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石——田黄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石——田黄,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叶腊类宝石。其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寿山乡内、外泽的寿山溪坑头友流两岸。其成因可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当时寿山南坡矿系中的纯洁叶腊类的地开石因地质变迁,从矿床中分离后流入寿山溪底,又顺溪水滚动而散落到两岸的水田之中,在水田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作用下,使流入溪底和水田中的石块逐渐改变了原有石质的面目,形成了今日独具特色的田黄石。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田黄石中富有一种其他叶腊类矿石名品中所没有的异光。
  因此,对于田黄石的研究,应先从其六大主要特征人手。一是外形多呈卵石状,无棱角,且光嫩圆滑。二是石质多呈微透明或半透明。三是石色以金黄色为主,兼有白、红、黑等色相。四是石头的外表皮多有包裹的黄色或黑色石皮,并向内渐淡。五是石头内部的肌理,可见隐隐的萝卜纹纤维状。六是田黄石内部常有因地质变迁造成的格裂纹,且多呈红色筋络状。当然,这些还只是一方面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应从田黄石的原生石质人手研究,因为在远古的地质变迁中,从寿生南坡矿系中分离出来的叶腊类地开石本身的石质也是多种多样,其自身石质的优劣,也就决定了后来形成的田黄石质的品质。
  对田黄石的解读,还应从其品牌标准及人文意义切人,这也是今日许多热爱收藏田黄石的藏家所十分关心的问题。通常考察田黄的标准是从质地、色泽、石形、重量而判断其艺术及经济价值。首先是石质,田黄石讲究细、洁、润、腻、温、凝的“六德”标准,能达到者堪称为“神品”。其次是色泽,田黄石以黄金黄为最贵,橘皮红为罕,枇杷黄为常见,桐油地则属下品,白色田黄石不多见,黑色田黄石多粗劣,田黄石色相中的“银包金”或“金包银”巧色现象都属难得。其三是石形,田黄石为自然石块,能略带方形者为奇,石形丰满者为上品,扁干且露棱角者为下品。而经过人工分解成石章形状的田黄石最为难觅,尤其是对章,更是世所罕有。其四是重量,田黄石的重量以不及公斤计量单位中的三十克为“田黄仔”,且不能列晶。凡三十克以上者始为成材,若重量在二百五十克者,属“大田黄石”。而重量超过五百克者,则属于“超级大黄石”,但此类大黄石的石质往往不够纯洁。因此,对田黄石的估价,除艺术价值外,古语“一两田黄三两黄金”之说。然而,今日的人们对这种观念已经彻底改变,作为国石,并有“石帝”之称,其身价已超过“古语”的标准了,那些优质罕见的大田黄石已是价值连城的概念了。
  田黄石作为寿山石品类中的极品,其在雕刻艺术上及工艺上的表现,也是十分的讲究,因石料的珍贵与稀有,多以薄意表现的形式进行雕刻加工,偶有印钮及圆雕刻制作,此因田黄石的经济价值还包括以克计量的差别而计价,若过度的雕刻,必将损失其重量与经济价值。历史上的寿山石雕刻名家深谙此理。
  如此珍贵的田黄石,何时引起世人的关注?据史料《闽杂记》的作者施鸿宝记载,首传为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八闽侯管人曹学俭等名士的极力推崇。以及其后的清代初年的耿精忠统治八闽时期的升温和偏爱,其凭借权势,曾日役千夫为其采石。再后来,清代乾隆皇帝对田黄石珍爱无比,曾传有每年元旦日,乾隆皇帝必置田黄石于供案中央,取“福寿田”的大吉祥之意。自此以后,全国上下的官商及豪门权贵无不争相罗致田黄佳石,使得田黄石料资源日渐减少。从而自宋至明代有寿山第一石的“艾绿”名品,也就让位于“石中之王”的田黄石。因而,在世人不断珍视下,近年所举办的国石评选中,无数鉴定专家将田黄石推为中国国石候选第一石。足见田黄石的地位及价值,以及福州人之所以有福地之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充分减压法开颅手术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Grace评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56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
目的研究Ⅰ期融合术对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88例作
目的评估医学气功六字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某院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
目的:观察合并多发伤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99例合并多发伤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积极性液体复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