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pi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或高校高度重视的教育方式,其中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已经普及到各个教育阶段,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本文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和日本,在认真剖析了美国、日本创业教育实施历程、特点,然后总结了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日本;国际创业教育模式
  
  近20年来,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潮流。美、英、法、日等国的创业教育均已推广到初中甚至小学。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美国已将创业教育纳入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日本在1998年提出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尤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我国后续的经济增长也迫切需要创业创新型人才,所以各个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借鉴对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现状
  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创业教育在美国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有系统的创业课程;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学和科研队伍;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有财力支持和社会保障。在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以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为主的创业教育模式。因为这种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和相对完善的创业环境,美国的大学生创业呈现出愈发繁荣的局面。这也为美国的经济增添了活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美国考夫曼企业家领袖中心在1999年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期望开办自己的企业;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据麻省理工大学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20亿美元的销售额。因此,未来学家约翰奈斯彼特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创业教育为美国培养出一大批创业型人才,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增长、独领风骚。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美国商人霍勒斯·摩西(Horace Moses)认为,高中生虽然从书本上学到了一些商业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个起点,商业实践经验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为了帮助高中生获得更多的商业实践经验,霍勒斯·摩西于1919年创立了青年商业社,帮助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成立公司,进行市场调研、选定商品、为商品定价、确定销售方案、建立账目、计算公司盈亏等。青年社对高中生实施的商业实践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美国的创业教育。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这门课,这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根据学者Katz的统计,1994年美国超过12000名学生参加了创业或小企业方面的课程学习。1995年开设创业课程的美国大学超过400所,其中50多所大学开设了至少4门创业课程。几乎所有参加美国大学排名的大学均开设了创业课程,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和一些工程学院也开始开设创业课程,有的大学设置为全校必修课,并且90年代开始培养创业学方面的工商管理博士,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05年美国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44本学术性期刊就与创业相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百森商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共计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开设了20门课程。由于创业教育项目的侧重点不同,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也有所差异。以百森商学院为例,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时,把适应未来创业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个性特质、创业核心能力等“创业遗传代码”和有关创业知识进行了整合。这种课程结构,有利于使学习者置身于创业的社会经济与人文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与创业有关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开设的创业课程有创业管理基础、微积分、商法基础、财务会计、财政学、修辞学、历史与社会基础、艺术与人文社会基础、宏观/微观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涵盖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与快速成长5个方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学”课程体系被誉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范式。根据Vesper和Gartner对941所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给本科生开设最多的前十名创业课程依次是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而给研究生(主要是MBA)开设最多的前10名相关课程依次是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如何写创业计划书、技术转移、创新评价、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公司创业、创业营销、家族企业、以及创业投资与私人权益、创业相关法律等。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涉及到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启动新设企业、大型机构创业、社会创业、成长性企业管理、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成长战略等几十门课程。其特点如下:美国大学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主要体现在基础课和综合课上。在基础课方面,注重拓宽基础性课程,减少专业课程,打破专业间人为的壁垒,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一是课程设置上文、理、工相互渗透,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二是开设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单独开设创业课程。90%的大学毕业生至少上过一方面的创业课程,其课程已涵盖了建设一个企业应涉及的各方面,包括如何融资、组织资源、招聘员工等一系列问题。
  二、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借鉴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加强创业意识教育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问题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出的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创业意识比较低。如果把创业计划竞赛的时间看作大学生创业起点时间的话,我国比美国晚了15年。1998年5月,清华大学才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因此在高校加强创业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中国大学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创业教学研究体系
  教学研究体系应包括系统的课程、鲜活的教学过程以及有实际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而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一环。美国百森商学院是全美创业教育的领头羊,它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具体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主要阐述发现和挑选创业机会的过程,说明什么样的机会能够促成高发展潜力企业的创建,如何充分发掘自己的创造性才智,如何制定个人创业计划,如何模仿成功创业者的行动、态度、习惯和战略。创业者,主要阐述创业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分析创业团队在成功创建风险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创业者们应当如何处理在组建新型风险团队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和障碍。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主要阐述成功创业者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寻找资金来源,发展战略联盟,获得商业运营许可证等创业知识。创业融资,阐述新企业融资的各种关键问题,债务资本市场的新现实情况,如何部署融资和筹资战略,如何寻找股权投资者并与其打交道,如何在资本市场中获取债务融资等。快速成长,主要阐述新建的风险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危机,届时风险企业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及其独特性,避免及摆脱困境的方法,创业型风险企业在领导和管理上的突破性方法的特征。
