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金融危机风靡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社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面临和关注的焦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之后,本文针对目前中专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其引起的原因和误区,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理性就业。
【关键词】中专生 就业 原因 误区 难
一、中专生总体情况分析
现在的中专生招生对象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类为初中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学制为三年;一类为高中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学制为一年。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是在中考不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也就是说学习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在社会上了几年班后又回到学校的学生,高中毕业的学生都是高考落选的学生,在高校招生扩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落选的学生又会有多好的成绩呢?面对这样的初高中教学对象,老师再尽心尽力的教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会达到教学的理想状态。
二、中专生就业难的原因
究其中专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岗位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毕业学生增长的速度。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政策接二连三的出台,比如对于中职学生中家庭困难学生国家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地补助,所有中职中专学校实行免学费政策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职学校的招生相对好些,毕业生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岗位则不会随着学生人数的上涨成比例的上涨,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是近年来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二,用人单位选材刁钻,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吃香。在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是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学历的毕业生,而且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将是企业的骨干和精英,因为他们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
第三,各家学校专业雷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普通学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第四,社会平均薪酬低,月薪仅达1000元/月。通过关于中专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15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专毕业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800-12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
第五,用人单位招聘是真,录用是假,导致招聘信息不真实。一些企业利用当前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毕业生就业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是真实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导致毕业生获取真是有效的信息少、就业难。
第六,中专学校多年固定的教学模式导致毕业生缺乏经验。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专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情况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中专生有的是专业知识,但缺少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学校里有的是教授和专家,但是能真正手把手教给学生实践经验的“教练”却非常的稀少。
第七、中专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许多企业反映,中专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而且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又差,而且比较自私,因此更多的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第八,中专生工作不稳定,工作更换的频率快,造成企业的“学费太高”
中专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根据社会有关部门调查,接收中专毕业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企业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毕业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三、当前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误区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中职教育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中专毕业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毕业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导致这个结果与用人单位以及我们的毕业生有直接关系。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陷入误区:
第一,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中专生的业务能力不比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毕业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剩余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学生大,这是女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够自己解决食宿问题,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不利于毕业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歧视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忽视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第二,当前中专生毕业生也深陷一些误区。当前一些中专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校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中专生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中专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这样的大学招生之后给中专学校留下的学生素质更是有待提高,再加上不少学生实在是无处可上学只好到中专学校混个文凭,他们本身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上底子又差,所以整体素质持续下降;第三,中专生自身定位偏颇。学生们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区域的就业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中专生“高不成,低不就“心里定位已经严重影响就业。
总之,实事求是地说,中专毕业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参考文献】
【1】刘万水 教育部官员解析大学生就业难【N】中国青年报 2003.01
【2】王晓红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05.04
【关键词】中专生 就业 原因 误区 难
一、中专生总体情况分析
现在的中专生招生对象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类为初中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学制为三年;一类为高中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学制为一年。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是在中考不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也就是说学习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在社会上了几年班后又回到学校的学生,高中毕业的学生都是高考落选的学生,在高校招生扩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落选的学生又会有多好的成绩呢?面对这样的初高中教学对象,老师再尽心尽力的教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会达到教学的理想状态。
二、中专生就业难的原因
究其中专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岗位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毕业学生增长的速度。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政策接二连三的出台,比如对于中职学生中家庭困难学生国家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地补助,所有中职中专学校实行免学费政策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职学校的招生相对好些,毕业生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岗位则不会随着学生人数的上涨成比例的上涨,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是近年来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二,用人单位选材刁钻,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吃香。在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是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学历的毕业生,而且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将是企业的骨干和精英,因为他们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
第三,各家学校专业雷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普通学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第四,社会平均薪酬低,月薪仅达1000元/月。通过关于中专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15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专毕业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800-12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
第五,用人单位招聘是真,录用是假,导致招聘信息不真实。一些企业利用当前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毕业生就业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是真实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导致毕业生获取真是有效的信息少、就业难。
第六,中专学校多年固定的教学模式导致毕业生缺乏经验。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专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情况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中专生有的是专业知识,但缺少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学校里有的是教授和专家,但是能真正手把手教给学生实践经验的“教练”却非常的稀少。
第七、中专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许多企业反映,中专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而且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又差,而且比较自私,因此更多的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第八,中专生工作不稳定,工作更换的频率快,造成企业的“学费太高”
中专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根据社会有关部门调查,接收中专毕业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企业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毕业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三、当前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误区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中职教育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中专毕业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毕业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导致这个结果与用人单位以及我们的毕业生有直接关系。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陷入误区:
第一,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中专生的业务能力不比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毕业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剩余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学生大,这是女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够自己解决食宿问题,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不利于毕业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歧视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忽视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第二,当前中专生毕业生也深陷一些误区。当前一些中专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校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中专生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中专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这样的大学招生之后给中专学校留下的学生素质更是有待提高,再加上不少学生实在是无处可上学只好到中专学校混个文凭,他们本身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上底子又差,所以整体素质持续下降;第三,中专生自身定位偏颇。学生们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区域的就业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中专生“高不成,低不就“心里定位已经严重影响就业。
总之,实事求是地说,中专毕业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参考文献】
【1】刘万水 教育部官员解析大学生就业难【N】中国青年报 2003.01
【2】王晓红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05.04