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在国民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大面积普及,已成为大部分居民出行的常用工具,汽车制造工作必须了解当前大众对汽车的使用要求,加强对测试设计的重视程度,掌握国民用车需求,同时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设计经验,对汽车车身进行合理设计控制,完成汽车设计在质量方面制定的目标,提高我国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水平。下面将对车身设计与制造工艺性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汽车;车身设计;制造工艺;新技术
汽车车身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后隔板、车身底板、侧围与顶盖的设计均是车身整体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应该从人机工程、汽车空间等层面进行考量,在保证汽车基本使用功能齐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车身性能进行优化,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保证车身满足汽车耐久性方面的要求。设计人员与汽车制造者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学习新的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新技术,推出符合大众要求的汽车。
1.车身设计结构方式
1.1纵向梁设计
纵向梁设计需要从全局层面考虑,应该与汽车车身的耐久性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还需要对专门性材料以及专业性设计进行深入探究,考量车身顶盖、边梁、纵向梁与前纵梁等多个部分,对车身整体质量形成的影响,在实际制造期间需要围绕车身结构中横向梁、纵向梁立柱三个主体部分进行分析,考虑到纵向梁与车身质量间的关联性,必须保证其设计可以与其他部分联合考虑,思考提高汽车车身整体质量的方式,防止驾驶者在行车期间存在不良的体验感[1]。
1.2局部结构设计
局部结构设计應该在车身断面环节思考车身载荷情况,断面一般指车身中梁位置断面处,其采用封闭式的设计方法,而连接结构成为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为防止在车身接头部位因应力过于集中,导致汽车车身受力不均出现变形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对车身结构可靠性等参数进行试验,提高对车身接头位置使用材料的关注程度,还应该相应增加使用材料的横截面积与厚度,由此可以缓解车身连接处的压力,还可以对车身局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分析影响车身制造的各类因素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
1.3计算车身性能
鉴于车身使用期间性能与侧面碰撞变形量、前围侵入量有密切关联的情况,需要对汽车车身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按照得出的结果进行设计,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设置合理性,防止汽车性能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计算车身性能期间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借助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发现设计问题,调整设计内容,提高汽车车身整体质量。
2.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1车身成型方面的新技术
随着大众对汽车要求的提高,传统车身制造技术已无法满足车身结构设计要求,因此必须针对先进材料特点以及车身结构,提出新型的车身成型技术,在车身制造期间使用新型成型技术锻造车身,保证锻造工作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不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的状况,围绕工作要求合理的应用成型技术制造车身锻造的成本。在生产活动进行期间,车身成型技术包含车身热成型工艺、车身内高压成型工艺,前者在应用中围绕加工构件形成具备一定规律变化的温度场,由构件力学性能与组织产生一定变化,温度场与内部应力会出现相互耦合变形的改变,由此改变构件的力学性能,车体板材构件加工一般会使用车身热成型工艺;后者利用内高压成型工业提高弯曲轴线异型截面空心、变径管与薄壁多通管等零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零件截面封闭程度,有效解决焊接变形问题。在工作中还可以发现相关技术可以有效的削减车身锻造使用的材料,进而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2]。
2.2车体焊接方面的新技术
车身加工期间焊接技术是基本的制造技术,但是传统焊接控制精度差且工作量多,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车体焊接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此推出新型焊接技术显得非常关键,将车身激光焊接工艺应用在激光焊接技术中,完成车身制造工作,由此可以提高技术的控制精度,更好的完成设计要求,同时让车身拥有极具观赏性的外观且车身制造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使用激光焊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技术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对操作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对技术的应用;车身等离子焊接工艺也是车体焊接出现的新技术,在车身焊接制造就可以减小焊接变形程度,提高车身焊接的强度,保证焊接可按要求进行,进一步提高车身的美观性。
结语:
在我国用车人数直线迅猛蹿升的背景下,必须针对汽车大面积普及的实际状况,加强对汽车制造的关注程度,关注车身设计同时应该确定设计重点,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将其作为保证车身设计质量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的应用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提高汽车制造水平,防止汽车在生产、销售、应用等阶段出现问题。汽车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应该随着工作的进行加强对设计制造的研究力度,学习现代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方法,提高车身质量,满足驾驶者对汽车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乐雪胜,孙东洋,刘明.浅谈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工艺新技术[J].汽车实用技术,2019,286(07):129-130.
[2]陈超福.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研究[J].时代汽车,2018,296(05):82-83.