  (三)注重创业实践锻炼
  美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组织,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包括与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进行密切联系,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创业的直接认识。在我国,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学生虚拟公司就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虚拟公司设有市场拓展中心、财会发展中心、生产发展中心、学生自我服务中心、计算机服务中心和旅游。
  (四)优化创业实施环境
  就斯坦福大学而言,它的内部研究转化机制激发了斯坦福人的创业热情。就整个美国社会而言,仅成熟的资本市场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风险投资资金充足,信息服务行业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齐全,因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多数都具有可行性,市场前景好,容易得到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快。我国大学生,自身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资金投入也非常有限,只有利用专利、专业技术或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因此,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在发展中予以关注等创业实施环境的优化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实质性措施。另外,优秀的大学,优秀的投资者,优秀的企业孵化器,优秀的成果转化机制等因素也是创业实施环境所必需考虑在内的。总之,我国大学应在强化依托政府基金项目与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尽快把大学的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提到工作日程上来,重视创业教育、提倡创业教育、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业教育体制。
  三、日本的大学创业教育现状
  日本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大学、企业各负其责阶段;20世纪60年代,大学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为产业部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与技术员方面。而关于企业所要求的管理、经营知识则更多的是由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来进行的。第二,大学提供管理培训阶段;70年代以后,大学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扩展社会服务,也开设了面向企业人员的MBA、市场营销等课程。第三,创业教育导入阶段;90年代以来,高校开始实行“企业见习制度”。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上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强调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维方式。第四,创业教育理念践行阶段;从总体上来说,日本大学的创业教育定位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创业重视型、地域连接型、全球战略型、日本本土型、理论活用型。
  日本大学创业教育呈现三特点:第一,官、产、学密切配合的社会性。第二,致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域性。许多大学将结合本地域产业优势,振兴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学校体系的相互衔接性。创业教育在日本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连贯体系。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创业教育使学生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避免了创业技能与创业意识之间的失调,为大学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将创业者的资质和能力定义为收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表现自己看法的发表能力,自己负责决断、实践的能力,博采众长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的资质和能力。这些不但体现在创业精神和素质方面,更应该动态地体现在师资、课程设置以及教授方式与过程等因素之中。一项针对日本创业人士成功的原因分析的调查显示:从创业者必要的素质角度看,广泛的人际关系占51.2%,决断力和积极性占37.2%,创业的头脑占25.6%,适应环境的能力占23.3%,专门的技能和技术占23.3%,关于挑战的精神占37.2%。在对创业失败的原因分析中,认为客户市场的开拓、确保占86.1%、经营知识和能力占60.5%,融资能力占37.2%。此外,日本众多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针对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学校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参照模板,许多商业大学的课程都是根据不同公司提出的能力框架来开展的,这样一来,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产学良性合作。比如,早稻田风险企业实习委员会要求具有独立思考、行动的“生存能力”,不怕失败,勇于挑战,具备创造性、独创力、自发性、开拓精神、尊重个性的精神,学习他人优点、能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责任感、学会理财等能力。日本企业家教育协会要求学生具有挑战精神、创造力、行动力、自立心、好奇心,企业教育中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推进事务发展的能力、发现力、创造力、独创力、知识的好奇心、探究心、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IT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演示能力、挑战精神等。
  日本高校的创业课程开设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同学校在课程层次、参与程度及学习对象等方面也各异。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2002年,日本全国共有205所大学导入创业教育培养科目,占日本全部大学687所的30%左右。针对日本527所大学创业课程、讲义,筑波大学于2003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4所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的系统课程、236所大学设有创业教育讲座。开设创业课程比较早的如早稻田大学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课程体系。1993年,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会(WERU),创业教育课程有9门(本科3门、研究生6门),其中,研究生创业教育由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创业教育由学校开放教育中心负责。立命馆大学在创业课程科目方面,设置了“基础科目群”、“拓展科目群”、“实践科目群”,课程体系较为完备。从日本各学校的创业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五大门类:关系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征,如企业家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特征,这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涉及创办企业或公司的有关法律事务以及财税金融知识,如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纳税等;与企业内部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创业策划、资金运作、筹集与融资、资产管理、成本控制、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品服务等;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如管理学要素(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及质量管理等;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上述内容都是以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许多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五大门类的课程构成了一个创业课程体系,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模块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围绕创业的过程存在。
  四、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创业教育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而我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等都还处在模仿和引进的阶段,甚至是为应对就业压力而设置的“应急教育”。当前国内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总体而言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还基本属于“业余教育”。虽然在双方发展水平完全不对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有失科学性,但不可否认,通过比较我们更能认识自身的问题,探索中国自己的创业教育之路。
  (一)对创业教育内涵理解需要深化
