置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从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开始。“引而生疑”是阅读的升华。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犹如传神的眼睛。从题目中,有时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有时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有时可以知道文章的内容……在题目处引导设置疑问,为阅读文章串起一条主线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如教《世界第一个听诊器》一文时,题目一出,学生就纷纷发问:“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个听诊器什么样?”“第一个听诊器怎样发明的?”“发明了听诊器有什么用?”……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学生学习课文时无需句句分析,便能一目了然。
设疑在题目中,追疑在拓展时,理清脉络,诵读品味后,不应该是阅读的终结,相反,更应将思维过程向纵深拓展,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引导追疑。如《恐龙》一文结束时,老师就可以启发:“远古时代的恐龙世界的确是神秘极了,读完课文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顿时又高举小手,提出心中的疑惑。“话说恐龙”的活动一提出,解疑团的序幕就拉开了。学生带着疑问自觉积极地去阅读课外书籍,极力寻找相关知识,以求在活动中尽显自己的才智。
朗读、积累、置疑,构成了阅读的“三步曲”。“三步曲”因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而变得完整,更因学生坚持不懈的练习而变得完美。在奏响阅读旋律的同时,教师不妨把学生阅读的兴趣当成和声融合进旋律中,让旋律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简介: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