作者简介:
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程师,现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管理部部长。历任车身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平台总监,曾以平台总监身份主导过几款乘用车产品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乘用车整车产品开发目标定义、总体方案及项目管理。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 芜湖 241010)
关键词:汽车;车身设计;制造工艺;新技术
汽车车身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后隔板、车身底板、侧围与顶盖的设计均是车身整体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应该从人机工程、汽车空间等层面进行考量,在保证汽车基本使用功能齐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车身性能进行优化,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保证车身满足汽车耐久性方面的要求。设计人员与汽车制造者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学习新的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新技术,推出符合大众要求的汽车。
1.车身设计结构方式
1.1纵向梁设计
纵向梁设计需要从全局层面考虑,应该与汽车车身的耐久性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还需要对专门性材料以及专业性设计进行深入探究,考量车身顶盖、边梁、纵向梁与前纵梁等多个部分,对车身整体质量形成的影响,在实际制造期间需要围绕车身结构中横向梁、纵向梁立柱三个主体部分进行分析,考虑到纵向梁与车身质量间的关联性,必须保证其设计可以与其他部分联合考虑,思考提高汽车车身整体质量的方式,防止驾驶者在行车期间存在不良的体验感[1]。
1.2局部结构设计
局部结构设计應该在车身断面环节思考车身载荷情况,断面一般指车身中梁位置断面处,其采用封闭式的设计方法,而连接结构成为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为防止在车身接头部位因应力过于集中,导致汽车车身受力不均出现变形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对车身结构可靠性等参数进行试验,提高对车身接头位置使用材料的关注程度,还应该相应增加使用材料的横截面积与厚度,由此可以缓解车身连接处的压力,还可以对车身局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分析影响车身制造的各类因素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
1.3计算车身性能
鉴于车身使用期间性能与侧面碰撞变形量、前围侵入量有密切关联的情况,需要对汽车车身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按照得出的结果进行设计,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设置合理性,防止汽车性能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计算车身性能期间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借助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发现设计问题,调整设计内容,提高汽车车身整体质量。
2.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1车身成型方面的新技术
随着大众对汽车要求的提高,传统车身制造技术已无法满足车身结构设计要求,因此必须针对先进材料特点以及车身结构,提出新型的车身成型技术,在车身制造期间使用新型成型技术锻造车身,保证锻造工作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不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的状况,围绕工作要求合理的应用成型技术制造车身锻造的成本。在生产活动进行期间,车身成型技术包含车身热成型工艺、车身内高压成型工艺,前者在应用中围绕加工构件形成具备一定规律变化的温度场,由构件力学性能与组织产生一定变化,温度场与内部应力会出现相互耦合变形的改变,由此改变构件的力学性能,车体板材构件加工一般会使用车身热成型工艺;后者利用内高压成型工业提高弯曲轴线异型截面空心、变径管与薄壁多通管等零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零件截面封闭程度,有效解决焊接变形问题。在工作中还可以发现相关技术可以有效的削减车身锻造使用的材料,进而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2]。
2.2车体焊接方面的新技术
车身加工期间焊接技术是基本的制造技术,但是传统焊接控制精度差且工作量多,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车体焊接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此推出新型焊接技术显得非常关键,将车身激光焊接工艺应用在激光焊接技术中,完成车身制造工作,由此可以提高技术的控制精度,更好的完成设计要求,同时让车身拥有极具观赏性的外观且车身制造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使用激光焊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技术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对操作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对技术的应用;车身等离子焊接工艺也是车体焊接出现的新技术,在车身焊接制造就可以减小焊接变形程度,提高车身焊接的强度,保证焊接可按要求进行,进一步提高车身的美观性。
结语:
在我国用车人数直线迅猛蹿升的背景下,必须针对汽车大面积普及的实际状况,加强对汽车制造的关注程度,关注车身设计同时应该确定设计重点,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将其作为保证车身设计质量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的应用车身制造工艺新技术,提高汽车制造水平,防止汽车在生产、销售、应用等阶段出现问题。汽车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应该随着工作的进行加强对设计制造的研究力度,学习现代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方法,提高车身质量,满足驾驶者对汽车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乐雪胜,孙东洋,刘明.浅谈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工艺新技术[J].汽车实用技术,2019,286(07):129-130.
[2]陈超福.汽车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新技术研究[J].时代汽车,2018,296(05):82-83.
作者简介:
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程师,现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管理部部长。历任车身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平台总监,曾以平台总监身份主导过几款乘用车产品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乘用车整车产品开发目标定义、总体方案及项目管理。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 芜湖 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