  在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校很自然地把创业教育作为化解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这种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强烈愿望使创业教育蒙上功利色彩。另外,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边缘化,体系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专业和学科,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看作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教学管理方面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鉴于目前高校自身以及社会对创业教育本身理解的偏差,政府应当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从专业的角度规范和发展创业教育;而高校自身也应当加大宣传,合理引导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合理的理念,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创业素质应当贯穿创业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另外,对创业教育不能盲目期待,苛求即时的教育成果。创业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创业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在摸索中积累经验,不能急于求成,要追求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
  (二)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创业课程尚缺乏相应的学科体系。高校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相应完善的教材体系,课程也多是引自国外的,针对中国文化、学校特色进行系统研究和修订不够。目前,高校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而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有的学校参照MBA课程开设;有的学校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以选修课形式面向普通本科生开课。而从现行的教学模式看来,大多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另外,不管是创业大赛,还是创业讲座,大多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活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其功利化色彩往往大于活动本身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要创造性整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研发基地、大学科技园与孵化器等校内创业教育资源,并与校外企业、风险投资、政府基金等相关资源结合,构成纵向由教育过程、教育网络、参与者主体组成,横向由教育内容、层次和方法组成的创业教育体系。
  (三)增加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
  目前国内高校缺乏专门从事创业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从事的教师也往往缺乏实战的经验,对教师的培训不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培训班也只是杯水车薪。另外,各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缺乏组织协调,没有归属感。各高校应出台鼓励措施,吸引相关学科的教师,引进海外创业学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学习,实施并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该领域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延续性发展。并且,有必要以一定的组织、领导形式推动机制的建立和对资源加以整合,并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来认识。另外,高校的创业基金没有稳定的来源,一些普通院校难以找到创业基金。我国政府应设立创业基金,在立项和资助方面给予倾斜,并在学科范围给创业学合理界定,促进教学和科研共生发展;积极实施行政干预,加大对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曹殊.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8-3-26.
  [2]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Meer, Jonathan,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Oct2007,Vol.26Issue 5,p559-573,15p.
  [3]何云景.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83-86.
  [4]AUDRETSCH D B.Entrepreneurship: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R].European Commission,Enterprise Directorate General,2002.
  [5]Robson,Geoffrey B and Cohn C Gallagher.Change m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UK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4,6(4):299-312.
  
  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研究与实践》(B22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在作好学生就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数据分析,为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定位、教学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参考,以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就业调查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只有人才培养规格和用人单位需求无缝对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为企业所用,为市场所需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涵义,并结合工作实际,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为例,论述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也无疑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
期刊
【摘要】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技术基础课[1]。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学好制图这门课的可行性。  【关键词】制图;兴趣;学习方法;实践    制图是一门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2],而且它没有公式推导,也较少逻辑推理,因此易使初学者
期刊
【摘要】海南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程度上将影响海南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学校着力于研究生就业指导建设。本文在阐述了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指出了海南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的模式: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制度化、建立一支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生就业指导队伍、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模式和加强研究生职业信息库的建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影响,高职教师对高职学生干部抱有负向期待,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制定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均将高职学生干部看成有缺陷的人。这致使学生干部在培养过程中感受到消极体验,培养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应该转变思想,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运用到高职学生干部培养中来,使学生干部获得积极心理体验、形成积极人格品质、形成积极培养制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期刊
【摘要】通过不断转换职业技工学校课程体系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技工教育;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程    作为一名职业技工学校教师,笔者经历了2003-2007年左右学校招生火爆,生源丰富,毕业生需求量大的情况;但是近两年技工院校招生明显感到乏力,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学生的就业时常发生脱节。国家一再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政策性扶持力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后备力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管理的自主化,商业广告逐渐走进校园。商业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提供生活便利、为商家吸引客源、为高校提供经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本文将对纸质商业广告和电子商业广告的关注程度、投放方式、利用比率和宣传效果进行对比,探求高校中商业广告投放中更成熟、有效、环保的模式。   【关键词】高校;商业广告;投放    一、高校商业广告的投放问题现状  高校传媒,也叫高
期刊
【摘要】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大学生不具备社会及企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因此,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现实生活中,一边是大学生无法就业,另一边却是用人单位招聘不
期刊
【摘要】大学生择业、就业显现出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倡导就业指导课运用案例与模拟综合教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就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各行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从原来的计划分配转为双向选择,这一变革对大学生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